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言•都市 >好萊塢傳奇導演 > 第623章 坎城評委(求訂閱,票票)

第623章 坎城評委(求訂閱,票票)

2023-12-06 21:42:32 作者: 血流三千尺
  這話說得好聽,可承情的多,還是心裡不服的多?

  是得獎的人多,還是沒得獎的人多?

  不被人指著鼻子罵就不錯了,萊曼沒好氣道:「導演相輕,誰願意只服從一人?如果只有我一個評委我也就認了,但這麼多位一起投票,我自覺不能說服別人也支持我看中的電影。既然不行,何必浪費時間,而且我自己的電影也需要這樣的機會。不去,不去。」

  電話那頭,呂克-貝松深感無奈。他奉了組委會幾個相交的老前輩委託,信誓旦旦的答應請來萊曼站台——不僅導演需要名氣,電影節也需要名聲很大的導演捧場,不然什麼地區小眾電影節也不會巴巴的邀請國際導演付了高額出場會都要讓人家走一遭。

  為什麼?

  就沖那些導演的名聲,去了絕對是給電影節長臉、貼金的,你就想想,如果一個電影節什麼有名氣的電影人沒有一個願意參加,誰會認可評選的權威與公正性?

  不能得到認可的,純是自嗨罷了。

  而萊曼,現在也算是一個電影領域的權威人士了,形象一點的話,就像以前很唬人的掛著一大串頭銜的公知。

  看看頭銜,金棕櫚得主、奧斯卡最佳外語小金人得主、拍過全球票房破過七億的賣座電影,更別提捧出好幾個影帝、影后,難道還不算電影裡的公知一員?

  如果不行,這電影公知門檻真高——顯然不可能。

  呂克-貝松左思右想,然後又給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反正把人給請來當評委才是第一任務。

  就想讓萊曼擔任非競賽單元的評審團,總不會拒絕了吧。

  嗯,坎城電影節是有主競賽單元和非競賽單元之分的,後者包括導演雙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等等,都是以提拔新人為主,不算太過正式,也就不用萊曼「拋頭露面」,引人注目。

  糾纏至此,萊曼還能說什麼,只好答應,但也明白自己沒那麼多時間負責先期的評選工作,也是明說不會有太多時間花在這上面。

  呂克-貝松滿口答應。

  這事定下,萊曼心裡莫名又有了幾分期待。

  在他看來,確實是像伊娃說的會很漲臉面,有種滿足和虛榮感。

  萊曼也不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當選評委。

  作為一個雙重靈魂,深深刻有原主記憶烙印的人物,萊曼雖然有時玩世不恭的內心瞧不上許多的法國文藝電影,但其實也免不了被主流價值觀感染,還是希望法國電影能變得更好一點。

  不然他為什麼花費如此精力投拍更有深度的電影?

  一方面這其實算是一種揚名手段,能提升導演資歷;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為了滿足自己電影人的更純粹一點的製作理念,骨子裡就想要扶持這類題材,不讓文藝思維從自己的公司里徹底消失,大家一起玩商業。

  而坎城電影節不管怎麼去質疑,它都是第一等的國際電影盛會,也是法國的電影驕傲。

  要知道,地位越高,看的東西越遠。

  所以他的遲疑是擔心被罵還有與自己的利益衝突——真當了主辦方評委,還好意思把獎項頒給自家公司的作品?真就不要臉唄。

  人活著,還是得珍惜自己的一張臉。

  而如果換成不那麼惹人注意的非競賽單元,那就讓萊曼能接受的多了。

  這方面不多言語,反正萊曼的心理路程就是這樣。

  掛掉電話,萊曼也沒了性質完成生命的大和諧,反而披件外套跑去書房寫劇本大綱去了。

  他要給索菲亞的劇本是一個發生在未來的帶著科幻色彩但本質是一部文藝向的愛情電影。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你想不想要一個為你量身定做的戀人?」

