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暗手
2023-11-18 03:57:04 作者: 鳴飯鍾二
大雨仍未停歇。
幽暗的密室內。
一位老者面無表情,倚靠在太師椅後。
他平靜地望著跪在身下的那名藍袍書生。
眼神淡漠而冰冷。
「還剩一盞茶的時間。」
「你的命,還是你家中兄弟姐妹七口人的命,自行斟酌吧。」
老者端起案間的雨後觀音茗,飲了一口,緩緩說道。
聞言,藍袍書生臉上露出了真正的恐懼。
「大人!」
「大人!饒命!饒命啊!」
「再給我一次機會!求求您!」
捂著胸口,額頭奮力地朝著地面的石磚撞去,發出沉悶的『砰砰』聲。
老者沒有說話,只是輕動指尖,不停地敲擊著桌面。
嗒!嗒!嗒!
聲音乾澀而腐朽,就像是……死亡前的招魂倒計時。
「呵呵。」
指尖驟停,老者冷笑一聲,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丁泰初,昨日在宗正寺門前,你若再將那刀鋒深入一寸……」
「橫豎都是個死,死在晉王手裡,於你於我,都是件好事,不是嗎?」
「你怎麼能……又怎麼敢,活著回來?」
「竟還恬不知恥般跪地求一條活路?」
誠如所言,跪地求饒者正是那日在宗正寺外煽風點火的國子監學生,丁泰初。
此時的他沒有了高高在上的傲氣,沒有了義憤填膺的視死如歸,如驚弓之鳥,惶恐地匍匐在地上。
「大人!大人!」
「昨日眼看著計劃就要成功了,只是不知從哪裡冒出了一堆長安城的百姓,卻……」
「實乃天之罪,非我之……」
嘭!
話音未落,案間的茶杯便被人猛然一擲,極為精準地砸在了丁泰初的頭頂。
鮮血夾雜著茶水,瓷片稀碎了一地。
「廢物!」
「連對手都摸不清,便一敗塗地,還有臉歸罪於天意!」
透過滿眼的血色,丁泰初望見了老者冰冷的殺意。
他知道今日,若不下定狠心,決計活不下去。
「小人願身染瘟鬼,再行一計!」
「定讓那妖王,身敗名裂!」
丁泰初咬了咬牙,雙拳緊握,十指發白道。
聞言,老者的臉上終於顯露出了滲人的詭笑。
斑駁的皺褶時而緊,時而松,就像枯死的樹皮。
「放心吧,老夫會照顧好你家中父母兄弟的。」
揮了揮手,丁泰初匍匐著身體,以狗爬般的姿態打滾似的出了暗室。
待他前腳剛出去,暗室的屏風後,卻驟然出現一位極為雍容華貴的青年。
從面相看,與唐皇李世民,似乎有那麼幾分相似。
此人,便是帝國的三皇子,吳王李恪。
相比於如此的顯赫的地位,他還有另一層更為隱秘而忌諱的身份。
他是楊妃的兒子,而楊妃則是……前朝的皇族。
隋朝覆滅之後,無論是太祖李淵還是唐皇李世民,都沒有濫殺無辜,誅殺前朝遺族,而是好生將之供養了起來。
楊氏一族放在當今,權勢雖跌入萬丈深淵,但也能算作是高門大族之一。
唐人的驕傲無處不在,故而唐皇李世民並不認為那些前朝的餘孽能翻起何種風浪,以他仁慈寬厚的性格,放那些遺族一條生路,也就不足為奇。
既然吳王李恪體內留著前朝的血脈,那麼理所當然,這位老者便是真正前朝的皇族。
他有個顯赫一時的姓氏——楊。
他也曾是這片土地的王子。
武德年間,天下未曾大定之時,就連太祖李淵都曾仰仗老者的實力與身份,將之封侯拜相,對其恭敬有加。
老者便是前朝觀德王楊雄之子,楊恭仁。
「叔父,您為何如此針對九弟?」
暗室無人,李恪堂而皇之地坐在了案間。
「奪嫡之爭雖愈演愈烈,但……那都是大哥與四弟之間的博弈罷了。」
「長孫無忌等帝國重臣堅定遵循祖制,支持大哥。」
「而四弟卻獨得聖寵,父皇明里暗裡已動了數次廢黜另立的念頭。」
「再如何說法,未來的帝國之主,又怎會落到九弟的頭上?」
「何況……他才年僅八歲而已!」
聽著身前的不解與疑惑,楊恭仁抬起頭,面無表情地望了一眼。
很快便皺起了眉頭。
那種眼神……就像是看著一個極為不爭氣的後輩。
「八百年前,漢高祖起於微末,立無上偉業;四百年前,劉玄德不過是一草鞋販子,卻成就蜀漢之國;十年前,玄武之變,當今陛下攜風雷之勢,斬盡兄弟手足而登頂天下之尊,大唐卻開啟了昌平盛世,你可知……為何?」
他平靜地問道。
聞言,李恪思索了很久。
想起了漢高祖隱忍不發臥薪嘗膽般的品質,想起了劉玄德乃是漢室宗親的身份,想起了宣武門之變的前夜,金星凌日,太白經天的異象……
紛繁複雜的思緒讓他摸不著頭腦,只好將之歸結為『氣運』二字。
於是,他咬了咬牙,沉聲答道:「自然是天命所歸!」
「那……何為天命?」
楊恭仁繼續問道。
天命?
天命自然便是……虛無縹緲的未知,又或者命中逃不開的定數,如何能解釋的清楚!
「天命……便是天命。」
「不可妄語,不可妄想,不可妄言。」
李恪有些不確定地答道。
內心顯得極為惴惴不安。
話音未落,他便不自覺縮了縮脖子,低下了頭,不敢與身前老者對視。
因為,他看見了老者眼中的輕蔑嘲弄。
「還請……還請叔父指點迷津。」
萬般無奈之下,李恪急忙出言道。
楊恭仁沒有說話,只是閉著眼沉思了良久。
沒有人知道此時的他究竟在思考什麼。
半晌。
他睜開眼睛,望向李恪的雙眼,再一次復而平靜。
楊恭仁微動著嘴唇,緩緩說道:「天命便是……民心。」
「得民心者,必得天下。」
「大唐共有三位嫡皇子,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此三足鼎立之勢也。」
「眾人皆知,陛下支持四皇子,朝臣支持太子,但……我大唐千千萬萬的百姓又置於何地?」
「莫要說支持,他們恐怕太子與四皇子究竟是誰,都不清楚!」
「可晉王李治呢?天下唐人,上至朝臣武將,下至走夫販卒,誰人不識,誰人不曉?」
「莫說是奪嫡之爭,來日他若登高一呼,長安城,乃至整個大唐的百姓,必定順而從之!」
「屆時,莫說是大唐帝王,便是改朝換代,也不過易如反掌!」
轟隆隆!
如此堪稱大逆的振聾發聵言語,讓李恪的腦海之中響徹起雷鳴之音。
他癱坐在椅子上,雙眼的瞳孔不禁微微一縮!
「原來……」
「原來……」
「原來……這就是叔父費盡心機,讓九弟身敗名裂的原因。」
李恪心有餘悸地喃喃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