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懸疑•靈異 >盛唐風月 > 第594章 弄巧成拙

第594章 弄巧成拙

2023-11-25 14:43:46 作者: 府天
  正如崔儉玄說的那樣,為了給幼子起個好名字,他就差沒把九經給翻爛了,最終方才定下了一個自以為不錯的名字——朋。然而,對家裡人一說, 杜十三娘還好,正好回來探望母親的崔九娘卻把他慪了個半死,硬是說他就是想著狐朋狗友,所以連兒子名字都會瞎取一氣,朋字哪有鵬字威風?最後,還是崔五娘幫了他一把, 這才讓他辛辛苦苦起的名字沒有白費。

  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在外頭大多數時候都能端著沉穩的樣子, 但一回到家裡,崔儉玄立刻沒了正形。這天傍晚,高高興興的他從外頭回來,徑直興沖沖地來到了妻子的寢室,見兩子一女全都在杜十三娘身邊笑鬧著,他猛地彎下腰一手一個把崔琳和崔朗齊齊抱了起來,轉了個圈子把兩個尖叫的小傢伙放下,這才又去看了看襁褓中呼呼大睡的幼子崔朋,有些遺憾地嘆了一口氣。

  「這小子怎麼老是這麼懶,成天見他幾乎都在睡覺,比他阿兄阿姊懶多了。」

  「孩子還小呢。」

  杜十三娘知道丈夫的脾氣,親自起身給他脫去了外袍,又為他換上了家居便服。可還不等她開口問外頭的情形,她就只見崔儉玄突然伸出手來,緊緊握住了自己的柔荑,因笑道:「十三娘, 我可有一個最好的好消息告訴你!這馬球參軍我終於不用再當了!我已經得了准信,這幾日就會轉任太原府。唉, 我還想著能去朔州或是蔚州, 也好距離杜十九近一些,可結果別人覺著我拱手讓出大權,過意不去,竟硬是給我擇了太原府的陽曲令。」

  一外放便是一個縣令,這還只是崔儉玄仕途上的第二任官,杜十三娘也大為訝異。想當初杜士儀自萬年尉而左拾遺,還在麗正書院中修過書,這也不過放為成都令,即便陽曲不及成都富庶,但卻是在太原府下轄,亦是緊要之地,足可見別人對崔儉玄主動讓位的酬謝重得很。見崔儉玄高興之外仍有些懊惱,她見屋子中沒有外人,便笑著在丈夫的面頰上輕輕吻了一下。

  「不要緊,太原到雲州就已經不遠了。你能為了我和阿兄,不惜外放,我已經很高興了。幸好阿娘寬容……」

  「阿娘一直說我得出去歷練歷練,哪裡會攔著我外放。」崔儉玄被妻子那一吻鬧得心猿意馬,忍不住就攬著人坐下了,眼神之中滿是對此次離京的憧憬和嚮往,「兩京雖好,可遍地都是達官顯貴,說話不能好好說,做事更是處處掣肘,我早就膩歪了。還是杜十九聰明,三兩下就躲出去獨當一面了,你看看他去年一年折騰出多少事來,多風光?你那嫂子才嫁給他幾天,一下子就封了縣君!你都給我生了三個孩子,我可不能輸給杜十九!」

  見丈夫竟是被激起了好勝心,杜十三娘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可更多的卻是欣慰。趙國公爵位早就由崔儉玄的長兄崔承訓襲了,但入仕之後卻談不上多順暢,這也是大多數勛臣子弟的通病了。大唐從開國以來,每朝封的國公都有幾十個,子子孫孫襲爵下來,怕不早就二三百了。崔承訓還算是人品能力都不錯的,在朝中也只能混跡在太常寺這種地方,而崔儉玄不可能再和長兄去爭崔氏的資源了。

  「既然如此,這幾天我就悄悄把行裝打點一下吧。」

  對於崔儉玄的調任,崔家上下心照不宣,趙國夫人心裡不舍,嘴上卻說得異常硬氣,只囑咐杜十三娘隨去任上好好看著崔儉玄。崔五娘則是在崔氏家奴部曲之中仔細遴選,挑選了二十多個穩妥可靠的。然而,就在上上下下預備停當之際,這天午後,身為崔家女婿的王縉便陡然造訪,見到趙國夫人後直截了當地吐露了自己剛剛得到的消息。

  「之前去雲州雲中縣上任的那個縣令韓不為,在馬邑接到調任懷仁的吏部公文之後,不巧從馬上跌下發了小中風,難以上任,所以派人快馬到長安城告病。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杜君禮之前上書言建懷仁縣,陛下不和政事堂商議便獨斷專行,再加上朝中頗有不服他的,這下子竟是非議極多,而且……」

  儘管杜士儀沒有成為崔家的女婿,但趙國夫人對其當年仗義極為感念,再加上很喜愛杜十三娘這個媳婦,所以一聽到杜士儀又成了眾矢之的,她登時急了:「而且什麼?夏卿,你有話就直說,不要吞吞吐吐說半截,要讓我們急死不成?」

  「而且,不知道怎麼回事,有人就把事情牽扯到了內兄的身上。」王縉見趙國夫人和崔五娘同時變了臉色,他少不得細細解釋道,「內兄明經及第,一任參軍之後,調外任就立時驟遷陽曲令,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心裡自然是羨慕嫉妒恨。」

  他習慣性地用上了杜士儀很喜歡用的一個舊詞,隨即哂然一笑道:「還有人把杜君禮在雲州都督府中任用官員的情形都翻了舊帳,道是他任人唯親。既是如此,要復置懷仁縣,幹嘛不調自己的妹夫去?難道就因為懷仁一窮二白,沒有一丁點根基,於是就捨不得自己的妹夫?」

