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不甘寂寞的孫策
2023-11-17 05:39:56 作者: 嘆伶仃
這個名字,是孫策最近改的,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無非就是建功立業的意思,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建立帝王大業的意思,究竟是哪種含義,想必只有孫策自己才清楚。
建業城吳王府中人聲鼎沸,太史慈、黃蓋、韓當、潘璋、徐庶、張昭、虞翻、張紘、呂岱等一眾文武悉數到齊,正聚攏成各自的團體相互猜測著孫策召集眾人的原因。
江東世家排外,這不是秘密,但江東世家本身也分派系,而且世家和寒門、文武之別在江東大行其道,分成一個個小團體也就不奇怪了。
「吳王到!」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突然響起一聲大喝,只見孫策龍行虎步,徑直步入大堂,身後一名少年隨行。只見此人身高七尺五六寸,碧眼紫髯,容貌奇偉,正是孫堅次子,孫策之弟,孫權。
「臣等拜見大王!」
眾人齊齊躬身行禮,孫策在主位之上坐定,抬手虛扶道:「諸位無需多禮,且請就坐。」
一眾文武按照文武分列兩旁,目光灼灼盯著主位之上的孫策,但孫策卻沒有繼續開口,而是時不時望向堂外,似乎還在等什麼人。
不知過了多久,眾人都感覺有些不耐煩時,堂外突然再次響起一聲大喊。
「大都督周瑜,協周泰、凌操兩位將軍到!」
眾人恍然大悟,這才明白孫策是在等誰,不過心中的疑惑卻並沒有放下,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要知道周瑜這些年一直坐鎮豫章郡,和荊州劉表大戰,如今突然返回建業,只怕是定然出了大事。
急促的腳步聲在堂外響起,眾人只見人影一閃,一身白袍,羽扇綸巾的周瑜已經在周泰、凌操兩員虎將的護衛之下步入了大堂之中。
三人在大堂中央肅立,抱拳拜道:「臣等參見大王!」
孫策臉上一喜,笑道:「公瑾無需多禮,速速就坐。」
周瑜起身,但卻沒有落座,而是對在座眾人團團抱拳道:「瑜姍姍來遲,勞諸位久候,還望諸位恕罪。」
眾人連忙抱拳還禮,口中連道什麼不要緊,公瑾太見外之類的話,不管心中怎麼想,此時卻無論如何都不能表露出來。
周瑜等三人這才落座。
孫策環視堂上眾人,開口道:「孤今日請諸位來,甚至連遠在豫章的公瑾都招來,實乃是有要事相商。」
能夠到場的哪個不是人精,此時都豎起耳朵仔細聽著孫策的話。
孫策稍微停頓片刻,繼續道:「今北方曹孟德和袁本初大戰,并州小人屠遇刺重傷,此事,孤和元直認為,乃是小人屠使詐,想要參與到這場大戰之中。可以說這場大戰將是北方三大諸侯之間的一場混戰,很有可能會決出一個一統北方的霸主,所以孤決定集重兵攻打荊州劉表,同時在大將沿線囤積兵馬,若是曹操兵敗,那我軍便渡江,將壽春揚州北部,盡數收入囊中!」
「諸位不妨暢所欲言,這仗究竟該怎麼打?」
孫策這番話,就如同一個重磅炸彈扔到了人群之中,把在場眾人驚得不輕。雖說這些年一直在和劉表打來打去,但始終沒有傾盡全力,反倒是收回交州乃是傾整個江東之力而為,除此之外,江東其實並沒有經歷過什麼像樣的大戰。
「不可!」話音方落,老臣張昭率先起身道:「大王,如今交州方定,山越未平,貿然起兵招惹劉表和曹操這兩個大敵,殊為不智也。而且如今北方有一統之趨勢,劉表乃是我軍天然的盟友,大王何不聯合劉景升,共抗北方強敵,怎可先行攻伐劉表?大王,唇亡齒寒啊!」
不等孫策說話,張紘起身道:「大王,子布之言甚是,小人屠有句話說得好,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山越未平,怎可輕易動兵?再者說,江東有大江天險,縱然北方一統與我軍何干?不妨徐徐發展,緩緩圖謀荊州、益州,待我軍一統大江以南之地,再與北方勝出之諸侯一決勝負!」
隨著江東二張的話音落下,江東世家之人紛紛出口贊同,理由各式各樣,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阻止孫策和劉表開戰。
從這一點上來說,江東世家無比齊心,這倒不是說他們認識不到北方被一統的可怕,但在他們的心中,守好江東這片江南水鄉就足夠了,打打殺殺幹什麼呢?再者說,就算能攻破荊州,功勞也都是那群武人的,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孫策占據江東,不管他願不願意,都必須依靠他們這些本土的世家,但若是攻破荊州的話,荊襄世家必定也會參與進來,蛋糕就這麼大,官職也就那麼多,自己人都不夠分,還要外人來摻合,沒門!
