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幽州破
2023-11-17 05:39:56 作者: 嘆伶仃
在并州,商人不會受到任何的歧視,至少在官府的眼中,商人和讀書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不會如同之前一般,天生便拿著鼻孔看人。
別小看這一點,商人不缺錢財,但之前的地位卻很低,雖然亂世之中不像太平盛世那麼嚴格,但想以商人的身份為官依舊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放眼整個天下,也就有數的那麼兩個,一個沈富,一個糜竺,如今都在張揚的麾下。
所有商人都清楚,別說在亂世,哪怕是太平盛世,錢財都比不過權勢,可能那些官老爺們的一句話就能讓你傾家蕩產,所以并州的一視同仁便顯得十分難得,張揚受到商人擁戴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書籍不同於其他商品,之前不論是戰馬、煤炭這些,只要運出去賣便是了,根本不愁銷路。
但書籍不同,竹簡從商朝便已經開始使用,到漢末有近千年的歷史,驟然變成紙質書籍,別管你有多少好處,但一些老古董不願接受就是不願意,你還拿他們沒辦法。
若是碰到一兩個脾氣倔的,出來批駁兩句,你再想把書賣出去,無疑是難以登天。
張揚不指望能靠賣書賺錢,和戰馬、食鹽相比,賣書這點利潤,張揚還真看不上眼。但是將作營、徐光啟花費這麼大的功夫改良紙張,研究印刷術,自然是希望紙質書籍能夠推廣,進而打斷世家對知識的壟斷,再聯合科舉,打斷世家對官職的壟斷,如此一來,世家這個名詞自然而然就會在歷史之中消亡。
但這些的前提都是書籍能夠為大部分人所接受,否則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這點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就像張揚所處的後世,電子書比紙質書籍更加方便,但仍有不少跳出來批駁。
當然,誰優誰劣不好說,但選擇什麼是別人的自由,你可以說紙質書厚重,有文化感,但別人也能說電子書方便,能利用一切時間,捧一個貶一個的行為,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可問題是,想找一個這樣的人,並不怎麼容易。
并州的商人很多,而且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實力都很龐大,但在士林中的聲望嘛.
別看晉陽王家、聞喜裴家、祁縣溫家在并州是首屈一指的世家,但放到整個大漢來看,誰認識他們?說到底,晉地的文化底蘊並不深厚,王家好歹還出過一個司徒王允,但裴家中歷代官職最高者竟然是剛剛被張揚提拔成工部侍郎不久的裴清,這底蘊,不提也罷。
徐州的糜家情況好上一些,糜竺之前好歹是徐州別駕,雖然不到兩千石,但也勉強算得上地方高官。但不論陶謙還是呂布,看重的還是糜家財大氣粗,對於糜竺這個人,他們未必有多重視。
說到底,商人還是被人鄙視的行業,甚至比工匠還要不如,這些以一介商賈起家的豪強,在士林中的威望其實有限的很。
換個思路,從大儒中找呢?
張揚不是沒考慮過,但這個時代的大儒一般都清高,不說家無餘財,但肯定實力不甚雄厚。既然要做,張揚就不準備小打小鬧,最好能在第一時間就將紙質書籍傳遍整個大漢州郡。而那些大儒不管是家財,還是關係網,明顯都不足以支撐這麼龐大的消耗。
相比這點,張揚反而覺得說服他們不是什麼問題,畢竟只要是個人就能看出紙質書的好處,能當大儒的自然不是傻子。
符合要求的,張揚麾下不是沒有,而且還不止一個。
一個是張揚的岳父,大儒蔡邕,另一個則是刑部尚書鍾繇。
按名氣來說,自然是蔡邕的名氣更大,至於錢財,蔡邕雖然算不少富裕,但張揚可不缺,蔡邕只需出來為紙質書正名便可。說得通俗一點,就像後世的廣告,蔡邕就是形象代言人,具體怎麼操作,張揚完全可以放手讓糜竺等人來處理,在這方面,他們都是行家。
潁川鍾家雖然比不上荀家,但比晉王王家可好上不少,唯一欠缺的是,如今的鐘繇還有些年輕,遠遠沒有達到名聲四海皆知的地步,鄭玄這等級別的大儒可不會賣他這個小傢伙的面子。
其實還有一個人勉強也合適,那就是張揚的另一個岳父喬玄,喬老頭當過太尉,論起官職蔡邕拍馬也趕不上他。不過他的名聲更多地是在南方響亮,在北方,遠遠沒有蔡邕的名頭好使。
說不得又得麻煩一下老頭了。
張揚心中長嘆一聲,說實話,他娶蔡琰這件事,不談感情,不管從哪方面來說,他都是賺的。
在這個信息傳播並不發達的年代,名聲確實是一個很好用的東西,當初攻破并州,并州世家能夠很快的接受張揚,雖說和他本身便是并州人有一定關係,但蔡邕的名聲在其中同樣發揮了不少的作用。
能見到張揚,甚至是了解張揚的畢竟只有少部分人,別說百姓,哪怕是縣令、太守這一級別的官員想見張揚一面都不容易,更別說普通的百姓。
所以大部分人對張揚的感官都來自傳言,之前世家都不待見張揚,宣揚的自然也都是張揚嗜殺成性,殘暴冷血等等,百姓自然也就會覺得張揚青面獠牙,拿人心下飯。
但隨著張揚和蔡琰成親,百姓就會去想,既然大儒蔡邕都願意將女兒嫁給張揚,那他真的如傳言一般嗎?
