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小畫室(求訂閱,票票)
2023-12-06 21:42:32 作者: 血流三千尺
法國,是電影的起源地。
早期的時候,整個歐洲的電影人都希望到法國來學習電影,只可惜後面跟不上時代、觀眾市場,逐漸的沒落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裡還存在一定的底蘊。
較為直觀的影響就是法國電影總是帶著一股文藝味,連帶著觀眾對電影的欣賞也不總是計較單純的花費問題。
有沒有大場面,有沒有什麼爽點、高潮都不會很在乎。
看看過往的法國票房賣座的電影就知道了。
除了更對觀眾胃口的好萊塢大片,也不缺乏不那麼流於形式的電影。
換句話說,拍得好的文藝電影在法國很有市場,比如《天使愛美麗》、《兩小無猜》、《放牛班的春天》,在其他地方基本賣不出什麼票房,但在法國卻是經常霸占票房榜首,一度碾壓同期的好萊塢電影。
拿《無法觸碰》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需要過多、深度的解讀,觀眾用腳投票就把這部優質影片送上了榜首。
看過的人九成九都覺得不錯,從而影響更多沒看的人去看。
而且,觀眾在觀影調查中的評價也很有趣——
有稱讚配樂的,說是配合鏡頭有滿滿的畫面美感;
有稱讚劇情的,說很有生活氣息,看著輕鬆;
也有說電影裡德瑞斯和菲利普那種忘年之交,很是嚮往的。
總之,電影有趣、能滿足觀影需求、緩解精神壓力,這樣的電影為什麼不去看呢,更應該多看幾遍才對.
歐羅巴影業大樓。
呂克-貝松一早起來,心情就很不錯。
昨晚上,有關《無法觸碰》公映首日的市場數據也出來了。
長長的一大串的院線上座統計以及觀眾口碑情況,讓呂克-貝松享受其中。
當然,要是這部電影是自家製片廠獨立出品的就更好了
辦公室里。
呂克-貝鬆手里拿著報表,他的對面坐著一個中年白人——他的合伙人皮埃爾。
皮埃爾算是歐羅巴影業走到今天的第二大功臣。
想當初,歐羅巴影業能順利成立、製作公司廠牌的第一部獨立電影,他都出力甚多。
而且,要沒有他,呂克-貝松也不會想著出來單幹。
可以說,呂克-貝松一開始只是夢想著當個導演、被觀眾認可的導演,慢慢在圈內闖出頭後,想的也不過是更好的拍電影、拍更出色的電影。
直到皮埃爾找到他,再拉來幾個金主,這才成立了歐羅巴影業。
這種態勢之下,公司才慢慢成了氣候.
眼界這東西有時候毫無用處,有時候卻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呂克-貝松不再以一個導演的身份看待影片市場,他的拍攝理念也在慢慢改變。
誰又知道,他從前也被贊為新浪潮新銳導演呢。
可是現在,他又經常被圈內前輩批為世俗味太濃,要鑽到錢眼裡
但他骨子裡還是一個導演。
故而他的製片廠對於導演,尤其是新人導演,極其禮遇,甚至主動幫扶——這貨經常給其他導演寫劇本,為的就是多培養幾個人才。
不過今日,他要跟老友皮埃爾商量的,是《無法觸碰》的發行事宜。
昨夜,三家製片廠都得到了準確的市場信息——《無法觸碰》首日加提前場收穫了3980萬歐元,是今年首映成績最好的法國電影。
「他的號召力還是強啊,電影又能拍得被大部分觀眾接受。」
呂克-貝松望向皮埃爾,感嘆著。
當然,話語裡的酸味被皮埃爾自動過濾了。
畢竟,這樣的成績對一個導演來說,實在太心動了。誰不想自己拍得電影能有如此出色的成績?更別提口碑還好,觀眾評價就沒低過。
「高蒙和百代怎麼說?」皮埃爾岔開話題。
「當然是加映。這樣的票房,肯定還有空間。與其放那些老片,不如騰出來給《無法觸碰》。」
