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懸疑•靈異 >與世隔絕的理想鄉 > 第270章 十四.嫉妒

第270章 十四.嫉妒

2023-12-03 18:16:43 作者: 蓮颯
  2052年,某月某日,某學校操場。

  「熱烈慶祝我校學生獲得全國知識大賽一等獎。」校長站在話筒前,樂開了花。那一臉的皺紋也因歡樂而顯得憨態可掬。

  平時大家可都是把他喊成「山羊」的,不過今天,就先喊他「熊貓」吧。

  禮花竄上了天,這是為今天的表彰大會特地準備的禮品。不過說是表彰大會,其實也不過是接著升旗儀式之後的小慶典罷了。

  但由於這個小慶典可以幫學生衝掉煩悶的一節課,那就足以稱得上「大型慶典」了吧。當然,那些被衝掉體育課、音樂課或者美術課的同學,就只能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了。

  難得在學校看到小禮炮,學生們都鼓起了掌。這個素來平靜的校園,也因此多了點人氣。

  眼見時間差不多了,院長適時停下自己的演講,「下面有請我們獲獎的小嘉賓……來自五年三班的李銘同學發表獲獎感言。大家歡迎。」

  候在演講台後的李銘驟然聽到自己名字,反射性地答道,「在。」

  而他這一聲,令整個後台的人都笑了起來,這其中也包含他的父母。

  他的父母先是笑了幾聲,隨後安慰他,「別緊張。就當是跟同學聊天好了。」

  他的父親瞥了眼台上,催促著,「快整理衣服,準備上台。」

  於是李銘本就平整的校服又被輕拍了幾下。

  「好了。快去吧。」母親說。

  「別緊張,注意語速。」父親說。

  你這一說,我更緊張了。李銘深吸了一口氣,他年幼的小臉已頗具成熟之風。外面掌聲又一次響起,他便踩著那如雷的掌聲踏上演講台。

  站在演講台上,下面的人反而看不清楚。

  可到底是因為距離,還是因為心理原因……李銘也說不清。

  他目光放空,盯在人群里的某一處,開始了自己的演講。「尊敬的老師們、親筆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台上的人在演講,台下的人卻忍不住說起悄悄話。

  「雯雯,李銘是不是在看你?」扎著馬尾辮的小姑娘說。

  「我們兩站在一塊兒,說不定是在看你呢?」華雯也偏偏扭動身子,跟其他小夥伴說起悄悄話。

  「怎麼會,我跟他又不是朋友。」

  「對啊,雯雯你們兩家是從小認識的吧?你有沒有去過李銘家?」

  簡短的話題吸引了來自各方的小夥伴。

  說起來,每個升旗儀式的演講時間就是眾人的聊天時間。

  「去過啊。」

  小夥伴們頓時一陣喧譁,他們的聲音甚至引來了老師。可這種時候,老師往往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家是什麼樣子?」

  「是不是堆滿了考卷?」

  「他家牆是不是全都是書架?」

  「他爸爸有沒有僱傭家庭教師?」

  「他放學之後會不會還要上輔導班?」

  小夥伴們嘰嘰喳喳,宛如一隻只小麻雀。他們都對李銘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因為在他們眼中,獲獎已是可以拿回去找家長好好要獎勵的事,而獲得全國大獎更是只存在於電視機里或是家長嘴裡的事情。

  從電視劇、還有一些「闖關」「狀元採訪」等等節目中,孩子們只能將獲獎與成功人士劃上等號。更何況,早在消息傳出來後,他們的家長就已經在家誇了半個月的李銘。

  吃飯的時候說「李銘就是多吃胡蘿蔔才會那麼聰明」。

  看電視的時候說「你看看人家李銘,從小就喜歡學習。哪像你,天天玩天天玩」。

  給他們看試卷的時候說「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會錯,別說全國獎了,你就不能先給我拿個滿分」。

  總而言之,煩,煩透了。

  年紀尚小的孩子們尚且不懂什麼是叛逆、什麼是嫉妒。

  他們只覺得自己父母天天提李銘讓自己很不舒服。而這種不舒服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想法,「為什麼李銘要考那麼好」以及「為什麼我跟李銘同年級」。

  至於說家長有錯,那是不可能的。小學生能不能意識到家長也會犯錯還是一個問題。家長在他們心目中是沒有錯的,因為犯錯的總是自己。於是他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與自己同年級的李銘有錯。

  沒有一個人喜歡以同齡人作為榜樣。他們更喜歡以年長人作為榜樣,因為年長的人有更足夠的理由令其憧憬,也更有足夠的理由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不足。

  而那不足,往往不是先天的。

  年長人作為範本,傳授給孩子們的是,「我們之間差距在於年齡以及閱歷,當你到達我這個年紀時,說不定會比我更優秀。可那前提是,你要努力。」。於是,孩子們會被鼓舞,因為他們似乎能透過長者的話暢想自己成為首富的未來。他們可以假想自己為一個成功者,而非失敗者。

  但如果那個人是同齡人,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家長是不會承認自己過失的,他們也無法解釋,為何孩子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手下上課,成績卻大有不同。最後,他們只能歸咎於「孩子比較笨」「孩子不努力」。

  如果是後者,那還好說。可家長們往往吝嗇於誇讚別人家的孩子,他們只會覺得別人的成就是老天爺給予的,而非那些人爭取的。

  如果是一個聰明人,他們還懂得告誡自己孩子,「笨鳥先飛,只要你花上比他更多的努力,就能有所成就」。

  可如果是一個聰明又努力的人,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激勵自己孩子了。

  因此,家長們往往會忽略「勤奮」二字,他們將李銘的成就都歸功於他的頭腦。他們對自己孩子說,「是啊,李銘很聰明,也很懂事。所以你要努力啊。」

  這話從家長角度看沒什麼問題,可孩子們體會到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

  聰明到底是什麼呢?

  而恰好,教科書上的名人各個都是天才。

  孩子們就去問老師,「他們是不是都很聰明?」

  「是啊。不聰明也不可能走在領域前沿了吧?」老師回答。

  而若是孩子中有學習繪畫或音樂的,就更可憐了。

  因為他們會隨時聽到「天賦」二字。

  為什麼他有天賦,而我沒有呢?

  為什麼他聰明,而我不聰明呢?

  幼小的孩子們得不到答案,家長們也不可能說出由基因決定這種話。

  可他們不說,孩子們也能從生活中漸漸了解一些事。

  那就是人生而不平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