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東京文藝教父 > 第392章 對惡人的超量懲罰

第392章 對惡人的超量懲罰

2023-12-06 06:13:17 作者: 司馬圭太
  巡視完放映區後,谷口內樹坐在前台吃著爆米花玩起了拼圖,一個半小時過去後,一部電影放完了,有觀眾開始陸續立場。

  谷口內樹下意識地抬頭看著觀眾一個個離開放映區,忽然意識到了什麼,抬起頭來仔細地看著離場的觀眾。

  看了一會兒,他轉過頭去問前台的工作人員,「這些立場觀眾是哪場電影的?」

  工作人員看了一眼放映時間表,說道:「《告白》。」

  谷口內樹對這部電影全部的印象就是這是一部懸疑電影,松日映畫負責發行的。

  同時期的電影其實不少,但是很多電影其實都不夠資格被一些主流電影院排片進自家電影院的排片表里,因為一看就是沒人看的東西,只能在一些藝術影院或者地下影院播放,或者就此湮滅,仿佛沒存在過一樣。

  其實能露出頭臉在大多數音樂進行排片的影片,就已經超過絕大多數電影了。

  現在正在排片放映大概有五部,其它的谷口內樹直接下架了,除了不久前才放映的《黑岩》、《告白》之外,還有一部好萊塢西部電影,一部戀愛片和一部動畫片。這三部的成績都只是中規中矩,那部戀愛片由知名偶像飾演的,成績要好一些。但是十幾天也只拿下了七億不到的票房。

  這幾部片子谷口內樹都沒看過,雖然他是開電影院的。不過這也不能說他不敬業,他的小劇院一年要放幾十部電影,而且有不少還是爛片,要求他每部都看過也著實有些為難了。每上映一部電影的話,他一般都看一眼發行公司,如果是五大的話就排片進好時段,如果口碑或者初期票房表現不錯的話,再增加排片就可以了,也不用每一部都看。

  他二十年前其實不是這樣的,那時的他幾乎每部電影都要看,看完之後還會在一個小本子上做出點評。好片子的話則仔細分析好在哪裡,爛片的話會慷慨激昂地把電影主創罵一頓。他還投過稿,影評文章還賺到過稿費,不過畢竟也不是專業的,只發表過一兩篇文章。

  他之所以會注意到《告白》這部電影,是因為發現看這部電影的年輕人很多啊。他的電影院在京都市的左京區,不遠處就是京都大學,這些來看電影的年輕人中有不少那個學校的學生。

  據他觀察,不久前播出的那部動畫片,年輕觀眾的比例似乎都沒有這麼大。

  要知道,在曰本動畫片可是適應全年齡段的產品,上到沒長牙下到沒長牙,都很愛看,但終究還是年輕群體多一些。

  比起中年人,年輕人的口味更挑,而且似乎更熱衷于洋畫作,見這麼多人來看這部電影,谷口內樹頓時來了興趣。

  他想了想,對影院的工作人員說道:「明天就是周末了,應該會有更多學生來看電影,明天適當提高這部片子在晚上的排片。」

  工作人員點了點頭:「知道了。」

  他的電影院是自己的獨立影院,所以排片完全由自己決定,不需要聽松日映畫的。但是往往會參考松日映畫內部院線的排片,谷口內樹見松日映畫對同是自己發行的電影,《黑岩》的排片情況似乎好於《告白》,於是也適當略微提高了《黑岩》的排片。

  但是這段時間通過他的觀察,即使《黑岩》占據了較好的排片時段,似乎上座率方面也並不如《告白》。而且《告白》的年輕人觀眾群體占比如此之大,也讓他警覺起來。

  要知道,在任何時代,年輕人都是娛樂消費品的主要群體,尤其是學生。因為這幫人社交需求大,有錢(花父母的錢)還閒。而且有自己的交流圈子,很多東西都能在他們的圈子裡迅速流行起來。

