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懸疑•靈異 >戰隋 > 第484章 韓相國的怨憤

第484章 韓相國的怨憤

2023-12-03 07:37:41 作者: 猛子
  這次誓師中,楊玄感振臂高呼打倒獨夫民賊,卻依舊不提新皇統的建立,這讓大部分追隨者在驚訝之餘頗為忐忑,也愈發焦急。沒有新皇帝,就沒有「大義」,就沒有號令天下的大旗,這對兵變的未來十分不利。

  同日上午,東都留守樊子蓋下令,斬殺裴弘策。東都震驚,貴族官僚無不驚駭,東都軍民更是股戰而栗。

  緊接著越王楊侗在楊恭仁、樊子蓋的陪同下,巡視了皇城的東、南兩城,鼓勵衛戍將士們浴血奮戰,誓守京師。

  楊恭仁急書河內,請河內郡做好越王和中央退守河內之準備,又命令武賁郎將李公挺,不惜一切代價確保盟津和鄧津兩條渡河通道的安全,又急告滎陽太守郇王楊慶、滎陽都尉崔寶德和虎牢守將劉長恭,請他們在堅守天塹防線的同時,務必確保虎牢之安全,千萬不要讓楊玄感攻陷了虎牢。虎牢失陷,楊玄感的大軍進入滎陽,便與齊王楊暕形成了夾擊之勢,天塹防線就無力阻擋齊王進京了。

  同日上午,李風雲出現在了積翠池北大堤戰場上。韓相國聞訊,飛馬來見。

  韓相國本來對楊玄感還抱著一絲希望,畢竟在豫州戰場上,他迫於形勢和家族重壓,向李風雲妥協了,雖然不至於背叛楊玄感,但先是被李風雲玩弄於股掌之間,後又對李風雲惟命是從,甚至把李密都直接拋到一邊不予理睬,所以很多事很多做法他都違背了對楊玄感的承諾,某種意義上也算背叛了楊玄感。只是他本心並不想背叛楊玄感,他還是想追隨楊玄感,李風雲就是一個土鱉,和鴻鵠一般的楊玄感根本沒有可比性,就算韓家長者的忠告有些道理,然而事實不容置疑,難道李風雲這個土賊還比楊玄感這個高大上的賊更有前途?

  楊玄感來了,李密也去見了,一夜過去了,現在太陽都快到頭頂了,但依舊音訊全無,這說明什麼?說明韓相國在楊玄感的眼裡毫無價值,純粹就是一把刀,一個工具。狡兔死,走狗烹,如今這狡兔還沒死,自己這個走狗就被拋棄了。韓相國非常寒心,最後一絲希望碎裂了,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在楊玄感這等高高在上的豪門權貴的眼裡,不要說有什麼地位了,就連一條狗都不如。

  看到李風雲,韓相國開口就問,「蒲山公(李密)可曾回來?」

  李風雲面無表情地搖搖頭。

  「越國公(楊玄感)現在在哪?」

  「正在上春門誓師。」李風雲說道,「誓師完了,蒲山公就會回來。」

  韓相國怨氣更盛,我拼死拼活從宋州殺到豫州,從豫州殺到京畿,沒有功勞也還有苦勞,再說沒有我突破伊闕殺進京畿,吸引了東都注意力,你能這麼順利這麼快地殺到東都城下?結果我在你眼裡一錢不值,狗屁不是。我有自知之明,沒資格加入你的決策層,但如此盛大的一個誓師大會,你好歹也邀請我一下,象徵性地安慰我一下吧?你這未免太過薄情寡義了吧?

  韓相國暗自咒罵了幾句,調整了一下情緒,問道,「皇帝是誰?」

  這事他非常關注,楊玄感兵變的目的就是更迭皇統,換一個皇帝,而這個皇帝的人選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兵變的成敗。皇帝選得好,各方勢力都支持,兵變就成功了一大半,反之,皇帝選得不好,人人唾棄,即便你楊玄感有通天徹地的本事,也休想逆轉乾坤。

  李風雲搖搖頭,「據某所知,這次誓師,隻字未提皇統更迭。」

  李風雲對上春門外的誓師實際上一無所知,但他可以肯定楊玄感不會提到皇統更迭,因為楊玄感的目標是西京,是關中,而不是眼前這個看上去一鼓可下的東都。現在他擔心的不是楊玄感怎麼做,而是齊王楊暕能否看清形勢、守住本心,能否信守承諾、遵守約定,如果齊王楊暕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拒絕不了他人的蠱惑,執意進京搶奪皇統,那就麻煩了,最終不但害了他自己,還有可能把聯盟這幾萬將士一起葬送,至於韓相國這零零碎碎上十萬的宋豫義軍更是無力掙扎,只能做殉葬品了。

  雖然在他記憶的歷史中,韓相國和這支義軍隊伍並沒有殺進京畿,僅僅止步於豫州的襄城就潰敗了,韓相國也被砍下了頭顱,但那畢竟是死在衛戍軍和地方官府的手上,如今卻要死在他的手上,這讓李風雲無法接受。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完全背離了他試圖改變歷史的初衷,只是如今若想拯救這支隊伍卻是千難萬難,李風雲當真是欲哭無淚,感覺自己是不自量力,作繭自縛。

  韓相國吃驚了。如果說楊玄感在黎陽舉兵之初不立新皇帝倒也說得過去,現在到了東都城下,他還是不立新皇帝,那就說不過去,未免讓人浮想聯翩了。難道他還想等到攻陷東都之後再立新皇帝?那假如東都遲遲攻不下來呢?豈不把他遲遲不立新皇帝的弊端無限放大,以致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禍?

