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比院士優秀之處
2023-12-13 22:41:13 作者: 醫用口罩
「當時講課時,只是隨口拓展一下知識點,順帶佐證一下改良法。」
趙培儒心裡淡淡一笑,「沒想到,還抓到個任務契機。」
這條新任務鏈,獎勵巨大,同時也難度極高,耗費時間也預計會直線上升。
結果沒想到,這任務竟然是一個接一個的完成,還挺快。
沒多久,眾人到了醫科大附屬第二醫院。
洪院長對旁邊醫務科長道:「先給趙院長安排休息室。」
趙培儒一擺手:「沒事,先去看病人病情。」
眾人心裡閃過一絲佩服。
這位59歲的老醫生,體力真好啊!
同時,也是真有敬業精神啊!
一群人查房後,回到小會議室。
洪院長已經先行離開,此時小會議室里坐著的,除了趙培儒這個外援專家,就是醫科大二院的大外科鄧主任,以及肝膽胰各分科主任,和各科的老資歷醫生了。
「趙院長,您能不能……先給我們講講分層解剖的更深層理念?」
眾人都好奇的,一雙雙黑色的眸子都閃爍著期待之光。
趙培儒說這個病例,能用分層解剖的思路來治療。
這起碼說明一個事情,分層解剖的思路,在趙培儒那確實是成熟了、完善了,有更深層次的「注釋」了。
趙培儒卻是面無表情,道:「我先看看你們給出的治療方案。「
詹闊主任把他們的幾套治療方案,都拿出來。
「這是我們討論出的四套方案,還沒決定最終用哪一套。」
「還有這一份,是海市旭日醫院的謝淼專家的治療方案。「
趙培儒將這五份方案,全都翻看了一遍,眉頭卻始終皺著。
一直到最後一份方案時,眉頭才舒緩了一些。
眾人看到趙培儒這副表情,都是面面相覷,心裡有些發緊,不知道趙院長這是什麼意思。
這時,趙培儒道:「詹主任,把閱片燈打開,我帶著大家,重新閱一次片。」
屋子裡的眾專家,都有些發懵。
都這時候了,不講分層解剖,而是要從頭開始?
重新閱片?
閱片,就是重新觀察一遍病人的術前影像學評估。
難道說,他們遺漏了片子上的什麼東西?
可要說遺漏……海市謝淼專家,也給出了大同小異的治療方案,豈不是說海市謝淼專家也遺漏了?但這個可能性不大吧?
大外科鄧主任,也目光凝重。
他並不是肝膽胰外科出身,而是心胸外科出身,對這肝膽胰領域不是太了解,此刻他在這裡坐著,原本更多是出於對趙培儒的尊重。
但這時也明白過來,自家醫院這些醫生,應該是從閱片階段,就開始出岔子了。
他的目光也嚴肅起來,閱片不論在哪個科室,都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一旦出問題,就會給手術造成很多意外和麻煩,甚至會讓手術無法進行下去。
就比如他的心胸外科,如果閱片沒閱好,開胸後被迫關胸縫合,放棄手術的,不在少數。
他目光嚴厲的在辦公室掃視一圈,眾人只感覺旁側有種火辣辣的感覺,那是鄧大主任的方向……
隨著閱片燈打開,趙培儒一邊指著片子,一邊道:
「複雜胰頭癌最重要的觀察點,是腫瘤和腸繫膜上動脈、腸繫膜上靜脈、和門靜脈之間的關係。」
「腸繫膜上動脈周圍,有緻密的腹腔神經叢包繞。大家看這裡,病人的腸繫膜上靜脈周圍脂肪間隙消失,這說明腫瘤已經直接侵犯靜脈,或是與靜脈之間有緻密的炎症粘連。」
「這種情況,就應該考慮在治療方案中,加上有靜脈血管切除重建思路。」
他這幾句話一說,下面的幾個人,心裡便是咯噔一下。
心裡也都是無奈一嘆,他們確實遺漏了!
