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花刀
2023-12-07 03:52:49 作者: 靦腆的小豬
「製作這一道菜,最難的地方,就是要把蝦分成三個部分,尤其是蝦黃,因為藏在蝦頭之中,蝦的頭又比較小,所以經常會被大家捨棄掉,這其實有點兒浪費。」
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今天就好好告訴大家,蝦黃到底要怎麼吃。」
「母蝦到成熟期,頭頸處會含有蝦黃,所以有蝦黃的蝦子一定是母蝦,但沒有蝦黃則不一定是公蝦,母蝦未成熟也看不到蝦黃。一般人常見蟹黃卻少認識蝦黃,母蝦在懷卵前蝦頭頸部含有蝦黃。」
夏傑說完,將一隻煮熟的蝦用手掰開,手指將蝦頭之中其他不能吃的部分一挑,平時大家忽略的蝦黃部分,就這麼被展示了出來。
那一抹動人心弦的黃色,頓時讓直播間的觀眾們目不轉睛。
「原來蝦頭裡邊還有這麼一個精華啊,我以前一直以為,蝦頭裡邊全是蝦的內臟,吃起來不健康。」
「確實,除了傑哥剛剛說的蝦黃之外,蝦的頭部吸收並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
「有沒有那麼邪乎啊,在城市裡的蝦或許很髒,但是我想臥牛村這麼山清水秀的地方,生長起來的河蝦應該還挺健康環保的吧?」
「咱們還是要相信科學,對於這種魚類的內臟,能不吃還是儘量別吃了。」
看著觀眾們發送的彈幕,夏傑點了點頭,回應道:「的確,有些觀眾說對了,蝦頭除了蝦黃之外的部分,還是別吃了,健康最重要。」
處理完了蝦黃,接下來的蝦仁和蝦籽,都是比較好處理的。
「除了這三樣東西,咱們還需要準備的是豆腐、豬五花肉、馬蹄、蛋清、蓮子。這些都是菜市場或者超市買得到的,若是有居住在農村的朋友,更是可以用村子裡產出的,更能夠保證健康。」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說道。
說完了之後,只見夏傑將東西一一擺放整齊,隨手拿起一塊五花肉,另一隻手拿過菜刀。
「咱們將五花肉和馬蹄分別打成末,之後作為豆腐的餡料,增加其風味。」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麼說道,手上的動作更是一刻也沒有停下來。
很快,原本碩大的五花肉,被均勻的分成了肥肉和瘦肉的部分,被夏傑打成了肉末,混在了一起。
「廚神傑,既然都已經將五花肉的肥肉給分出來了,為什麼還要混進去呢?」有觀眾不太理解夏傑的做菜方式,發送彈幕詢問道。
「啊,如果不放肥肉就好了,豬肉裡邊的肥肉好油膩啊,吃起來很噁心。」
「若是可以不放肥肉的話,這一道菜簡直太完美了,全都是蛋白質,而脂肪少之又少。」
「說句實話,要真的不把肥肉放進豆腐之中,將會損失不少口感的,豆腐本來就很適合搭配五花肉啊。」
「咱們華夏經典菜餚『麻婆豆腐』裡邊,不也是選擇了五花肉麼?這玩意兒可是個好東西,肥而不膩,吃起來滿嘴油,簡直不要太舒服!」
彈幕之中,「肥肉黨」和「瘦肉黨」此刻聊得不可開交。
就在大家還在爭論到底要不要放肥肉的時候,夏傑已經處理好了肉餡的準備工作。
「好啦,其實放不放肥肉,大家完完全全可以依據口味來調節,接下來的才是我們製作肉餡的關鍵。」
「碗裡面加上蛋清、精鹽、醬油、蔥薑末、紹酒、水澱粉,搭配上剛剛做出來的馬蹄和五花肉,攪拌均勻,成為咱們的五花肉餡。」
