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懸疑•靈異 >戰隋 > 第1004章 有難同當

第1004章 有難同當

2023-12-03 07:37:41 作者: 猛子
  宇文述、郭榮接到了安東遠征軍的急報。

  安東副大都護李平原於三月二十五抵達扶餘城後,遂以與副都護李渾聯名之名義,向東征統帥部報告安東遠征軍的東進行程,並把安東遠征軍的現有規模、預定行軍路線以及面臨的錢糧武器嚴重短缺等問題,詳細告知。

  綜合當前現狀,李平原和李渾預估,如果一切順利,懷遠鎮又大量提供糧草補給,安東遠征軍最早也要到四月下才能抵達懷遠,而最遲可能要到五月初,如果出現不可預料之意外,或懷遠鎮未能確保安東遠征軍的軍需供給,甚至可能會延誤到五月中,這必將嚴重貽誤東征戰機,所以李平原和李渾向統帥部提出兩個建議。

  一個是堅決遵從聖主詔令,依預定之策南下懷遠會合,但安東方面已經把自身困難解釋清楚了,另外安東遠征軍能否在預定時間內抵達懷遠,還受制於懷遠鎮能否及時迅速提供糧草輜重,所以一旦安東遠征軍未能在預定時間內抵達懷遠,責任就是大家的,人人有份。

  為此李平原和李渾提出了第二個建議,安東遠征軍自成一路,由扶餘城方向攻打平壤,與懷遠鎮方向的遠征主力形成兩路夾攻之勢,如此兩路大軍互為聲援、齊頭並進,只待會師於平壤城下,則勝券在握,大局可定。

  這個建議正合統帥部之意。

  對李景、薛世雄等衛府大將軍來說,安東大軍是個不確定變數,這個變數嚴重影響到了第三次東征的結果,嚴重影響到了十二衛府和他們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他們百般阻撓安東大軍南下懷遠會合,而對宇文述和郭榮兩位正副統帥來說,他們不但需要第三次東征的勝利,更需要借刀殺人,需要藉助高句麗的力量來打擊和削弱安東實力,所以他們迫切需要安東大軍在第三次東征戰場上衝鋒陷陣。

  李平原和李渾的第二個建議,恰好滿足了統帥部決策層的全部需要,可謂皆大歡喜。

  但是,此策違背了聖主詔令,一旦實施,李平原和李渾不但抗旨,還擅權,罪責太大,功過都不能相抵,所以李平原和李渾的態度非常明確,我可以滿足你統帥部的意願,但你統帥部必須給我授權,讓我名正言順地自成一路攻打平壤,否則我就繼續執行預定之策,只是何時才能抵達懷遠,那就要看你給我提供多少軍需了,畢竟我安東遠征軍有二十多萬人的規模,你就算竭盡全力給我運送糧草輜重也難以讓我滿意。當然,你也可以敷衍了事甚至陽奉陰違,只是如此一來後果就遠比你想像的嚴重了。

  宇文述和郭榮看完這份急報,且喜且憂。

  高興的是李平原兌現了承諾,率領安東主力大軍千里迢迢趕到了扶餘城,進入了高句麗戰場,並且與統帥部達成默契,不再南下懷遠會合,以免與衛府方面發生激烈衝突,願意自成一路攻打平壤。

  擔憂的是,聖主和中樞是否會同意統帥部所擬的「水陸並進、三路同攻」之策?

  如果沒有齊王北上會合李平原的突發變故,如果不積極拯救由這一變故而導致的一系列惡劣後果,統帥部根本不會理睬李平原的要挾,你不來懷遠會合那是你的罪責,你背信棄義不參加第三次東征更是自尋死路,統帥部代表的是聖主和中樞,絕無可能向安東妥協,向李平原讓步。

  當然了,你李平原向統帥部闡明自己的困難,表明自己的態度,試圖為自己的抗旨和擅權之罪推脫,這可以,但若想統帥部因此改變決策,授權你自成一路攻打平壤,這肯定不行,畢竟聖主和中樞的目標正是要剷除你這個隱患,如今好不容易給你套上絞索,又豈能手下留情?

  然而,齊王北上會合李平原驟然改變了局勢。齊王和李平原這兩股力量的聯合,不但危害到第三次東征,還將危及到中土安全,所以統帥部別無選擇,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能向安東妥協,向李平原讓步。

  只是,聖主和中樞是否會同意統帥部的決策?

  宇文述和郭榮均是忐忑不安,雖然他們有相當大的把握,但聖主和中樞勢必遷怒於他們,把齊王擅自北上會合李平原、把遼東局勢的不利變化,統統歸於他們處置不當,而事實是他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夾在這對明爭暗鬥的父子中間,他們又能怎麼辦?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寧願自己受傷,也不敢招惹是非自取禍端。

  但是自己受傷也要有限度,不能把小命送掉了,所以宇文述急召李景、薛世雄和崔弘升軍議。有難同當,有福同享,關鍵時刻,多拉上幾個人分擔罪責,肯定比自己一個人扛要好。

  李景、薛世雄、崔弘升匆匆而來,看完李平原和李渾的急報,三位衛府大將軍面面相覷,神情都很凝重。

  安東遠征軍多達二十多萬人,這個規模遠遠超出了大將軍們的預料。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虛報,安東出於各種目的,比如騙取糧草輜重,比如故意向統帥部施壓,等等,總之此事不可信。

  但是,如果確有其事,如果安東遠征軍的確有二十餘萬人,將對第三次東征產生多大影響?

