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大明烏紗 > 段十九 左安

段十九 左安

2023-12-14 14:04:04 作者: 西風緊
  「這麼快?」張問愕然道,呆呆地站在原地,有些懊惱地說道,「外城失陷,官民塗炭,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我不是想著算計魏忠賢,早早將吳大勇叛國的事情報上去,就不會生這樣的事!」

  張問壓根沒想到建虜剛剛取了京師外圍四城,立刻就打進京師了!時間上差了一大截,他原來的打算還沒來得及實施、想伏擊建虜的計劃全盤落空。

  原本這種情況內外勾結,需要相互聯繫通風,而且建虜剛經過惡戰,需要時間修整集結、布置軍隊,張問根本就沒預料到他們直接就能衝進城裡。建虜是怎麼辦到的?張問不得其解,也沒有時間去想。

  這時張盈勸說道:「相公不必太過自責,如果不是我們打探到這個情報,現在誰開的城門都還不知道。」

  京師光是住在外城的人口就是幾十萬人,還有其他地方湧進城裡的難民,無法計算。戰火燃燒到城裡,死傷就更難預料了。張問意識到這一切有他的責任,他原本是可以阻止事情發生的,但是因為貪功和更有效地打擊政敵,讓無數的生命做了犧牲品。縱是張問心腸不好,但是當許許多多的生命要因此塗炭時,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我……我對不起京師的父老!」張問滿臉痛心,喃喃地念叨這一句,他出身地就是京師,這裡慘遭大禍,他自覺內疚萬分。

  張盈見狀好言相勸,過了許久,張問緩過神來,漸漸平息住自己的不利情緒,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建虜奪取了永定門,下一步定然就是要內外夾擊乘勝攻取其他城門,然後依靠工事將勤王的援軍堵在城外,再設法奪取內城!」

  他踱來踱去,痛心疾地說道:「我還沒來得及去見秦良玉,更沒來得及等到皇上的召見,我走錯了一步棋,上報吳大勇的事太晚了!萬一建虜成功地摧毀了大明的社稷,我張問不是千古罪人嗎!」

  就在這時,張盈冷冷地說道:「相公,我有一句話……如果朝廷被建虜所滅,我們趁勢暴兵就是奪回漢家衣冠的義舉,會得到天下的擁護;但如果社稷安好,我們敢自立那就是背叛大明,會遭受許多勢力的反擊。所以明亡不一定就是壞事……」

  張問聽罷腦子一冷,仔細思量了一會,說道:「萬一建虜各個擊破,站穩了腳跟,我們又起事失敗,那整個天下不就要淪入蠻族之手?這樣做對不起祖宗,風險太大,不行!」

  他走來走去,過了許久,說道:「叫人把我的盔甲拿過來,讓玄月挑選家丁侍衛,各帶兵器,隨我出城找宣武門的秦良玉。」

  張盈急忙勸道:「建虜已入外城,此時出去,萬一遇到敵兵就太危險了!」

  「管不了那麼多了,我不能讓漢家衣冠毀在我的手裡!」

  「誰知道?」張盈拉住他,滿臉的關切之意。她的意思就是:知情不報這件事,除了她和張問,沒有別人知道,誰也不會把責任算到張問頭上。

  張問沉聲道:「咱們自己知道!」

  以前他痛心內鬥磨滅了國家的實力,沒想到這會兒自己也干出了這樣的事,因為算計魏忠賢,結果把國家社稷置於風雨之中。

  張問穿上盔甲,取了長劍,便帶著張盈、玄月,還有家裡的侍衛家丁、玄衣衛的人手等組成的百人隊伍準備出城。在城門守備那裡,張問號稱有緊急軍務要出城聯絡外城的官兵,守備將領看了張問的御史印信,當初張問在京師獻俘善戰名聲在外,守備兵官也知道張問的名聲、怕貽誤了軍機,便放了他出去。

  只見內城城門周圍聚集了大批的百姓和難民,他們知道外城城門失陷,都恐懼到了極點,而居民則大多龜縮在家裡,緊閉家門,戰戰兢兢地等待著命運。

  張問等騎馬徑直趕往南城,一路的街道上沒有什麼人影,讓他們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永定門那邊殺聲震天,應該是援救永定門的援軍正在和建虜血戰、試圖奪回城門。

  「立刻派人去永定門那邊打探實情,其他人隨我去秦良玉的駐地!」張問立刻下了一個命令,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去四川營胡同,秦良玉率軍入京後,就在駐紮在宣武門外的四川營胡同里。一行人還沒走到地方,就見街面上浩浩蕩蕩的兵馬行了過來。

