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帶著超市回五零 > 第228章 【228】4000+

第228章 【228】4000+

2023-11-24 17:14:09 作者: 雲沐晴
  「你看啊小小,你為了你的兩位叔叔,還有我們倆的工作,本身就已經費了不小的勁兒了,後來買房子,孩子們上學,這樁樁件件,哪個不是你親力親為的?玉蘭昌繁能找著工作啊,我們心裡就更感激你了,如果這接下來的幾個孩子都讓你掛念,你讓我們的臉皮子往哪兒擱啊?」

  華鈴(二嬸)說完後,梁紅(三嬸)也接話。

  「對,我也是這麼覺得,不止是我,孩子們也是這麼想的,就這農場的活,還是他們自己報名得到的,再說,這是去農場,不是下鄉,有工資,他們從小在農村長大,去農場也能活得下去,沒啥不好的。」

  話雖如此,可曾尛還是覺得過意不去,兩位嬸嬸一起勸她。

  「你不用不好意思,你又不是他們的爹娘,憑啥管到底啊,這未來啊,得靠自己去爭取才行,哪兒能好工作都讓咱們家給碰上了啊,等再過幾年,我們把工作傳給他們就行了,所以以後啊,就甭替他們操心了!」

  「對,這昌盛還有四年畢業,到時候我們也不需要你操心,你呀,就顧著你的小家就行了,叔叔嬸嬸當初也沒幫你什麼,可是你從小到大卻幫了我們太多太多,我們已經感激不盡了,放心,孩子們都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這都是好事兒!」

  曾尛默默的算了下時間,現在他們十八歲,等到77年的時候,才27歲,27歲上大學是晚了點兒,可這也不代表沒有機會啊,只要他們考上了大學,那就一切還有希望。

  飯後,曾尛特意將幾個弟弟妹妹的地址要到手裡,想著得空的時候督促他們一下。

  吃過飯曾尛收拾好碗筷後,給爺爺奶奶各準備一盆熱水,泡完腳後,伺候他們睡下,這才回了自己的房間。

  姊妹四個的房間很乾淨整齊,哪怕她們不在家,這床褥也會隔幾天曬上一曬,這是老太太的一種精神寄託。

  雖然他們這一家人如今被分的四零八散的,但一直是一條心,這是很難得的。

  黃氏當年縱然有錯,可是她也為自己的無知和愚孝付出了血的代價。

  慶幸的是,曾蕊這孩子,除了性子冷了點兒,孤僻了點兒,其他還都不錯。

  學習不錯,對爺奶姐弟兄妹的都很好,這是她無比欣慰的地方。

  她的病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當初她就已經判斷過,她的病可愈。

  去年放假的時候,她就已經帶她去省城的醫院做過手術矯正,目前已經和常人無異。

  所謂石女,也稱為石芯子,民間一般用這個詞來稱呼先天無法進行X行為的女性。

  石女一般分為兩種,即所謂的「真石(內石)「和「假石(外石)「。

  真石女屬於先天性的Y道缺失或者Y道閉鎖,指生Z器官中Y道或者是Y道和子G的發育不.良或缺失。

  假石女則屬於C女膜閉鎖(或肥大)或者Y道橫膈,指Y道及其他生Z器官發育良好,僅因為Y道或c女膜的異常情況而造成的**無法進入。

  曾蕊就屬於假石女,由於她送醫及時,通過手術進行了矯正,已經恢復正常的月經和日後的X生活能力,也不會影響生育能力,這已經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曾蕊開始是十分抗拒去醫院的,甚至還對她說,日後她不打算結婚生孩子,所以不用看。

  曾尛卻沒將她這話當做真話一樣看待,強行拉著她去醫院做了手術,把她變成了正常的女孩子。

  之後她就發現這孩子變得比以前稍微活潑了點兒,偶爾還會和他們開開玩笑,也沒之前那般的自卑了。

  所以有時候女人或者女孩子的話啊,不能當真,嘴裡說著不去不去,這病看好了,心結也就放下了。

  後來問她,她才說自己是害怕花了錢也治不好,所以才不敢去的。

  原來是怕花錢,這苦日子過慣了,就算手裡有錢,也不捨得花。

  提了曾蕊自然不能不提曾垚,不管以前有多少反對她收養這個孩子,曾尛始終沒覺得收養她自己虧本了。

  居然還有人說她沒收養的資格,他以為這個年代能和後世相提並論?

  這個年代家家戶戶最不缺的就是孩子,因為生不出兒子和別人換孩子的比比皆是,更不要說扔個孩子或者撿個孩子了,幾乎每隔時間都要遇到一個。

  她拿了曾垚家的錢,為什麼就不能把她養大,收養?