不過,他們不是看遺漏了什麼,而是明明看到了脂肪間隙消失,卻沒引起重視,沒有意識到重點在那裡。
他們準備的那四套方案,看似數量不少,還從各種角度出發去治療,但無論是哪一份方案,都沒有考慮到趙培儒所說的重點。
一台手術的治療思路,沒能抓住重點,那就是失敗的。
唯獨海市專家謝淼的那一份,比他們考慮的更周全一些,現在回想起來,裡面謝專家的那幾處改進,應該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了。
房間裡,眾人在對自己生出挫敗感的同時,也對趙培儒生了濃濃的佩服。
對方只是看過一些紙質資料,明明還沒有看病人的影像學原片,就能從現有的資料中,推斷出他們遺漏了重點的事情。
這點,著實令人驚奇!
這才是能媲美三大奠基人的名醫的真正水平麼?
看來,他們還差的遠啊!
大外科鄧主任,心裡也在感慨,這種頂尖的名醫,果然是全方位的強,一點短板都沒有。
之前是聽說在思路改良方面強,能把彭院士的術式都改良了,後來又聽說在實操技術上強,能讓許院士鄒院士再三誇讚。而現在,他又親眼見識到了對方在術前閱片方面的強。
簡直是沒有短板。
「有了閱片基礎,接下來,我說下分層解剖的理念。」
趙培儒一張口,眾人都神經緊繃,正襟危坐,挺直了腰杆。
有了剛才的鋪墊,他們對趙培儒的認知,已經上了一個全新台階。
再加上這分層解剖,本就是新鮮理念,他們一直就在好奇,更成熟、更深層次的分層解剖理念,到底是怎麼樣的。
趙培儒徐徐開口,將這種新理念,仿佛一副美景般,用話語給眾人描繪出來:
「胰頭分層解剖,是按順時針分離切除。第一層,是解剖橫結腸、右半結腸、暴露胰腺十二指腸……」
「第二層,是解剖胰腺、十二指腸、肝十二指腸韌帶,切除病灶……」
「第三層,是標本切除後,解剖腹主動脈、下腔靜脈,門靜脈,清掃淋巴脂肪組織……」
「解剖時是順時針解剖,重建吻合則是逆時針。」
趙培儒一邊講,也在觀察眾人,把每個人的表情收入眼中。
詹闊明顯反應最快,臉上最先出現瞭然之色。
剩下的三科卓主任,要比四科廉主任稍稍強一點。而再剩下的各科老資歷,就有些差了,甚至有的人在完整聽完後,還是皺眉凝思著。
至此,趙培儒已經篩選出,待會誰可以擔當他的一助和二助了。
他繼續道:「分層解剖的目的,是讓手術步驟明確,術野清晰。能充分的把剛才閱片發現的問題考慮進方案中。」
眾人聽的頻頻點頭。心頭更是已經泛起了巨大的波瀾!
這分層解剖思路,果然已經被趙培儒院長具體化,成熟化了,連解剖的先後順序,都已經確認清楚了。
詹闊心存最後一分遲疑:「趙院長,這種分層形式和先後順序,您是怎麼考量的?」
趙培儒笑道:「當然是根據解剖學。」
「複雜胰頭癌手術的解剖關係複雜,切除範圍廣,手術步驟繁雜,手術風險巨大。」
「而這種順時針分層解剖,就相當於是把胰腺解剖學,重新梳理了一遍,按照解剖學關係和病情輕重程度,因人而異制定的術中層次解剖分離清掃步驟……」
他把如何考量,也給眾人講了一遍。
幾人心裡,頓時湧現出感激之情!