  這支兵馬的旗號正是秦良玉所部,看樣子是開拔出去,正準備增援永定門的。張問策馬上前,朗聲道:「本官都察院副都御史張問,欲見秦將軍!」

  這時兵馬停了下來,不多一會,一身戎裝英姿颯爽的秦良玉就策馬走上前來,在馬上拱手道:「永定門陷落,危急整個外城,我正欲率軍救援,不知張大人有何貴幹?」

  張問踢了踢馬肚子,走到秦良玉面前,說道:「永定門失陷,建虜騎兵十萬湧進城中,你們這點兵馬擺開了對拼能擊敗建虜主力?」

  秦良玉道:「我既受皇上明詔入京勤王,現在城門失陷,理應全力奪回,顧不得思量成敗。」

  張問皺眉道:「秦將軍可有兵部調令?」

  「沒有,情況危急還沒有收到命令。」秦良玉疑惑道,「張大人是什麼意思?」

  張問正色道:「既然沒有調令,按大明律,文官節制武將,本官乃京官御史,現在命令你們即刻放棄去永定門,改去左安門,並接受城門周圍防禦,不得讓敵兵攻占左安門!」

  就在這時,張問派過去打探消息的侍衛回來了,奔到這邊,侍衛翻身下馬,抱拳道:「東家,屬下剛剛走到永定門附近,就看見賊軍遍地都是,前去增援的各方明軍都因不敵而四散撤退。」

  張問聽罷揮了揮手,坐在馬上側耳聽了一會不遠處傳來的喊聲之聲,回頭看著秦良玉道:「秦將軍聽見剛才我的侍衛稟報的情況了?你們現在衝過去,勝算極低。」

  秦良玉坐下的馬很不安份地動來動去,她拉著韁繩穩住戰馬,沉聲說道:「張大人善戰善謀,當此危亡之際,本將願意聽從張大人的謀斷,請大人明示,我等遼東軍應負責什麼任務?」

  張問十分沉靜地說道:「秦將軍靡下驍勇善戰,天下皆知,現今你們這支人馬就是力挽狂瀾的關鍵軍力,須得用到刀刃上……建虜奪取了永定門,這已經成為事實,現在他們穩住局勢之後,便會分道從內部奪取外城各處城門,控制城防。然後就控制外城依託工事將援軍堵截在城外,從容調配攻城器械試圖奪取內城。如果內城被攻陷,社稷不存,天下兵將,就成一盤散沙了!

  我認為,你們應該立刻布置,就近死守左安門,等待勤王援軍趕來。只要有一道城門在我們手裡,等到援軍到時,便可以從此門隨時進入京師攻擊建虜。建虜疲於應付,長期置於勤王兵馬的威脅之下,在京師定然站不穩腳跟,也無力窺欲內城!請秦將軍三思!」

  秦良玉沉思了片刻,只見她的左手緊緊地握著刀柄,關切之心溢於言表。她聽張問一番分析,也意識到現在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關係到了社稷的安危!秦良玉思量片刻說道:「大人謀劃長遠,我等盡聽大人調遣!」

  張問鬆了一口氣,說道:「那我們立刻趕去接手左安門防務!」

  秦良玉下令之後,眾將吆喝著將兵馬掉頭,向東行軍。左安門現在仍然在京營的控制下,秦良玉出示了關防印信,和張問一起去見守備將領。

  左安門就在外城的南城牆處,位於正南門永定門的東面,也是一道重要的關口。外城一共七道門,南面正中是永定門,東為左安門,西為右安門;東側一門叫廣渠門;西面一門,叫廣寧門……還有北面的兩道便門,一共七道。外城是嘉靖年間修建的,因為財力不足,修成了一個「凸」字形,外城就在凸字的南邊,沒能把整個內城圍進去,所以京師又有個外號叫「帽子城」。

  左安門就在凸字的右下角,張問和秦良玉等率軍到達左安門時,這裡已經另外駐紮了一支京營兵馬控制城門防務。張問與秦良玉便去找那參將商量協同防禦的事宜。

  只見左安門城樓為單層單檐歇山式,灰筒與頂,有瓮城,是半圓形的瓮城。張問是京師人士,對這裡的環境也比較熟悉,知道城外是一道護城河。在高大的城樓防禦下,想從外面攻取城樓顯然很不容易,但是建虜會從城中攻擊,防禦工事起到的作用就不大了。

  將領姓何,是個參將,正在箭樓上,張問和秦良玉上了箭樓與之見面。只見何參將長得又高又壯,肥頭大耳,從他臉上那些白生生的肥肉就可以知道,這廝養得很好,恐怕根本就沒經歷過戰陣。

  何參將已經獲悉永定門失陷的消息,正愁眉苦臉一副擔驚受怕的樣子,他從城樓上看見城中的秦良玉軍浩浩蕩蕩,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見面就激動地說道:「你們是哪一部的,是朝廷調來增援咱們的嗎?」

  張問道:「本官是都察院御史張問,她是山海關總兵秦良玉,因永定門失陷,我們現在要接手左安門防務,守住城樓。」

  「那太好了!」何參將急忙伸出手來,「請大人把調令給末將過目,末將這就把責任……把防務交給你們。」

  「沒有調令,朝廷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張問沉聲說道。

  「沒有調令!?」何參將瞪大了三角眼,「那末將如何能把城防交給你們?末將是明調在左安門負責城防的人,萬一出了什麼事兒,那還不得末將擔著?」

  張問冷冷道:「城門如果失陷,你還不是得擔著!現在永定門已經落入建虜之手,等會敵兵從城牆上殺將過來,你們只有拿起兵器在城上和建虜鬥狠,何參將自個掂量掂量,能不能拼過兇狠的敵兵?難不成你準備棄城而逃?」

