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365 婆羅洲戰爭(上)
2023-11-26 14:32:28 作者: 白面黑廝
建威團原身是婆羅洲衛戍軍,都是移民子弟,對當地狀況也足夠熟悉。而且作為唐軍的正規軍,也能夠對外籍兵團進行一些約束。
大唐從歐洲搞來了上萬名德意志傭兵,將其編成了一個師,下轄兩個旅,編制跟唐軍正規軍大體是一致的。雖然半年的時間內,不可能讓這些日耳曼人會說多少句漢語,甚至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不認識德文的文盲,再學一門語言更加困難。不過好在他們的隊伍本身是清一色的德意志人,所以相互交流不存在問題,唐人的指揮官可以直接給懂得漢語的德意志軍官下令,然後轉述為德語的命令。
此時德意志第一旅大體編制完成,第二旅並未完成,這是因為第一旅大部分都是早到一到三個月的傭兵,而第二旅組成更晚,還沒有完成一些基本的訓練。
曾經在日本一展身手的德意志第一團也編制在這個旅中,不過數個月前,第一團重編了一次,解散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老兵,進入到了其他部隊中擔任基層的士官甚至軍官,缺額用新兵補充。
馮坦森因為在上一次的戰爭中立下戰功,而且是德意志人,對於訓練已經熟悉,所以被任命為了第二旅的旅長,負責第二旅的訓練工作。而重組的德意志第一團的團長則由備受看好的布呂歇爾擔任。
在上萬噸的島礁級運輸艦華陽號上,德意志第一旅的旅長,大校李岱宗用一口並不算純熟地德語對身旁的布呂歇爾上校道:「……建威團已經於前日抵達坤甸,我已經交待了他們準備對馬辰蘇丹進行戰爭的準備,我們將不去坤甸與他們匯合了,德意志第一旅將直接尋求在汶萊登陸,對汶萊蘇丹國進行攻占。」
布呂歇爾立正敬禮道:「是的,長官。」
隨後他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旅長,其實你可以用中文跟我講的,我的中文進步還是很快的。」
李岱宗笑著搖頭道:「我們兩個是差不多時間學習對方的語言的,不過我還是覺得我用德語跟你交流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這讓布呂歇爾更加臉紅,李岱宗原先在國內供職,是現代眾維和營中的一名少尉。隨後加入了傳光團,兩年後被委任為中校擔任第二旅昭烈團的副團長,昭烈團出征之前,他又被調入了總參謀部,一年後以大校的身份空降到固威領來,擔任了德意志第一旅的旅長。李岱宗年紀比白南還要小几歲,不過在任職期間表現出色,所以也算是軍中重點培養的對象,所以以三十歲的年紀便成為了大校。他的手下布呂歇爾都比他大八歲。
李岱宗的學習能力十分出色,不僅掌握了許多專業內知識,而且在任德意志第一旅旅長後,也開始學習德語,大半年的時間後,他甚至已經能夠跟德意志人進行基本的交流了。而布呂歇爾真正認識到了漢語學習的困難,他現在最多只能迸出幾個詞語來,太完整的句子還不能說。
布呂歇爾跟李岱宗又說道:「我們這次出兵婆羅洲,對付汶萊、馬辰等蘇丹國,是否是準備對這一地區進行殖民呢?」
他非常注意表現自己並不是一個只懂打仗的軍官,雖然他是德意志人,但他表現得處處以唐人的身份考慮,希望能夠得到上司的好感。
李岱宗道:「荷蘭人對於香料群島是有覬覦之心的,從幾個世紀以前,他們就在這裡進行殖民了,現在荷蘭人在香料群島的大本營還集中在爪哇,在望家錫、摩鹿加等地也有殖民點,婆羅洲一直都在他們的計劃之中。我們大唐在數年之前,就統合了當地的華人移民和土人,建立了婆羅洲海外領,壓縮了荷蘭人在婆羅洲的勢力,荷蘭人了解到我們的厲害之後,避免跟我們的衝突,而且現在荷蘭人也樂於直接跟我們在坤甸做生意。因為我們能夠更好地發掘當地的物產,擁有更好的經營能力,甚至坤甸到巴達維亞的航線,在我們建立海外領後,荷蘭人從中獲利是翻倍的。他們不僅能夠從這裡買到香料和大米,而且還能夠從這裡得到我們大唐本土生產的其他貨物。可是婆羅洲並不是只有我們一家勢力的,島上大大小小的土著部落且不說,馬來人建立的蘇丹國限制了我們更好地利用當地的資源,所以我們必須搬開這些絆腳石。」