自首日成績一出爐。
三家製片廠的高層光看數據,就能明白當下的市場形勢了——又是一枝獨秀。
「看著比《老無所依》的票房都高。」
「是啊,誰能想到一部日常的講述兩個男人互幫互助、互相影響的劇情電影能有如此市場。對於觀眾,我是越來越不懂了。我原先還以為可能比《老無所依》稍差一點,但也有賺頭,沒想到潛力這麼大。」
皮埃爾聽了,眉毛微微跳動,不知道想到了什麼。
萊曼也從許多渠道知曉了電影的首日公映票房。
內心稍稍激盪,又很快平靜下去。
他現在已經不是為了一部電影的大賣就高興的睡不著覺的導演了。
而且,《無法觸碰》上映之後,只能說達到了預期標準。
比起其他人,這電影的走勢還在萊曼的理解之內。
畢竟,原時空可是破了《鐵達尼號》在法國創下的觀影人次記錄,很輕鬆的成為那一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或者說,電影中超越種族,貧富的友誼與理解,兩個心靈的救贖,又帶著濃郁的親情,很容易引起法國觀眾的強烈共鳴。
電影公映後,許多的報紙也是如此評價——
「這部電影會讓你放聲大笑,也能令你潸然淚下,一秒鐘都不浪費。」——《星期天日報》
「這是一部很能被大眾歡迎的電影,當然萊曼導演領銜的卡司陣容對影片的成功幫助很大。」——《十字報》
「《無法觸碰》是一部歡騰中帶著深意的電影,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如此高質量的法國本土劇情電影了。」——《費加羅報》
主流媒體的評價頗為肯定,以及影評人們各自的正面宣傳,使得一部本就優秀的電影收穫遠超其他影片的票房似乎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歸根結底,還是觀眾認可《無法觸碰》的質量。
待到次日入帳2665萬歐元,再次證明影片的放映依舊強勢。
只不過《無法觸碰》的票房如何要先放放,現在萊曼要趕去巴黎郊區,準備收購一家動畫工作室。
昨日,麥雷丹德瑞打電話過來,就是說得此事。
而且,那個工作室的老闆知道是螢火蟲要收購後,沒有先提錢的事,反而是想見見萊曼。
因為那人在電話里表現的就像是萊曼的個人影迷,雖說他是個搞動畫的.
但這不衝突不是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或者佩服的人。
為此,在正式離開法國之前,萊曼要把這事解決了。
去到之後,萊曼也不得不感概找來一個對動畫行業非常熟悉的管理者的重要性。
像這麼偏僻的地方,如果不是打過交道,誰會相信這個面積不足100平方米,只有6個人,老闆既是投資者,又是畫師的小工作室曾經接過好萊塢許多動畫項目外包的單子,而且工作成果一向不錯。
萊曼進入的時候,左顧右看,發現確確實實是個小作坊,估計能獨立製作動畫的經濟實力都沒有,又因為待在巴黎,平時也有接mv或者廣告動畫來維持經營。
這是工作室的老闆自己說得。
人學得就是動畫製作,畢業後向家裡人要了一筆錢,才開了這個工作室,好幾年過去了,規模一直不大。
因為外包的活計,其本身就麻煩、利潤不高.
萊曼有些蒙蔽的接過幾張電影海報或者明信片幫忙簽了字。
他還是很少遇到影迷問他要簽名的,而且還是一群工作宅男,平日裡的愛好也就是遊戲和電影。
不過,跟這些人打交道也容易許多。
當萊曼肯定他們搬去伯班克之後,會幫忙解決住宿問題,就紛紛答應了.
至於工資待遇,連討價還價都沒有,估摸著是相信萊曼不會坑他們,這倒是
看來,名氣帶來的幫助還是挺大的。萊曼內心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