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劉玄德三顧茅廬 關雲長討教用兵
2023-11-18 08:31:54 作者: 新手上路了
二十三章(上)劉玄德三顧茅廬
關雲長討教用兵
1
單福略施小計,果然大敗了曹仁。曹仁擺下八門金鎖陣,也被單福識穿,趙雲所破。曹仁、李典神色倉惶,率敗軍逃到山口,突聞炮聲驟響。二人大驚。
趙雲挺槍立馬,擋在山口。
曹仁一見,驚呼起來。
「呀!不好!正是破我八門金鎖陣之人!」
李典聽了,也驚得不知所措。
「這!這如何是好?」
曹仁、李典正驚異間,趙雲已挺槍躍馬,大吼著殺向二人。
「曹仁,哪裡走!」
曹仁正欲接戰,後軍突然大亂,並傳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
二人更驚,舍下人馬,奪路便逃。
曹仁與李典神色驚恐,催馬狂逃,奔進一山谷。
李典一邊逃,一邊憂心忡忡地對曹仁說。
「將軍,樊城空虛。若樊城有失,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曹仁聽了,沒有搭話,卻使勁加鞭。
這時,山谷中炮聲又響。
曹仁與李典慌忙勒馬。
張飛立馬提矛,擋住去路。
二人驚恐異常,曹仁惶急而言。
「呀!是張飛!丞相袍底,記著『遇張飛,速避戰!』我等趕緊避吧!」
不待張飛殺來,二人便奪路而逃。
曹仁與李典只領了少數殘兵,逃到林邊。
李典神色恐慌,一邊驚惶四顧一邊對曹仁說。
「將軍,此役尚未見關羽。若再遇他,我等休矣!」
曹仁一聽,禁不住一陣激靈,急忙驚惶四顧,四下未見關羽,二人神色稍安。
曹仁、李典率少數殘兵,倉惶奔回樊城,一到城下,便見關羽正站在城樓上。
二人大驚。
關羽將刀拄在地上,巍然屹立在城樓,向下大吼。
「曹仁!我已取樊城多日,專候你來送死!」
曹仁還未搭話,身後又傳來喊殺聲。
李典回身一看,驚呼起來。
「不好了!張飛追來了!」
遠處,張飛正率軍追殺而來。
曹仁驚恐萬狀,只揮了一下手,便催馬而逃。
直逃到夜色降臨,曹仁與李典逃到了破廟中。二人圍坐在火堆旁。李典心神不寧,左顧右盼,生怕何時又殺出一支人馬來。
「將軍,我等率五萬人馬,今僅剩你我二人,如何向丞相交待呀?」
曹仁也神色哀傷。
「我未聽將軍之言,輕敵冒進,罪在我一人。我自當向丞相請罪。」
李典聽了曹仁之言,也對他不聽勸諫致敗已釋然了,並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
「進兵之初,將軍雖有輕敵,但不致如此慘敗。我聞劉備得高人指點,方是你我慘敗之因。」
曹仁尚不知此,聽了有些吃驚
「何人?」
「此人叫單福。」
曹仁從不聞單福,更覺驚異。
「單福?何許人也?」
「我亦不知底細。然必為世之高人,方可令你我走投無路。」
曹仁此時方恍然大悟。
「噢,原來如此!我之八門金鎖陣,從無人破過。此番竟不堪一擊,原是有高人在後!」
劉備大破曹仁,關羽又取了樊城,劉備便率人馬來到樊城。樊城縣令劉泌知劉備到來,早率幕僚立於城門外等候著。劉泌身後,立著寇封。寇封全身披掛,氣宇軒揚,英氣勃勃,在眾人中如鶴立雞群。
劉備率人馬來了,劉泌急忙欣喜上前迎接。
「樊城縣令劉泌,恭迎皇叔!」
寇封與眾幕僚,也一齊向劉備施禮。
「我等恭迎皇叔!」
劉備還過禮,便指著寇封問劉泌。
「此為何人?」