  郭榮、李景、薛世雄都是久經戰事、常年戍邊的衛府大將,對此事的判斷具有權威性,尤其薛世雄,去年冬天還曾遠赴弱洛水下游作戰,對東胡諸種和東北現狀更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所以他們在仔細研讀了李平原、李渾的聯名書信,經過一番認真詳盡的分析和推演後,最後得出結論,此事雖然虛張聲勢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排除它有真實性。

  李風雲、李子雄、韓世諤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安州和東北,沒有實力不行;裴世矩、李渾都積極與安東合作,也可以證明安東具有相當強的實力;去年奚族與契丹互相征伐,損失很大,而兩族若想迅速恢復實力發展壯大,藉助中土東征大肆擄掠高句麗,不失為一個便捷有效的最好辦法,所以奚族和契丹有傾巢而出的可能性;安東主力東征期間,李風雲肯定不願意把突厥人阿史那咄爾這個隱患留在東北,而阿史那咄爾也非常害怕裴世矩,所以阿史那咄爾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出現在此次東征隊伍中;年初飛狐叛軍北上出關進入安州,拖家攜口有十幾萬人,而這支軍隊在攻占安東的過程中寸功未立,沒有理由不參加第三次東征以鞏固和加強自己在安東的利益。

  另外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統帥部可能嚴重低估了李風雲、李子雄攻打高句麗的決心。

  「以安東現有力量,如果大漠傾盡全力展開反攻,李風雲、李子雄肯定守不住,畢竟他們為了生存,必須保存實力,絕無可能與突厥人打個兩敗俱傷,如此一來,不難看到,與其困在安東坐以待斃,倒不如主動攻打高句麗行險一搏。」薛世雄手撫長髯,不緊不慢地說道,「只要攻克平壤,大肆擄掠一番,李風雲、李子雄首先就能以滅亡高句麗來壯大自己,牢牢占據主動,接下來若安東失陷,他們就可以盤駐遼東,徐圖後計,若安東無恙,他們就能把自己的勢力範圍迅速擴張到遼東,讓自己的實力在最短時間內迎來一次飛躍發展。」

  說到這裡,薛世雄看了一眼神色嚴峻的宇文述,鄭重說道,「如果我們分析正確,那麼李平原做出不拿下平壤誓不退過鴨綠水的承諾,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釋,那幫人的目標已經從安東轉到了高句麗,開始圖謀整個大遼東了。」

  此言一出,眾皆無語。

  李平原是否圖謀大遼東不重要,那是未來的事,當務之急是第三次東征的勝利。是滅亡高句麗,如果薛世雄的分析正確無誤,形勢對統帥部就非常有利了。

  目前懷遠這邊遠征軍有多少人?除了十幾萬遠征將士,還有二十餘萬民夫、工匠等,總數將近四十萬,規模很大,即便是日常屯駐,耗費也非常驚人,如果東征開始,連續數月激戰不休,軍需消耗更要翻幾番。

  然而,目前國內局勢很惡劣,京畿和地方均是叛亂迭起,南北大運河的安全並沒有絕對保障,甚至就連江南的穩定局面都難以保障,所以在這種不利情況下,東征統帥部不要說有決心和信心攻克平壤了,就連對安東遠征軍的糧草支持都難以確保。

  於是問題來了,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如今統帥部既然都無法確保安東遠征軍的軍需補給,如果還不滿足李平原的要求,允許安東遠征軍自成一路攻打平壤,並授予李平原全部的戰場指揮權,那在齊王已經北上與其會合的險惡局面下,任何不可預料之危機都有可能爆發。

  宇文述沉吟良久,抬頭望向薛世雄,問道,「舞陰公剛才所言,某能否理解為,即便沒有聖主詔令和我們的決策,安東大軍亦會傾盡全力攻打平壤?」

  薛世雄不假思索地點點頭,「這種可能性很大,就如去年冬天他們突然出塞攻打安州一樣,雖然出人意料,九死一生,但事後再看,亦是必然,殊死一搏的代價就是他們贏得了最大利益。東征亦然,一旦安東大軍搶在我們前面攻克平壤,拿到了滅亡高句麗的最大功勞,那麼可想而知,他們不但成功粉碎了所有針對他們的陰謀詭計,還成為了三年東征的最大贏家,而我們三年來的流血流汗卻為別人做了嫁衣,白辛苦一場。」

  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衛府的功勞不能給安東搶去了,退一萬步說,就算薛世雄的推測不幸變成現實,首要功勞也是統帥部的正確決策,衛府依舊可以憑此功勞維護自身利益。

  宇文述看看郭榮、李景和崔弘升。

  郭、李、崔三人很清楚宇文述的心思,無非就是拉著大家一起共擔責任,雖然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也別無選擇了。

  如今齊王已經北上會合李平原去了,統帥部亦已做出「水陸並進、三路同攻」之策,此時此刻,繼續等待聖主下達同意統帥部決策之詔令並無太大意義,如果聖主固執已見,一門心思打擊和削弱安東,遲遲不予答覆,怎麼辦?難道就任由齊王和李平原在失控的道路上狂飆突進?

  李景率先表態,立即回復李平原和李渾,同意安東遠征軍自成一路攻打平壤,並授予李平原全部戰場指揮權,允許其在與主力會師平壤之前,便宜行事,臨機處置,依據戰局發展果斷決策,切不可瞻前顧後貽誤戰機。

  接著郭榮和崔弘升也表態支持。

  宇文述遲疑稍許,對薛世雄說道,「今日所議,事無巨細,詳盡寫於奏章之中。」然後轉目望向郭榮、李景和崔弘升,說道,「你我五人聯名報奏,以表衛府之態度。」

  郭、李、薛、崔四人一口答應。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