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我在大宋搞山寨 > 第250章 視察南台山

第250章 視察南台山

2023-11-18 08:41:25 作者: 半園
  為了安慰晁溪兒,宋傑當晚便留在貳號樓住下,然後與晁溪兒也是努力的造人,從內心來說,宋傑也想她能給自己生個兒子,並把他立為儲君,畢竟是青梅竹馬的戀人,還有為保護自己的百姓犧牲的晁克己,這是宋家欠他們父女的。

  無獨有偶,就在宋傑忙完第二日的事情後,含煙帶著大兒子宋熙元來拜見宋傑,一面誇獎兒子近日學會了駱賓王的《詠鵝》,一邊用幽怨的眼神看著宋傑,說他好久都沒有去三號樓看他們母子了,宋傑無奈,只能陪著含煙母子一晚。

  含煙之意宋傑明白,無非是想為兒子爭個名分,任誰都逃不了對權利的渴望,母憑子貴的事情歷史上太多,含煙如此精明之人豈會不知道。

  後宮之事暫且放在一邊,此時宋傑關心的是治黃之事,儘管現在派了辛棄疾和鄭遲坤去南台山搞個水流動態模擬,不過改道的黃河流經的地區確實需要解決河道不暢的問題,如果不趁著枯水期把河道拓寬,否則等雨季到了,沿岸又得受災。

  不過宋傑還是決定親自跑一趟南台山,看看辛棄疾他們弄得如何了。

  乘著馬車一個時辰到了後,宋傑看到南台山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讓他仿佛又看到了當年建設南台山水壩的場景。

  辛棄疾調了兩萬人去南台山,直接挖了一條寬二丈,深三尺,長五里的河道,河道呈U字型,水從南台山水庫的一頭抽出來,從另一邊繞過大壩流向大壩外,現在河道兩旁正在修建水泥堤壩。

  見到宋傑的車輦到了,便有人去尋辛棄疾和鄭遲坤,不多時,二人便匆忙跑了過來,跟他們一起的還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人。

  此人看著一副書生模樣,不過衣服上滿是泥土,看樣子應該是在工地幫著幹活兒弄的。

  「臣等見過王上!」辛棄疾等人給宋傑見禮道。

  「免禮,幼安,這位便是你說的師兄黨世傑吧。」宋傑轉想辛棄疾和党懷英問道。

  「草民党懷英參見王上。」此時党懷英見宋傑問起自己,便對著宋傑行了個雅拜之禮。

  「起來吧,這裡不是朝堂,不必多禮。」

  「幼安可是極力推薦你來著,本來是想讓你去王府一見,沒想到今日在這裡就見到了。」宋傑抬手扶起党懷英道。

  「草民感懷王上掛念,甚是惶恐。」党懷英忙說道。

  「現在工程進行到什麼程度了?」宋傑擺擺手後問道。

  「現在已經把河道挖出來了,正在用水泥建河堤,應該還有十餘日便可完工。」辛棄疾忙回道。

  「你跟韓衡商量過沒有,蒸汽機安在何處?」宋傑又問道。

  「商量過了,王上,此時正要給您說說呢,韓衡的意思是直接在旁邊建一個工坊,到時候用蒸汽機抽水便是,不過臣和世傑兄商量了一下,如此做不好模擬大洪水來的狀態。」

  「臣看了一下,蒸汽機抽水的速度是比較穩定的,若是要控制抽水速度,還需要改進蒸汽機,這個時間韓衡自己也說不準要多久,臣等怕耽誤時間,便想了個辦法,就是不知行不行。」辛棄疾說道。

  宋傑頷首道:「說說看。」

  「臣等計劃在河道兩邊各建一個蒸汽機,一個用於正常里抽水流入河道,另一個在旁邊建一座高塔,用於儲水,等水量滿了,便可放出,這樣就能模擬洪水來時的景象,也可節約實驗的時間。」辛棄疾解釋道。

  宋傑聽罷覺得這個想法不錯,遂向辛棄疾問道:「這個辦法可行,是你想出來的吧。」

  「是世傑兄想到的辦法。」辛棄疾笑道,然後指了指党懷英。

  「嗯,不錯,可以試試,不過就是這高塔能承受多大的水量是個問題,恐怕中間要用鋼鐵才行,否則水量一大便會垮塌。」宋傑想了想說道。

  党懷英想這辦法倒是不錯,就是成本高了不少,不過創意不錯,應當鼓勵,前世宋傑當山寨老闆的時候便鼓勵員工提創意,而且還會給與獎勵。

  同樣,即便党懷英提出的辦法可能會加大成本,為了鼓勵他們,宋傑同意了這個建議,並提出了可能遇到的問題。

  他們這是在做實驗,本就需要發散思維,有點子就去試,一旦某人的想法被鼓勵,便更容易有積極性去思考,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相反老是反對和提反對意見可能挫傷積極性。

  這點多投入的成本如果真對治理河道有幫助,根本就不算什麼。

  「對了,此事也不能過於著急,多試驗些辦法,黃河的最大問題是泥沙,若是泥沙淤積問題能夠解決,那治水的問題就解決大半了。」宋傑接著說道。

  「王上,黃河泥沙在上游,多在金、夏領地之中,若是要治黃河,便得固住上游泥沙才行,便是我華國拿下金夏二國恐怕也不容易辦到。」黨懷義微微嘆氣道。

  宋傑楞了楞問道:「為何?」

  「王上,黃河發端於吐蕃境內,沿途流經半個神州,有之流十數條,沿河居住人口是我華夏最密集之地,便是中游的數州,更是有大量狄夷居住,他們便是靠著黃河生存,便是華夏問鼎神州,也需安置無數狄夷才有可能固沙,且此時恐非一日之功,便是王上有此雄心,恐怕也需數代人才能完成,不過到時候變數太多。」党懷英躬身道。

  宋傑聽他所言,倒是覺得此人見識不凡,幾句話便把問題的癥結說清楚了。

  黃河的中游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還是在人為,自古這裡便是華夏先民的居住地,到了漢唐的大一統王朝之時,黃河流域更是其統治的核心,到了宋代才開始向長江流域轉移,這也是被逼無奈之事。

  經過數千年的耕作,黃河流域,特別是黃土高原,在宋代時便已經是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了,耕地的肥力不足,因此宋代定都也未選在附近,而是把都城定在靠近下游的汴梁。

  中游的土地不適合耕作,便出現漢人往東,往南遷移的過程,如此黃河中游地區便出現了真空,遊牧民族就乘虛而入。

  荒蕪的土地不適合耕種,不過只要能長草便能放牧,加上遊牧民族只是逐水草而居,根本就沒有保持水土的概念,便加大了黃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程度。

  留在此處的漢人與遊牧民族還會出現爭奪地盤的情況,而這個爭奪又是圍繞著水源展開的,經過數百年後,漢人與北方的遊牧民族逐漸融合,與中原漸行漸遠,出現了多個地方政權,撕裂了華夏大一統的局面。

  這也是有宋一朝都面臨北方侵略的根本原因。

  所以說華夏成也黃河敗也黃河不無道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