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即皇帝位
2023-11-29 01:29:01 作者: 上山打老虎額
劉瑾這個人,給弘治皇帝的印象不錯。
宦官乃是內臣,至關重要,畢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隨時出入宮禁,他們既伺候著宮中之人,與此同時,還是皇帝連接外臣的橋樑。
別看弘治皇帝登基之後,對宦官極為嚴厲,可他比誰都清楚,宦官的作用至關重要,乃是大明這權力金字塔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
而東宮之中,諸多宦官里,既能辦事,又忠心耿耿的,弘治皇帝只對這個劉瑾頗有印象。
此次沒有出乎弘治皇帝的意料之外,遷民的過程之中,方繼藩一定有不少的建言獻策,而太子……倒也算是明理,從善如流,至於劉瑾的作用則是施行。
畢竟那兒山高皇帝遠,執行是至關重要的事,稍稍的一丁點疏失,或者是執行之人有任何的私心,都可能鬧出天大的亂子。
弘治皇帝背著手,踱了幾步,徐徐道:「這證明了兩點,其一,劉瑾是個忠厚之人。其二:他負責的乃是四海商行,朕聽說,現在的四海商行有人員九萬餘,大小的商船,有七八百之數,可這劉瑾,事情辦得滴水不漏,井井有條,可見此人……還是頗有才幹的。」
朱厚照心裡嘀咕,怎的父皇只夸劉瑾,卻不誇他呢?
弘治皇帝站定,四顧著左右的臣子。
他心裡想,君臣之間,既是相互依存,可又是相互博弈的關係,終究……這裡頭有一個度,如何掌控……太子未來只怕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只是……看來這時機,即將要成熟了。
想定後,於是弘治皇帝道:「既如此,依著朕看,就命劉瑾入宮來吧,敕命劉瑾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眾人聽罷,頓時駭然。
那蕭敬,率先便覺得頭暈目眩!
秉筆太監……這不是自己嗎?
可百官們頓時又譁然。
歷來秉筆太監,都是皇帝的貼心人,這個位置,是至關緊要的。
甚至……這不但要求秉筆太監對皇帝有絕對的忠誠,而更重要的是……他能熟諳皇帝的心思。
因此,歷來皇帝的秉筆太監,無一不是從東宮開始,便追隨著皇帝,就如蕭敬,便曾伴著當今皇帝,已有三十多年。
現在陛下突然下這一道旨意,卻是讓太子的貼心人入宮,主掌司禮監,這……
弘治皇帝微笑的看著百官道:「諸卿一定在想,朕為何要提拔這個劉瑾,是嗎?」
劉健和李東陽人等,似乎已經猜測到了什麼,拜下道:「陛下自有明斷,臣等不敢妄測帝心。」
弘治皇帝道:「有什麼不敢,卿等都是重臣,乃是朕的肱骨,君臣心意想通,方才同心協力,將這天下的事辦妥當,朕來問卿……」
他凝視著劉健:「太子如何?」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事情實在來的太突然了,太子殿下……
如何?對於這個問題,有些複雜,說實話,連劉健都有些說不清。
弘治皇帝又笑了:「就不能給朕說一句實話嗎?」
劉健努力道:「陛下不是已經有明斷了嗎?方才陛下說,太子乃是賢太子。陛下如何認為,老臣便如何認為。」
殿中之臣,心裡依舊在駭然中。
他們已經習慣了每日覲見弘治皇帝,可突然之間……這決定,令他們完全六神無主了。
朱厚照也是直愣愣的站在原地,他再愚蠢,也明白了什麼,可是……他顯得無所適從。
弘治皇帝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他嘆息道:「朕老了,已是老眼昏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朕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心裡是有數的,現在太子正在盛年,今日又立下了大功,朕今日唯一欣慰的……卻是這江山後繼有人。太子有太子的軟肋,也有太子的長處,就說遷民,他就辦的很好,比朕想的要周到。」
頓了一下,他又道:「再傳旨意吧,齊國公方繼藩……明日起,入閣……」
說罷,他面無表情,徐徐走上了金鑾。
可是……方繼藩入閣?
這幾乎又是一個震撼彈。
方繼藩……他又非文臣,有什麼資格入閣?