「此乃我外甥,羅侯寇氏之子寇封。因父母雙亡,故依我膝下。」
劉備聽了,仍看著寇封,不覺嘆道。
「有子如此,羅侯不枉矣!」
喜愛之情,溢於劉備言表。
劉泌聽了,馬上欣喜地開了口。
「若皇叔垂愛,收為義子如何?」
劉備聽了,卻看著寇封說。
「不知此子意下如何?」
見劉備並未拒絕,劉泌大喜,急忙拉過寇封。
「封兒!快!拜見義父!」
寇封也大喜過望,俯身便拜。
「孩兒拜見義父!」
劉備大喜,急忙扶起。
「我兒且起!既為我子,日後便叫劉封吧!」
寇封納頭便拜。
「謝義父賜名!」
劉泌與眾幕僚皆喜不自勝,拍手稱好。
劉備收了義子,神色欣喜地帶著劉封進了客堂。
關、張急忙迎上前。見了劉備身後的劉封,張飛忙問。
「哥哥,此是何人?」
劉備仍然喜不自勝。
「噢,此乃我義子劉封。封兒,快見過兩位叔叔!」
劉封立即拜伏在地。
「侄兒拜見兩位叔叔!」
突然冒出這麼大個侄子,張飛有些不知所措。欲說話,又不知當如何說;欲去扶,見關羽未動,也不知當不當扶。
關羽沒管面前的劉封,卻對劉備開了口。
「兄長已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
劉備雖仍笑著,卻不以為然,當即駁關羽。
「吾待之如子,彼事吾如父,何亂之有?」
關羽被劉備當著劉封之面駁斥,面色不悅。
劉封拜倒在地,關、張皆未理他,便已納悶;又聽關羽與劉備之言,便抬頭上看。
見關羽面色不悅,劉封眼中生出隱隱恨色。
不要小看一個眼神。正是這一眼,最終釀成滔天大禍!蜀漢八字尚無一撇,敗亡之禍自此始矣!
曹操聞曹仁慘敗而回,聚文武於廳中計議。
曹仁與李典跪伏在地,曹仁正在請罪。
「丞相,曹仁不聽李典之言,輕敵冒進,招致慘敗。請丞相治罪!」
曹操卻並未降罪,反而語氣平和。
「勝敗乃兵家常事。起來說話。」
曹、李二人立即磕頭謝恩。
「謝丞相不罪之恩!」
曹操待曹仁起了身,又問起來。
「你擺八門金鎖陣,從未有失。今致慘敗,可是雲長破陣?」
「非也。破陣之人乃趙雲。」
曹操從未聞趙雲之名,不覺驚異。
「趙雲?何許人也?」
「此前未聞。依此戰觀之,功不輸關、張。」
曹操大驚。
眾文武也露驚色。
「啊?帳下誰知趙雲?」
張合閃身而出。
「丞相,末將知之。」
「道來。」
「趙雲乃公孫瓚部將。末將曾與之交戰,功在末將之上。」
「劉備方離袁紹,如何便得趙雲?」
「劉備曾隨公孫瓚征黃巾,便與趙雲甚為相契。公孫瓚敗,袁紹屢召趙雲。趙雲不投,只尋劉備。」
曹操聽了,頗為惆悵。
「劉備地無一寸,城無一座,天下英豪卻盡皆歸之。若此下去,必為我勁敵呀!」
李典一聽,立即開了口。
「丞相,劉備帳下,更有高人。」
曹操聞言,當即驚問。
「劉備帳下,有何高人?」
「此人名單福,可謂用兵如神。我等慮及之處,皆在其算計之中;我等未慮之處,亦在其算計之中,致有此戰慘敗。」
曹操聽了,一時納悶。
眾文武也驚異地竊竊私語。
曹操甚是不樂。
「又是一個從未聞名之人。不知誰人識得?」
程昱立即開了口
「丞相,在下識得單福。此人原名徐庶,字元直,博學多才。因為友報仇殺人,易名單福而逃。」
曹操聽李典稱單福為高人,忙問程昱。
「徐庶之才,比你如何?」
「程昱斷難望其項背矣。」
曹操聽了,起身踱著,不覺嘆道。
「賢士良將,皆歸劉備,彼羽翼成矣!奈何!奈何啊!」
文武中,也有不少人嘆息。
程昱見了,又開了口。
「丞相,徐庶事母至孝。若取得其母,徐庶必至。」
曹操聞言頓喜。
「好啊!不求其助我,只求其離劉備。徐庶能至,我願足矣!」