  一旦出現一部好電影,往往是年輕人群體最先人口相傳,然後才會慢慢地向其他年齡段的群體間滲透。

  想到這兒,谷口內樹意識到這部電影或許會大賣。

  作為影院的經營者,谷口內樹不是對當下娛樂文化流行元素一無所知的人,藤原圭的名字他當然聽說過。

  這傢伙現如今在國內是大名鼎鼎,在過去的兩年,幾乎承包了收視率前十的節目。收視率排名前五的節目,他占了四個;排名前十的節目他占了八個,這個成績簡直恐怖。哪怕是他現在洗手不幹了,藤原圭的名字也會永遠刻錄在曰本放送史上,抹消不去。而且再過幾十年,應該也未必會有人能超過他。

  而且他還是知名作家,正兒八經的那種作家,不是那種出名後再寫自傳式散文騙粉絲錢的那種,還是直木賞最年輕的獲得者,名頭上又鑲了一層金。

  谷口內樹平常不怎麼看電視和小說,但是《半澤直樹》開播的時候依然每周一準點守在電視機前,看完了全程。所以對藤原圭這個名字還是熟悉的,知道他開始執導電影之後,也不是很在意。雖然前期廣告滿天飛,但是作為影院從業者,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事情也不覺新鮮了。正式放映前,名號喊得震天響,開播後,口碑和票房都一般——這種事情太常見了。

  不過這次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谷口內樹看了眼排片表,發現下一場《告白》是在晚上十點多的B影廳,於是想著去看一場。

  到了時間,谷口內樹直接隨著人流進場觀看了,發現這一場果不其然也是年輕人居多,而且很多情侶。甚至聽有些人的交談,他們還是來二次觀影的。

  現在已經晚上十點了,來看電影的人反而變多了。

  谷口內樹隨便找了個偏僻的角落坐下,等待電影正式開播。

  其實他已經通過聽員工總結,顧客反饋以及看影評文章,大概知道這部電影的主要情節了,大概內容應該是女老師的女兒被兩個混小子害死了,女老師則通過各種手段對這兩個可以逃脫法律懲處的人進行慘烈報復的故事。

  兩個害死她女兒的混小子,都是女老師班上的學生。一個是天才少年,但是因為從小被母親拋棄的緣故,內心有些扭曲,總想著做些什麼能讓母親關注到自己;而另一個,則沉默內向,頭腦和外貌都很平庸,所以也希望能吸引到大家的目光。

  兩個人,僅僅是為了吸引他人的目光,就殺死了一個稚嫩的生命。

  而女老師在知道自己的女兒死在這二人的手中時,質問其中那個天才少年時,那個天才少年卻滿不在乎。也是,在曰本現行法律體系下,哪怕是殺人,對這種少年犯的處置力度也幾乎為零。

  於是女老師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先通過使用病人的血液,和被不斷家訪來刺激神經的男老師,讓那個內向的男孩精神崩潰,並且在極度崩潰之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又找到了那個天才少年心目中真正在意的事——當初拋棄他的教授母親。即使被拋棄被虐待,也依然希望能得到母親的愛和關注,這就是這個少年的真實想法。

  女老師先是讓他知道了這個母親再婚的事情,斷絕了母親能回到他身邊的最後念想。天才少年在禮堂埋放了炸彈,打算讓同學們和自己一起升天,並且通過這個舉動,來真正吸引母親的注意。

  然而,藏匿在禮堂的炸彈卻被女老師偷偷轉移了……放在了少年母親的辦公室中。

  在少年摁下炸彈操控按鈕後,女老師的電話打來,在電話里,用平靜的聲音告訴了少年這個事實。

  ……

  谷口內樹瞪著眼睛,看完了整部電影,無論是情節,還是電影的美術風格,都讓他有種寒毛直豎的感覺。果然,這世上最令人恐懼的東西不是什麼幽靈鬼怪,終究是人性之惡啊。

  而與其它電影不同的是,其它電影只有反面人物會表現出惡的一面,而他們最終會被代表著守序善良陣營的正方打敗。但是這部電影,無論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惡」得嚇人。

  似乎「惡」在這部電影中只是一種武器,這種武器並不挑選它的主人。

  說實話,這樣的故事似乎有些邪典,但不得不說……看得很爽。

  因為在觀眾心中,讓惡人最終為他的所作所為負責,這並不能令人爽快。讓一個殺過人的人坐牢,甚至判死刑,都無法讓觀眾發自心底的振奮,反而會覺得:這不是理所應當的麼?為了這種理所應當的事情,主角團隊花費了那麼多心力時間,貫徹正義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所以,如果要讓觀眾感到興奮,必須要讓故事裡的惡人,受到【超量】的懲罰。

