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我在大宋搞山寨 > 第248章 水流動態模擬

第248章 水流動態模擬

2023-11-18 08:41:25 作者: 半園
  西漢賈讓獻《治河策》,包含三種治河方策,後也稱為「賈讓三策」。

  上策是人工改道,黃河沒有修築大堤前,河水雖然漫流,但是河道寬闊,「左右遊蕩,寬緩而不迫」,春秋中期,開始築堤時,堤距寬大則河水通暢,後來河道狹窄、堤線彎曲,發生洪水時泄流不暢,則常決口為患,所以賈讓把人工改道立為上策。

  中策是分流,上策能使黃河「寬緩而不迫」,分流後,被分走的洪水走分洪道,餘下的洪水走原洪道。

  下策是加高增厚原有堤防,原來的堤防堤距過於狹窄,且堤線彎曲多變,再這樣的基礎上,無論怎麼加高增厚,洪水下泄不暢的問題也無法得到根本解決,是為下策。

  到唐宋時期,政府治理黃河時便是依據「賈讓三策」來治理河道,而下策因為方便快捷,見效快被用得最多,因此導致堤壩越修越高。

  到了宋代,沈立在宋慶曆八年(1148年),搜集治河史跡,古今利弊,撰著《河防通議》,記錄了治理黃河的各種工程規章制度,把黃河的治理分為河議、制度、料例、功程、輸運、算法六門,分別記述河道形勢、河防水汛、泥沙土脈、河工結構、材料和計算方法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現在華國內閣也基本是按照《河防通議》和「賈讓三策」的治理原則提出治理黃河的辦法。

  內閣大多趨向於選擇賈讓的中策,讓黃河在數處分流,這是現在最適合華國的辦法,技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黃河泛濫的問題,又不會動用太大的人力物力。

  不過宋傑知道這並不是治理黃河最終辦法,後世有一句話叫:治黃先治沙。

  黃河的泥沙絕大多數來自於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地區,因為人類的上千年的耕種破壞了植被,導致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其實賈讓提出的上策也不能算作是上策,真正解決黃河問題的上策是解決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問題。

  而現在這個區域大部分在西夏境內,有一部分在金國境內,宋傑現在就是想要發動人力在此處植樹造林,涵養水土也得先把金國和西夏拿下才行,但現在華國的實力又無法支撐這樣做。

  所以選擇賈讓的治黃之法便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辦法,不過宋傑想了想又對內閣諸人說道:「除了賈讓之策外,諸位可還有其他辦法,或是有懂得治水的人?」

  宋傑知道,一旦開始投入對黃河的大規模治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將會是天文數字,甚至遠遠高於修建水泥路的投入。

  因此在決定之前宋傑希望多方面徵求意見,並尋找有經驗之人。

  「王上,據臣所知,大宋有一名叫周俊之人在建炎二年編撰了一本《河事集》,不知此人是否還在世,若是有他相助,治黃之事便又一大助力。」丁平說道。

  「建炎二年?到現在都過了三十多年了,他是何方人士,在哪裡做官?」宋傑問道。

  「就是我山東東平府人,臣也是在讀書的時候讀過這本《河事集》,當時聽聞這位周老早已辭官歸隱,不知現在還是否在世。」丁平回答道。

  「立刻派人去尋這位周老,若是不在了,看他是否有後代或是學生懂得治水,有的話就一併請來。」宋傑立馬交代道。

  「是,臣立馬命人去辦。」丁平說道。

  「嗯……還有,關於治理之法,前人之法當然是要學習和借鑑的,不過我們也應當想出更有效的辦法,我建議可在南台山附近找一處地方,修建一個模擬黃河流勢的小河道,然後在其中傾注泥沙,水可從南台山水壩中用蒸汽機抽取。」

  「我一直在天演論中其他卷中提到多用實驗之法,治理黃河我們也可採用,人手可從京畿禁軍和鄉兵中抽調,試一試方才所提的幾個著作中的所有方法和賈讓的幾個策略,看看哪一個最有效,又能節省人力物力。」宋傑交代道。

  內閣和元帥府諸人大都不是太明白宋傑的意思,只有辛棄疾一臉微笑的頷首,似乎明白了宋傑的意思。

  「王上,此事您看由誰去做比較好?」丁平問道。

  「就讓鄭遲坤和辛棄疾去吧。」宋傑想了想道,剛才諸人的表情他看在眼裡。

  接著宋傑又對辛棄疾說道:「幼安,此法其實和你做的沙盤相似,沙盤是靜止的模型,此次要模擬的黃河便是動態的模型,但道理相通,前人面對洪災時恐怕沒有機會去實驗,解決也都是治標之法,若是能找到治本之策便好了。」

  「王上,臣明白您的意思了,對了,臣有一人推薦給王上,請王上准許他和臣一同參與實驗。」辛棄疾拱手一禮道。

  「哦?是誰,可是懂得治水之法的人?」宋傑有些好奇的問道。

  「此人是臣的師兄,名叫党懷英,字世傑,是櫻寧居士首徒,他雖不懂治水,不過其有才華,論到治理政事,臣不及他也。」辛棄疾回答道。

  「既然是你的師兄,便讓他與你一起吧,嗯……今年馬上便要開科了,你可讓他參加考試,若是真是如你所言,便是為國舉士,也是大功一件。」宋傑笑道。

  「是王上,臣知道他現在也在研習天演論,對科考之事,臣對他有信心。」辛棄疾又道。

  「那好,就讓他先和你一起去南台山去做水流動態實驗也好。」宋傑點點頭道。

  交代此事後,其餘人便散去,宋傑只留下簫鳴,想商討關於建立水軍之事。

  既然現在沒辦法大規模的建造船隻,宋傑便想著簫鳴能儘量的網羅一些工匠和水手,也只有他對大宋那邊的情況更熟悉。

  「簫鳴,現在你只能靠榷場的收入獨立建造船隻和招募人員了,我也知道,此時有些為難你,不過你也聽到了,現在治黃才是最為緊要之事。」宋傑讓簫鳴坐下後,深深的嘆了口氣道。

  「王上,臣覺得要不先減少駐軍人數吧,這樣臣的壓力也小一些,揚州城中有一萬五千人已足夠,其餘人可以派到別處。」簫鳴回道。

  「那你就留下兩萬人,主力和鄉兵各一萬,其餘四萬人調回北方。」宋傑點點頭道,本來他想著大幹一場,準備讓這幾萬人都加入水軍進行訓練,現在看來,造船和軍餉的預算肯定不夠。

  「王上,還有一個辦法不知可否有效?」簫鳴說道。

  「說來聽聽。」宋傑示意道。

  「去歲,王上提出收購鯨魚之事,不知王上還有印象否?」簫鳴見宋傑點頭,於是接著說道:「臣此次從揚州回顏神城時收了兩條鯨魚,是大宋漁民賣過來的,我華國其他地方臣不知道,大宋的漁民肯定是對此有興趣的,臣之前聽王上說過,鯨魚全身是寶,臣正想著問問王上如何處理這鯨魚。」

  「哦?有人打到鯨魚賣過來了?」宋傑有些意外的問道。

  收購鯨魚的之事都已經發出去大半年了,宋傑還是第一次收到有人打到鯨魚的消息,所以十分意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