只見蛋清、精鹽、醬油、蔥薑末、紹酒、水澱粉被夏傑一一加入碗中,手腕高速轉動著,不一會兒,就得到了均勻的五花肉餡。
「這裡給大家介紹第二種做法,其實在這一道『清風三蝦豆腐』之中,咱們也可以將蝦仁也打成末,和五花肉末混合在一起,放入豆腐之中作為肉餡使用。」
「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吃完整的蝦仁,此刻就沒有採用這樣的做法,大家若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將蝦仁打成肉末試一試。」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
做好了肉餡之後,夏傑開始處理起了豆腐。
只見夏傑左手輕輕按壓在豆腐上邊,右手拿著菜刀輕輕在上邊劃開了一塊足以放入肉餡的缺口,而後刀尖一挑,豆腐中間的部分一下子就被挖空了,裡邊正好多出一片可以放入肉餡的空間。
一氣呵成的動作看起來十分容易,可真正懂行的人知道,想要做的像是夏傑這麼飄逸的話,至少需要三十年待在廚房裡邊練習花刀,方才能夠有這樣精彩絕倫的表演。
「看著廚神傑這賞心悅目的刀工,再一次刷新了我對於華夏美食的認知。」
「光是切一塊豆腐,傑哥都能切得如此帥氣,別的不說,光是這一手花刀,就足夠咱們學好長時間了。」
「我干廚房快四十年了,花刀活乾的還不如山村小傑一半精緻,果然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的確是難以跨越的啊。」
「傑哥,能不能專門出一期教學花刀,讓咱們想學廚師的朋友們開開眼界,長長知識啊?若是能夠掌握這麼一手花刀的話,以後在華夏的廚房,豈不是任我行?」
夏傑看著彈幕之中對於自己花刀水平的讚嘆,笑了笑,淡淡的說道:「花刀哪有教學的,就是把刀拿穩,下刀精準,並沒有其他的技巧。」
兩個詞語,精準的概括了所謂的「花刀」。
不過,這兩個詞語,除了夏傑這一類頂級廚師,又有誰能夠真真正正做得到呢?
將豆腐填入肉餡之後,夏傑對著直播間的觀眾們說道:「現在,咱們炒鍋旺火,放豆油、放蔥段,略炸,將填餡豆腐塊排齊入鍋,煎至兩面金黃。」
一邊說著,夏傑一邊在鍋中煎豆腐,眼睛緊緊盯著火候。
煎,並不是很難的烹飪手法,甚至可以說是最簡單的烹飪手法之一。
但是,要想煎出來的東西達到外焦里嫩的效果,火候和翻面的時間十分重要。
對於火候和翻面時間,夏傑再熟悉不過了,每一種食材都有自己特有的溫度,一達到這一個溫度,就會臻於完美,變得酥脆,又還沒有到燒焦的層次。
當豆腐煎到了這一個溫度時,夏傑開口說道:「現在,咱們的豆腐已經煎到兩面金黃,可以放入其他佐料了。」
「我這裡選擇雞湯、蝦籽、醬油、棉白糖,將其一同燒沸,小火燜十分鐘,再移上旺火收汁。」
十分鐘後,雞湯的精華被豆腐全面吸收,豆腐的顏色變得更加深了一些,讓人更加地有食慾。
「在收汁完成之後,咱們加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起鍋裝盤。做好的豆腐上灑上過油溜熟的蝦仁,再灑上烤制的蝦籽,這一道『清風三蝦豆腐』便大功告成了。」
夏傑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手上的豆腐,在燈光的照射下,光是看起來,就已經有一種高端菜餚的感覺,
豆腐的四周再搭配上白白嫩嫩的蝦仁,以及剛剛烤制出來,此刻顆顆飽滿的蝦籽,讓直播間裡的觀眾們即使只是隔著屏幕,都仿佛聞到了這鮮美的香氣!
