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院士評選
2023-11-21 08:02:50 作者: 學者醫
就這樣,林浩跟曹原兩個人,極其低調的在星空科技的實驗室里寫著論文,絲毫沒有在意外界的質疑聲。
因為他們倆知道,等論文發表出來以後,真正的轟動才會開始。
可讓林浩沒有想到的是,先來到的是自己的院士評選結果,林浩收到了讓自己去帝都參加工程院院士大會的邀請函。
在院士大會上會公布評選結果以及頒授工程院院士榮譽。
按照規定,工程院院士每兩年一評,在奇數年評選,偶數年召開全體院士大會。
關於全體院士大會,林浩還非得去一趟不可,沒有辦法,除非你不想要那份榮譽了。
終於林浩趕在7月28號之前,跟曹原把常溫超導體材料的論文搞定,通過郵箱及時的發了出去,用郵寄的辦法太費時間了。
還有就是因為曹原的關係,《自然》雜誌還給曹原配了一個專屬聯繫的編輯,這種待遇只有得過年底人物的人才有。
接下來就看《自然》雜誌的了,27號是周四,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趕上下周的周刊。
而林浩呢直接搭的27號晚上的飛機直飛帝都,準備第二天的全體院士大會,整個會議的會期也要持續到8月3號。
其實按照以前的傳統,工程院全體院士大會是要在5月28日舉行的,可奈何經過2020年,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所以舉辦日期也只好跟著變,推到了7月份。
28號那天,還是在那個有點熟悉的大廳里,國家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全體會議正式召開。
一路上,林浩極其年輕的面孔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大家紛紛的跟林浩打起了招呼,尤其是幾位已經白髮蒼蒼的老人,特意過來跟他握了握手。
而林浩一個都不認識這幾位老人,還是在旁人的介紹下才知道,這幾位都已經是年滿80的資深院士了。
林浩對這些老先生,無不感到佩服萬分。
另外讓林浩感到驚訝的是竟然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
看著面前熟悉的比爾·蓋茨先生,林浩有點不真實的感覺,見到自己的偶像以後,上前去打了一個招呼。
另林浩意外的是,蓋茨先生竟然認識自己,兩個人就這樣互相友好的交流了10分鐘左右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經過了解,林浩才知道自己有多不諳世事,原來蓋茨先生早已經是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了,另外眼熟的就是鷹醬密西根大學的副校長胡先生了,同樣也是外籍院士。
這場會議會期等到星期一,才到了為去年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頒發院士證書。
林浩拿到的則是信息與能源工程管理部的院士,在台上從院長手中接過了院士證書。
這一下林浩身上的頭銜又多了一個,算是榮譽頭銜吧。
林浩拿在手裡的時候,想到的卻是等後年曹原在這裡也一定能拿到一個。
就在林浩身在帝都的時候,遠在倫敦的《自然》雜誌總部里,一位專業負責重點關注目標投稿的編輯,收到了曹原發來的論文郵件。
不敢耽擱,直接打開查看了起來,曹原的名字,身為資深編輯的她可不謂不熟悉。
而論文的內容直接震撼到了她,立刻聯繫總編輯。
兩個人在商量了一下以後,把曹原撰寫的「關於常溫狀態下進行超導體研製」的論文以最快速度,轉交給審稿人。
而且是一口氣請了10位審稿人一起來進行審稿工作。
本來被打擾的一些材料學領域以及超導材料領域的專家還有一些怨言,可看到雜誌社是這個態度,立馬嚴肅了起來。
更看到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曹原以後,更加不敢放鬆,直接讀了起來。
期間直接有人叫了起來,「這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怎麼可能實習在常溫下材料的電阻只有10歐姆呢?」
「好了,托馬斯,不要這麼激動,現在我才明白東方那個國家發布那條消息的用意了,是在打預防針啊,早該想到的。」羅伊·盧森冷靜的說到。
作為牛津資深教授,羅伊·盧森平時也受僱於《自然》雜誌來進行審稿工作。
「夥計們,我們必須要面對現實了,曹原他們真的研究出了常溫超導體材料,這一步已經被他們跨了過去,想不到,在這個年紀還能見到這一幕,真的是幸運啊。」
在座的幾人都表示了肯定,並且紛紛複製了論文內容,他們要立刻前往實驗室去驗證。
