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殿議(下)
2023-11-18 08:41:25 作者: 半園
「鄭遲坤,你是吏部部長,你先說說看。」宋傑點名道。
「回稟王上,臣覺得往聖絕學是諸子百家之學,是洞察萬物之道法,皆源於易,天皇氏創《連山》,地皇氏作《歸藏》,周文王演《周易》,是先聖之學,老子繼之有《道德經》,仲尼續作《春秋》定六經,《墨子》、《韓非子》集術之大成,《呂氏春秋》、《淮南子》啟陰陽之說而兼儒墨,合名法,後又兵家諸法問世,醫家救人,佛家渡人。」
「我華夏之絕學可謂如繁星之浩渺,不勝枚舉,橫渠先生這話之意,是鼓勵我輩眾人當勤於學識,要做六經所未載,前聖所未言之事,其實是勸學之語。」
「王上,您今日所問,可是有勸學之意?」鄭遲坤道。
「嗯,是,也不是。」宋傑微微一笑道。
鄭遲坤不是那種擅於揣摩上意之人,不過學識和人品倒是沒得說,梁尚君選女婿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聽到宋傑的回答,鄭遲坤只是微微一愣,然後便躬身一揖,回到自己的位子站定。
「剛才鄭部長說了前半部分,我華夏的絕學如天上繁星,燦若銀河,卻都有一個根,便是《易經》,黃老之學也好,孔孟之道也罷,亦或是諸子百家,皆源於易。」
「易便是自然,是天道,是諸法之源,也是無窮無盡的變化和定數,老師,孤所言可對?」宋傑解釋一番後,想梁尚君問道。
「回王上,正是如此。」梁尚君回答道。
「既是如此,那道家之易是黃老的說辭,儒家之易是孔孟的解釋,諸子百家皆可解釋易之理,只要說得有理便是學問,便是道理。」
「由此孤是不是可以認為,只要是實用之理便可認為是易之表象,可以為術,進而為道,那名孤再問一句,這天地是因何而生,人因何而來?」宋傑又問道,然後看向梁尚君。
「易之道始於一,是為太極,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此為二儀,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風俗通義》中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縆人也。」
「不過老臣覺得,人乃萬物之靈,當是天地生,女媧作人之說多有牽強之意。」梁尚君答道。
「老師此言甚是有理,人生天地間,是伴隨天地而生,卻是萬物之靈,不過諸位可有想過人為何是萬物之靈?」宋傑自問自答道。
「若要相比較,人之兇猛不如山中猛虎,不過人可一槍解決,巨不過象也,人可馴之,游不過海中鯊,可結網捕之,因何?皆是因人有靈智,懂協作之道,善做工具以使之,故人之源於天地,而霸於天地,是為天演之結果。」
「山中荒原多有狼群,然每每為一頓吃食所困,即便對於同伴也露出獠牙,而家中之犬,常有飽食之時,不過是馴化之狼,成了犬,因其自擇而隨人居,也是因犬主動適應演化之果。」
「如此之事,也見於各禽畜,若人不馴之,它們還在山間草原各自覓食,恐有被餓狼猛虎捕食之虞,馴化之後,便有人保護,或食其肉,或耕田拉貨,各有所用,這時人有意馴化之結果。」
「《山海經》中有載千萬種之物,為何如今寥寥,孤認為,古之天地有萬物存之,或有飛龍火鳳,或有擎天巨獸,而今單單只見人存於世,主宰著大地,緣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罷了。」
宋傑端坐於交椅之上,侃侃而談。
其實宋傑如此說是要引出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然後引導大家思考我們將到哪裡去。
而關於我們是誰,我們從從哪裡來,他告訴眾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觀,也就是對進化論的是想,他舉了幾個例子,如狗是自我演化的代表,牲畜是人類馴化的代表。
之所以兜這麼一大圈,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要讓這個時代的人接受後世的一些基本思想,那就必須引導人們接受與之相對應的三觀,而且是用他們能夠聽得懂的道理去引導,這個過程不能太急,要舉例子,講事實。
只有一批三觀與他相近的人,才能夠按照宋傑的思路去治國理政,才能讓這個社會的思想進步。
而由達爾文進化論演變而來的天演論是最為切合古人思維的一種自然觀,是世界觀的基礎,天演論的思想暗合易經和道家的基本思想,由此為切入點在宋傑看來再合適不過。
「王上的見識非凡,老臣佩服不已,王上今日所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確實符合天地之道,萬物演化之理,老臣建議,可由今科進士組成翰林院,記錄下王上所言,名為《上訓》,並分發到各州縣官員和各官學學子手上,作為科考之內容。」梁尚君這下總算弄懂宋傑的意思了,原來這位王上是想立言,以教化萬民。
不過今日宋傑所言還真讓梁尚君等人刮目相看,至少之前的典籍中還沒有出現過宋傑說的這些話。
聽到梁尚君如此說,宋傑心中頓時樂開了花,看來還是老梁懂他他啊,不過這時也不能表現得太過露骨,於是宋傑只是笑了笑說道:「老師言重了,孤今日不過是因為明教問題對宗教之事有所感觸,說了說自己學習的經典後的感悟,這裡少不了老師的教誨啊。」
「至於編書是一定要有的,不過不能叫《上訓》,孤還沒有那般厚顏,孤之意是可讓大家多研究古今聖人之絕學,求實求新,多想出利萬民之策,今日之言不過是拋磚引玉罷了。」
「剛才老師所言甚是,可將今科進士先編入翰林院中,先行編書的差事,若有優異者可放外官,或是進入各部之中。」
宋傑這麼一說便決定了這些進士的去處,先編書,或者說是先給宋傑立言,幹得好的便可去地方或各部做官,要是幹得不好,呵呵,那就繼續編吧。
接下來宋傑終於同意討論立法之事,需要討論的律法條陳,梁尚君和各部部長早已擬好,只等一條條列出讓眾人討論,最後由宋傑拍板決定就行了。
自古立法的原則便是要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具有強烈的階級屬性,而現在華國的統治階級是以宋氏集團為首的官僚,以及依附於他們的大商幫和大地主,因此這部法律的核心便是鼓勵工商業,發展農業。
值得一提的是,梁尚君等人提出的條陳中特別增加了技術工人和軍人的權利和待遇,這是優於這個時代的產物。
殿中的百官絕大多數家中都有一些工商業,或者正想從事工商業,因此對條陳中的內容沒有太大的異議。
於是在華國乾元二年三月,華國第一部法律《乾元法典》出台,不過這部法典總體來說比較粗略,繼承了《唐六典》的立法原則,又有著《宋刑統》和《續降制書》、《皇統制》的痕跡,同時也延續了君王的個人敕令的慣例,體現出王權對立法的絕對控制。
華國立國後必須要有一部行至全境的律法,否則便會出現司法的混亂,不利於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