  愛情總是能讓人解讀出不同的味道,而對某部分人來說,愛太沉重了,沉重到無法接受自己的生活被改變,不想因為承諾而感到束縛、壓抑,不想去擔憂滿足不了愛人所提出的要求,永遠能夠沒有負擔的感受愛情的美好才是他們需要的。

  這世上會有這樣的戀情嗎?不用妥協,不用包容,不用改變

  幻想照進現實,未來會有一款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生成的女友全方面的給予最有空間感的愛情,而故事就是從這樣的人機戀開始。

  其實,類似的描繪人工智慧的電影還挺多的。

  《機器管家》、《我,機器人》、《機器人總動員》、《機械戰警》.對於人工智慧,包括導演,總有許多的想法誕生,一些在成為現實,另一些還沒有。

  而萊曼選取的劇本是2014年,斯派克-瓊斯自編自導的作品《她》,又名《觸不到的她》、《雲端戀人》。

  講述男主西奧多身為一個作家,最常幹的事,就是替不善於表達情感的人代寫情書,他的情話綿綿感人肺腑,但那只是幫別人寫罷了,他自己的生活還是一團糟。

  與前妻離婚後,他總是莫名的孤獨、憂鬱、寂寞,這與《迷失東京》里的調調是一致的。

  索菲亞尤其擅長這種細膩的情緒表達,哪怕全都是一些瑣碎的鏡頭,也沒有什麼感天動地的劇情主線,但她執導的愛情電影,總感覺會很舒服。

  迷惘與孤獨是她電影裡的兩大主題,恰巧《她》全都符合。

  題材合適,投資不高,也不會承擔失敗的極大風險,更能名利雙收,還有比這更合適索菲亞的作品嗎。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萊曼拍不出來,他的風格玩不來這種細膩的、女性化的幻想般的愛情。

  但,索菲亞可以。

  萊曼認真描繪劇本的故事背景,描繪角色設定,剩下的細節就靠索菲亞補充了,那種浮華的文青風他也寫不了。

  一夜無話。

  次日,萊曼帶著劇本去找索菲亞。

  ——不是上次的那個莊園,索菲亞自己有在外面租住一套公寓。

  客廳內,索菲亞與萊曼相對坐著,手裡拿著劇本細細翻閱。

  越看,心裡越滿意,誠如萊曼對她的推測,她確實喜歡很細膩的情緒表達。

  而西奧多與與薩曼莎的戀情魅力就在於沒人知道未來,他們的愛情不像一般熱戀情侶那樣耳鬢廝磨、如膠似漆,他們雖是朝夕相處,卻隔著一個觸摸不到的網絡。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西奧多不必承擔真實的責任,也不必擔憂前景如何的可能,他害怕的正是現實生活里,兩個人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的矛盾。

  那種爭吵,是西奧多極力迴避的。

  但這種戀情是否完美呢?

  ——太過完美卻失去了人情味。

  薩曼莎對西奧多不是愛,更像是人對身邊的寵物一般的遷就。

  因為它是虛擬的,是人工智慧,是一段編輯的程序,物種的懸殊決定了感情破裂的基礎。

  「這世上不存在沒有痛苦感的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形狀,為了愛一個人,把自己的形狀暴露給對方看,為了對方不自覺的、或多或少的改變原本的形狀,這個過程不可能是順暢的,因此一定會有痛感。但這份痛感才會把愛情打磨的更加璀璨也更加牢固。」

  索菲亞很喜歡這個主題。

  她收下劇本,對萊曼道:「我需要一定時間繼續打磨,等我完成劇本,我再來找你。」

  萊曼自無不可。

  如果索菲亞不吃透這個故事,不往裡填充自己的思想,這部電影也不見得能很好的拍出來。

  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科波拉家族能成為螢火蟲的盟友,索菲亞也不是個不學無術只會奉迎的導演——雖說他爸幫她很多,但真不行,也扶不起來。

  萊曼還是挺願意拉一下的。

  三更奉上,看著作者這麼努力的份上,來個三連吧(訂閱,推薦票,月票),砰砰砰。指把地板磕破。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