  韓相國遲疑了片刻,問道,「在你看來,東都還能堅守幾天?」

  李風雲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東都能堅守幾天某不知道,但某知道,你我為確保退路肯定要保存實力,而要保存實力就不會傾盡全力。既然我們虛張聲勢,虛應故事,那越國公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拿下東都了。」

  韓相國望著李風雲意味深長的笑容,耳畔迴響著李風雲語含雙關的言辭,驀然腦際靈光一閃,豁然頓悟。

  我想保存實力,楊玄感何嘗不想保存實力?拿下東都不過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要面對的是聖主和幾十萬遠征軍,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楊玄感若想把自己的實力膨脹到與聖主抗衡的地步,實在是太難了,所以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擴展實力,而在攻打東都的過程中因為有我韓相國在前面衝鋒陷陣,他理所當然要保存實力了,如果他把自己打得傷痕累累奄奄一息,接下來怎麼辦?

  但是,如果在攻打東都的過程中,我和李風雲保存實力,楊玄感也保存實力,那如何攻陷東都?攻陷不了東都,這場兵變也就失敗了,那下場豈不很慘?

  韓相國越想越是害怕,眼裡不由自主地掠過一絲驚慄。

  李風雲不動聲色,雲淡風輕,耐心等待韓相國拔開籠罩在東都戰場上的迷霧。

  忽然,韓相國衝著李風雲深深一躬,「請明公指教。」

  李風雲抬手指向西方。

  韓相國愣了一下,眼前驟然一亮,脫口驚呼,「西京?」

  楊玄感的目標是西京?是關中?韓相國拿著這個答案立即進行倒推,很快,許多之前讓他疑惑的地方都有了合理的解釋。怪不得楊玄感遲遲不立新皇帝,怪不得楊玄感要一頭扎進東都這塊死地,原來他要調虎離山,要絕處逢生。只是,若想把西京大軍誘到東都戰場上來,難度也很大,但楊玄感既然有如此妙計,當然還有更厲害的後手,只要他殺進了關隴,他就不是籠中困獸,而是虎放南山,可以一展宏圖,逐鹿天下了。

  楊玄感的「後手」是什麼?西京大軍來了,他走了,金蟬脫殼,但如何脫殼?總要有人在東都戰場上繼續牽制和欺騙西京大軍吧?

  韓相國恍然大悟。如果李風雲的推測是正確的,楊玄感的目標是西京,那留在東都戰場上代替楊玄感做誘餌的就是自己和李風雲,換句話說,從兵變開始之初,自己和李風雲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就必然是這場兵變的犧牲品,是成就楊玄感豐功偉業的「踏腳石」。

  韓相國暗自驚駭,當即衝著李風雲深深一拜,「再請明公指教。」

  「某之所以告訴你,就是想贏得你的信任,贏得你的合作。」李風雲說道,「你我唯有齊心協力、同舟共濟,方能贏得一線生機。」

  韓相國猶疑不決,沉思不語。

  ===

  午時,楊玄挺、楊積善率軍沿著通濟渠水陸並進,抵達皇城的東太陽門下,擺出了攻擊之勢。

  此刻,黃道渠南北兩岸都是右驍衛將軍李渾的軍隊,皇城南城的正南方向的左右掖門和端門都在衛戍軍的控制之下,而皇城東城的正東方向就是北郭,兩者之間就是徽安門大街,現在戍守這條大街的是武賁郎將李公挺的軍隊。

  楊玄感的大軍抵達通濟渠的起始點,也就是太陽門大廣場之後,正南方向隔通濟渠與南郭相望,正西方向就是皇城南城的東太陽門所在,正北方向則是皇城東城的承福門和徽安門大街,也就是說,楊玄感的大軍處在西、北兩個方向的衛戍軍的夾擊之下。

  午時過後,楊玄感乘船抵達太陽門廣場,親自查看了一番,隨即下令,由楊積善率軍攻打徽安門大街,把衛戍軍阻擋在徽安門附近,然後由楊玄挺指揮精銳主力從承福門和宣仁門兩個方向夾攻東城。含嘉倉的南大門含嘉門就在東城內,只要攻陷了東城,就能攻打含嘉倉,只要拿下了含嘉倉,皇城就沒辦法堅守了,越王楊侗只能帶著文武百官和宮城內的皇后嬪妃們逃離東都。

  又命令王仲伯率軍猛攻黃道渠北岸,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擊潰衛戍軍,與正沿著積翠池南北大堤攻擊而來的韓相國部會合,攻占黃道橋,阻絕南郭衛戍軍與皇城之間的聯繫,然後兩支大軍攜手攻擊皇城的南城,迫使皇城內的衛戍軍不得不分兵防守東、南兩城。

  據楊玄感得到的機密消息,現在皇城內只有左監門郎將獨孤盛的禁衛軍,還有一些權貴們的家將親衛,雜七雜八加起來也不過五千餘人,正是一鼓作氣拿下皇城的最佳時機。

  午時一過,戰鼓擂響,驚天動地,楊玄感向東都展開了猛烈攻擊。

  =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