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工業霸主 > 第585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

第585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

2023-12-13 13:06:42 作者: 齊橙
  彭少哲的問題,也是大家所關心的。在此前,林振華說了他給潯陽市出的主意,那就是把傳統企業都遷走,騰出地方來吸引先進位造業。如今事情輪到漢華頭上了,莫非集團的意思也是把傳統的業務放棄,全部轉到新業務上來?

  「當然不會把傳統業務丟掉。」林振華一句話就打消了眾人的疑慮,「咱們是做企業的,只要能夠掙錢,而且沒有什麼負面效果的東西,咱們就要堅持做下去。」

  「做歸做,但是業務重心一定要轉移。」項哲接過林振華的話頭,「亞非拉市場所需要的中低端裝備產品,仍然是咱們集團的現金牛產品,這是需要繼續保留的。林總剛才所提出來的目標,是要發展我們未來的明星產品,這兩者並不矛盾。」

  所謂現金牛和明星,都是企業管理中用得很普遍的所謂「波士頓矩陣」里的概念,這個工具是由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創始人布魯斯-亨德在1970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把企業的產品按市場占有率和增長率兩個指標進行區分。

  高增長率、高市場占有率的產品,稱為明星產品,它能夠幫助企業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獲得良好的收益。低增長率、高市場占有率的產品,稱為現金牛產品,它的增長潛力已經不大,但卻能夠為企業提供豐厚的現金收入。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增長潛力小,所以現金牛產品不再需要追加投入,企業可以把資金集中到明星產品上去。

  至於市場占有率低,很難獲得回報的項目,則稱為問題項目和瘦狗項目,這是企業要考慮淘汰或者放棄的項目。

  自從項哲等海歸進入管理層之後,這些海外的管理概念也就逐漸在漢華推廣開了,現在漢華集團的高管們討論問題的時候,也非常習慣於用點什麼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之類的詞彙,不得不說,這些理論工具對於分析問題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林振華道:「我這一趟去荊西,順便也認真地研究了一下中西部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像荊西這種交通不便的地區,我們就不說了,中西部還有許多地方,交通條件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同時,還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可供使用。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中西部的城鄉建設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原來因為內地落後而前往東部務工的人員,未來可能會陸續地返回中西部,從而導致東部出現用工荒。

  咱們的傳統業務主要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於外來務工人員的依賴較強。如果出現用工荒,我們的用工成本就會大幅度提高,從而降低我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我建議潯陽市加快進行產業升級,就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咱們漢華重工也要有這樣的意識,要逐漸地把一部分利潤率較低、勞動密集型的產品轉移到中西部去,做到未雨綢繆。」

  「明白了。」高管們都是來自於經營一線的,對於企業的成本構成了如指掌。林振華所說的情況,他們或多或少都有所體會,只是因為平時工作太忙,沒有過多去思考而已。林振華這樣一說,大家也就明白了,紛紛在心裡盤算著本公司的哪些業務需要進行遷移,又有哪些業務是需要繼續加大投入來加以發展的。

  項哲道:「我和林總商量過了,過一段時間,我們會安排幾個考察組到中西部去選點,初步計劃在中西部地區建立三到四個生產基地,大家回頭把需要轉移的產業匯總一下,本著貼近原材料供應地、貼近產品市場以及貼近勞動力來源地的原因,分別轉移到各個生產基地區。現在的廠區,則主要用於生產各類新產品。」

  「振華,這樣一來,我們的生產又分散了,管理成本可就加大了。」工具機公司的岑右軍擔憂地說道,「我們原來分為潯陽和魯中兩個生產基地,協調起來已經是比較麻煩了,現在如果再把一部分業務轉移到內地去,未來我這個總經理就只能是當空中飛人,每天在幾個城市之間飛來飛去了。」

  「老岑,你就知足吧,你好歹還是在國內飛,我現在可是天天繞著地球飛哦。」方延武笑著說道。化工設備公司的業務遍及全球各地,方延武經常要去巡視各個工地的情況,與項目業主洽談有關事宜,所以出國的機會特別多,一年怎麼也得繞著地球轉上七八圈的。

  岑右軍道:「我們在南美也有生產基地的,只是大家照顧我腿不利索,所以遇到這種需要出國的事情,都是幾個副總分別去的。像王海勝、龍萬里他們幾個,也差不多是常年在外了。」

  「你們誰有我慘?」坐在一個角落裡的海外銷售部總經理褚紅陽苦著臉說道,「你們都是計算一年有多少天在國外,我和舒曼是反過來的,只能計算一年有多少天在國內。振華,總部是不是該考慮一下,什麼時候能夠把我和舒曼調回國內來。眼看孩子該上高中了,我和舒曼不在身邊,孩子讓爺爺奶奶都慣得不成樣子了,再沒人管,以後他可就要像我一樣,成一個半文盲了。」

  「哈哈,紅陽,我看你這個半文盲混得也不錯嘛,現在能說好幾國外語了吧?」在製冷設備公司當副總的趙勇群調侃道。他們幾個都是和林振華一起創業的老人,雖然沒上過大學,但如今也都能在各個崗位上獨擋一面。

  褚紅陽搖著頭說道:「光會說外語有什麼用,有時候和客戶談判的時候,人家說一些技術指標,我只能是半懂不懂。左治義雄在這方面就比我強多了,人家是正牌大學畢業,隨便說點啥都懂。我和舒曼說了,無論如何也得讓孩子考個名牌大學,替我圓圓這個大學夢。」

  「紅陽的話說得很好啊。」林振華接過褚紅陽的話頭說道,「有一名俗話說得好啊,21世紀了,什麼最重要?人才!咱們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啊。」