最早在西婆羅洲的坤甸蘇丹,原本在華人跟前還吆五喝六,感覺非常有地位,可是唐人來了之後,直接被唐人給消滅了,所以現在西婆羅洲地區是沒有任何一個蘇丹的。胡發奎在任總督時期,對於婆羅洲海外領的綠教勢力是極為打壓的,不僅限制清真寺的存在,甚至還故意地挑起了幾次對馬來人的衝突。多次的流血衝突至少造成了數百馬來人被殺,更多的馬來人則被驅逐。以至於現在在西婆羅洲綠教幾乎已經失去了存在感。而當地的達雅克人等土著,由於跟華人交流頻繁,並附庸於海外領,開始大量接受華人的習俗。比如過中華傳統節日,甚至跟華人一起拜土地公或者媽祖。
在之前,胡發奎已經不斷地帶領婆羅洲華人向外開拓,華人不僅控制著西婆羅洲,而且還向北擴展到了沙撈越地區,在盧帕河西岸,華人陸續建立起來了多個村落。當地最大的族群為加央族,跟達雅克人一樣,他們也是獵頭民族。不過加央人跟華人並沒有特別多的衝突,華人的主要衝突集中在馬來人身上。馬來人跟華人一樣,嚴格來說都是移民民族,而且他們是綠教徒,跟華人更是矛盾比較大。
但由於華人建立的村落大都有民兵,胡發奎下發了大量的紙殼彈火槍,平均每十個華人里就有一支火槍,而且還專門訓練了民兵結營壘而抗敵。再加上每個華人的聚居點都有無線電通訊,一方受攻擊,立即便有其他地方的人趕來支援。馬來人曾經多次組織對華人村落的攻擊,但是華人們團結起來,反而給了馬來人極大的損傷。
去年胡發奎領兵前往廣東的時候,在汶萊蘇丹的支持下,沙撈越的馬來人拿督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軍隊,攻打了華人建立的城鎮古晉。雖然由於衛戍軍全部出征廣東,不過當地的民兵還是相當給力的。像是古晉這樣居民超過千人的城鎮,不僅有用上百名能夠作戰的民兵,而且還擁有兩挺重機槍。民兵們將重機槍架起,憑藉著修築起來的營壘和碉樓,對馬來人進行了痛擊,三百多名馬來人死在了這場戰鬥中,馬來人拿督最後驚懼不已,帶兵遠走。
也正是這場戰鬥之後,胡發奎向白南提出請求,派兵婆羅洲,剿滅婆羅洲對華人不友好的馬來人勢力。白南從善如流,立即便調派德意志兵團前往婆羅洲作戰。白南手上的唐軍正規軍數量雖然數萬,但是散布在整個清國也是看不見影了,加上本身還有部隊輪替的問題,所以他也只能調遣德意志兵團作戰了。
趁著這個機會,白南也想考驗一下德意志兵團的作戰能力。雖然出身於中歐的德意志人不會特別適應熱帶的氣候,不過大唐的後勤也是非常給力的,至少他們會有足夠的疫苗和風油精。德意志兵團從打造之初,就是希望能夠為唐軍在最艱難的環境中作戰,同時對付一些比較落後的殖民地敵人。所以這個場合最適合他們出戰了。
整個德意志第一旅出征,光士兵就是五千餘人。為了為他們提供保障,唐軍拿出了剛剛到手的三艘島礁級運輸艦,赤瓜號、美濟號和華陽號。其中赤瓜號運載了第一旅的武器彈藥和後勤補給,後兩艘船則專門運載士兵。除了三艘萬噸以上的運輸艦之外,還有兩艘三千噸的小型運輸船跟隨。
可以說,這次德意志第一旅的出戰,也是考驗杜鵑計劃後唐軍遠程兵力投送的能力。唐人的工業實力已經比剛穿越的時候有了顯著提升,上半年的時間內,就陸續有六艘島礁級下水交付,加上前兩艘已經交付的,大唐製造萬噸輪的能力已經得到了驗證。其中一半是被軍方留用,其餘則用於運貨和移民。而海洋級的三千噸運輸船上半年開工了10艘之多,這還是在西海岸船廠承建巡洋艦和其他船舶之外的建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