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章趙禎
2023-11-19 15:53:50 作者: 娃娃奴
如果沒有劉江濤,他又能做到什麼程度?
能比現在的孫子做的更好麼?
還真不一定。
當然,這是趙匡義的認知。
他絕對不知道,就算是沒有自己打下的底子,趙禎照樣是一個好皇帝。
在原本的歷史上,宋仁宗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於外表。
大中祥符七年封為慶國公。
大中祥符八年封為壽春郡王,講學於資善堂。
天禧元年兼中書令,次年進封癉王。
九月初八,冊封為皇太子,任參知政事李迪兼太子賓客。
十四日,朝拜太廟。
天禧四年,下詔五日一開資善堂,太子手握手板,南向站著,聽輔臣參決各司事務。
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逝世,遺詔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代行處理軍國事務。
乾興元年繼帝位,年僅13歲。
初由太后劉娥垂簾聽政,明道二年太后死,1033年開始親政。
1022年-1063年,宋仁宗在位41年間曾多次更改年號,是兩宋時期在位最長的皇帝。
當然,或許有人不知道趙禎。
可是,趙禎在位期間,倒是有一個名人,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那就是包龍圖——包拯。
包拯,字希仁。
天聖五年,包拯登進士第。
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
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
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
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
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佑六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包拯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然沒有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
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張堯佐的職務,理由是他平庸了些。
張堯佐是仁宗寵妃的伯父,仁宗有點為難,想了辦法,讓張堯佐去當節度使,包拯還是不願意,言辭更加激烈,帶領7名言官與仁宗理論。
仁宗生氣地說:「豈欲論張堯佐乎?節度使是粗官,何用爭?」
7人中排名最末的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
張堯佐最終沒能當成節度使。
仁宗回到後宮後,對張貴妃說:「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
以上兩例,表現出這位帝王確實具有相當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這在封建時代,也算是很難得的了。
因此,以往歷史學家們稱譽他為「守成賢主」。
仁宗的善於納諫還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
包青天實在是政治清明的產物而非其他,因為皇帝的清明,有了包青天產生的政治環境。
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譏,還是被噴上一臉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
他不認為這樣會龍威盡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時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但他對提意見者絕不打擊報復,有時甚至會安撫有加。
一個懼怕大臣的皇帝,一般來說是會贏得他的人民的熱愛的,這個王朝的天也會比較清亮。
不管是在原本的歷史上,還是這個歷史上,這個皇帝,都是一個很不錯的人。
最少,在歷史評價中,趙禎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
看了一眼悵然的趙匡義,劉江濤嘴角微微勾起。
吃醋的,他見得多了。
可是,吃自己後代的醋的,劉江濤倒是第一次見到。
算了,還算是不錯。
「行了,他就算是再厲害,也只是你的後代,這一點錯不了吧,就算你做的再不好,在你面前,他也得稱你為祖宗,不是麼?看開點。」
「切,什麼叫老子做的不好?老子做的不好麼?老子可是打下了整個世界的人。」
趙匡義大聲喊著。
他現在一點都聽不進去劉江濤說他不行。
「好好,你行,行了吧。」
說到這裡,劉江濤微微的閉上眼睛。
天哭經自主驗算,很快,一條條信息出現在劉江濤的腦海之中:
「老趙啊,你召集手下吧,我去長城之上看看,這一次的饕餮劫難,比咱們那一次兇險十倍以上,弄不好,這一次有可能超乎我的想像。」
沒錯,在天哭經的驗算之中,這一次,是能夠徹底解決掉饕餮災難的機會。
可是,這一次,也是很危險的。
在天哭經的驗算之下,劉江濤查看到,因為上一個六十年的饕餮大軍的失敗,以至於這一次饕餮母體拼命的孵化饕餮,現在已經超過百萬了。
要知道,在電影當中,這一次,饕餮大軍也只是接近十萬。
一個接近十萬,一個超過百萬。
其中的差距,已經很大了。
「老趙,告訴所有的兄弟,這一次,咱們有可能會死,包括你,也包括我,我們所有人,都有可能會死,不過,這一次是徹底解決饕餮災難的好機會,要知道,饕餮母體基本上不會出現,平常十次八次的,都不一定出現一次,可是這一次,我在未來的畫面中看到了饕餮母體的影子。」
輕輕的拍了拍劉江濤,趙匡義沉聲說道:
「放心吧,我已經多活了幾十年了,我們這些人,也都多活了很長時間了,夠本了,就算是死了,也不算夭折。」
說到這裡,趙匡義猛地伸出手。
兩雙大手,在半空中狠狠的握著拳頭:
「我,趙匡義,並不比所有的聖皇差,就算是已經過去了六十年,我也要在世上留下我的傳說,當這個世界面對危險的時候,我們金甲軍,就會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曾經的我們,與天並駕齊驅,現在的我們,雖然沒辦法恢復曾經的榮光,可是,我們能夠儘量的向著天的高度努力,這就是我,趙匡義,就算是死,也要守衛我們兄弟一起打下的大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