  什麼叫超量的懲罰?《告白》這部電影說的就很清楚。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理所當然,正是因為理所當然,所以我不會那麼輕易讓你死。

  你殺了我的女兒,我卻讓你活著。不是我珍惜伱這條爛命,而是死亡遠遠不夠懲罰你的作為。是為了讓你整日惶恐不安,感受失去未來與人生的恐慌,親手毀掉自己一直以來珍視的事物,發自內心地感受比死亡更令人恐懼的痛苦。

  「這不錯啊……」谷口內樹嘟囔道。

  雖然已經大概知曉了電影內容,但是看到正片後,卻並沒有因為得知劇透,而感到無趣,相反。導演出色的手法將這個故事講得極好,時刻能調撥起觀眾的情緒。

  當看到血液滴入牛奶被兩個殺人犯喝下,殺人犯B精神崩潰把屎尿塗得滿牆都是,以及殺人犯A最終摁下炸彈按鈕,卻得知自己的母親喪生於自己的手上時,的確有心跳加快的反應。

  尤其是森口悠子最後那句「開玩笑的」,雖然這句台詞過後,電影就結束了,但是結束即高潮,讓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懸疑片和復仇片的谷口內樹爽到無以復加。

  電影結束後,觀眾們紛紛離場。而谷口內樹卻繼續坐在電影院的座位上,享受著剛剛美妙的觀影感覺。

  雖然總是也無法比得上自己年少時第一次看怪獸片時的那種興奮感受,但是這部《告白》的確給了他好久不曾體驗過的那種,看完一部好電影後體味餘韻的感覺。

  作為一部懸疑電影,很多人都會在意情節是否邏輯嚴密,能做到環環相扣。而《告白》是一部邏輯嚴密的電影嗎?

  算也不算。

  這部電影講女主森口悠子復仇的心路歷程與報復手段塑造得相對合理,兩個少年犯的殺人動機看上去荒唐,但說實話,是符合現實的。現實世界往往更加荒謬,為了吸引他人注意而殺人什麼的……現實中比這還荒唐混蛋的事情多得是,還有人覺得別人和自己八字相剋殺人的呢。

  但與之相對的,似乎也有少量感覺似乎不太現實的情節。比如說森口老師告訴了全班人兩個少年殺人的事,但是卻一點風聲都沒傳出去,學校還讓他當眾演講;森口當著眾人的面在學生牛奶里放入「血液」,但是也依然無人透露風聲,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和很多電影一樣,在《告白》這部電影中,警察似乎也是缺席的。

  然而導演卻把這些所謂的「故事漏洞」隱藏得很好,不刻意觀察的話很難察覺,其中最關鍵的手法就是瀰漫在電影中的黑色童話的氛圍。

  電影那MV般華麗的電影手法似乎就是為了營造這種黑色童話般的氣氛,而正是這樣的童話色彩,消解了《告白》作為一部懸疑電影的嚴肅性,以至於當中的一些邏輯漏洞,被觀眾忽略了。

  有些影評人正是發現了藤原圭這樣的小心思,於是寫文章給出了一些負面評價,覺得藤原圭作為推理作家出身的人,無法做到邏輯絕對嚴密,反而要用這些取巧手段哄騙觀眾,是一種失敗。

  畢竟邏輯性是一部懸疑片最重要的東西,所以這樣的指責似乎倒也在理。

  然而谷口內樹卻覺得無妨,因為在他看來,懸疑片也好,愛情片也罷,最重要的都不是邏輯嚴密,而是是否有趣。故事編撰得再合理,卻枯燥乏味,那也是失敗的。觀眾看電影是找樂子的,如果是為了合乎現實,還不如去看紀錄片。

  電影雖有邏輯漏洞,但是卻被導演成功消解了,讓人無法輕易察覺,這就是成功啊。就像沒人會閒得沒事去找無厘頭喜劇里的邏輯錯誤一樣。

  谷口內樹覺得這部電影真是非常有趣,以至於藤原圭這個人在他眼裡都有趣起來了,心裡默默想著:或許這傢伙能給電影界帶來一些新鮮感覺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