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憂亂3

2023-11-29 18:46:59 作者: 貓疲
  火長賀維亞有些為難的看著面前的訪客,這還是他第一次接到來自家鄉的消息,不免有些手足無措的。

  他乃是一名安東出身的淮東軍士,來自一個典型的北地藩民家庭。

  按照傳統的說法,藩國之干城,一曰世臣、二曰家將部曲、三曰國人和領民;他剛好在最後一個序列當中,至於土族、歸化人和藩奴,那個能算在正常人的序列中麼。

  相比羅氏和薛氏在安東道南部所占據的,據說最是富庶也最是開化的精華地區,處於東北一隅的大多數諸侯開拓和立家的歷史,最短也才不過兩三百年而已呢。

  這些地方偏辟且苦寒難耐,土地的產出和收穫種類,也相當的有限。因此,在這些地方世系經營下來的藩家,可以說從上到下以窮苦而彪悍著稱。

  多數情況下只能靠,比如靠山內的皮毛、藥材等特產,以及一些諸如玉石、寶石、沙金等比較稀罕的礦藏,作為日常的重要進項。

  因此,這些北地諸侯從經濟命脈上長期變相受制於,以羅氏、薛氏為首的南方那些富饒溫暖地區的諸侯們。

  因為,有能力大規模往來的商隊,以及相應的議價權,都始終掌握在他們的手中。而藩內所需的鐵器,食鹽等生活日用物資,也是需要南方海路的轉手和輸入的。

  北地諸侯雖然有沿海的,但除了近海漁業捕撈的需要之外,卻沒有相應造船和航行的能力。故而長期下來長期下來也習慣了這種,用藩內的特產貢賦和人役,換取相應資源輸入的附庸角色。

  而他老家所在魚山藩,在北地中小諸侯情況略好一些。因為,藩內主要的居城和人口聚居區,正好位於數條大河匯聚的出海口附近。

  因此,顧名思義,當地最多的特產就是魚,每年意見外洄游的本能,而送上門去的大魚,建制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

  因此,這個藩地光靠賣魚乾和其他製品,就在別人眼中的不毛和荒野之中,發展處五城十二鎮的格局來。而藩民在魚汛的季節,至少不缺乏大量新鮮魚肉的來源。

  但同樣的藩民家庭里孩子也生的多,再加上藩內徵收的比例也高,同時勞役的頗為頻繁。因此,雖然一年裡有好幾個月吃肉的日子,但是其他時候卻還是過的緊巴巴的。

  甚至,還需要去打獵來作為補充,畢竟北地格外漫長的冬天,不可能全靠魚乾來熬過去的。而且做魚乾所需的大量鹽,也需要花大代價從藩里換取的。

  因此半飢不飽的印象,一直斷斷續續的籠罩在他成長的記憶當中,所以稍稍成年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將他差遣出去,給藩上當差聽役以免去處分徵收的名目。

  然後隨著本藩的其他人,又應了大羅氏的號召,而稀里糊塗的成為了代表安東道,渡海支援大梁北伐的各路藩軍之一。

  當然了,素以這北伐的功敗垂成,這些外來助戰協軍的藩兵們,也大多數處境堪憂而旋起既滅相繼敗亡當中;唯有他和他的所在三營安東兵,因為早早被劃撥給了新軍左廂,而僥倖逃過覆滅之厄。

  然後就開始了在淮東軍中的生涯,魚山藩的同鄉找到了他,帶來家鄉的訊息同時,也偷偷的問他,需不需要跟班和扈從;至少有十幾個勤勞肯乾的同鄉子弟,願意爭取這個機會云云。

  事實上,受到困擾的不僅僅是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出身安東道的軍士們,被找著各種由頭和籍口,旁敲側擊著詢問能不能在淮鎮裡,找一條當兵吃糧的出路。

