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存越之策
2023-11-17 22:32:23 作者: 木有感情的貓
六月出兵討伐魏國實在太過匆忙,此事需要寡人再與諸位愛卿商議,所以還請趙王見諒。」
秦牧答應了與趙王共同攻打魏韓兩國,但是卻並沒有答應趙王六月起兵的決定。
趙王絲毫也沒有感覺到意外,因為這本身就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
雖然秦牧沒有答應他6月起兵的決定,但是兩國之間有著共同目標的暗示已經給秦牧種進了心底,所以趙辟疆也沒有繼續苦勸的意思。
最終秦牧沒有挽留趙辟疆在秦王宮內久留,在回絕了趙王之後,趙王便也十分知趣,直接向秦牧告辭離開。
秦牧回到自己的王宮大殿之中,剛剛下令召集龐統等人議事,燕王求見的信息便已傳到了他的耳中。
雖然早就知道天下諸侯會提前趕到秦國搞事情,但是秦牧卻沒有想到燕王竟然會來得這般匆忙。
他並沒有直接選擇與燕王會晤,而是先行選擇召見了自己的丞相議事。
龐統辦公的地方距離秦牧的宮殿很近,不過一刻鐘便來到了秦牧的王宮之中。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郭嘉。
這二人都是秦國當前最為頂尖的智者,他們一個負責秦國的朝政事宜,一個負責處理秦國的情報機構。
二人在與秦牧見禮之後,秦牧便直截了當的開口說道:「越國君欲與秦國結盟,寡人有意為之,不知兩位愛卿以為如何?」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秦牧的目光便落到了郭嘉的身上。
當今秦國的情報機構都在郭嘉手上掌握著,諸國的事宜,也是郭嘉了解的最多。
郭嘉聞言之後,微微皺了皺眉頭,沉默了片刻之後卻是點了點頭答應道:「臣以為此事還有待商議。
微臣知道幾件關於吳國與越國的大事,這裡需要先行稟明王上,然後再由王上做決定。」
秦牧聞言之後微微一愣,隨即緩緩開口問道:「有什麼話,還請愛卿明言。」
郭嘉聞言之後,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道:「吳國用伍子胥變法吳國,又任用孫武訓練吳軍,多最後重用闔賄通商趙國,從北方進口了大量的戰馬到吳國。
如今的吳國已經是兵強馬壯,能夠動用精銳兵馬30萬,只需要來年糧草齊備,便可以發動一場滅國之戰。」
秦牧聽到這一句話之後,他的眉頭當即微微皺起,沉默了許久之後,秦牧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越國恐怕是危險了。」
郭嘉聞言之後卻是點了點頭,而後繼續開口說道:「越國的國力本來並不弱於吳國,但是國內並沒有上將為其訓練兵馬,所以越國的軍隊本來就不能夠相提並論。
而就在前一段時間,南方南蠻對越國發起了戰爭,最終越國雖然獲得大勝,但是國力卻是進一步遭受到了消耗,所以,微臣以為,吳國若是對越國動兵,不出一年的時間,便可以覆滅越國。」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秦牧的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起來。
「如果吳國滅亡的了越國,又與楚國結盟的話,那麼兩國兵鋒所指的方向,便是北方的諸國。
如今周天子與楚國交好,已經隱約有背棄秦國的舉動,如果越國就此覆亡,那麼天下的南方便成了穩定的局面,這對於我秦國來說並非是一件好事情。」
郭嘉聞言之後也是點了點頭說道:「所以微臣並不建議與越國同盟,但是秦國卻可以暗中幫助越國對抗吳國與楚國。」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秦牧眉頭再次一皺,隨後開口問道:「愛卿以為該當如何?」
郭嘉看了一眼一旁的龐統,隨即繼續開口說道:「效法樂毅將燕之策如何?」
當年燕國與趙國交戰勢弱,不得已之下向秦國求助。
秦國無力出兵幫助燕國,但是卻派遣了麾下最擅統兵打仗的樂毅。
樂毅成功地幫助燕國抵擋住了趙國的入侵,甚至反推了趙國數城。
而後樂毅又統兵南征玄鳥國,打得的玄鳥國沒有了脾氣。
如果不是墨子在其中調節的話,現在燕國的大軍還卡在玄鳥國的北海等地。
對於秦國來說,雖然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利益,但是燕國也確實是牽制了趙國與玄鳥國。
而當初秦國之所以能夠撐過數次危機,其中也有燕國牽制的原因在其中。
秦牧點了點頭說道:「愛卿此計倒是不錯,但是寡人又該派遣何人前往越國呢?」
伴隨著秦牧的話音落下,郭嘉卻是沒有說話,是將目光落到了一旁的龐統身上。
龐統見狀之後先是一愣,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而後笑著說道:「你這個鬼才,竟然算計到本相身上來了~」
郭嘉含笑著向著他拱手一拜,並沒有多說什麼話。
龐統臉上的笑意隱去,隨即出列向著秦牧拱手一拜道:「經過了一年的治理,南方的楚西之地已經安定了下來。
國君有變法圖強之心久矣,何不招衛鞅回咸陽?」
龐統的話讓秦牧為之一愣,他隨即便明白了龐統的意思。
龐統這是在向他推薦執政之人啊~
「愛卿,你…」
秦牧在明白了他的意思之後,本能的就要開口挽留,但是龐統卻是深深地向著他鞠躬道:「存越制楚之策,咸陽之內,非龐統不可。」
伴隨著龐統的聲音落下,秦牧的身形當即一顫,然後他徑直上前將龐統的胳膊拖住,緩緩的將他扶直了身體,聲音有些艱難的開口說道:「愛卿此去需要幾年的時間?」
龐統的身形頓時為之一顫,他緊了緊緊秦牧抓著他的胳膊,目光灼灼的盯著秦牧說道:「王上何時滅魏,龐統何時歸秦~」
伴隨著龐統的話音落下,秦牧的身形為之一顫。
隨即鬆開了龐統的胳膊,向後倒退了幾步之後,鄭重的施了一禮,口中道:「請愛卿以自身安危為重,寡人覆滅魏國社稷之時,定當親自前往越國迎接愛卿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