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精心設計的電影獎
2023-12-07 21:36:38 作者: 蚊子不怕蚊香
理論大家都懂,當市場沒有競爭者時熱度必須下降,如果市場有幾家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打擂台必然就會吸引大量的關注度與熱度。
所以這個國慶檔缺少有熱度的且能打擂台的影片,因此,這個國慶檔票房市場雖然還可以,但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
已經十月了,另一件事也熱鬧了起來,那就是首屆年度電影風雲獎的事情,現在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最後的報名的,根據規則,報名截止時間為11月30日24時。
所以現在已經是倒計時最後兩個月了,有許多的電影在『糾結』了一番之後報了名。
為什麼要『糾結』?因為他們要付出一部分的版權費以及票房收入。但是,如果真的能獲獎,不說別的,光是那個獎金就很誘人。因為年度電影風雲獎所有收入的70%拿來發放獎金,30%拿來運營。
而按照這個獎的規則來算,如果電影獎的所有淨收入為5個億,那麼其中3.5個億是獎金,而這3.5個億裡面先扣除第一個基礎獎,那就是提名獎。
即獲得提名就會有一個獎金,獲得提名就有50萬的獎勵,理論上是24個獎項,每個獎項有10個提名名額,光這裡就要花掉1.2億。
當然,這50萬的基礎獎金裡面製片方只能得60%,即30萬。剩下的20萬中專業評委分走75%即15萬,再就是非專業評委占20%即4萬,最後是觀眾占5%即1萬塊。
剩下的2.3億是給到24個獎的獲獎者的,而這24個獲獎者每個獎的權重不一樣,所以每個獎分到的獎金是不一樣的。
比如年度電影風雲獎給24個獎分劃了四種權重,即第一檔大獎(最佳劇本、最佳剪輯、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這六個為最重要的一檔權重,可以分到總共獎金的40%即9200萬。
第二檔的獎項為總獎金的30%,第三檔的獎項為總獎金的20%,第四檔的獎項為總獎金的10%。
而每一檔的六個獎並不是平均分配所對應的獎金的,而是根據權重不同獎金不同。
比如第一檔中的依次又有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劇本、最佳剪輯依然從大到小的權重不同,依獎為最佳影片25%的權重即第一檔總獎金9200萬裡頭的2300萬,最佳導演20%即7200萬里的1840萬,最佳男女演員均為15%即每個獎都拿到1380萬,而最佳劇本與最佳剪輯共25%即每個獎為12.5%即每個獎可以拿到1150萬。
當然,這裡獎金還沒有扣除專業評委、非專業評委以及觀眾的分紅。比如最佳影片獎的總獎金為2300萬,但是製片方只能得其中的60%即1380萬,評委與觀眾分剩下的40%即920萬。
而評委與觀眾分的920萬又分為專業評委(75%)、非專業評委(20%)、觀眾(5%)三種權重。
其它本檔的獎項也是如此去計算,這樣就保證了每個獎都有不菲的獎金的同時又能做到重量級不一致。
當然,也有另一個問題,當獲獎人獲獎了那麼這個獎金到底是製片方的還是獲獎個人的?
對於這個問題,電影獎組委會也商討出一個分配方案的,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
每個獎的獎金其中80%歸屬於製片公司,20%歸屬於個人,由組委會統一發放。
這樣設置是為了保證獎金給到製片方的同時也能保證個人也能拿到獎金,或許人有會想許多的獎項是個人獎,為什麼要把80%分配給製片方呢?
實際上是因為這些巨額的獎金是由製片方貢獻出了部分的版權費與票房而產生的,所以獎金也要大部分歸製片方,要不然他們不可能損害製片方的利益而補助獲獎個人,這不公平。
面對如此嚴密且合理公正的分配方案,實在上對一些電影誘惑太大了,有多大的誘惑呢?假如一部電影獲得了10項提名,光這10項提名這部電影的製片方就能分到300萬。
如果這部電影能拿到一個最佳影片獎,那就又增加了1380萬,這加起來就有1680萬。如果多獲幾個獎,那麼就是光獎金上一部電影都能獲得幾千萬的收益。
幾千萬的收益啊,這不是幾千萬票房,幾千萬票房還要跟人分,這幾千萬獎金是純純的收入。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所以對於製片方誘惑大不大?大,大得不得了。
那對於評委們誘惑大不大?同樣的大。
比如你是一個專業評委,你給10部電影投了提名票,而這10部電影全部獲得了提名,那麼你就可以去分15萬的提名獎金,當然,這可能會與幾百個甚至上千個評委一起分,但是你也能在每個獲得提名的電影裡分得上百塊錢,10部就能獲得上千塊錢。
可能這還不是最大的誘惑,但還有分啊,後面的真正的評獎投票才是分大頭的時候。比如你投的最佳影片獎的票投中了,那麼這部影片可能分給評委的獎金是690萬,這個時候你跟幾百上千個評委來分這690萬,這就收益大了,怎麼著也有好幾千的獎金。
雖然這些看起不多,這裡幾百,那裡幾千。但是24個獎,作為專業評委你基本上看得出業誰的質量最好,獲獎可能性最大,基本上你投中個其中60%還是有可能,如果這60%的概率都達不到,證明你這個評委不專業。
如果你投中60%,那麼這整個評獎下來一個評委的收益就是好幾萬甚至上十萬。
這還只是假設電影獎的整體純收入只有5億的情況下,但是這麼多部電影的網絡版權收益、部分票房收益以及廣告冠名收入、頒獎晚會的電影視轉播收入……怎麼可能只有5億的純收入呢?
而年度電影風雲獎的組委會也將公開電影獎的所有收入,而且引入了第三個審計事務所來監督及公正。
組委會就明明白白的只收取總收入的30%,這個公開讓所有參與的人心裡至少覺得還算公正。
評委與製片方都是人精,大家都會算,年度電影風雲獎的評獎規則一出來就有許多的人算出來了收益多。
所以,快最後報名截止了,這個時候對評委會與觀眾參與的熱情也是空前的刺激,大家都期待著他們的算法是不是對。
何方與團火公司的這套設計其實就參考了兩個東西,一個是參考了彩票開獎的設計,一個是參考了歐冠獎金的設置。
特別是歐冠獎金設置,為什麼讓所有的球獎以打進歐冠,拿到獎盃為榮?
就是因為只要你打進歐冠就有收入,然後小組賽的收入是多少,16強的收入是多少,8強的收入是多少,4強的收入是多少,決賽的收入是多少,冠軍的收入是多少。
這些是都是一層一層,越往上收入就越高,設置的非常的合理,也非常的誘人。有些球隊他們就靠歐冠收入來維持球隊的部分運營,一旦打不進歐冠第二年他們球隊的收入銳減就沒錢買人與經營,進而陷入危機。
這個機制非常的好啊,把這套機制挪移到電影獎上來,那還不是讓各大製片公司與電影工作者饞得不要不要的?
既可以拿豐富的獎金,還有全球這麼多的專業評委投票以顯示這個獎的權威性與專業性,這才是真正的名利雙收。
「何導,你們這個獎設計的真特麼的牛逼,電影圈誰能頂得住誘惑啊?反正我是第一個報名參加的。」王晶在來《攻殼機動隊》劇組探班時跟何方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