  「你這不是俗話吧?」項哲笑道,「不過這句話倒是沒說錯,咱們漢華重工目前最缺的,的確是人才。這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會的第二個議題了,引進人才。在這方面,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相比國內的其他企業來說,漢華的人才隊伍建設算是搞得不錯的了。早在多數國內企業還不重視人才的時候,林振華就引進了諸如項哲、胡媯、方延武等一大群海歸,以及馬傑、劉兆華等國內名校的畢業生。在後來的十幾年中,漢華在引進和培養人才方面也是毫不含糊,公司裏海歸和高學歷人才的比重,在國內企業中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但即便是如此,眾人還是感覺人才不夠用,市場開拓、產品研發、內部管理,這都是需要使用人才的地方。剛畢業的大學生還需要磨礪,一時很難挑起大梁,老牌的人才數量有限,恨不得一個人填好幾個窟窿。如今,林振華又提出了要進行二次創業,幾乎各家分公司都要進行產業升級。這樣一來,傳統產業需要單獨分出來,派專人進行管理,新產品需要進行研發,還要進行市場推廣,這人才的壓力可就大得無與倫比了。

  「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是繼續進人吧。」製冷設備公司的總經理戴裕彬說道,「我們公司去年進了40多個大學生和研究生,其中還有8個是海歸,不過,他們要發揮作用,至少也得三年以後了。我們的業務擴張太快了,現在各個部門都缺人啊。」

  岑右軍道:「現在進人也不容易了。國內新畢業的大學生倒是越來越多,海歸也越來越多,但質量方面,可遠不如項總他們那一批人了。」

  項哲擺擺手笑道:「老岑過獎了。我們那個時候,主要是人數少,一年出國留學的也就是幾百人,所以看起來相對水平要高一些。現在一年出國留學的有上萬人,其中良莠不齊也是正常的。從總量上說,我覺得現在的人才比我們那個時候還是要多得多的。」

  「關鍵是,現在需要人才的單位,也比過去多得多了。」方延武道,「水平差的,誰都不想要。水平高的,大家都搶。咱們漢華對人才引進所給出的條件算是不錯的了,但也不能保障所有的人才都願意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前一段時間搞煤化工產品,想找幾個有煤化工研究經驗的人才,結果死活也找不到。」

  「老方,這就是你的眼界問題了。這麼大一個世界,你居然就找不出合用的人才?」林振華笑道。

  方延武搖著頭說:「我還真找不到,林總,你有所不知,我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每逢人才招聘會必定參加,一年光是花在招聘會上的錢就有上百萬。我可以這樣說,只要是在國內冒過頭的人才,我們肯定都記錄在案了。關鍵是,有些人才不是我們想挖就能夠挖來的,人家也有自己的單位。咱們畢竟都是化工設備聯盟的企業,過於明目張胆地到別人單位去挖牆角,也不利於團結吧?」

  「你為什麼強調是在國內冒過頭的呢?」林振華抓住方延武的話追問道。

  「因為……」方延武一愣,「我總不能到國外去招人吧?」

  林振華反問道:「為什麼不能?」

  「國外?」

  在座的所有人都覺得眼前一亮,他們敏感地意識到,林振華這句話,並非無的放矢,這應當是反映了集團總部的一種傾向性。對啊,既然國內人才短缺,為什麼不能到國外去找找呢?

  林振華道:「大家都應當知道,近年來,歐美國家正在經歷一個逐步的去工業化的過程,工業占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不斷下降,服務業的比重不斷上升。在這樣一個產業演化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大量的工業人才會被淘汰出來。這些人有可能會改行去做服務業,比如轉到金融業、諮詢業等方面,但他們的專長卻是工業。如果我們能夠給他們創造一個繼續在工業領域就業的機會,我想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人是會感興趣的。」

  「振華,你不會是想讓他們到中國來工作吧?」趙勇群問道。

  「為什麼不能呢?」林振華還是用了一個反問的語氣。

  「……他們能來嗎?」趙勇群遲疑地說道。

  「我覺得他們能來。」岑右軍道,「我們工具機公司有不少俄羅斯的專家,還有技工,他們都在中國呆得挺好的,都說不想回去呢。」

  張逸華也說道:「小岑說得有理,像和我一起工作的那位烏克蘭專家布列斯,已經把他的全家都帶到中國來了。他們在海邊買了房子,天天到海灘上去曬太陽,日子過得很愜意呢。」

  胡媯道:「30年河東,30年河西,如今中國的生活環境,和西方國家相比,差距也已經不大了。咱們潯陽依山傍水,空氣好,風景也好,這些年市里搞基礎建設搞得不錯,市容比很多美國城市都要美觀得多,我想西方專家到這裡來工作應當也是沒問題的。」

  「你們這樣一說,我倒也想起來了。」趙勇群道,「上次泰戈公司過來了幾個美國專家,和我們一起研究大型中央空調的技術,臨走的時候,他們也說對南都的印象非常好呢,有兩個人還說想留下來工作。」

  「你怎麼沒把他們留下來?」林振華笑著說道。

  趙勇群拍拍腦袋,說道:「忽略了,忽略了。其他那兩個美國專家都是搞了多年製冷設備的,技術上沒說的。哎呀,我怎麼就沒想著把他們留下來呢?」

  「現在想起來也來得及啊。」項哲笑道,「回去以後,你就給他們發個電子郵件,問問他們是否還有來中國工作的意向。」

  「行!」趙勇群拼命地點著頭說道。

  項哲轉過頭對眾人說道:「明年三月,是一年一度的法蘭克福工業裝備展,咱們還是和往年一樣,會派出一個代表團去參展。不過,林總提出來了,今年這個展會,咱們除了去推銷產品之外,還要去招募人才。大家準備一下,列一個人才需求清單出來,咱們到法蘭克福挖人去。」

  看完之後,不要忘了給本書投推薦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