  把她交給別人,她能放心嗎?

  自家還吃不飽,誰家會養她?

  就算接受了,她給著錢,也未必會像她一樣這般對她。

  所以那些說她聖母的,大概壓根兒就不懂得人世間的溫情冷暖,不是所有的事兒,都能用霸氣側漏來替代的。

  如果一個文的作者塑造出來的人物動不動就斜睨看世界,裝B牛叉,不聖母,那麼她的文反而沒有血性和靈魂,不反駁一切圍攻,她只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兒,聖母就聖母,人家小小樂意就行,不需要這些局外人指手畫腳。

  曾尛只知道,如果沒有曾垚,或者沒有後來的曾蕊幫忙照顧爺爺和奶奶,恐怕他們所有人都不能這麼放心的在外工作和學習,所以這就是因果循環,唯有當初種下的善因,才有了如今的善果。

  有句話怎麼說的,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她們倆女孩兒如今可不就是這個狀態?

  第二天是周六,怎麼吃過早飯之後就拿著糖果去鄰居家串了串門,給孩子們發倆糖果,順便又對大人表示了感謝,感謝他們長久以來對老人的照顧。

  之後就開始在家洗洗涮涮,沒有洗衣機的幫忙,拆被罩換床單,可把她累壞了。

  折騰了一天,也只是把老兩口那屋給清理了一遍。

  天快黑的時候,曾淼、曾垚、曾蕊姐妹仨都回來了,曾淼現在上高二,曾垚和曾蕊也剛升初二。

  姐妹仨看到曾尛的時候,高興的齊齊把她給抱了起來,曾尛也很高興,姊妹四個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的,像樹上的麻雀一樣吵鬧不停,老兩口在旁邊看著,眼睛不自覺間就濕潤了。

  「真好啊,老伴兒,你看這一家家的過的多好,如果咱家老大還活著,肯定高興的合不攏嘴!」

  「可不是,曾森已經大三了,明年就畢業了,曾焱明年轉正,這可都是好兆頭,老大這一房那就好比地裡頭的芝麻開花,節節高升!」

  「呀,什麼味兒啊姐,怎麼這麼香呢!」

  曾淼肚子早就餓了,進廚房一看,大籠鍋上不知道蒸了什麼,進去的時候,味道更加濃郁了。

  這個時候曾奶奶進來,「你姐姐啊,為了給你們這幾個妹子做好吃的,在廚房裡忙活了一下午呢!」

  「那,那到底做了啥好吃的?」

  看著姊妹仨灼灼發亮的眼睛,曾尛笑道:「那你們仨去將外面的床單被罩收了去,衣服還沒幹,晾著吧,之後將家裡其他幾個屋子都整理一下,今天我只整理了奶奶那屋,其他還沒顧上,累了,你們就替我幹了!」

  「得嘞,這有什麼難的,您就瞧好了吧!」

  曾尛聽曾淼的京腔,表示很有興趣,「你這哪兒學的啊?」

  「還能哪兒學的,大姐不是給爺爺奶奶買了收音機嗎,那上面相聲的聲調就是這個,我姐老學!」

  『噗嗤』,曾尛笑著颳了刮曾淼的鼻子,「看不出來,你模仿能力這麼強,那你們趕緊的動起來,我給你們做點湯,炒點菜去,」

  曾尛在廚房又忙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直至晚上八點,曾家的團圓飯才做好。

  今天她嘗試做的是東北有名的粘豆包。

  方法是在空間電腦上找的,特意抄到紙上,一步一步做下來的。

  因為之前大學同學給他們帶過粘豆包,老好吃了,所以今天早上她起得早,就在空間裡先折騰上了。

  所謂的粘豆包黃燦燦的,特別好看,是用大黃米做的,這製作粘豆包的第一步,就是將先將大黃米泡上半日,然後淘淨沙子,之後晾大半干,磨成面,這得虧家裡還有個小磨盤,要不然這咋弄啊?

