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華娛:縱情名利場 > 第291章 何方成電影大師了?在推動電影變革

第291章 何方成電影大師了?在推動電影變革

2023-12-07 21:36:38 作者: 蚊子不怕蚊香
  在8月31日的《電影手冊》特別刊的封面,上面上一張何方的抽菸沉思的照片,然後粗大標題是《大師的思考-何方:文藝電影的枷鎖太多,是時候改變了》。

  三大電影節舉辦期間,可想而知有多少的電影人關注著這些頂流雜誌的文章?幾乎每一篇都是大師的重點訪談,是未來電影的趨勢走向。

  何方雖然年輕,但是他在電影圈的影響可是非常之大的。可是,名氣雖大,但還沒有誰稱何方是大師啊。

  這下好了,《電影手冊》直接稱何方是電影大師了,關鍵是這個電影大師還大言不慚的說文藝電影有枷鎖,還要改變。

  於是乎,許多的電影人不服氣了,文藝電影有什麼枷鎖?要改變什麼?

  只是,當大家看完這篇訪談之後,紛紛陷入了沉思,何方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啊。

  文藝電影的條條框框太多了,這反而限制了電影作為思想與情感的表達。就如何方所說,文藝電影有十來個重要的指標,這每一個指標都是給文藝電影戴上枷鎖,也是文藝電影不受普通觀眾待見的原因。

  因為普通觀眾要看懂文藝電影就得學會這十來個重要指標中的各種含義是什麼,要學會視聽語言表達什麼。

  但這怎麼可能呢?視聽語言作為一門語言,你讓一個這門語言的門外漢聽懂你講什麼,這有多難知道嗎?

  這就好比你讓一個只懂倫敦鄉下口語英語的人要去聽懂漢語這種高級的二維語言一樣,他們怎麼可能聽得懂?他們又怎麼可能一下子學的懂?

  所以,你這不是把觀眾給推走嗎?觀眾都推走了,你的文藝電影思想與情感的表達要表達給誰看?

  好吧,就算你文藝電影只給懂得文藝電影視聽語言的人看,那這麼多年了,就那十來條的條條框框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所以,何方舉例畢卡索。畢卡索為什麼偉大?因為他打破了繪畫的條條框框,他沒有按照繪畫的約定成俗的定義去畫畫。所以,他的畫是自由的,是抽象的,是超越了畫面本身想像的。

  別的不說,就說何方提出來的這一個概念就足以震撼到了大家,引起了大家的深思與探索。

  而他說的新自由主義與文藝電影的框框對比,這就讓人很簡單的理解了是什麼意思。這些文藝電影的框框在限制思想自由,也在限制思想的情感的自由表達。

  何方提議的去掉條條框框,只保留『探討與挖掘世界本質的思想與情感』這樣的文藝電影的新形式。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設想,一個電影大師對電影的剖析與思考,不說何方這種說法成不成立,光是他這種思考就足以稱得上是大師了。

  所以……媒體與電影人看完這篇採訪後先是沉默,後是瘋狂,有些電影人仿佛頓悟了一般,終於看到了限制他的電影的桎梏在哪裡了。

  學習畢卡索,學習新自由主義,打掉阻礙,放開枷鎖,找到文藝電影的新形式。

  於是乎……

  好多的電影人都跑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酒店,一致要求要見何方,想聽聽他對文藝電影新形式的講解……

  萊昂納多有點懵,傑瑞德犯了傻,珍妮弗沒搞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直到他們的助理去打聽了之後他們才搞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哦買噶,原來我們一直在與上帝共事。」傑瑞德誇張的說了一句。

  「何確實是一個大師,他的思考是劃時代的,他註定要留名電影史的。」萊昂納多點頭贊同道。

  「哈,走走,看看何給那些電影人講什麼……」珍妮弗很感興趣的說道。

  於是三人來到了何方的房間,但他已經出門了。

  三又打聽了之後去到了酒店樓下的咖啡廳,何方在這裡與大聊天呢。

  「何,你怎麼會覺得文藝電影的表達方式會是枷鎖呢?」

  何方坐在咖啡廳靠牆的一個位置,而他對面已經圍坐了十幾號電影人,都是文藝氣質濃厚的人,還有十來個記者正錄著像,而且他們人手一杯咖啡。

  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白人男子在問何方,萊昂納多他們三個過來了之後,也沒有打岔,只是招了招手之後,便找個位置坐下來了。

