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踏冰而來
2023-11-29 07:39:44 作者: 姑射山人
1812年之前,圖爾庫一直是芬蘭大公國的首都,但俄國入主之後,認為圖爾庫離俄國太遠,將首都遷到了赫爾辛基。瑞典與東印度公司合謀,欲奪下圖爾庫,作為幫瑞典全面收復芬蘭的起點。
作為回報,瑞典今後將配合東印度公司對俄的軍事行動。瑞典的科技與教育傳統並不弱,但它的人口只有400萬,跟英、法、俄、美這樣的超過2000萬的人口大國在人力資源上的差距是很明顯的。
但是溫莎軍事集團在各地的戰績明顯展示了先進軍事科技的威力,海戰基本上是上演單方面大屠殺,陸戰則往往能夠以一敵五,還可以採取進攻姿態,只要後勤沒有問題,當溫莎軍事集團的軍力超過一萬之後,就能對敵方形成壓制,美國、法國、奧地利等陸軍強國都嘗到了HD6+FN1855的銷魂滋味。
唯一有過勝績的普魯士也只不過借用了天時地利,其後整個德意志國家對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沒有取得像樣的戰果,證明了溫莎帝國已經是戰場霸主。在北歐戰場上,因為氣墊船和雪地摩托,瑞典的信心更是十足。
由於俄國無法抽調更多的援兵,人口僅170萬的芬蘭大公國幾乎無法組織強有力的對抗軍隊,當瑞典軍隊動員時,世界人民都預料到了戰果。
俄國人太慘了,現在相當於中國、印度、以色列、波蘭、立陶宛、瑞典六國齊捋袖子打他們。普魯士則被丹麥和奧地利牽制無法動彈,更對瑞典人的雪地交通工具相當忌憚,不敢妄動,拿破崙三世更是因為十萬大軍被義大利人三萬人圍困的教訓而膽戰心驚。
英國人就更不可能幫俄國人了,這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打仗啊,他們不幫東印度公司就算不錯了,事實上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軍隊開到哪裡,英國商人的足跡就追隨到哪裡,英國政府沒有任何理由阻止由東印度公司在全世界攻城略地,雖然似乎現在東印度公司的軍事實力有點尾大不掉的感覺。
在波羅地海的戰爭如火如荼之時,溫莎財團也忘不了顯擺黑科技,當他們毫無懸念地奪下了芬蘭故都圖爾庫之後,為了保障對芬蘭戰場的軍事物資補給,全球第一艘破冰船閃亮登場了。
這艘破冰船被命名為「巨蟹號」,因為它是的作業狀態是橫著走的。普通的破冰船都是用船頭開路,在冰層較薄的情況下,利用艇首破切冰層,當然,必須是大馬力的推進裝置配合;若是遇上較厚的冰層,就會採用重力破冰法,即在船尾壓水艙注水使船首高抬,衝上冰層後再排空船尾壓水艙,注滿船首壓水艙,依靠自身重量壓碎冰面。
普通破冰船很容易想像它開出來的水道是比較狹窄的,在冰面上最大開闢的航路則是在28米到30米左右。而巨蟹號的側面作業姿態就大大拓展了水道寬度,寬約20米,船長約74米,破冰角度(即穿首抬高的角度,在這裡是船身一側抬起的角度)約30度。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其破開0。6米的冰層,並開拓出寬約50米的冰面。這樣的寬度足以讓萬噸級艦船暢通。
巨蟹號的成功有賴於巨大功率的引擎,在這方面,通用動力為它提供了採用甲醇燃料的蒸汽機,在功率高峰時可與燃料電池引擎同時作功,產生遠勝於煤蒸汽機的馬力。更有利的是甲醇熔點低,常可作為防凍劑使用,在北歐的環境中更是難能可貴。
能夠通行萬噸級輪船的圖爾庫港這麼一來就完全解決了後勤問題,親瑞典的芬蘭人紛紛聚集在老東家的義旗之下,芬蘭內部分成了兩派,一派親瑞典,一派親俄國。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並不是傻瓜,見勢不妙,準備與溫莎財團和談。沙皇表示,俄國願意放棄哈薩克斯坦、黑龍江流域、波蘭、立陶宛、芬蘭五個地區中的一個,任由唐寧選擇。
唐寧這個時候對攻城略地已經沒有興趣,他召集了英國工黨魁恩格斯、已經採用共和制的義大利第一任總統馬志尼、以色列首相馬克思、印度總督勞倫斯爵士、馬來亞總督路透、大清帝國輔政大臣郭嵩濤、日本聯邦委員桂小五郎組成「七人委員會」,由他們決定討論如何回應俄國沙皇的和談要求。
