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新項目:猩球
2023-12-06 21:42:32 作者: 血流三千尺
以前視效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拍非人的動物很吃虧,比如人猿題材的代表《12猴子》、《人猿星球》、《決戰猩球》等片,哪怕道具組和化妝組拼了命的想還原,呈現到銀幕的形象依舊怪怪的,透著一股「貧窮味」。
但到了現在,想要惟妙惟肖的拍出動物,早已不用那麼麻煩,測繪數據建模,動捕模擬再加CG渲染,甚至可以像《阿凡達》里那樣直接捏造一個種族,給人以真實。
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前世由沙丘娛樂提出項目、投資,福克斯投資兼發行的《猩球崛起》可謂是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想像盛宴。
它可能不是科幻片裡最宏觀、最有想像力的那一批,但肯定算得上是大眾能夠接受、不會反感的電影。
從市場角度而言,因為達爾文《進化論》的廣泛傳播,對猩猩一類的動物,民眾的認知基礎相當深厚,再者《猩球崛起》願意花錢,一分錢一分貨,影片的特效質量很頂,看得不會讓人出戲,代入感頗佳,最後的最後,這個題材本事就帶有趣味性、戲劇性,矛盾點的製造也很平滑。
1月19日的一天,萊曼帶著差不多理順了大綱的劇本去到公司,交給了螢火蟲的編劇部門完善角色間的台詞和場景細節。
這種主線、敘事都很直接的劇本很有流水線的氣息,都不需要找專人打磨,統一文筆習慣,直接團隊出品更為方便。
萊曼挑了三個有過多年編寫經驗,對白功底不錯的編劇負責,就去找約瑟夫,讓他通知福克斯合創。
沒辦法,就跟沙丘娛樂想到這個點子,卻發現「猩猩與人類的衝突之戰」的構思已經被拍過,只能是借鑑一樣,這個想法最早是由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於1963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說,然後該小說1968年就被導演弗蘭克林-斯凡那改編,搬上了大銀幕,截止至今,一共翻拍了5個版本,最靠前的是01年福克斯請蒂姆-伯頓重新執導的一部(預算一億,上映後北美1.8億,全球3.62億,光靠票房分成能小賺一筆)。
換句話說,人猿星球的版權一直在福克斯的片庫里待著。
至於萊曼為什麼知道的這麼清楚,是新劇大綱在工會備案時他查到的所有權出處。
當然了,構思撞車是編劇行業很常見的事,不然好萊塢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侵權官司,很粗暴的解釋就是:題材方向類似可以,但不能出現已有的世界觀,比如你拍魔幻史詩沒人攔著,但你用了中土世界的設定,又沒得到版權方的授權,你就等著吃官司吧。
又或者說索尼,他有小蜘蛛的改編權,當然可以掛著漫威的名頭行事,但他不能說自己這角色作品屬於漫威宇宙一樣。想加入,想蹭概念熱度,就得曼恩傳媒點頭。
辦公室里。
被叫來的約瑟夫看完劇本,聽完老闆的拍攝思路,淡定點頭。
在他看來,這事並不難,無非談妥條件四字。
因為別看改編權一直在福克斯手上,但這個項目的盈利率並不高,至少福克斯並不覺得這個題材投拍很值。
前面我們就說過,以前拍猩猩耗費功夫也沒啥神韻,完全是靠噱頭賺錢,辛苦發行能得到的回報一直不多,這裡面的付出期待本身就是一門製片學問。
一家製片廠花了大幾千萬的資金預算,挑了最棒的檔期,動用了最多的精力發行,賺了1000萬純利潤能和花了幾百萬資金,隨便挑了個空檔放映,賺了1000萬相提並論嗎?
顯然不能。
人猿猩球的項目就存在這個不等值的問題,一直都是大投入小回報,所幸很少虧錢,不然這個項目根本翻拍不了這麼多次。
更現實的是,偏偏這麼個題材,你不認真對待,不給好資源,它大概率虧損。
換句話說,要麼不拍,要麼就抱著第一等的待遇對待。
而在約瑟夫的心裡,福克斯如果近期沒有翻拍這個題材的打算,自家老闆又看中了,覺得能拍,坐享好處的提案應該不會有什麼人拒絕。
約瑟夫自信的去了福克斯總部。
萊曼則在監督劇本走向的同時喊來幾位執行製片,讓他們幫著確定拍攝計劃,做一份表格出來。
然後他本人又叫來一位選角導演,幫他建立選角檔案。
戲中的那些猩猩倒好說,肯定是專業的動捕人員上陣,直接約安迪-瑟金斯的工作室就是。
自《魔戒》咕嚕、《湖中水怪》之後,安迪-瑟金斯攢了點錢,也就開始當老闆帶徒弟了,自己在好萊塢整了個動捕工作室,專門對口此類業務,一邊教學一邊接戲,要是福克斯答應合拍的話,可以直接跟他們約檔期。
唉,還別說,安迪-瑟金斯還真是個聰明人,動捕毫無疑問是新興行業,基本是跟著進步的特效技術一起誕生的劇組工種,有機會接觸的人本就少,有天賦、表演經驗的更是萬中無一,目前制約這個工種門檻的無非是普適性太差,市場需求一直不大,以及想入行的,尤其是演員,有條件的都會考慮台前風光,動捕可沒有啥台前露臉的機會。
但也正是因為普適性不夠,他帶的團隊反而能一直吃這碗飯,片約並不少。
另,年齡25歲以上40歲以下,鄰家帥哥模板的男主角;漂亮、和男主有銀幕感的女主.
等到劇中的角色畫像確定,日頭已經偏西了。
不大一會兒,約瑟夫回來有些無奈的匯報:「福克斯的總裁吉姆-加諾普羅斯聽到是我們想要人猿星球的翻拍權之後要求項目全部的發行權和一半的投資份額。」
「要是這樣,項目就壓著吧。」
約瑟夫理智的點頭,「這還是第一次接觸,他們獅子大開口也合理,等我們冷落一段時間,再去談談,或許有轉機,反正我看他們的意思,好像沒有翻拍的計劃,聽到我提,吉姆都沒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你跟著就是,要不然讓CAA促成提案也行。」萊曼思考了一會,說道:「我只接受聯合發行和3成的投資份額,而且項目放映後,家庭娛樂市場和後續兩部的項目開發,我們依舊要拿到最大製片方的分成待遇之類的保證條約。」
「如果真要拍的話,項目的製作預算和宣傳預算範圍是多少?」先前沒仔細問,這時約瑟夫問道。
「大概1個億的製作成本和不少於4000萬的宣傳投入。」
討論完這些,兩人又閒聊了會,才結束對話。
腦力消耗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萊曼很快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