孫策的臉色很難看,他雖然同樣也是江東人,但卻不是世家出身,而且江東猛虎的兒子若是連一點進取心都沒有,又憑什麼被稱為小霸王?
困守江東只是死路一條,劉表確實是可以當盟友,北方如果一統,大軍南下之時,不管什麼仇,兩家都必然會聯合在一起,但問題是,盟友哪有變成自家地盤來得爽快?
如今不趁這個時機拿下荊州,以後可還會有這麼好的機會?
「閉嘴!」
孫策勃然大怒,一拳將自己面前的案幾砸成兩段,大喝道:「孤今日找你們來,是問這仗如何打,而不是問你們該不該打,若是還有想勸諫的,便回去吧!」
話不算重,也沒談什麼後果之類的話,但所有人此刻都是一陣靜默,孫策在江東的威望不小,而且是殺出來的威望。不是說殺嚴白虎、王朗等人的大軍,而是孫策的手上沾染著無數江東世家之人的鮮血。
當初孫策攻打廬江城之時,廬江太守陸康拒不投降,率人死守。這一守就是整整兩年,直到陸康病死,廬江城才算告破,但惱羞成怒的孫策卻不敢善罷甘休,就廬江城內的陸氏族人全部梟首。本來他還想將吳郡的陸氏族人同樣斬殺殆盡,若非周瑜等人苦苦勸諫,只怕陸家一個人都活不下來。
所以在江東世家的眼中,孫策和張揚區別並不大,都是暴虐之徒,若非兵鋒強盛,他們根本不可能臣服於此等人麾下。
見眾人退下,孫策滿意地點了點頭,對一旁的徐庶道:「元直,且先為諸位講解一下北方的局勢。」
「喏!」
徐庶應諾一聲,起身來到大堂中央那副巨型輿圖面前,開口道:「諸位請看,如今袁紹在黎陽聚集了三十萬大軍,而曹操則在酸棗囤積了十萬大軍,不過如今因為袁紹率先出手,搶奪了白馬津和白馬縣,所以大河天險對袁軍來說已經不成問題。」
「而小人屠遇刺此事不好說真假,但有七八成的可能此事是陰謀,而根據之前張揚的態度來說,他幫助袁紹對付曹操的可能性很大。」
「綜合各種情報,愚認為,中原大戰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其一,曹操完敗,小人屠徒做嫁衣,袁紹入主中原。其二,曹操和袁紹兩敗俱傷,張揚漁翁得利。其三,曹操龜縮一隅,坐視張揚和袁紹大戰。不過不管是袁紹勝還是張揚勝,曹操都很難再有作為。」
「最後的結果不同,我軍的計劃自然也不能相同,所以此次軍議,大王的目的就是針對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計劃,避免到時候出現我軍應付不來的情況,同時謀取最大的利益。畢竟中原遲早會分出一個霸主,一統北方的強悍之處,無需我來對諸位講解,亂世爭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國雖大,忘戰必危,何況如今的江東算不得大,諸位以為呢?」
這番話,前面還好,只是客觀地分析著北方的局勢,但後面的話卻無疑於在打江東世家的臉,而且還讓人無法反駁。一時之間,大堂上江東世家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孫策沒管這麼多,待徐庶說完之後,他把目光投向周瑜,問道:「公瑾,你覺得如何?」
周瑜微微一笑,道:「瑜才淺德薄,雖略通軍事,但於內政一道卻不甚明了,我軍究竟能出動多少大軍,能堅持作戰多久,這些事瑜盡皆不知曉,大王還需垂詢子布、子綱等先生。」
這話,看起來是周瑜謙虛,他可能確實不擅長內政,但要說一竅不通,那也不可能。這話的真正含義是向江東世家示好,畢竟孫策剛才的表現太過於強勢,如今還離不開這些江東世家。
張昭和張紘兩人聞言,沉重的面色終於緩和了一些,他們雖然臣服於孫策,但誰都不喜歡時刻被刀兵所威脅,若是緩和一下,什麼事也並非不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