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越國風波
2023-11-17 22:32:23 作者: 木有感情的貓
玄鳥王最初非常惱怒夫子不在玄鳥國出事,但是當他親自前往稷下學宮見到夫子之後,卻是驟然間羞紅了臉。
眼前名揚玄鳥國的夫子,當初他曾經有過一面之緣。
當時的他聽從祖靈指引守在玄鳥國西門,曾經親眼見到夫子抵達王都。
那時候他因為聽說墨子來到稷下學宮,並沒有來得及多想,便直接帶著麾下的人離開。
他依稀記得當時夫子正冠的場面,將前因後果串聯起來之後,就算是他也禁不住有些臉紅。
玄鳥王再沒有顏面去見夫子,也沒有再發出旨意徵召夫子的意思。
夫子仿佛也根本沒有出仕的想法,只是一門心思的教書育人。
龐統來到越國之後,他並沒有採取秦國招賢的方式來治理越國。
他吸取了李悝變法的經驗,用平價糧的方式將整個越國的糧食牢牢的掌控在了國家的手中。
在與秦國大量通商之後,龐統選擇了精兵政策。
他從全國挑選出了3萬名最為精銳的越國士卒,在訓練他們體魄的同時,又開始教授他們行軍布陣之法。
但只是從軍隊方面著手遠遠不夠抵擋吳國,所以龐統決定充分的利用長江天險的優勢。
他命人鑄造鐵索,又命擅水的工匠在長江水底紮下了一根根木樁。
用鐵鎖將這些木樁連接在一起,對整個長江沿岸形成了嚴密的封鎖。
別說是吳國的船隻想要通過長江進入越國,就算是越國的船隻,都無法通過長江離開。
龐統完全放棄了進攻,直接在越國的土地上開啟了瘋狂的「塔防」建設。
烽火台,鐵鎖橫江,戰略要地上重兵,合併鄉村,形成城鎮。
加固城牆,廣積糧草。
他一系列的騷操作讓越國的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卻也同時讓他的對手吳國與楚國滿臉憋屈。
原本準備在秦國五年通過長江對越國發動襲擊的吳國徹底傻了眼。
除了特定的通道之外,其他的水域行船隨時都有可能被鐵鎖攔截,那些布置在水底的暗樁,讓吳國靠近越國水域的船隻沉沒了好幾艘。
還沒有等吳國人去排除這些暗樁,河岸上的烽火台便已經開始示警。
而後便有大量的越國火船從沿岸駛來,直接將吳國的船隊燒得七零八落。
孫武就算是兵家聖賢,在面對無情的水火之時也依舊難掩乏力之感。
秦國5年末,孫武與伍子胥兵分兩路,一路正面佯攻,一路通過海岸線抵達了越國海岸。
雖然損失頗為慘重,但孫武終究是率領著大軍來到了越國的土地之上。
然而接下來他便再一次傻眼了,沿途根本沒有村鎮,可以供他們劫掠補給,一座座堅固的城池屹立在越國的土地之上,來不及收割的糧食一把火燒掉也不留給吳國人。
如果通過海沿岸輸送糧草,吳國根本負擔不起那般重大的損失。
但如果不輸送糧草到越國境內,孫武無法獲得糧草補給。
無奈之下,抵達越國境內三天之後,孫武便又只好冒著沿海的風暴乘船回到了吳國。
不死心的吳國合兵一處,甚至向楚國借來了一隻兵馬,準備在秦國6年的時候強攻越國。
這一消息早早的就落到了龐統的手中,龐統聞言之後,直接便將一封書信命人送往了咸陽。
若只是吳國與越國交戰,越國拼盡國力,還能夠殊死抵抗。
然而楚國參與其中,越國便只有向秦國請求幫助。
現如今得越國乃是秦楚吳等諸國的緩衝地帶,雖然他並不與秦國接壤,但是卻可以從背後牽制吳楚兩個國家。
所以在收到了龐統傳書之後,剛剛與自己女兒見面的秦王,還沒有來得及安撫自己的王后,便緊急的召開了與郭嘉衛鞅等人的朝議。
伴隨著一年多時間的擴建,秦王宮終於有了一點王宮該有的寬闊。
龐統不在之後,衛鞅因為自身才能的緣故,逐漸的將六部的權力分化了出去。
這對於秦國來說是一件好事情,秦牧也沒有過多的干涉此事。
並且為了配合衛鞅,秦牧還通過氣運點兌換了狄仁傑出來主持刑部。
而今涉及出兵鉗制楚國,這等國家大事,若是不讓所有朝臣參與其中,難免會讓人覺得衛鞅與郭嘉把持朝政。
以前龐統乃是元老,並且又履歷功勳,所以朝臣們大多都敬服於他。
衛鞅雖然能力也是不錯,但是因為性格的緣故,再加上其本人幹的也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朝臣大多都不待見他。
為了避免矛盾激發,儘管明知道大朝會商議不出個什麼好結果來,秦牧還是決定先行召開大朝會,讓自己所有的臣子都參與其中。
就算是秦國的朝堂,臣子之間的思維也並不統一。
關羽等武將表示應該直接派遣大軍進攻楚國,在吳國與楚國還沒有徹底聯手之前,東西夾擊楚國,直接將楚國滅國。
范仲淹等文臣卻認為此舉過於激進,應當從楚西之地調遣兵馬陳兵楚國邊境,根本不用對楚國用兵,越國的危機便會自解。
也有人認為應該再拖延一段時間,等到楚國與吳國聯手進兵越國的時候,秦國從背後直接對楚國發動全面進攻。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主意,到了最後,范仲淹與關羽這一對基友之間竟然都吵了起來。
秦牧見狀整個腦袋都大了,他一邊拍著自己的額頭,一邊阻止了眾人之間的紛爭。
「寡人意,請關將軍率領5萬人馬前往楚西之地,沿途需得大張旗鼓,務必要讓楚國人知道。」
伴隨著秦牧的話音落下之後,秦牧又將目光落到了一旁的郭嘉身上。
郭嘉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秦牧便又繼續開口說道:「另外,寡人決定再售賣五萬鐵器給越國~」
雖然現如今秦國已經有了鋼製武器,但是秦國對於鐵器的生產依舊沒有減少。
大量的鐵匠學徒,通過鍛造鐵器練手,他們製造出來的鐵器手藝上差了一些,但是鋒利程度,依舊遠超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