如果真的能夠被驗證,那麼曹原真正的做到了改變世界這一舉動,在歷史定位上,不亞於愛迪生跟特斯拉的成就。
當然他們根本沒有看到除了第一作者曹原,後面還有林浩的名字。
最後幾人經過商議,最終決定立刻在雜誌上發表曹原的這一篇論文,並且改變規矩,對於論文一字不改。
讓行業內的眾人共同分享這份喜悅以及對於未來世界的期盼。
為此《自然》雜誌聽從了審稿人的意見,十分的重視這份論文,並且把原來定稿的封面全部換掉。
全封面只留曹原那張年輕的照片以及他所撰寫論文的標題,並且把他的論文放在了第一篇,顯示了雜誌對於曹原的重視。
最終定稿了以後,馬上開始進行印刷工作,把這一期的論文全部都發布出來。
等林浩從帝都回來以後,已經是星期二了,也沒有休息,直接來到了公司,因為曹原已經拿到了這一期的《自然》雜誌的電子版。
與此同時,由於時差的原因,倫敦才是星期一,他們也才剛剛在公布電子刊。
曹原有點不好意思的看著平板電腦上的雜誌封面,上面還是自己當年22歲當選年底人物時候的照片。
看起來整個人特別的稚嫩和羞澀,充滿了學生的氣息。
林浩這時候看著曹原說到:「最近一段時間把你累壞了,現在開始你必須得休息了,不能再這麼拼命下去了,知道沒有。」
「沒事的,我在實驗室就是在休息,不用擔心我,放心好了,我看啊是你應該去休息才對,你看你的黑眼圈。」曹原同時頂著兩個黑黑的黑眼圈說到。
林浩聳了聳肩,沒有辦法,跟曹原共事時間越長,越了解他,這個人的性格跟自己一模一樣,就沒有再管他。
不過還是要求曹原去好好的休息幾天,也看看外面的世界,好好留念一下,馬上整個世界將會大不相同。
就在林浩跟曹原各自回家放假休息的時候,國外很多的研究所及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們都跟往常一樣,打開《自然》雜誌的電子刊閱讀了起來。
可是一看封面,上面又有了那個當年印像深刻的年輕人,再看標題「關於常溫狀態超導材料的製造」。
這一下可震驚到大量的讀者,尤其是進行超導材料技術研發的研究所及實驗室。
看完了封面以後,急忙往下翻,查看起了後面的內容。
對於超導材料領域的探索,鷹醬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在進行研究工作了,後來遇冷。
接著就是歐洲國家研究所接棒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工作,後來一樣沒有取得什麼成績。
而我們國家接了第三棒,進行超導材料應用領域的研究工作,可以說現在我們國家是在超導材料領域投入最多、技術突破最多的國家了。
中科院電工所、材料物理研究所等等都在高溫超導材料上有所突破。
中科大更是在鐵基超導材料方面一直有所突破,鐵基超導材料的生產成本可比石墨烯材料低多了。
而一些鷹醬家的研究機構已經製造出了超導電纜,奈何就是製造成本太高,無法在現實中使用。
其實在實驗室中進行超導實驗,製作各種條件下的超導材料並不困難。
IBM早在2018年就已經製造出一台超導計算機,南方電網公司也有製造出超導變壓器。
難的就是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超導材料,維持超導材料超導狀態的成本實在太高,得不償失。
這也是很多外國研究機構放棄超導材料研究,轉向其他方向的原因,資金實在是跟不上。
而林浩跟曹原研發的常溫狀態的超導材料則不同,利用曹原的「魔角」構造,實現了常溫狀態超導材料能夠維持超導特效。
當然這種生產成本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對於石墨烯材料的生產。
這也是曹原拉著林浩下一步進行石墨烯材料研究的原因,降低超導材料的生產成本。
可以說曹原的論文給全世界的超導材料研究實驗室扔下了一顆蘑菇蛋,震動了這個領域。
很多的研究機構紛紛對曹原的論文內容進行驗證工作,想要復盤曹原的研究。
同樣震動的還有國內的研究機構,尤其是中科大以及復旦的材料研究所。
當初科技部發布的公告並沒有引起國內媒體的重視,現在由於《自然》雜誌發表了曹原的論文。
聲稱常溫超導體材料的成功研發是改變世界的一次壯舉,這才引起來國內外媒體的震驚跟重視。
紛紛的報導了起來,當然各種關注的角度不同,國外媒體大部分提出的是各種質疑,
並且請了一堆專家在電視上表示曹原的實驗還沒有被證實可行,除非他肯開放實驗室讓所有人參觀。
而國內媒體則紛紛報導曹原是的來歷,現在在星空科技集團的材料研究所工作,跟林浩關係非常的密切。
之前科技部的公告也被翻了出來,有了科技部的證實,國內媒體跟大量網民都十分的興奮。
自己的國家又在一個領域,趕超上了別人,而且成功實現了超越。
對於民族自信心跟自豪來說,這種趕超無比重要。
第二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