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雙弦共振法(2/3)
2023-11-25 13:12:56 作者: 昭靈駟玉
「進軍石墨烯領域?」會議室內,喬弘文微愣,與會的幾位負責人也是閃過一抹驚訝之色。
最近這段時間,隨著華盛科技步入正軌,公司的高層也都開始琢磨這轉型後的華盛集團下一步該怎麼走,老闆沒有做出具體的大方向決策,高管們也在私下討論了很久,最大的討論就是猜測黎川可能著手人工智慧。
畢竟這是科技圈當下最火熱的領域,而且大家都知道黎川是計算機的本科畢業生,儘管是個本科生,不過那是因為他沒有選擇讀研的原因,不然全世界一流的大學都會搶著要,而且黎川選修了許多門課程的事情也是多數人知道的。
不過,最終的結果一出來出乎了喬弘文等人意料,沒想到他居然選擇走基礎新材料領域。
一會兒之後,黎川緩緩說道:「石墨烯之所以沒有實現大規模量產或產出來的不達標,主要是沒有找到一種合適大規模生產的方法和途徑,這也是石墨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目前的主要製備方法諸如『微機械剝離法』、『外延生產法』、『氧化石墨還原法』、『化學氣象沉積法』、『切割碳納米管法』、『聲波分離法』等層出不窮,但無一不是失敗的製備技術。」
說到這裡,黎川拿出了一塊U盤放在會議室的桌面上,然後輕輕一甩,U盤自桌面上滑到了技術研發部門主管的手前,道:「裡面有一套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全新的製備石墨烯理論體系——雙弦共振法,非常成熟製備體系,胡總監你組織專項團隊,從理論到實踐這個步驟,我交給你和你的團隊去完成了。」
「什麼?」研發部主管胡延軍感到不可思議,望著黎川那平淡的語調下展現出來的自信,說明絕非妄言,再次看向桌面上的DNA數據分子存儲器,胡延軍帶著略顯輕顫的手將之慎重的收好,然後重重的點頭,道:
「謝謝董事長對我的信任,保證完成目標任務。」
現在用起人來黎川才放心,不然他還真不大敢吧這麼關鍵的製備技術放下去。
不僅是胡延軍,其他幾位的內心也是尤為震動,起初黎川在說出華盛集團下一步戰略是全面進軍石墨烯領域的時候,大家的內心還是充滿了質疑。
因為華盛集團在石墨烯領域是正兒八經的新人,沒有任何技術沉積和經驗,冒失的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對於任何公司的來說都是不明智的選擇。
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的,這個時候大家才如夢初醒,黎川可是發明了一項不可思議的超級科技,技術才是他真正的強項,他是個精通數十門學科的怪咖級人物的事情也不是什麼秘密,不過是因為近來華盛的日益壯大,作為創始人兼公司掌舵人的身份蓋過了他是科技大咖的一面。
喬弘文幾個人在震驚之後,一下子變得激動了起來。石墨烯領域,這可是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超級市場,掌握了製備石墨烯的量產技術,就等於掌握了「後矽時代」的制高點和主導權,未來石墨烯領域都得按照華盛科技的標準來玩,其中的商業前景難以想像。
「劉主管,你們採購部門配合研發部,進購一批石墨。生產部也提前上馬計劃,今年秋季一定要上線華盛的第二款產品,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黎川看向了採購部主管劉龍陽,而後又將目光移動到了喬弘文身上:「老喬,你儘快組織一個臨時的收購團隊。」
「收購團隊?」喬弘文不解,不是有體系成熟的製備理論了嗎?
黎川點點頭,解釋道:「截至目前位置,已經超過2600項石墨烯的相關專立提出申請,並且每周都還在增加,雖說至今都沒有人跳出來說已經發明了某項延伸技術材料,但我敢保證,如果華盛對外發表相關的技術報告,等來的不是收穫而是一張張精心籌備好的國際法院傳票。」
喬弘文一聽反應過來,頓時深以為然的點頭,假設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毫無疑問,肯定是華盛科技勝訴,因為人家根本不在乎法院的判決結果,可那樣一來在打官司期間提供相關技術資料給法院審核,便意味著技術外泄。
黎川沉吟的接著說道:「這支收購團隊不能以華盛科技的身份出現,通過註冊一些皮包公司或收購一些相關的企業,儘可能去收購石墨烯領域的專利。務必廣撒網,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永遠不是華盛的難題,如果有那一定是給的不夠多,所以我們不怕對方接機狠敲我們一筆,我們反倒是怕他們不開口。」
相比較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專利費這點成本支出根本算不了什麼。
「明白!」喬弘文點點頭,這個時候從那些技術專利申請者身上獲得技術轉讓,將來可能會帶來的麻煩也將迎刃而解。
現在石墨烯申請的技術專利雖然與日俱增,應用前景也是一點一滴的明朗了起來,但真正到實現廣泛引用還充滿了不確定性。
再者絕大多數申請所謂的技術專利都虛得很,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說發明了相關的技術延伸材料,在這種時候出一份合理的轉讓價格,基本上大多都會動心。
等到了華盛科技公布技術報告的時候,那些人即便後悔也晚了。當然,華盛只會收購專利,自身不可能在核心技術上去申請專利。
「黎董,石墨烯方面的相關優秀專長型人才我集團公司還是非常緊缺,這個問題不能被忽視掉。」技術部負責人胡延軍連忙提出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
「這個你不用擔心,人才的問題我會想辦法幫你解決,暫時先組織一批人先開始,把骨架構建起來再說。」黎川沉吟道:「就這樣吧,散會。」
臨時會議結束之後,各部門各司其職,技術部負責人拿著黎川的數據U盤如獲至寶一般,胡延軍這位研發部主管立即從公司內部組織了一批最優秀的工程師對其展開論證工作,另一邊採購部也開始進購一批石墨,生產部也開始跟進準備工作,一旦技術體系落成並完成論證,隨時準備量產。
人才方面,黎川剛好想到了一個不錯的策略,正好可與公司即將展開的華盛科技孵化所掛鉤,與高校學府建立合作關係,由其提供優秀的科研人才能夠解決華盛急缺人才的難題。
三天後,李若嵐與黎川兩人一起離開了華盛總部,搭乘當天的航班北飛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