劉封自見關羽不悅,便心中忐忑,此時正神色惆悵地在院中坐著。
劉備從內出來見了,走了過去。
「我兒為何惆悵?」
「孩兒之來,令二叔不快,不知當如何?」
「二叔不知我兒,並無他意。我兒勿憂。」
「孩兒知道了。」
劉封雖如此回答,心中卻仍然沒底。
2
一日,單福來見劉備,告訴劉備他真名叫徐庶,同時將赴曹營。劉備聞之大驚。
「軍師欲赴曹營,可是因我怠慢?」
徐庶一聽,連忙解釋。
「非也。使君待我,恩隆義重。」
「那軍師要去,端的為何?」
「那是因為老母為曹操所擄,來書召我。」
劉備還能說甚麼呢?總不能讓人家置老母性命於不顧吧?
關、張得知徐庶將去,也與劉備一樣神色惆悵。
孫乾聞知徐庶將去,神色急切,匆匆來見劉備,急忙開了口。
「皇叔,聞元直將赴許都,可有此事?」
劉備本為此惆悵,見孫乾動問,只點了點頭。
孫乾得到確切消息,更急。
「皇叔,元直乃天下奇才,此赴許都,必得重用。彼久居新野,盡知我軍底細;若助曹操,我其危矣!我當苦留,方為上策呀!」
劉備搖了搖頭。
「其母為曹操所執,不去必死。」
孫乾一聽,反露喜色。
「元直知母死,必為母報仇,終為我用,豈不更好?」
劉備聽了,斷然否之。
「不可!使人殺其母,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強絕子母之道,不義也!吾寧軍破命喪,不為不仁不義之事也!」
聽劉備如此一說,孫乾只好不言語了。
離別之日,劉備神色黯然,相送長亭,舉杯為徐庶送別。
「劉備份淺緣薄,不能與先生共成所願。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徐庶淚如泉湧,用顫抖的雙手接過酒杯。
「徐庶才微智淺,深荷使君重用。今半途而別,實為老母故也!徐庶此去,縱是曹操相逼,亦終生不為一謀!」
徐庶說完,一飲而盡,含淚轉身,上馬而去。
劉備淚流不斷,默默目送徐庶遠去,隱於前方的一片樹林後。
劉備突然大怒,鞭指樹林大吼。
「與我盡伐此林!」
劉備此舉,令身後的關、張、趙、孫等人無不詫異。
關羽連忙問。
「兄長緣何伐林?」
「此林擋我之目,不能遠送元直!」
說話間,徐庶又驅馬回來了。
劉備見了,轉悲為喜,帶淚笑了,拍馬便迎。
二人相聚林邊。劉備仍喜不自禁,翻身下馬相迎。
「元直!去而復回,莫非不忍相棄?」
徐庶也下了馬。
「此前心亂如麻,忘卻要事,特回馬相告。」
徐庶回馬,僅為一事,令劉備頓失所望。但他仍十分客氣。
「不知先生欲告何事?」
「襄陽城外二十里,有一曠世奇人。使君若得,有如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
劉備一聽,頓生喜色。
「敢煩先生代我求之?」
徐庶搖了搖頭。劉備以為徐庶不肯,徐庶卻道出了別的原由。
「此人不可屈至,使君當親往求之。」
「此人才德,比之先生若何?」
「直如駑馬與麒麟,寒鴉與鳳凰。此人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難及。其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第一人也!」
劉備聽徐庶如此推崇,更喜。
「願聞此人姓名。」
「此人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因居隆中臥龍岡,自號『臥龍先生』。」