這裡頭除了馬志尼想好好建設義大利這一畝三分地之外,所有成員都具有「國際主義」精神,對瓜分領土遼闊的俄國很熱情,尤其是清、日兩國,大清已經事實上掌握了哈薩克和伊爾庫茲克,更別提什麼黑龍江流域,所以最後的決議很具有侵略性,不僅哈薩克斯坦、黑龍江流域、波蘭、立陶宛、芬蘭五個地區全都要求俄國放棄,中日兩國甚至要求俄方放棄伊爾庫茲克以東大片領土,這相當於俄國原有領土的三分之一強。印度總督和馬來亞總督則還要求俄國放棄哈薩克以南所有的中亞國家控制權。
亞歷山大二世再怎麼敗家也是不敢簽這樣的協議的,只好在國際輿論上施展苦肉計,希望美國、法國、德意志邦國等國際勢力同情俄國的遭遇。這個北方戰鬥民族自16世紀的莫斯科大公國開始領土擴張以來還從未遇到如此慘烈的挫敗。
俄國人民更是義憤填膺,要求沙皇遷都到莫斯科,將與溫莎軍事集團死磕到底,正如當年對拿破崙大帝一樣,就算首都被燒了都要繼續打游擊。
溫莎大帝可比拿破崙大帝可怕多了,當年拿破崙的軍事征服歐陸計劃其實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他想讓法國的二流商品打敗英國貨,必須使用武力,在拿破崙統治下的歐洲國際分工被法國霸權所替代,嚴重違背市場規律,導致除了法國之外的國家普遍貧窮,俄國第一個要退出這種畸形市場,故拿破崙明知遠征俄國危險也必須出手。
那次遠征並不是戰神拿破崙沒有重視後勤,而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根本不可能有良好的後勤,溫莎大帝的可怕之處是變不利為有利,氣墊船、破冰船、飛艇、雪地摩托、甲醇防凍燃料的使用,俄國人恐怕十年之內都不可能有效破解,俄帝國波羅地海艦隊的可預見性覆滅基本上代表了這個戰鬥民族的未來。
溫莎軍事帝國還不會犯深入敵境的冒險主義錯誤,大清的京滬線最近開通,是以交通、經濟支持軍事的持久戰的標誌性事件。滬粵線將是第二條軌道,之後則是全國的省際幹線。
除了軌道幹線之外,通往邊疆的高等級公路則會將俄國在遠東的夢想徹底粉碎,擁有了高級公路的後勤能力,俄國即使傾全國之力也沒有辦法取得足夠的抵抗力。大清對占領伊爾庫茲克的信心就來自於北京經蒙古烏蘭巴托到達伊爾庫茲克的公路。一旦伊爾庫茲克被牢固的控制,俄國在黑龍江流域的一切都將灰飛煙滅。
單軌列車在京滬線開通時,人們已經不那麼新奇,因為在馬來亞已經有過了第一條新加坡到吉隆坡的單軌列車,不過,京滬線是第一條真正的超靜音鐵路。不僅是由於實心輪胎的使用,更神的是唐寧專門為京滬線設計了超聲波汽笛。
人耳朵能夠聽到的聲音一般是像光一樣散射的波,但跟雷射一樣,聲波的頻率越高,傳播的散射也越低,超聲波汽笛就是利用了這一特性,其聲音僅在列車前面有1度的扇面,因此只有位於列車正前方軌道上的人可以聽到,當列車在深夜慢慢穿過城市時,熟睡中的人們不會被驚擾。
有點生理學知識的人可能知道,人耳朵是聽不見超聲波的,為什麼超聲波汽笛又能夠被聽到呢?這就要涉及到這項技術的小秘密了——聲波的干涉現象。當兩道波峰迭加時就產生更高的波峰,兩道波谷迭加時就產生更低的波谷,因此,巧妙地設計超聲波的迭加就會在那1度的小扇面產生人耳朵能夠聽到的聲音。
大清公民很是驕傲他們擁有世界上第一條如此環保的鐵路,這就是溫莎財團的行事作風,別的資本往往是在新興市場投資已經成熟的技術,而溫莎財團每到一個地方都可能在那裡使用全新的前沿技術。
鐵路這東西很有積累性,由於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擁有相當完善的鐵路網絡,因此不可能使用單軌技術,更對超靜音環保汽笛沒興趣,因為火車鋼軌本身就已經夠吵了。大清帝國將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把環保看得比效率更重要的國家,鋼軌鐵路從效率上來講是比單軌鐵路更高,負重、速度方面的潛力都要超過單軌列車。
但這效率的缺陷並不重要,唐寧已經在英國到比利時的海底懸空超高速列車中顯示了未來的發展方面,那個效率比雙軌又高出一個等級,一旦市場需求到了那個層次,可以直接上馬超高速列車作為幹線運輸。
幹線運輸之外,風鳥快遞則相當於物流的毛細血管,在無人值守的自動化系統下將萬千小包裹高效地分發到各個節點。
貨櫃港口,幹線鐵路,風鳥快遞,模塊化混凝土公路,在沒有基礎設施的地方還有飛艇任意起降,溫莎的立體交通帝國已經無所不在。在這經濟上意味著貿易成本的低廉,社會化大分工的流暢,在軍事上意味著後勤的絕對優勢。
戰爭拖得越久,溫莎軍事帝國的優勢就越明顯,俄國人看不到這一點,全世界都為他們在捍一把汗,俄羅斯帝國不會最後變成莫斯科大公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