  「這簡直是血口噴人!」趙國夫人素來多病,脾氣很溫和,此時終於忍不住震怒了起來,「十一郎調任陽曲令的事,是這些天才定下的,而且他多年操持為朝廷遴選出了不少人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別人看上了他的位子,他讓出來,又不是他自己看中了陽曲令!如此都要牽強附會,敗壞杜十九郎和十一郎的名聲,實在是欺人太甚,以為我崔氏就好欺負不成!」

  岳母驟然大發雷霆的樣子,王縉也是第一次看到,此刻連忙想要開口安慰。可這時候,竟是杜十三娘搶在了前頭:「阿娘先別生氣。想來是那位雲中縣令不忿轉為懷仁縣令,所以借著告病的由頭,想要一泄心頭之忿。如今說什麼做什麼,反而會被人以為是我們心虛。身正不怕影子斜,當年夫君得了參軍之職,也是陛下的任用,而現如今去位,也是因為任期屆滿。選官是吏部的事,如今吏部齊侍郎是陛下很器重信賴的人,倘若沒有得到聖命,豈會隨意決定陽曲令人選?」

  「十三娘說得對。阿娘先不要著急,我們不如先靜觀其變。」崔五娘也附和著安慰了母親,見趙國夫人果然漸漸平復了過來,她喚來婢女先把母親扶去了後堂休息,這才對王縉問道,「夏卿可知道,這消息驟然爆發,是否有什麼徵兆跡象?」

  「阿姊果然明察秋毫。」王縉露出了一絲笑容,意味深長地說道,「這些議論都是突然傳遍了大街小巷,幾乎就在那位韓明府告病摺子送到尚書吏部的一瞬間。」

  「就是阿娘那句話,真當咱們崔家是好捏的軟柿子不成?」杜十三娘柳眉倒豎,沒了剛剛在趙國夫人面前的溫婉,「別人暫且不說,那韓不為我非要給他個好看不可!敢詆毀阿兄和夫君,他就等著瞧吧!」

  在滿城風雨之中,武惠妃自然從高力士口中得到了這麼個消息,一時又驚又怒。須知崔儉玄讓出了那個位子,她早早授意李林甫選定了人,從而在那些應選參加馬球賽的人當中挑選人才栽培,翌日可以為壽王李清的臂膀。所以,對崔儉玄的知情識趣,她很滿意,至於李林甫如何走通吏部門路,為其謀了陽曲令,那她就不得而知了。現如今事情驟然爆發,也就是說李隆基興許會洞察到其中隱情,她如何不惱?

  正沒地方出氣的時候,她就只見李隆基陰著臉進了殿來,一驚之下慌忙笑臉相迎。想方設法笑意奉承了天子稍露歡顏,她就讓人送了春日最時鮮的櫻桃漿上來,雙手將小巧的琉璃盞送到了李隆基跟前。

  「愛妃可聽說了外間的一樁奇聞?」

  「陛下是說新任懷仁令告病的事?」武惠妃索性直截了當把這條導火索拿了出來說,見李隆基微微頷首,她就笑道,「妾只是覺得那懷仁令還真是病得是時候,剛得了吏部的加急告身,立時就發了小中風,說不定是因為懷仁無城無民,心裡不痛快吧?自己不痛快,就要別人也不痛快,想來他對於折騰他折騰得不輕的雲州杜長史存下了怨氣,於是便把崔家十一郎給牽扯了進來。說起來崔十一郎還真是不走運,他又沒招誰惹誰,卻成了被殃及的池魚。」

  武惠妃直言不諱,李隆基面色稍霽,飲了一口櫻桃漿便若有所思地說道:「愛妃此言有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只是朕當初選杜君禮為雲州長史時,雲州亦只得一座稍稍修繕的廢城,兩千軍民,一千匹帛,獨當一面的他甚至都沒處去求助。現如今懷仁縣雖也是要平地起新城,但杜君禮既然敢對朕提出來,又請派官員,自然會撥款撥人撥兵馬,難道還會把縣令和幾個屬官干晾在那兒?兩相對比,這韓不為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天子既然已經一錘定音將此事定性,武惠妃如釋重負,當即小心謹慎地順著話頭附和了兩句。可讓她沒想到的是,李隆基突然又話鋒一轉道:「不過,雲州新置之地,既然有人說杜君禮任人唯親,朕不妨就成全了他。崔家那小子就不要去陽曲了,直接去懷仁把擔子挑起來。朕倒要看看,他們郎舅倆是否都有擔當!」

  此話一出,一旁的高力士雖有些愕然,但知道天子金口玉言,崔儉玄恐怕真的要去雲州了。可想到杜十三娘託付,為崔儉玄正名倒不用操心,但務必要韓不為好看,他又想到這次事情的幕後名堂,他便微笑道:「大家聖明。只是,那原懷仁令韓不為,還有這些議論……」

  「韓不為此人,挑肥揀瘦,毫無擔待,知會吏部,永不敘用!父親如此,兒子恐怕也不會好到哪兒去,不許州官將其貢入科場。」一句話把韓不為從今往後打入了冷宮,李隆基頓了一頓,這才若無其事地說道,「至於議論,言官諫官暫且不論,力士你去查一查這些動靜的來源。」

  「是,奴婢遵命。」高力士甚至連餘光都沒有去瞥武惠妃一眼,恭恭敬敬答應一聲退了出去。他很清楚,這次又是一個絕好的良機。

  即便每次都是一絲一絲的疑忌,但總有一天可以讓天子那一堵信賴的堤岸徹底潰決。

  繼續求推薦^_^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