劉備喜出望外。
「水鏡先生曾薦臥龍、雛鳳,稱得其一可安天下。此臥龍可是其一?」
「正是。」
劉備終於探得了臥龍是誰,喜不自勝,又急忙問雛鳳。
「那雛鳳又是何人?」
「雛鳳乃襄陽龐統也。龐統道號鳳雛,世與臥龍相併,稱之臥龍、雛鳳。」
劉備欣喜若狂,雀躍著擊掌歡呼。
「哎呀!大賢竟在眼前!若非先生指點,劉備有眼如盲呀!」
「臥龍乃絕代奇才,使君宜屈駕速求,勿使錯過。若得此人,天下可定,徐庶亦無愧使君矣!」
劉備興奮不已,倒身便拜。
「多謝先生指點!」
徐庶趕緊扶起。
「使君請起!使君若得臥龍,徐庶心下自安矣!」
自徐庶薦了諸葛,劉備便日夜渴慕。此時雖值隆冬大雪,劉備仍與關、張牽著馬,踏著雪,來到臥龍岡柴門前。劉備恭恭敬敬地叩響了柴門。
裡面出來一童子,稚聲相問。
「何人叩門?」
「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劉備報名頭時,童子聽得一愣一愣的。待劉備報完,童子惶惶然望著劉備。
「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劉備恍然而悟,笑著撫摸了一下童子的頭。
「你只說,劉備來訪。可記得?」
童子點了點頭。
「先生今早出去了。」
「何處去了?」
童子搖頭。
「不知行蹤。」
「幾時歸來?」
童子又搖頭。
「歸期無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劉備面露惆悵,望著山莊發愣。
關羽見了開了口。
「兄長,先生今早方去,日內難回。不如暫歸,再使人探聽。如何?」
劉備又面帶笑容,撫摸了一下童子的頭。
「先生歸來,便言劉備拜訪。可記得?」
童子點了點頭。
朔風呼嘯,大雪漫天。
劉、關、張踏著深深的積雪,在備馬出行。
風將雪刮進張飛脖子,使他一瞼不快。
「尋一村夫,使人呼來便了!何必哥哥自去?」
劉備聽了張飛的抱怨,立即相責。
「休要胡說!孟子云: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如欲其入而閉門也。孔明乃當世大賢,豈可怠慢?」
劉備說完,自己先上了馬。
寒風凜冽,大雪紛飛。
劉、關、張在深至馬腹的積雪中艱難前行。
張飛的馬一下陷進雪中,使他從馬上摔了下來,頓時大怒。
「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遠見無益之人?不如就回新野,以避風雪!」
劉備與關羽下馬扶起張飛。劉備一邊為張飛拍著身上沾的雪,一邊說。
「此時往拜,更令孔明知我之誠。汝若怕冷,可先回去!」
劉備說完,又上馬繼續艱難前行。
「死且不怕,豈會怕冷?只恐哥哥再次空勞神思!」
張飛還在抱怨。
「既不怕冷,休要多言!」
劉備責了一句,仍只管前行。
到了臥龍岡,劉備隨童子進了草堂,望一擁爐抱膝的少年一揖。
「劉備久慕先生盛名,無緣拜會。前遵徐元直之薦,敬至山莊,未瞻仙顏。今冒風雪而來,始得瞻拜,實為萬幸!」
少年急忙起身答禮。
「將軍莫非劉豫州?」
「正是。」
「我乃諸葛均,家兄諸葛亮又應邀閒遊去了,且容日後回禮。」
「豈敢望先生枉駕!今且留書,以達令兄。數日之後,我當再來瞻拜。」
劉備將一早就備好的短箋交給了諸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