可這一切……太突然了。
甚至是方繼藩,也是一頭霧水。
可細細想想,頓時就明白了,弘治皇帝需要大刀闊斧,做好太子克繼大統的準備。
而這太子的黨羽,不,親信之中,方繼藩無疑是最親近的一個,此時讓方繼藩入閣,便是要藉助方繼藩,穩住新朝的局面。
畢竟……現在朝中,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都是方繼藩的弟子,文臣之中,西山書院出來的,也開始有一些了,方繼藩若是入閣,那麼就能讓這些徒子徒孫們迅速的集結起來,穩住時局。
當然,這也顯現出,弘治皇帝對於方繼藩的絕對信任。
如今,方繼藩的權柄已是不小,若是再入閣,成為閣臣,便有些權傾天下了。
這顯然,弘治皇帝對方繼藩是很放心的,一方面,自是大明的內閣體制,本就極為穩固,幾乎不曾出現過有任何權臣可以威脅皇權的存在,另一方面,則是他對方繼藩的信任。
方繼藩沒有猶豫。
這一切……自是為太子登基鋪墊道路,他又怎麼不明白這裡頭的輕重,於是臉色一正,立馬道:「兒臣謝恩。」
弘治皇帝欣慰的點了一下頭,又笑吟吟的看著眾大臣道:「依我大明祖制,皇帝為至尊,至尊者,以何為首務?唯敬天法祖而已。」
他說到敬天法祖四字時,他抬手,指了指金鑾之上的匾額。隨即,又板著臉道:「倘能敬天法祖,自會以天下安危為己任,上馬能懷柔遠人,威震四夷,下馬,則善待臣民,休養蒼生,謀四海之利,以滋百姓,圖天下兵戈,以懾不臣。此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之道!」
弘治皇帝張口,他似乎心中早有腹稿,於是緩緩啟口,每一個字,都咬得很重。
他目光所及之處,卻見百官們有人鎮定,有的驚慌,有的面帶黯然之狀,可他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繼續道:「今朕在位,三十又三年矣,仰祖宗之德,迄今天下尚安,雖有疏漏,卻也自認,為這天下興過一些利。朕觀史冊,歷朝歷代,倘天子長壽者,晚年難免昏聵,終究是人壽有窮盡,此天命也,不可違之。自皇帝甲子而始,太祖高皇帝本為江淮布衣,而取天下,其自古得天下之正者,莫如我朝。而今大明承襲至朕,歷經百三十年,百三十年來,朝野大體相安,何也?無外乎便是為君者,心懷敬畏之心,常懷安民之念而已。」
說到這裡,他眼睛猛地一張,朝朱厚照招手「太子,你近前來。」
朱厚照的腦子依舊有些懵,卻是聽從的走上了金鑾,到了弘治皇帝的面前。
弘治皇帝拉著朱厚照的手,認真的看著朱厚照道:「為君者,當勤勉。」
朱厚照想了想:「可是先皇帝……」
弘治皇帝臉板起來。
先皇帝,自然是弘治皇帝的親爹成化皇帝。
成化皇帝可一點都不勤勉。
可是,在這種時候,你還敢抬槓?
朱厚照見弘治皇帝殺人的眼神,打了個寒顫,立馬道:「兒臣謹記了。」
弘治皇帝又道:「勤勉只是其一,最緊要的是能明察秋毫,要分清是非。」
朱厚照又點頭:「兒臣謹遵教誨。」
弘治皇帝道:「為君者還要讀史,以史為鏡,古之賢君如何治天下,古之昏君如何失天下,效仿好的君主,以昏聵之君為戒,這也是你應當做的事。」
朱厚照想了想……
他但凡是開始思考,便令弘治皇帝心裡著急。
知子莫若父,這個傢伙的思維,總容易走偏,一旦開始瞎琢磨了,天知道接下來會說出什麼話來,於是弘治皇帝嚴厲的道:「謹記了嗎?」
在這種目光下,朱厚照嚇得又打了個寒顫,連忙又道:「謹記了。」
弘治皇帝的臉色方才微微淡定下來,隨即道:「太子聰慧,品性卓然,深得朕心,允文允武,必能克承大統,他日大治天下,也使朕將來有面目見列祖列宗,諸卿人等,更該兢兢業業,扶保太子,治理天下。」
話說到此時……
弘治皇帝定了定神。
倘若說這個時候,弘治皇帝沒有絲毫的不舍,這終究是騙人的。
這是皇帝之位,多少人心心念念啊!
可弘治皇帝吸了口氣,隨即朗聲道:「擇吉日,朕移駕舊宮,遙尊上皇,太子擇日登基,克繼大統,即皇帝位。太子……朕今日將這祖宗承下的神器託付於你,你肯承受嗎?」
這個還用朱厚照思考嗎?他是樂開了花。
以後……再不必看人臉色了?
他毫不猶豫的道:「父皇深明大義,兒臣當然承受……」
「……」
臥槽!
站在下頭的方繼藩,徹底的服了。
這個時候,不該謙虛一下嗎?表示一下自己能力不足,不敢承受,推讓一下,好歹意思意思一下嘛。
這深明大義是什麼鬼?
怎麼聽著,好像太子已經迫不及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