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建
2023-11-17 08:10:20 作者: 一人之下
「多謝尉遲捕頭救命之恩,奴家無恙。」
見謝燕菡無恙,尉遲林心裡也踏實了,說道:「賊人未靖,還請謝娘子緊守塢堡以待我家郞君。」
說完尉遲林再度踏馬而去,留給塢堡眾人一個彪悍的背影。
張瑤琴嘆道:「李軒麾下竟有如此驍勇的悍卒,柳頌叔侄今夜必將損失慘重。」
眾海盜面對縱馬追殺而來的尉遲林,兩條腿跟本跑不贏他坐下的四條腿。
被逼無奈,三十餘名海盜鼓起勇氣結陣而戰,卻被尉遲林一個衝殺大潰,當場斬殺八人,余者無不驚懼亡命逃向湖邊以期登船躲開這尊殺神。
柳晁自知尉遲林的驍勇不可敵,在其餘海盜及夜色的掩護下先奔至湖邊乘船逃向身在湖中心的叔父處。
一見到叔父,柳晁羞愧的跪在他面前:「孩兒愧對叔父的厚望。」
柳頌見侄子帶著三個人回來,還一臉驚恐之色便心知不妙,心中氣憤侄子的無能外忙問:「發生了何事?」
「謝燕菡帶人躲進塢堡,孩兒久攻不下,尉遲林卻突然殺來,我等不敵……」
「尉遲林……」
柳頌驚呼一聲,大叫一聲:「不好,快發信號讓其他人速速回來……」
屬下立即推出一艘滿賊柴草的小舟將其點燃,在黑夜籠罩的湖面上儼如一盞明燈提醒著岸邊的人。
在岸邊肆意劫掠的眾海盜見湖中燃起火光,大叫不好,紛紛攜帶劫掠而來的財貨女子乘船逃離。
但有一些海盜在逃離之際卻被趕來的尉遲林、李軒給截住,一番撕殺下,僅有少數幾個乘夜逃走。
待眾海盜齊聚湖中時一清點,差點讓柳頌背過氣。帶著五百人來,折損了近兩百號人,回過神來更是大叫:「我等速退回海上,晚了咱就出不了鏡湖了。」
關乎生死,海盜們拼九牛二虎之力划船,在李軒帶人趕到鏡湖入上虞江出口處出了鏡湖,順著滔滔江水揚長而去。
沒能截住海盜將其全殲,李軒氣的折了馬鞭,今夜柳頌燒了他一座船場,殺了他幾十號人,還劫掠了數個村莊,損失可謂慘重。
天色大亮,被海盜劫掠的村莊死了親人或家中妻女被擄走的,親人無不哭天嗆地。
李軒看著一幕幕慘像自覺愧對眾父老,派人回城從義倉調糧接濟受害百姓。
謝燕菡看著自家百年經營的船場化作一片焦土潸然欲泣,李軒上前攬住其雙肩,寬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許諾為其建造一座嶄新的船場。
李軒正好設計了船塢,謝家船場被毀,重建時把船塢造船的新方法應用上去。
謝燕菡平復了下心情,語氣中難掩悲傷:「只是新的船場再也找不回曾經父祖的回憶。」
李軒只得抱以安慰,講述新的船場規劃來轉移謝燕菡的注意力。
……
李軒回城之後就下令徵集安河城的工匠重建謝家船場。
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人,李軒讓這些工匠放下自家的生計免費來給自己服勞役心中有些過不去,鑑於自己暫不缺錢,就按市價、工種給工匠們工錢。
工匠們聽見李軒說不但包飯還有工錢拿,一個個喜上眉梢,熱情似火的給李軒幹活,沒有一點以往被徵調時的一臉愁苦,嘴裡還夸著使君仁善。
工匠們按著李軒給的圖紙,很快就在謝家船場原址上挖出三十個大小干船塢,大的能造載四萬石的巨輪,小的造百來石的小船。
看著一個個成型的船塢,確切的說是泥坑,李軒這才想起來,船塢挖好了,得用水泥把船塢硬化才行。
水泥的燒制方少李軒是知道的,也不難,但也不可能馬上弄出來,只得讓工匠們用青磚整修船塢裝好擋水塢門,塢室的底板上設好支承船舶的龍骨墩和邊墩。
至於船塢灌水,直接開一條溝渠引不遠處的河水注入,排水則架設幾個大水車,改一改人力腳踏就成用牛拉動。
一座座頗具現代化模樣的船塢就這樣建成了。
謝家船場的船塢建好後,李軒隨即又在巨鯨船場也修建了船塢,兩座船場自此皆採用船塢造船的模式。
用船塢造船,由其是大船,無疑在船造好後下水便捷太多,省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因此,其他造船場的東主見識了李軒麾下兩座造船場船塢造船模式後紛紛效仿,船塢造船模式進而傳遍安河城並向江淮各地傳去。
就在李軒為謝家船場重建完成感到高興之際,卻傳來一個讓他震怒的消息。
柳頌逃回海上消停了月余再度帶人進犯安河城,此次他沒再敢進上虞江卻抄掠沿海,一連破了七八個村子,擄走數百青壯男女。
這,肯定不是李軒願看到的。
所以李軒要召集軍隊在海盜劫掠安河城沿海的事引起注意之前將柳頌一眾海盜剿滅。
安河城深入內地,自唐初設立的安河城大都督府撤銷,開元二十一年置江南東道治所蘇州後,安河城就沒有駐軍。
李軒要召集軍隊,只能是召集武周時期興起,由商人徵發並統領的團結兵,屬於不長期脫離生產的臨時性地方軍隊,戰事結束後就解散歸農。
當然啦,李軒要在安河城召集團結兵,必須先向駐蘇州的採訪使報備。
採訪使的主要職責就是掌管本道檢查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李軒召集團結兵諾不向其報備的話,人家給李軒扣一個私聚兵馬圖謀不軌可就玩蛋了。
李軒書一封公文派人快馬加鞭送往蘇州,向採訪使稟報安河城近來嚴重的海盜之患,急需召集團結兵予以征剿。
沒過三天採訪使的回覆就到了,准允李軒召集團結兵剿匪,並從蘇州調了三百兵前來助戰。
李軒隨即以安河城縣尉與匪首柳頌結交甚深為名,奏請朝廷將期革職,暫時令尉遲林為縣尉,開始了在安河城七縣徵召團結兵,先征兩千人,如諾不夠再行徵召。
考濾到海盜都聚集在岣山島上,前往征剿需要水師才行。
自攻滅高句麗後,朝廷就不再重視水師建設,就更別說江淮這種自唐初平定天下後就一直承平的地方能有什麼像樣的水師了。
李軒只得徵召本州年輕力壯的漁民、水手來暫時充當下水師,船自然不能徵用漁民的那些小漁船了,直接從安河城各大小船場買一批新造好的船當水師戰船用就行了。對付一群海盜,哪用得著專業的戰船。
諾是與海盜在海上水戰?一群漁民也靠不住啊,剛招來的團結兵在大海上肯定也不行,這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