首頁 >穿越•重生 >漢末小糧官 > 第六十四章 天命在漢

第六十四章 天命在漢

2023-12-15 23:09:17 作者: 大餃子
  王垕上前一步道:「諸君可以說一隻腳已經邁入朝堂。但想要另外一隻腳也邁進來還需要通過今日的考試。待會殿試將由司空大人和陛下親自出題考教諸君,還請諸君拿出最好的表現,不要辜負十年寒窗苦讀。」

  眾舉人再次行禮。

  國淵沖王垕點點頭,兩人一同轉身帶著兩百二十三名舉人走入朱雀門中。

  還是一路經過司馬門、端門、卻非門,卻非殿已經修復完畢,眾人在卻非殿稍作停留,每位舉人各自領取了一套文房四寶,這是他們參加殿試的一個小獎勵,由大漢司空友情贊助。

  兩百二十三名舉人在感謝過司空的恩情後繼續跟隨王垕、國淵,穿過卻非殿,又經過章台門,繞過剛翻修一半的崇德殿,右轉來到殿試考場章德殿。

  舉人們在宦官的引領下脫去鞋襪,懷抱著剛剛下發的文房四寶進入章德殿中,又按照會試的考試名次排列座位。

  孫山坐在最靠近門口的一張矮桌前,將文房四寶放下,桌上還有幾十張珍貴的紙張,應該是殿試作答之用。

  待所有舉人落座,從章德殿後面轉出幾人,正是漢帝劉協和大漢司空曹操。

  話說劉協最近幾個月過的挺忙,不停的去祭拜大漢歷代先祖,已經將雒陽周邊的漢帝墓都拜了一個遍。正考慮要不要去長安再拜一拜前漢的十幾代先皇。

  劉協本人也因為勞累顯得有些清瘦,但可能是經常活動,精神反倒好了很多。

  前幾日返回雒陽參加會試「開幕式」大半夜沒睡都沒有感到勞累,這在以前是幾乎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依然沒有實權,劉協甚至感覺此時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不少。他年少時就生活在雒陽,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當年董卓一把火燒毀雒陽,劉協暗中也是悄悄落淚。

  這次返回雒陽,看到雒陽凋敝的景象,更是讓劉協心中充滿了悲涼。

  但好在有王垕,他研製出的水泥極大的加快了這個時代建築的建造速度。雒陽南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建起來,卻沒有徵招多少民夫。

  現在雒陽南宮修了一半,北宮的修繕工程也在計劃之中。劉協自己估算,也許再過兩年,雒陽南北兩宮就能恢復之前的壯觀景象。

  見到漢帝和司空,兩百多名考生立刻起立,但王垕設計的程序中他們並不需要向劉協和曹操下跪,而是只行揖禮即可。

  這是朝廷對這些舉人的一種優待。

  當然,這和王垕不想下跪可能也有一點點小關係。

  劉協很興奮,但他還是和曹操「謙讓」了一番,這才抬手示意考生回到座位上。

  待所有人重新坐好,國淵作為主考官之一為眾考生出了第一道考題:請以秋風為題做賦一首。

  舉人們趕緊將題目記下。

  國淵又將題目重複兩遍,這才作罷。

  大漢司空曹操站起身為考生們出了第二道題:攻河內方略。

  眾人一片譁然,卻又不敢出什麼聲音。

  最後輪到劉協,他穿戴著代表天子的冠冕,腦袋一搖晃,冕旒就隨之晃動。

  「朕的題目諸君聽好:請做文一篇,題目就叫天命在漢!」

  天命在漢?

  章德殿突然安靜下來。

  王垕表面上同樣震驚,但卻偷偷的斜眼看向劉協,這小伙子還真敢嚷嚷。

  曹操同樣內心有所震動,他低聲將劉協的話重複了一遍,仿佛反問一般:「天命在漢嗎?」

  突然,曹操大聲疾呼:「諸君,天命在漢,我等當為陛下喝!」

  於是乎章德殿內幾百人一齊高呼「天命在漢」,起初聲音參差不齊,喊了幾遍之後變成了整齊的吶喊,一聲高過一聲,搞得跟傳銷組織老窩似的。

  劉協滿面紅光,好像真的看到了大漢復興的一刻。

  但當曹操抬起雙手吶喊聲瞬間消失的時候,劉協又恢復了清明。他算個什麼皇帝,不過是一個困在宮城之中的囚徒。

  還好劉協很早就熟悉了這樣的生活,從他十歲見到那個痴肥的魔王開始,他的生活就離不開他人的限制。

  在長安如此,在許都如此,現在回到了兒時熟悉的雒陽,依然如此。

  只是在劉協記憶深處,那個熱鬧、威嚴、肅穆的雒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破舊但更加富有朝氣的新雒陽。