這已經不是在教他們「如何做」了,而是在教他們「為何要這樣做」。是教他們如何更深刻了解「分層解剖「的背後邏輯了。
現場眾人也都不是傻子,能在這京都醫科大附屬二院成為科主任、老資歷的,要麼是聰明人,要麼是經驗老道之人。
聽了趙培儒的這些解答,再加上自己的琢磨,很快就都理解了這套先進的理念。
被說服了。
此刻,每個人看趙培儒的目光中,不僅帶著崇拜、敬佩、讚嘆,還有幾分感激。
這麼先進而成熟的理念,必然是趙培儒腦海中思索了不知多久的精髓。
竟然就這麼毫無保留的,全都教授給他們了。
接著,眾人根據這套先進理念,來針對性的給病例制定具體治療方案。
這其中,被趙培儒定為一助和二助的詹闊、卓靜,自然得到了趙培儒的更多「照顧」。
在帶著眾人制定方案的過程中,趙培儒就在潛移默化的,教會兩人在術中如何配合自己了。
大外科鄧主任,一直在旁邊默默看著。
「從閱片,到制定細化方案,全都是這位趙院長在主導啊。」
「小詹他們,在四十多歲這個同齡人階層當中,也算是比較優異的了,可和這位趙培儒院長一比,差距還是如鴻溝一般巨大。」
他能從趙培儒身上,隱約看到鄒斌院士那個層次的人,才能擁有的卓越水平。
那是對一台手術,一個病例,一支團隊,掌控一切的感覺。
「深水潭醫院,有陳永銘院士。西京醫院,有鄒斌院士……「
「每家全國一流醫院,都有肝膽胰領域院士級別的人物。唯獨我們醫科大附屬二院,缺少這麼一位重量級人物坐鎮。」
大外科主任渴望的目光,忽然放在趙培儒身上。
不知道,能不能把這位給挖過來?
至少,他們醫科大附屬二院,應該比江南省那個地方要強吧?
……
制定好細化方案,定好手術時間後。
趙培儒這才去旁邊,給他安排好的休息室休息。詹闊主任則按照方案,去安排病人的術前準備。
休息室中。
趙培儒看了眼任務鏈。
「手術是明天上午。」
「看來這第二個任務,明天就能完成了。」
來了一趟京都,一口氣完成了兩個任務。更關鍵是,這第二個任務的獎勵很特別。
手術狀態暴擊卡。
趙培儒很想看看,這3倍狀態增幅到底有多強,所謂的無與倫比的狀態到底是怎樣的。
……
第二天。
到了手術時間,病人被推進手術室。
詹闊主任、卓靜主任,以及觀摩室里的廉主任等人,都已經就位。
眾人或期待、或緊張、或好奇的看向手術台。
「這台手術,應該是分層解剖新理念應用於實例的第一台手術。」
觀摩室中,廉主任滿臉期待之色:「若是能成功,今後胰頭癌領域,終於又能多出一種基礎理念可供考慮了。」
這種新理念,就像是一種新的解題思路。
以前人們碰到難題,只能用固有的幾種傳統解題思路來解答,即便是遇上有些不合適、不適用的題,也只能硬著頭皮,拐著彎的去解,最終解答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滿意。
但今後,有了這種新理念,就能讓那些題有了更合適的解法。
手術台上。
在趙培儒的帶領下,詹闊、卓靜,開始了他們有生以來,第一次分層解剖。
第一層解剖,於橫結腸中段開始,沿胃結腸韌帶無血管區,向右解剖至結腸肝曲,分離結腸肝曲和升結腸腹膜反折回至盲部,沿右側間隙,將右結腸極其繫膜向左翻轉,游離胃後壁和胰腺前緣粘連帶……
「這雙手,好穩!」
詹闊之前沒資格去觀摩梁中嶽的手術,直到此刻,他才發覺,趙培儒這雙猶如鋼鉗一樣的手,每個動作都沉穩而精準!
其他人也看的心中一跳!
早就聽說,趙培儒的這操作,是得到過鄒斌院士、許芹院士的誇讚的。現在,終於見識到了!
有了趙培儒的帶領,他們的解剖分離工作也異常順利。
大外科鄧主任,同樣瞪大了眼睛。
「厲害!單說這操作方面,趙培儒院長實際上已經比很多院士級別的大人物,都要強了。」
「趙院長的操作優秀,實際上是體現在兩個方面的。一是手巧,能做到精細、精準。二是體能好,能經得住長時間手術的考驗。相比起來,很多院士,就無法同時兼顧。」
鄒斌院士的操作好不好?
非常好,那雙手極其精準,能在一毫米的術野區域中,「雕刻」出花來。
可問題是,鄒斌院士畢竟是年齡大了,體能。不行了,最多堅持一個小時的手術時間,整個人的狀態會飛速下降。
可眼前的趙培儒院長,卻是兩方面,全都占優。
這就恐怖了。
眾人的注視下,手術台上,依次進行第二層、第三層的解剖分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