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2023-09-04 21:10:09 作者: 西來君
九歌漫無目的地走著,冷不防地撞上了一個人影,她下意識地雙手扶住,對方也攙住了她的雙臂,卻發現對方的衣服寒冷如鐵。
「黑黢黢的,還是記不得出門提個燈籠。」
第18章
對方一說話,九歌才發現是柴桑,連忙放開扶著他的手,向後退了兩小步。
「王爺。」
「王爺」二字一出口,柴桑心裡沉沉嘆了一口氣。
「王爺若沒什麼事,我就先回了。」
九歌正要轉身,卻被柴桑上前一步拉住:「等一下。」
九歌停了下來,默默地從柴桑手中拽出自己的衣袖,作出一副耐心聽的樣子。
柴桑愣了一下,抽回空空如也的右手,臨了說了一句:「我有事和你商量。」
「嗯。」
「我想在澶州建個書院……」
九歌等著下文,柴桑卻不說了,只是看著她,九歌只能就事論事:「這是好事。」
「你有什麼想法?」柴桑又問道。
她有什麼想法?建書院不是個小事,他是不是也得容她好好考慮一下?
「王爺為何想建書院?」九歌把話頭又推給了柴桑,他既然提出來,必然已經經過深思熟慮。
「你記不記得那次咱們去武鳴山?」
」嗯。「她當然記得,從武鳴山回來,柴桑把自己關了一天。
「六七歲的孩子,不送去書院,便只能如那日的孩童一樣。」
那日,在武鳴山上,他們遇見一個六七歲的孩童,在冰天雪地里刨野菜……
九歌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但這件事,真做起來,不會容易。
「容我好好想想。」
「好。」
「明日我會召集大家,商量此事。」
「好。」
九歌準備走,又想起方才觸碰到他衣服時的冰涼,猶豫了一下,還是對柴桑說:「天寒,王爺早些回。」
柴桑看著九歌漸漸走遠,才意識到自己已經通體冰涼,他已經在這裡站了半個時辰,因為這裡是九歌回房間的必經之路,書院之事也不是今日非說不可,他只是想跟她多說幾句話。
翌日,柴桑果然提起書院一事,不出意外,眾人都皺起了眉頭。
九歌昨日回去之後便細細想過,書院一事自然是利於當地百姓的,但此時提出,怕不是個好時機。畢竟大半的澶州百姓今年冬天還是靠官府的救濟度日,來年春天還要仰仗官府借的種子糧來播種,肚子尚且填不飽,哪還能談得上讀書和學問?
照例是王朴先開了口:「不知王爺想辦的,是哪種書院?」
「茲事體大,很難一蹴而就,我想著先在各縣開設啟蒙書院,一步一步來。」
柴桑一張口,王朴便知道他心中定然已經有了想法,便鼓勵道:「王爺請繼續說下去。」
「其實我有兩個考慮,一是讓適齡的孩童得以進入書院,認字明理,二是官府出資,可以讓一些讀書人有個營生。」
「王爺說的,句句在理。」王朴十分認同:「方今天下未定,禮義崩壞,認字明理,實屬必要。讀書士子大多體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做工種地都是勉強,做教書先生正適合。」
「可是當下世道,真的能招到學子嗎?」林沐開口問道:「你說讓他們認字明理,可是對那些吃不飽飯的人來說,認字明理遠沒有填飽肚子重要。」
林沐所說,與九歌心中所想正是契合。
「話是如此。」這樣的顧慮,柴桑不是沒有過。
「可是,什麼時候時機才能成熟呢?三年?五年?十年?」
面對柴桑的反問,林沐答不上來,九歌也答不上來。
「永遠不會有所謂合適的時機。」柴桑又繼續說:「遲一年,便耽誤一年。只要開始辦,哪怕只有一個學子,也會有所裨益。」
柴桑所說,眾人倒是認同,可從實際上說,仍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錢。
「既然要辦,自然是希望學子多多益善。」王朴說道。
「那怎樣,才能打破百姓的顧慮,讓百姓願意將孩子送來呢?」林沐又開口問道。
「給錢,給糧。」九歌面無表情地說。
「哪有那麼多錢糧?」林沐反問道。連明年開春的種子糧,官府都得出面跟富戶借,然後再轉借給百姓,哪裡還有多餘的錢糧給這些學子。
「眼下的口糧,官府也是要發的,不如把孩童的那部分挪到學院,每日由學院統一發放。除此之外,再給予少量銅錢,這樣家長便會想,幾歲的孩子在家能做什麼,不如讓他們去書院,還能領一些錢糧。」
對於九歌的提議,柴桑十分讚賞:「所需銅錢,可以先從我私庫出,待日後各縣寬裕了,再由各縣出。」
王朴忙擺手:「錢的事可以再想辦法,王爺已經為澶州殫精竭慮,哪能讓王爺再破費。」
「就這麼定了。」柴桑一錘定音。
「彰允,九歌,這件事交由你們去辦。」
「是。」南昭容和九歌齊聲應道。
片刻,柴桑又叮囑道:「行遠自邇,不要急躁。」
「好。」
依據柴桑的意思,九歌先在各縣張貼了求賢榜,榜中求有才學有學問的人,不限功名,十日內,有意願的士子可到所在縣報名,再由縣裡統一呈報州府,州府商議後確定名額,擇優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