  劉協說不出這件事的好壞,反正他也管不了什麼事。他只能面帶微笑,看著那個強大的男人站在他的身側,面對本屬於他的人才款款而談。

  劉協忍不住看向遠方,坐在章德殿門口的那個乾瘦進士似乎有些緊張,探頭探腦,見到身後的禁軍還嚇了一哆嗦。他覺得有趣,忍不住笑了出來。

  「陛下可有事?」

  曹操恭敬的低頭問道。

  劉協連忙擺手,「無事,無事,司空說的很有道理,諸君一定要多聽司空的話啊。」

  二百多名舉人又是齊呼「遵皇命」。

  這次劉協沒有任何興奮的感覺了。

  殿試開始,劉協以身體勞累為由將監考的重任交給他最「信任」的司空曹操,曹操也表示一定為大漢為皇帝選拔出最出眾的人才。

  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配合剛剛劉協的那句天命在漢,真是一幅大漢即將復興的好景象。

  徐庶便是這麼認為的。

  天命在漢,不可逆也!

  他最先作答的正是劉協所出的第三題。

  徐庶用了各種歷史典故來證實自己的看法,甚至還羅列了自劉邦建立大漢以來,各地所顯露祥瑞的數量。

  總之就是一句話,只有大漢才是正統,其他都是渣渣。

  王垕在判卷時看到這篇文章不禁暗中吐血。在他看來,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國家也是一樣。當國家無法根據社會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自然就會衰落,甚至面臨滅國的危機。

  這種危機在黃巾起義時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只是張角不頂事,大漢又真的太強大了,哪怕它到了皇朝末期,依然有能力平定糜爛大半個中原的叛亂,有能力威懾北面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

  但如今真的是到了一個需要變革的時代,如再不變革,這個國家繼續爛下去,終於有一天,周邊的那些豺狼會看到機會,狠狠在這個國家的血肉上撕咬。

  可王垕也知道,徐庶的想法才是現在的主流。大漢,這個統治了這片土地四百年的國家太深入人心了。

  法正的第三題也和徐庶持同樣的看法,不過他不是通過堆砌典故來證明大漢正統,而是另闢蹊徑,通過益州一地的人口變化來證明只有在大漢的統治下,百姓才能安居樂業,順便還嘲諷了一波公孫述。

  不得不說,法正曾經入蜀的背景給了他很多政治資本。

  其他大部分舉人,包括陳矯、徐宣等比較有名的文士也都認為天命在漢不可逆。

  在排名靠前的舉人中唯有孟達雖然也在考卷上寫了天命在漢,但他卻大膽的認為天命這種東西太過玄奧,還是民心更加重要。當然,他所謂的民心可不是底層的老百姓,而是「代表」了廣大百姓的士族階層。

  孟達這麼想也沒錯,今日章德殿上這些考生,有一個算一個,又哪裡有真正的底層百姓呢?都是士族,只是來參加考試的大多都是小士族子弟,以往不太受人重視而已。

  小士族有小士族的好處,比如小士族識時務,思維方式相較於誰贏就幫誰的大士族更加的變通。

  曹操勢力雖風光不再,但也虎踞司隸,更有朝廷大義在身,袁紹雖強,也沒法一下就將曹操勢力連根拔起。

  曹操所出的第二題,更是讓這些舉人看到了希望。

  攻河內策。

  很明顯這是一道考教軍事才能的題目,這道題如果答的好一定能受到曹操的重視。

  只可惜,小士族的劣勢這裡又顯露出來。兩百多名考生中,擁有軍事戰略規劃能力的考試不能說是寥寥無幾,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包括陳矯、徐宣在內的一些曾經擔任過地方官吏者都只寫了一些普通人眼中看似合理的進攻策略,比如好好練兵,積攢糧草、輜重一類的廢話,比孫山那種小地主出身的考生強不了多少。