說到底,整個封建王朝,百姓都是被遣著鼻子走的那群人,愚民,更多的時候並不是指百姓愚蠢,而是指他們好糊弄,現在是世家,以後會有讀書人,民智開化的路還很長,而張揚現在要做的,就是將種子播散下去,等到春風一到,自然便會開花結果。
「伯溫.」
心中做出決定,張揚正準備開口和劉伯溫商量,卻不想風塵撲撲的李元芳大步而入,抱拳道:「大王,末將幸不辱命,溫侯的屍首已經被請回晉陽,交予溫侯的家眷來處置。」
「好!」張揚伸手拍拍李元芳的肩膀道:「元芳此行辛苦,且先去歇息兩日。」
「大王,還有一事.」
「何事?」
「幽州已被高句麗攻破,田豫被李元霸陣斬,羅藝身受重傷,袁譚狼狽逃回冀州!」
「什麼?」
張揚和劉伯溫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眸子裡看到一絲驚恐。
劉伯溫不清楚李淵等人的實力,驚訝在所難免,但張揚同樣也沒想到,袁紹竟然會敗得這麼快。從高句麗的消息傳來到現在為止,區區幾個月的時間,整個幽州便已經陷落了?
張揚從沒覺得袁紹會是李淵的對手,但他敗得也有點太快了吧,要知道冀州和青州都是大州,幽州雖然貧瘠,但民風彪悍,三州相加可是有近千萬人口,如此實力的袁紹,怎會敗得如此悽慘?
「戰事具體如何,元芳詳細道來。」
「遵命。」李元芳應諾一聲,道:「高句麗攻破右北平之後,袁紹震怒,下令斥責了袁譚。袁譚大怒,盡起幽州五萬大軍開赴右北平,羅藝統軍相隨。之後羅藝三招敗於李元霸之手,便堅守於漁陽郡平谷城中,不再出戰。但袁譚卻認為高句麗不過李元霸一員猛將而已,將士多為烏合之眾,不堪一擊,執意出兵。」
「兩軍在平谷城外大戰,互有勝負,僵持不下。但李淵二子李世民卻趁機從草原進兵,直搗薊縣。薊縣沒有防備,一日被破。得知消息的袁譚、羅藝兩人大驚失色,連忙起兵救援薊縣,卻不想被李世民在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大敗幽州軍。」
「田豫為掩護袁譚被李元霸陣斬,五萬幽州軍活著逃走的不足一萬,突出重圍的袁譚、羅藝兩人不敢再幽州停留,一路逃回了冀州。據最後一批斥候傳回的消息,高句麗大軍如今正在攻打幽州郡縣,袁紹盡起三十萬大軍北上,欲與高句麗一決雌雄。」
這個消息太過突然,突然到張揚和劉伯溫兩人心裡都沒什麼準備,一時間呆呆地有些不知該說什麼好。
「并州!」
「晉陽!」
半晌之後,張揚和劉伯溫兩人同時出聲,額頭上的冷汗滾滾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