  「如果電影是思想及情感的表達方式,那就得是自由的。而現在文藝電影的表達方式你們自己覺得自由嗎?憑什麼情感要用長鏡頭表達?為什麼要追求一種類似於紀實的影像形式?自然的音響就一定是真實的話嗎?那麼思想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

  何方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不等有人回答他便繼續說道。

  「作者電影一邊要求拍攝者盡力追求真實化、紀實化、客觀化、,一邊又要求電影得是導演的思想與情感的表達,這不矛盾嗎?個人的思想與情感表達怎麼可能做到紀實化、客觀化?個人的思想與情感永遠都主觀的,哪怕他儘量的貼近客觀也不能做到完全客觀。

  所以,要追求個人思想與情感的表達就不該要求紀實化、客觀化。而要求紀實化、客觀化就不能有創作者個人的思想與情感,這兩者不能幾乎不可能同時能表達。」

  「不對,作者電影不是你這麼理解的。」這時有人提出了反駁,是一個意氣風發的三十多歲的白人青年。

  「作者電影是要求導演在用儘量紀實化、客觀化等元素,就是希望導演用接近真實的客觀事物來表達導演的思想與情感。比如,他看到了社會對一個女人的殘酷,於是導演拿起了攝像機來拍攝這個女人受到的壓迫,以此來表達導演對社會的不滿的情緒,對追求公平的思想。

  這不存在兩者不能兼得,事實證明這些年的文藝電影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這個青年人越說越激動,仿佛辯倒了何方他就能一舉成名一樣。

  何方沒有打斷他的說話,任他在那舉出各種例子,等這個人說完何方點了點頭。

  「那這是紀錄片,還是有故事的電影?如果是紀錄片,它不是屬於故事片,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紀錄片電影節,不用說是故事片電影節了。

  其次,如果這不是紀錄片,是有了人為的劇本設計的,那這還真不真實呢?真實性從何而來?因為設計過的情節它就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

  就像有些中國導演他們想拍攝上海的一些髒亂差,可是上海很少有這樣的地方了,於是他們找了一片破舊的地方,搭建了一些這樣場景,請了幾個演員,假裝成社會的底層與流浪者。

  請問,這樣的是屬紀實的、客觀的藝術?還是屬於導演人為的主觀的擺拍?這到底是不是你說的兩者可兼得的東西?而我們這些年在三大電影節上看到的獲獎電影,哪一部不是人為設計過的劇情電影?有幾部是真正的完全紀實、客觀的呢?」

  何方的反問難住了這個青年電影人,他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

  但是,另一個年紀約六十來歲的電影人說話了。

  「文藝電影是在追求儘量客觀的同時表達作者的思想與情感,取的是中間值,要是偏紀實化,也要去戲劇化,這樣可以做到既客觀又有思想,這才是文藝電影的獨特之處。」

  這個老者的回答就要精準的多。

  「那就說這是一種偽客觀的主觀表達了,打著追求紀實的幌子實在是出售作者思想與情感的行為。這是在教導演們做虛假且欺騙觀眾的事,這樣的發展下去就會造成一大批的導演罔顧事實,偽造真相,然後幫助他去批判以達到出售他的思想與情感的目的。

  這不是一個好的品德,好品德的人不該是在尊重事實的情況下再表達個人的思想與情感嗎?當一個導演用偽造的『真相』去參獎時,一群人去賦予了這個偽造的『真相』以榮譽,那這群人的行為叫什麼呢?」

  何方諷刺道,頓時所有的文藝電影人都不高興了,但一時反駁不出來。

  「你這是故意抹黑,文藝電影不是這樣的。」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敢評判,我只是說如果按你們所說這樣去拍,那是不是就會有這種可能的結果?」何方摸出一支煙點上。

  而此時咖啡廳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人數已經增長了到上百人了。

  「那你說你在探索文藝電影的新形式,請問《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哪文藝了?你探索到了什麼?」有人問道。

  何方抽了口煙,聳了聳肩。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在追求兩種東西,一是紀實,二是電影的思想與情感的表達,我覺得電影做到了這其中的兩點。」

  「瓦特?你這是商業電影,哪裡做到了紀實,哪裡……」這人反駁到一半的時候不說話,他仿佛想到了什麼。

  眾人不解的看著他,而何方卻笑了。

  「看到沒,他想明白了。我想這個世界最為接近於客觀的紀實那就是已經發生過且被證實的歷史,很顯然羅恩·伍德魯夫的事件是被證實的事情,所以,這是不是紀實?