  何參將立刻哭喪著臉,轉頭看著城牆上可以行車的大道,仿佛那裡已經有潮水般的敵兵衝過來了一般。他結巴著說道:「這……這如何是好……末將哪裡敢跑,皇上的聖旨說臨陣逃脫要誅滅九族,末將的妻兒父母都在京師啊,這……末將只有以死謝罪!」

  張問呵斥道:「大敵當前,你卻只顧著思量身家性命,將城防大事置於何地!我們這裡有關防印信,難道還有假不成?」

  何參將搓著手來回踱著步子,一邊喃喃道:「張大人,末將見過您,當然不會覺得有假,可你們沒有調令,按照軍法末將就不能把城防交給你們……可是,這敵兵殺將過來……」

  這時秦良玉插話道:「將軍還在猶豫不決,如果延誤了戰機,到時候上邊調查下來,這左安門原本是能守住的,因為你延誤時機丟了城門,看你如何解釋?」

  何參將聽罷一咬牙,說道:「那成!末將現在就把城防交給你們,但末將所部也得留下與城門共存亡。」

  張問道:「何參將有此決心,待日後本官一定上表朝廷褒獎你。」

  等何參將下令之後,秦良玉便立刻調兵占領各處要害的位置。現在這個城樓防禦還真是特殊,城樓的防禦主要是面對城外,可現在敵兵可能直接城牆上衝過來,也可能從城牆裡面的石梯直接殺上去,於是這原本固若金湯的城樓就杯具了,基本沒什麼防禦能力。

  秦良玉很快下令尋找石塊木頭車輛等在城牆上設置三道障礙,同時又在城下的大街上布置路障,層層防禦。這樣的防禦功能是完全比不上京師這高牆工事的,但是因為敵兵在城內,如此安排聊勝於無。

  城上的火炮也調轉了方向,對著城內和城牆上,火槍手為主力作戰兵力,在路障的配合下,火槍射程遠,無疑是最有效的兵力。這樣的地形,當然不適合騎兵行動。

  這樣的戰鬥,也不能龜縮在城樓上,兩萬兵馬擠在一起也裝不下,只能擺開了安排在城下和城牆上,而城門上面的箭樓成了整個防禦圈的核心。

  秦良玉是久經戰陣的沙場老將,在她布置防禦的時候,張問也就沒有插手,只呆在箭樓裡面坐鎮督戰。

  張盈走到張問的身邊,在他的耳邊輕聲說道:「這裡的防禦可以交給秦良玉了,相公只需要叫秦良玉死守左安門就行,咱們犯不著留在這裡冒險。」

  張問猶豫了一下,確實留在這裡有生命危險,萬一戰敗他就得賠著一起玩完,現在走還來得及,因為本來就沒他什麼事兒,去留都沒有責任。

  對於永定門的失陷,張問心有內疚,但是他完全不顧良心的譴責,覺得性命很重要,犯不著充英雄,於是他看著張盈點點頭,正欲起身開溜。不料這時秦良玉走進來箭樓,見張問還站在箭樓里,便抱拳道:「建虜很快就要過來了,請張大人離開此地。」

  本來不用秦良玉多此一舉,張問也要準備開溜,可她這麼一出現,張問就有點不好意思了。總不能說:這裡危險,交給你了,送死你去,背黑鍋我來……

  張問尷尬地說道:「本官既然讓秦將軍守這裡,自然與你們一起承擔。」

  秦良玉搖搖頭道:「沒必要,大略遠謀我比不上大人,但是行軍布陣,我自問還有點經驗。您不用留在這裡冒險,大人應該回到朝廷,設法早日為我們解圍!」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張問便隨水推舟地說道:「既然如此,我不必婆婆媽媽,就此告辭。我想起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辦,我得請奏皇上把劉鋌從詔獄裡放出來,帶領兵馬為國效力。」

  秦良玉聽罷神情一喜,「張大人真能把劉鋌營救出來,我們又多了好幾分勝算。」

  劉鋌的勇猛張問也是親眼見識過的,秦良玉當然也清楚,他確實一個不可多得的絕世猛將,不過在謀略上差了點。當初在遼東幾次兵敗,丟城失地,一次是手下有將領被收買了把城門打開,劉鋌陷入重圍,饒是如此,仍然猛不可擋地沖了出來;另一次是去援救友軍,結果被伏擊……猛將也不是一定能打勝仗。

  果然秦良玉又說道:「有劉鋌在,比多兩萬兵馬還管用,只是他有些馬虎,有我在旁邊提醒,就會好得多。」

  張問拱手道:「我定然不惜餘力將劉鋌從詔獄弄出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