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15,羅馬教宗的恥辱事件,上
2023-12-12 18:19:18 作者: 如日初升
若是換了旁人一見到教皇陛下翻白眼了,肯定是躲的遠遠的不敢再激怒他了,但是懷特紅衣大主教身份自然不同,他是當初輔助羅馬教皇成功登位的功勳重臣,因此和教皇陛下關係匪淺,既然關係匪淺,那自然是不吃這一套了。
所以當聽了羅馬教皇的話以後,懷特紅衣大主教心裡一陣暗罵,這老東西跟以前一樣,一點都沒有變,真是愛慕虛榮面子。
「教皇陛下,您這次前來里斯本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蒂姆陛下除掉一些礙眼的傢伙,所以巡視什麼的等陛下處理完那些該死的貴族以後再進行也不遲啊。」懷特紅衣大主教在他耳邊低低的說:「今天信徒數量是很多,但是這可不代表沒有異教徒混在裡面企圖刺殺你,所以你現在還是別巡視了,免得有人趁機對你下黑手,要不然你這教皇的位置分分鐘可就沒了,划不來。」
「我已經決定了,不要再阻攔我了,要不然就不要怪我不念你我多年的情面而翻臉了。」見懷特紅衣大主教一再阻攔自己,羅馬教皇西斯廷有些不高興了。
「陛下,莫非你可忘記了在五百年前被人殺死的羅馬教宗本篤六世陛下?」懷特紅衣大主教不生氣,只是低低的一笑。
一聽到本篤六世四個字,羅馬教皇西斯廷頓時不淡定了,本篤六世是被義大利幾個家族聯合給絞死的,可以說是死於非命,他的慘死給後來的羅馬教皇留下了無比深刻的陰影。
見到羅馬教皇表情有所鬆動,懷特紅衣大主教繼續說:「所以教皇陛下還是不要太張揚了,可不是每一個國王都像蒂姆陛下那樣如此的尊重你,你可要記得幾十年前法蘭西國王是如何對待羅馬教宗的。」
說到這裡,懷特紅衣大主教的言語間已經帶上了濃濃的警告意味。
而懷特紅衣大主教這一番話也恰好被剛剛出來迎接的蒂姆給聽到了,得了懷特紅衣大主教這個消息,蒂姆也不安穩了,腦海里一陣搜索有關法蘭西王國與羅馬教宗的恩怨糾纏,最終終於讓他搜索出了眉目。
其實這事兒的根底應該從世俗王權與教皇特權的矛盾衝突講起。
世俗王權與教權的衝突,是中世紀中期歐洲政治力量博弈的一條主線,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1198-1216)時,教權凌駕王權達到頂峰。
英格蘭、葡萄牙、匈牙利、阿拉貢和法國都成為教皇的封地,最終英諾森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繼承人的決定者。
他之後的諸位教皇雖然沒有如此權勢熏天,但1250年皇帝腓特烈二世死後,神聖羅馬帝國支離破碎,歐洲的封建君主們似乎屈服於至上的教權了。
但在教皇與皇帝的持續鬥爭過程中,法國卡佩王朝悄然崛起,與強勢的日耳曼諸邦構成的神聖羅馬帝國相比,法國的王權控制程度較高,成為教皇權威的新挑戰者。
由於政治形勢緊張或者黨派鬥爭,十三世紀後半葉的教皇沒有一次在羅馬選出。切萊斯廷五世在位期間(1294年)沒去過羅馬,其他教皇也常在羅馬之外的地方處理政務。
縱使如此,羅馬仍是基督教和教皇國的宗教與政治中心,1309年教皇和教廷卻遷往法國的阿維尼翁,這一去就是七十年,那教皇為什麼離開羅馬去了法國呢?這其中的緣由要從切萊斯廷五世與卜尼法斯八世說起。
切萊斯廷五世成為教皇前是著名的隱修者,但他沒受過良好教育,不能閱讀拉丁語,缺乏教會管理經驗,並淪為那不勒斯國王查理二世的傀儡。
一個能力不足的隱修者能當選教皇,原因之一是他曾寫信告誡樞機主教團教皇缺位的危害,於是主教們順水推舟選擇了他。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前任教皇死後,樞機主教們用了27個月的時間挑選繼任者,承受巨大壓力,一個沒有政治背景、高尚的隱士正好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這算是各方力量共同妥協的一個結果。
教皇人選的難產在教會史上不是什麼新鮮事,克雷芒四世(1265-1268)死後34個月才選出新教皇,英諾森四世(1243-1254年)當選前,教皇聖座也空置了19個月。
卜尼法斯八世原名本尼迪克特加塔尼,出身於義大利貴族,家鄉阿納尼,他是教皇亞歷山大四世的侄甥,亞歷山大所屬的康蒂家族誕生過四位教皇,包括英諾森三世。
擁有這樣的出身,加塔尼的職業生涯一帆風順,他早年在博洛尼亞學習教會法律,曾在後來當上教皇的兩位樞機主教手下工作。
作為教皇特使,他負責與西西里晚禱戰爭(1282-1302)中的法國、那不勒斯和阿拉貢王室協調談判,外交和政治才能得以施展,西西里戰爭的利益分配也是他成為教皇后的首要任務。
任職五個月的切萊斯廷尚有自知之明,接受了樞機主教們的建議,主動退位,1294年聖誕前夕,加塔尼在教皇選舉會議的第三輪投票後當選,取名卜尼法斯八世。
成為教皇后,卜尼法斯強悍傲慢的個性展露無疑,樹敵無數,法王腓力四世(1285-1314)與羅馬顯貴科隆納家族是決定其命運的死敵。
義大利的皇帝黨勢力、靈修方濟會修士以及詩人但丁都對他有強烈敵意,西西里的叛亂和英法戰爭也牽扯了他大量精力和資源。
新教皇上任伊始就謠言四起——卜尼法斯處心積慮地誘導切萊斯廷退位,他的當選也不合法,其實卜尼法斯只是提出退位建議的樞機主教之一,而且謠言發起者科隆納家族的兩位樞機主教在教皇選舉會議上也投票給他。
科隆納家族造謠主要是因為卜尼法斯的傲慢無禮和過度擴張家族勢力,在這樣的敏感環境下,切萊斯廷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起初,卜尼法斯對前教皇實行保護性的軟禁,在後者試圖逃跑後,乾脆將其關押在羅馬城南的一個城堡里,八十五歲高齡的切萊斯廷教皇最終於1296年5月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