  其次,這個電影在紀實的基礎進行了一定程的藝術化處理,特別是對美國的醫療制度上的批判。那麼,請問這是不是思想與情感的表達?

  誰說一定要用長鏡頭、非職業演員的表演、去故事化……等等十來種框架才能表達出藝術電影的真諦的?那麼,請問,我這是不是一種探索?」

  何方的反問,讓一群電影人懵逼了,因為何方說的合情合理啊。

  而坐在一旁的萊昂納多與傑瑞德三人都笑了,何方說的真解氣,真到位。

  「不對,那照你這麼說,那些拍傳記電影的豈不是都是藝術電影了?」有人提出了反駁。

  「可以這麼說,但是大部分的傳記電影加工的太過於嚴重,而且不具有批判性與思想性。但就算如此,你們可以看到每年在好萊塢依然有一大批傳記電影成為奧斯卡的獲獎熱門。這說明了什麼?所以,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去探索一種可能性。」

  何方說的有理有據似的。

  「那你探索到哪種可有性了嗎?」有人饒有興趣的問道。

  「沒有,我盡力了,但是腦海里還沒有一種概念,我說了,這是探索。」何方攤了攤手。

  「何,你說要去掉枷鎖,學習新自由主義與畢卡索的做法,你認為具體可以採用哪些行動?」

  「哦,這個……」

  接下來,何方就電影人關心的他提出來的新形式的文藝電影進行了探討,主要是探討去怎麼更自由,怎麼做新形式的文藝電影……

  ……

  雖然評委會去不到外界,但是外界的雜誌、報紙、新聞等他們還是能看到的。

  姜文拿著《電影手冊》看完何方的訪談之後,他激動的抽著煙走來走去。

  「我這個小老弟牛逼啊,真他M的牛逼啊,大師,這是真大師的思考了。」姜文佩服的搖頭感嘆,「為什麼我沒想到呢?為什麼我就沒想到呢?打破邊界,讓創作更自由,學習畢卡索……嘖嘖,真有你的,何方老弟。」

  而評委會的其他幾個評委也看到了這篇訪談,頓時每個人有了每個人的思考。

  仿佛,他們之前沒有正確的認識何方的電影,難道他真的是在探索?用商業片的形式探索?沒看出什麼啊。

  而何方與電影人在咖啡廳探討的情況並沒有結束,雖然何方還要去參加採訪以及其電影活動,但是一等他做完活動,就有人邀請他去咖啡廳探討。

  何方坐的那個位置一直空中,就是給何方留著的。這讓何方哭笑不得,感覺自己做了一件給自己挖坑的事,為什麼要去吹這個牛?為什麼要去胡謅一番?

  這下好了,一直有人圍著他做探討了。

  而且這種探討一做就是好些天,媒體們把這個俗稱《電影咖啡館變革》,而且是連日的報導,甚至有媒體放出錄像,完全的紀實。

  《路透社》:這是一屆最失敗的威尼斯電影節,但也是最能銘記歷史的電影節。因為威尼斯糟糕的開幕式與組織能力,真讓讓人驚呼威尼斯辦了一屆問題層出的電影節。但是又因為何方的新方的新文藝電影理論,現在正吸引著全球電影人的熱烈討論,仿佛這是一場電影界的革命,一次進步的醞釀。那麼,何方會成為新時代的特呂弗嗎?

  《BBC》:電影起源於西方,也變革於西方,但是本屆的威尼斯電影節中迎來了一個東方面孔,他試圖用他的方法來顛覆成熟已久的歐洲文藝電影的發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