清風三蝦豆腐剛一做完,門口便傳來了黃壘的聲音。
「夏教授,好香啊,您又是在做什麼美味佳肴了?」黃壘對著院子裡的夏傑喊道。
自打來到了臥牛村做節目,黃壘只要知道夏傑在家,節目上的鏡頭一錄製好,便連忙朝著這小院子走過來,生怕錯過了什麼似的。
這下子,可終於被黃小廚等到了一道美味佳肴。
見到是黃壘,直播間裡的觀眾們也十分開心,畢竟大家也都是老熟人了。
雖然只是他們認識黃壘,而黃壘並不認識他們。
「真羨慕黃老師啊,這隨便溜達溜達,就正好碰上了傑哥下廚。」
「可不是嘛,這蘑菇屋乾脆在臥牛村裡邊紮根得了,反正去其他的地方,節目效果也沒有這裡好。」
「哈哈,敢情你們看的不是《嚮往的生活》,看的是夏教授吧?」
「作為北大的學生,我看的肯定是夏教授啊,我可是來上課的。」
「確實,看著今天的直播,我的論文題目就定下《華夏美食的起源和發展》吧,這一個還挺好寫的,仔細琢磨一番,倒也挺有意思的。」
夏傑自然也是聽到了黃壘的聲音,開口回應道:「黃老師,我正在廚房做飯呢,來的正好,快來嘗一嘗我這『清風三蝦豆腐』做的如何。」
「好傢夥,蘇杭名菜啊,這下有口福了。」黃壘一聽菜名,便說出了清風三蝦豆腐所屬的菜系,顯然也是了解過這一道菜餚。
「話說夏教授,您是不是也想到了『蝦』跟『夏』同音,趁著今天是立夏,才想要做這麼一道菜餚的啊?」
別的不說,在明星之中,黃壘之所以別名「黃小廚」,正是因為對於華夏美食的了解頗深,加上燒得一手好菜,才有了「廚師」這麼一個人設。
「哈哈,果然還是黃老師了解這華夏的飲食文化,今天之所以做這麼一道菜,確實也有立夏的原因所在。」夏傑對著黃壘回應道。
蝦,與夏發音相似,因煮熟之後變成紅色,為吉祥之色,以寓發達發財之意。而在夏天的第一個節氣選擇吃蝦,也表達了對夏季之祝願。
在得到了夏傑的確認之後,觀眾們也不由得驚呼華夏的飲食文化,確實博大精深。
「原來是因為這樣,果然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之前說寫論文的那一位同學,好好看,好好學啊。什麼叫做華夏的飲食文化,這就叫做華夏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可不是上個京城大學,就能夠學的明白的。」
「哈哈,真論飲食文化方面的講究,還是得看咱們夏教授的直播。」
「咱們老祖宗的那一套理論,怎麼在課本和書籍之中如此的生澀難懂,到了傑哥這裡,居然顯得如此有意思,著實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或許,這就是咱們嚮往山村生活的原因之一吧,光是琢磨這華夏的飲食文化,就十分有趣了,這才是咱們應該去追求的生活意義啊!」
就在直播間的觀眾們還在討論華夏的飲食文化時,黃壘再也忍受不住清風三蝦豆腐的香氣,動起了筷子。
只見他熟練的將豆腐夾起來,送入口中。
豆腐剛剛和舌頭一接觸,黃壘雙眼瞬間瞪得渾圓,而後又陶醉的閉上眼睛。
黃壘表情的變化,也被夏傑直播間的觀眾們看在眼中。
「什麼叫做專業的演員,黃老師這一套表演,就差把『好吃』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我倒是覺得黃老師不是在演戲,而是廚神傑做出來的清風三蝦豆腐,確實足夠好吃。」
「嘖嘖,看著黃壘老師這一副表情,我肚子裡的饞蟲已經快要失去理智了。」
「為什麼我要在午飯時間看傑哥的直播啊,讓我剛剛點回來的外賣,頓時索然無味了。」
只可惜,黃壘此刻味蕾的歡愉,是直播間觀眾們隔著屏幕感受不到的。
「怎麼樣,黃老師,我這豆腐做的還行吧?」夏傑對著黃壘詢問道。
「只能夠用四個字來形容『人間美味』,多的我也不知道了,怪我讀書讀得還不夠多,已經找不出更好的詞語來形容了。」黃壘對著夏傑回應道。
「豆腐煎得外焦里嫩,配合上裡邊肥瘦兼有的五花肉餡,一口下去肉汁伴著醬油和雞湯的醇厚,將豆腐的鮮嫩瞬間提升了幾個檔次,再加上足夠新鮮的蝦仁、蝦黃和蝦籽,簡直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菜餚!」
黃壘的描述,讓屏幕前的觀眾們越發想要嘗一嘗這「清風三蝦豆腐」的美味,只不過隔著屏幕,連香味兒都聞不到,只能借著彈幕抒發感慨了。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