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1641:收南盛,殺安慛(五十一)
2023-11-23 07:14:05 作者: 油爆香菇
鄭浩如此有自信心,喜歡捧臭腳的幕僚自然無腦吹噓,他們與鄭浩一樣有著沒來由的信心。
亦或者說,他們沒有見識過亓官讓與孫文的組合,對這兩個人的可怕沒有具體的認知。
不願意捧臭腳又有理智的幕僚自然不看好鄭浩的想法。
鄭浩與虎謀皮之前就不查查對手的戰績?
亓官讓就不用說了,這人的存在感不高,但要是將他做過的事情擺出來,令人細思恐極。
孫文呢?
孫文的存在感可比亓官讓強多了,北疆那些倒霉蛋先不說,先說比較近的事例——姜芃姬讓聶良折戟沉沙,孫文出使可出了不少力。這麼一個不動聲色就將敵人算計到死的人,哪個傻瓜會將孫文當成普通老人看待?這兩個人加一塊兒,戰鬥力可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
不過,但凡賭徒,沒誰願意聽不利於自己的言辭。
鄭浩就是那個賭徒,自信自己能從坐莊出千的莊家手中啃下一大塊肉。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鄭浩這頭肥羊要被莊家宰了,但下了場的賭徒可不會這麼認為。
任何阻攔他們下注的人,那都是阻攔他們一夜暴富的階級敵人!
因此,幾個少有的有理智的幕僚提出的建議被鄭浩拋到了腦後。
人多對人少,幕僚的建議沒掀起多大水花。
當鄭浩嘗到這場賭局的甜頭,他就更加不在意幕僚的「忠言逆耳」了。
「哈哈——難得,聶清這個黃口小兒居然也有說軟話的時候——」
鄭浩將聶清寫來的信函倒扣在桌子上,撫著鬍鬚露出些許暢快得意的笑。
聶清父親聶良活著的時候,鄭浩總害怕被聶良清算,這麼多年戰戰兢兢、夾緊了尾巴做人,為了討好聶良,他還施展了迂迴外交政策經,巴結聶良的親眷,例如聶清這個小屁孩兒。
算年紀,他比聶良還大了整整十歲。
論輩分,他比聶良高了一輩,與聶良的父親同輩,是聶清的爺爺輩。
幾年之前,聶清大婚,他眼巴巴給聶清送了一份厚禮,結果卻收到兩封回信。
一封是正常的感謝回信,書面十分官方,一瞧就知道是旁人代筆抄寫的,半點兒誠意也無。
另一封是聶清親筆回信,但內容卻將鄭浩氣得面色鐵青。
聶清在信中委婉指出鄭浩作為一個小地方的縣令應該以百姓生計、造福百姓為工作重心,不能搜刮民脂民膏充實自己的腰包,隨後還將鄭浩送上去的厚禮折算成銀錢全部充公了。
當鄭浩知道聶清的所作所為,頓時氣炸,私底下沒少辱罵聶清是個偽君子做派。
為何這麼罵?
聶清的父親聶良是個連親眷都殺的狠角色,暗地裡為了發展勢力爭奪聶氏大權,他手上一點兒都不乾淨,做的事情可比鄭浩狠辣陰暗多了。聶良作為聶清的父親,既然他這么正人君子、浩然如風,不應該大義滅親,第一個先打臉老爹?結果卻是鄭浩被對方不陰不陽諷刺。
對比聶良和自己,再看看聶清打臉的「虛偽」舉動,鄭浩對聶清記恨在心。
他眼巴巴送上厚禮還被新郎叱罵厚禮的來路不正,真踏馬有毒!
如今風水輪流轉啊,鄭浩美滋滋。
他諷刺過後,重新將倒扣的書函拿起來,每個字都細讀一遍,仿佛在回味那種美妙滋味。
「將軍,聶清那邊不會察覺了吧?」
鄭浩反問一句,「察覺什麼?便是察覺了又能如何?失去聶良的庇護,沒了衛応的謀劃經營,聶清就是一隻沒有斷奶的狗崽。他沖人狂吠又能如何,凶起來還能咬死我不成?」
言外之意,鄭浩沒有將聶清放在眼裡。
聶良臨終前留給聶清的武裝都被姜芃姬扒了個一乾二淨,這奶凶的奶狗能掀起什麼風浪?
幕僚擔心道,「聶清是不足為患,但他要是把將軍暗中與柳羲合謀的事情捅出去……」
士族之間也有一條鄙視鏈。
因為中詔曾是五國中最強大的國度,士族也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東慶作為鄙視鏈中下游,他們對姜芃姬的態度中立偏排斥,再加上姜芃姬滅殺聶良那麼多精銳和將領,這些將領大多與中詔士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新仇舊恨,自然更加厭惡。
往輕了說,鄭浩的舉動是胳膊肘往外拐。
往重了說,鄭浩就是投敵叛國的叛徒,要被中詔士族集體針對的。
鄭浩不是沒考慮過,但在利益面前,危機又算得了什麼?
再者——
「哼,放心,聶清小兒不會說的,因為他沒證據。」鄭浩篤定地道,「聶良生的這個崽兒,真不像是他的種。聶清做事說話一板一眼,呆傻得很,沒有拿到鐵證之前,他不會隨意污衊人。我與東慶那一撥人的合作小心著呢,沒有留下馬腳,聶清便是想斥責都不成……」
幕僚道,「聶清的脾性的確……」
倒不是聶清太天真,只是他的思想與亂世諸侯不一樣,更加「正人君子」。
若是作為盛世人,聶清以「清正浩然」之名,成為名揚天下的名士也是遲早的事情。
只能說,聶清生不逢時,他不該生在亂世。
幕僚建議聶清先下手為強,率先一步將不敬的鄭浩打為亂臣賊子。
用借力打力之法,將鄭浩豎成靶子,讓他受人攻訐,藉此遏制鄭浩的發展勢頭。
不論鄭浩是真叛國還是假叛國,多少給他教訓,讓他知道收斂氣焰,聶清卻舉棋不定。
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倘若沒有冤枉鄭浩還好,若是冤枉了他,難免會打擊聯盟的信心。」聶清嘆道,「自從湛江關一役之後,眾人對柳羲是聞之色變,失了抵抗的信心。好不容易恢復些許軍心,若此時污衊盟軍私通敵人,不知其他人會如何想……難免人心惶惶,聚起的人心又散成一盤散沙。」
幕僚的想法偏向激進,思考的重心是如何打壓、遏制鄭浩崛起的勢頭和囂張氣焰,對於污衊這個可能性考慮不多。聶清的思考重心卻是「不慎污衊鄭浩會有什麼不可挽回的後果」。
這二人的想法都沒錯,但誰都看得出來,聶清還是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