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遍覽風光!
2023-12-08 20:38:02 作者: 龍行天下yx
豫園占地三十餘畝,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
從綠波廊七號茶餐廳出去,趙楓一行人徑直可以通過豫園的西門進入這個景區!
從西門這邊進去,距離比較近的是環龍橋南側的「神祠北際名園辟,寢廟東偏別殿開」的內園,內園之中,亭台樓閣、泥塑磚雕、名樹古木、石峰小橋,一應俱全,布局緊湊而曲折幽深。
也是十分雅致了,現在畢竟是春節前後,園內有人雖然比較多,也頗為熱鬧,但是瞧著亭台樓閣和假山之中頗多的綠植,有著倒依舊繁茂,但是更多的卻是光禿禿的沒了葉子,瞧著頗有蒼涼之感!
夏天來豫園,看到的風景一定更加獨特秀美吧!
內園的主要廳堂是靜觀大廳,亦稱「晴雪堂」,造得雕棟畫梁,軒昂高敞,堂面闊5間,進深3間,廳前有兩尊石獅,廳內有兩塊貼金匾額。
聳翠亭聳立於觀濤樓東面假山上,雙層亭閣,底層置石桌、石凳,周圍林木青翠。亭內一匾「靈木披芳」。
可以觀位於靜觀大廳東,小型方廳,精緻幽靜,炎夏時分外涼爽,廳前有磚雕《郭子儀上壽圖》,旁有泥塑龍牆,北接「洞天福地」鳳凰亭,南連「別有天」,牆上有《重修內園記》等石碑,記載內園歷史。
九龍池位於內園靜觀大廳東南,池內砌湖石,東西兩壁隙間中藏4個石雕龍頭,水中倒影亦為4個龍頭,加上池狀若龍身,故稱九龍池。
古戲台位於內園之南,建於清末,原在閘北上海北錢業公所內,1974年移建於此,經過修繕和增建於1988年9月對外開放。戲台正面獅子、鳳凰、雙龍戲珠、戲文人物等木雕圖案,造型優美,栩栩如生。
內園面積不算大,所以大家在其中饒了一圈兒,但是其中景觀還真是十分雅致,趙爸瞧著都頗為喜歡。
兜兜轉轉,眾人從內園出來,朝著豫園中部走去!
路上傅安安這丫頭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一個勁兒蹦蹦跳跳的!
今天能來豫園的,其實挺多都是附近的一些老住戶了,進來散散步,然後就又轉出去了!
也可能是豫園中部這邊寬敞不少,給人的感覺就沒之前那種略微擁擠的感覺了!
眾人走過積玉水廊,此長廊南連會景樓,北達涵碧樓,因廊旁一石「積玉峰」而得名。
積玉峰玲瓏剔透,原在也是園內,1956年移到豫園。池西及玉華堂前後,流水瀠洄,山石嵯峨,花木扶疏,植白玉蘭、白皮松、翠竹,幽雅恬靜。
廊長達百米,是江南古典園林中最長的一條水廊,逶迤曲折,漫步廊中,舉目四顧,古樹蒼翠欲滴,池中紅魚遊動,亭榭流光溢彩,富有詩情畫意。
也是一處頗為不錯的景觀!
再稍稍往北,就是豫園中部這一區域主要建築:得月樓、綺藻堂。
得月樓位於玉華堂、玉玲瓏西,兩面臨水,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取「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而名。得月樓為二層樓房,建築精緻。
綺藻堂位於得月樓下,以「水波如綺,藻彩紛披」而名,堂檐下有100個不同字體的木雕「壽」字,稱為「百壽圖」,富有民族特色。堂前一天井,內有匾額:「人境壺天」,左側圍牆上有清代「廣寒宮」磚刻。
另有織亭位於綺藻堂和荷花樓之間的西廊中間,面對湖心亭、九曲橋,背向五老峰、月府磚刻。亭以扇與廊相隔,扇裙板上刻有「耕織圖」,浣雲假山位於得月樓北。
藏書樓又名書畫樓,位於得月樓對面,清光緒年間建,清末曾是有名的書畫市。
簡單遊覽了一圈兒,老實說,雖然這一區域開闊了不少,但是老實說,趙楓也覺得相比內園,這邊少了幾分雅致!
也幸虧積玉水廊布置其中!
從得月樓往北,趙楓一行人向東而行,準備繞一個大圈兒從三穗堂那邊出來!
眼下這一部分區域就是豫園的主要園區了!
九獅軒會景樓位於豫園中央,登樓可觀全園景物,故名「會景樓」。九獅軒在會景樓西北,1959年重修豫園時,拆去民宅,鑿池壘石,池北築軒,名「九獅軒」,軒前置月台,可憑欄觀賞池中荷花。
現在自然看不到什麼荷花了,不過眼前這一處景觀開闊,倒也算是一處不錯的風景!
趙楓叫來何軍,讓他拿著相機為自己和趙爸、趙媽來了一張全家福,中途傅安安這丫頭也強行入境!
趙媽索性一手拉著劉玉紅,一手拉著傅安安!
左右兩邊趙楓和趙爸的地位直接被取代,成了兩個門神!
這一路上一行人拍攝的照片不在少數,主要內園那邊人流擁擠,拍照也沒法找個合適的角度!
現在倒是好多了!
從會景樓這齣來,接著前面就是點春堂!
點春堂於清道光初年(1820年)為福建花糖業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5間,占地面積頗大,不過趙楓一行人也就簡單的參觀一番就接著繼續前行!
魚樂榭跨於溪流之上,傍山臨水,溪上築一垛隔水花牆,牆上有漏窗,牆下處有半洞門,水從洞門流去。這裡運用了園林中延伸空間的巧妙手法,遊人至此,有不知何處是盡頭之意。
亦舫在萃秀堂東牆外,俗稱船廳。明代以後,江南園林常在水邊建石舫,用以臨水賞月,而直接在陸地上築舫不多見,此系後增建。
萃秀堂位於大假山東北峭壁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建,乾隆三十五年竣工。
仰山堂、卷雨樓位於三穗堂之後,與大假山隔池相望。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層稱仰山堂,上層為卷雨樓,仰山堂共5楹,後有迴廊、曲檻臨池、可小憩。望大假山景,池中倒影可鑑。
最後就是三穗堂了!
堂上有三塊匾「三穗堂」、「靈台經始」和「城市山林」。還有幅對聯:
秋水藕花潭蟾窟流輝樓台倒影涵金粟。
曉風楊柳岸鶯梭織翠村巷隨聲緯木棉。
字義與平仄都非常工整,不知出自何人手筆。
趙爸瞧著倒是頗為驚喜!
如此長聯可不多見!
只是因為空間局限,就像是之前內園一般,拿著相機,也沒法拍下三穗堂的全貌!
趙爸自己拿著手機嘗試了一番,也只好拍了幾張照片簡單紀念一番,不免有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