  而且,就算是淮鎮的上層,也不能置身事外。

  幾天下來,突然冒出來絡繹不絕的拜訪者,幾乎將淮東軍所駐留的營區,變成了鬧市一般的喧聲連天。

  因而,我也站在望台上,有些無奈的看著那些,耀武揚威一般的騎馬或是步戰,在幾個臨時畫出的場地內,捉對廝殺成一團的身影。

  對於我這裡發生的狀況和事態,至少在羅氏那邊,表現出了某種樂見其成的態度。

  用匆忙從南邊趕回來羅思謹,私底下交心的話說;只要不是公然挖羅氏本家的牆角,哪怕就算是羅氏附庸的勢力,也沒有太大問題的。畢竟,戰後的遼河東西流域,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能夠減少一些類似的不安定因素,也是不無好處的。

  畢竟,這些藩家的子弟們從小就舞槍弄棒的,為的就是上陣廝殺的需要。

  在歷代薛氏和羅氏兩家長期對抗的背景之下,他們需要與山外草原的番部廝殺,與敵對的北朝邊軍廝殺,防範白山黑水裡的野人和桀驁不遜的林中百姓,乃至與鄰家的諸侯相爭水源、田地和山坡。。

  但是現在情況有些不同了,稍微有點見識的人,似乎可以預見到安東中部和南部各家諸侯將來,將進入很長一段時間偃旗息鼓的休整期。

  不但那些徵發而來的各地藩兵和夫役,需要大量的遣放地方,以充生產活動。事實上,一些地處偏遠的藩家,已經開始打點行裝準備歸還了。

  就連這些充作軍中骨幹的這些藩家子弟,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了用武之地,雖然說在新占據的遼西八州上,有很多空出來的地方可以安置他們。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安於現狀和平淡日常的。

  因此,有個地方去讓他們繼續賣命,還能掙一筆安家費,自然是不錯的選擇。

  再加上這時候,通過與淮東軍中安東籍士卒的交流,卻將淮東軍的待遇和供給標準流傳了出去的同時,也產生了這個意外的結果。

  不過對我來說,所謂他們從小操練的武藝什麼的,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淮東軍自有一套戰法和訓練流程。依靠得集體協作和訓練的力量,而不是個人的武勇。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位於淮東體系內成長起來,通過集體農莊,大型工場的批量流水線式提供的兵員,可比這些來歷複雜的藩家子弟,更可靠合用的多。

  畢竟,我需要得只是能夠令行禁止,組成陣列進行排隊槍斃的軍隊。不過,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被托請和委求的多了,我原本只打算象徵性的收一點人手,充作場面應付一下就好。

  但是這個時候,來自參軍小組裡杜士儀的一個建議,卻無意提醒了我。

  至少安東當地既不缺少優良大馬的來源,自然也不匱乏善於馴養和騎馬馳騁的健兒,因此一直困擾我方的,關於淮東鎮在騎兵來源上的先天不足,似乎有了某種彌補的機會了。

  於是,接收和甄選的標準,就臨時改弦更張變成了能不能騎馬,為最基本入選的門檻。至少掩體騎兵的標準,放到淮東這個初見成效的大熔爐里,我不信就不能給我改造和淬鍊出一隻合格的騎兵來。

  然而,我發現自己又再一次錯估了形勢。對於大多數藩家子弟來說,騎馬這個門檻顯然不能難倒他們的。據說很多人從小,就是坐在父兄的馬鞍上,隨著家族的長輩一起巡視領地而徵收賦役的。

  結果牽著馬來應徵的人之多,居然把我的營門都被堵了起來,如果光看人頭的話,臨時整編一個營拉出去,是絲毫不成問題的。

  我回頭和羅氏那邊一琢磨,乾脆拿出部分財貨和比較珍貴的戰利品來,就地辦個軍中競技性質的比武大會。

  這樣可以名正言順的通過一些幕後觀察和現場操作,淘汰掉一些不合適的對象和來源。

  然後,我又再次錯估了他們的決心和動作,初步入選的上百人,最後到場居然有足足好幾百人,這些傢伙都是帶著形形色色的跟班和扈從前來。

  於是,我不得不臨時決定,編成一個騎乘輔助營,至少這些跟班湊在一起,稍加訓練和紀律約束之後,在隨軍牽挽、飼養和照料馬匹等雜務上,還是很有一套經驗和手段的。

  於是,還在淮東的首席獸醫悲風,在不知情的條件下,多了一大群潛在的部下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