  一點兒不簡單,要不也不會折騰到這個點兒吃飯。

  當然,一些準備工作她在空間的時候就做好了。

  你比如將玉米面和黃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饅頭那樣進行「發酵」。

  待發出酸味,開始用手揉面。

  這一步關係著整個粘豆包製作的成功與否,也關係到口味和色澤,所以對發麵人的要求較高。

  一般傳統發麵的人應該是家裡相貌較好,性格溫和,善良的人,據說這樣發出來的面就如其人一般,入口細滑,帶有絲絲甜意,色澤金黃。

  這一點,她應該符合條件,哦?哈哈~~

  第二步就是制餡。

  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搗成豆沙醬,放入細沙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備用。

  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關重要,如果幹了或者稀了,都意味著餡料的失敗。

  需要費時調好,糖量最好少一些,防止口味不同。

  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黃米麵將豆餡團包入裡面,團成豆包狀,放入鋪有波羅葉或梨樹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蒸二十分鐘,即可出鍋。(也可不放蘇子葉或梨樹葉,改墊其他東西,只要能撿起來豆包即可)

  由於粘豆包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所以在東北,傳統的做法是一般在初冬時把過冬的粘豆包包好,蒸出鍋後放在蓋簾上在外面室溫凍上一個夜晚。蒸熟凍完後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時在鍋里熱透了就可以了。

  (放心,今天這一章會多出個幾百字,免得大家說我湊字數)

  曾尛第一次做出來的黃豆包顯然是不成功的,起碼沒有人家圖片上的那麼好看,豆沙醬煮的破了皮,煮豆的水分沒掌握好,糖量也沒放太多,因為要照顧老爺子和老太太的口味兒,太甜了他們吃不慣。

  正好她家院子門前種了幾棵紫蘇,紫蘇的葉子摘下來鋪到蒸籠上,還真的很方便。

  大家都是第一次是粘豆包,熱乎乎燙手的時候,姐兒仨就呼哧呼哧的來回顛倒著手,一邊吹一邊往嘴裡咬,那饞嘴的小模樣,曾尛看著非常滿足。

  「我第一次做,沒做好,下次有機會,肯定不會像今天這樣的!」

  粘豆包也能蘸白糖吃,吃起來的時候,香甜粘嘴,也可拍成小圓餅用油煎吃,味道更是香酥脆甜,小孩子們冬季里還願啃凍豆包,練其牙齒,吃著玩。

  再複雜一點的話,可滾上炒熟的黃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種糊香豆味,叫做「驢打滾兒」。

  幾個丫頭吃的時候,曾尛收拾了二十個出來,跑到二叔三叔家各送過去十個。

  他們家剩下的二三十個,估計能吃上好幾天。

  「姐,這豆包可真好看,顏色賊漂亮,我第一次吃這麼好吃的豆包!」

  「這和姐姐之前蒸的白面豆沙包不一樣呢,不過我感覺兩種吃食各有特色。」

  「說起這粘豆包啊,其實也叫豆包,最早起源於滿族,因為滿族人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等。

  其實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都非常的普遍,只不過做法不太一樣,你看之前我給你們做的都是磨成細粉的豆沙粉做的,還有一些是和紅薯紅豆柿餅摻和在一起做的豆包,也非常好吃,為了製作美食啊,大家集思廣益,各有各的地方特色,是人們冬季或者過年的時候,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

  據我所知,粘豆包一般都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

  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

  粘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你們再看今年,其實形勢非常不好,全國各地都在鬧災,咱們能吃上一頓粘豆包啊,真的挺不容易的。」

  「姐,那這大黃米是啥啊,是咱們這邊的小米嗎?」

  「不是,大黃米(又稱『軟黃米』),與『小米』非同一種作物,是由糜子(黍)去皮加工而成,適於貧瘠乾燥土壤生長,華北、東北地區以糯性黍子為主,以陝西、甘肅、寧夏等地以粳性黍子為主。」

  姊妹仨聽的模稜兩可的,對於曾尛所提,她們不是很懂,但是曾尛也是在看了詳細的介紹之後才發現這和她為的小米完全不一樣。

  黃豆包包的並不大,也就是普通飯店賣的那種大小,曾尛吃了兩個,姐妹仨一個人吃了仨,爺爺奶奶也是一人吃了兩個,還每人喝了一大碗白麵疙瘩湯,配菜是炒小白菜,清爽又可口。

  這一晚難得姊妹四個湊齊了兩張高低床,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曾尛聽她們講在學校發生的事兒。

  但一般都是曾淼和曾垚侃侃而談,曾蕊相對比而言,就沉默的多。

  曾尛就忍不住探出頭問她:「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不開心?或者同學們不好相處?」

  曾蕊忙低下頭看曾尛:「不,大姐,你誤會了,我在學校挺好的,雖然這次沒有和垚垚姐分到一個班,但是大家對我挺好的,我和他們相處的也很愉快,只是覺得自己很幸運,身邊的同學們,在學校吃的都是最便宜的鹹菜和窩頭,而我卻有幸吃的到東北的特色美食,如果我還在張家的話,我……,」

  後面的話,曾蕊聲音一哽咽,就說不下去了,那邊曾淼曾垚一起下了床,同時來到她這兒安慰她。

  本章4547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