  兵法這種東西可不是人人都會的大路貨。

  章德殿內也就徐庶、法正和孟達三人系統性的學習過兵法,孟達還在益州當過掌有兵權的小官,算是唯一有「實操經驗」的人了。

  因此孟達此題的回答就要遠超那些普通人。他認為攻取河內不能等,要提前下手,最好從夏天就不斷的派人渡河打探敵人虛實,如果能聯繫上一些河內郡心繫大漢的官員作為內應就更好了,入冬後便可出兵越過大河,收復河內。

  就連後來判卷時曹操看到這篇策論都十分滿意,因為孟達所言基本上就是曹操進攻河內的布置。校室府的密探早在春播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過河打探消息了。

  但孟達的這篇策論還不是最好的,徐庶、法正的「攻河內策」更加精彩。

  法正提議聯絡盤踞在河內郡北方山脈中的黑山賊張燕,不求張燕出兵幫助曹軍,只要他能封鎖住袁紹軍來自并州方向的援軍即可。

  而後派出軍隊做出要正面攻擊河內的假象,再派出少量精銳偽裝成來往的商販,走水路直接攻擊河內靠近冀州的汲縣和共縣,聯合張燕軍切斷河內敵人與袁紹軍的聯絡。

  最後再集結大軍從河南、河東一齊出兵,敵人必定望風而降。

  法正的奇策給人展現出一種宏大而又十分合理的感覺,曹操看了這篇策論讚嘆不已,幾乎要拍板將第一名狀元授予法正。

  但當他看到徐庶的策論,便又改變了注意。

  徐庶確實剛剛出山,沒有任何從政、從軍的經歷,但他卻是所有考生中大局觀最強的一個人。

  他在策論中提出,攻取河內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戰役。一旦入冬,袁紹軍一定會集結兵力從兗州、豫州、并州以及河內全方面的進攻司隸。必須合理調配兵力,先守住司隸再尋找敵人的薄弱的環節,伺機進攻河內。

  徐庶還提出,朝廷如果想要破局必須拿下河內。沒有河內作為緩衝,雒陽將直接進入敵人的攻擊範圍之內,那麼朝廷將無法騰出手來想辦法解除敵人對司隸的包圍。

  但徐庶這篇策論的其他內容大致與孟達那篇類似,再沒有其他出彩的地方。

  法正提出了攻伐河內的奇策,徐庶從大局觀著手分析了大漢朝廷(曹軍陣營)目前的困局,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在加上兩人在「天命在漢」那一題上的觀點又幾乎一致,曹操也不知該如何給兩人分個上下。

  曹操不知道,王垕和國淵兩個名義上的主考官更不知道了。最後徐庶和法正之間的勝負竟是只能通過湊數的那首秋風賦來進行評判。

  當然,說做賦是湊數也不太嚴謹。古人還是很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質上科舉考試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有詩詞的一席之地,吟詩作賦可是到了晚清也要考的標準命題。

  那麼徐庶和法正的兩篇秋風賦誰更勝一籌?

  秋風在詩賦中常帶有淒涼無所依靠的意味。

  法正年幼成名,迫於戰亂避禍於益州,空有一身才華卻始終不受人重視,益州本地士族始終把他當做來搶飯碗的外來戶提防。他的秋風賦中便透露出一股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

  徐庶出身單家,家中除了老母沒有任何親人。自己少年時不知好歹,好勇鬥狠,不學無數,還殺了人。好不容易浪子回頭,拜學在鹿門山中,學得一身本領卻始終因為出身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他的賦中也將這種坎坷的經歷融入其中,讀之令人感到人生的不公。

  但徐庶的賦中還透露出一種人定勝天、自立自強的感覺,反觀法正的賦中卻只有苦悶,徐庶依靠這道詩賦題勝了一籌。

  兩者之間終於分出了勝負,曹操、王垕、國淵三人均認定徐庶為大漢第一次科舉考試的狀元。

  但曹操還是有些不滿意,徐庶和法正的賦都算是不錯的應試作文,總歸只能算是一篇不錯的文章,距離傳世之作差距太大。

  曹操就想自己創作一篇能夠流傳千古的文章出來,可惜大文豪狀態一般,想了半天竟是都不滿意。

  最後還是王垕看不下去,吟誦詩賦一首:

  「獨立寒秋,洛水東去,偃師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三國小知識:

  1、公孫述為新莽時期割據蜀地之人,他建立成國,在位12年,最終被秀哥派兵剿滅。

  2、王安石變法將詩賦從科舉考試中取消,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又恢復了詩賦的考題。

  3、最後那篇短文出處應該不用再提醒各位了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