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一寸山河一寸血 > 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任

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任

2023-11-17 05:39:56 作者: 嘆伶仃
  王儉心中鬆了一口氣,知道這關算是過去了,攏起袖袍便是一禮,笑了兩聲,聲音仿佛夜梟一般,很難聽,恭維道:「冠軍侯謬讚了,您乃天下豪傑,若要履足王家宅門,定能讓王家蓬蓽生輝,至於指教之事,萬萬不敢當,冠軍侯有事知會便可,但凡能辦到,王家定不推辭。」

  張揚哈哈大笑,露出一副欣喜的表情,端起酒樽來和王儉對飲一樽。

  「既然您老如此說,我還真有一事相求,不知您來能否答應下來?」

  王儉楞了一下,他沒想到張揚這麼不客氣,自己只是隨意客套一下,這位怎麼就當真了?

  王儉沒敢立刻回話,在沒搞清楚張揚有什麼打算前隨便答應可不是什麼明智的做法,王家是家大業大沒錯,來這鎮北將軍府之前也有了被宰一刀的準備,但也得看看這刀有多狠,是不是能讓王家傷筋動骨。若只是動動皮毛,甚至是略微忍痛切那麼一塊肉也不是不行,但若是傷了王家的根基,那王家也不是什麼坐以待斃的人。

  「還請冠軍侯明言,我王家若是力所能及,定不叫冠軍侯失望。」

  一句話說得大義凜然,但若是仔細想一下便能發現,王儉其實什麼都沒答應,力所能及就是這麼個意思,您先說您想讓我幹什麼,至於能不能辦到,最後還得是我說了算。

  簡單的文字遊戲,張揚自然不可能聽不出來,但他並不在意,如今的他也算得上家大業大,王家再有錢糧,還能比得過并州和河套不成?

  略微沉吟片刻,張揚正色道:「不瞞您說,我自起兵以來,多研習大漢軍律,多覺其刑法過於苛刻,七禁令五十四斬,士卒苦之久矣,想要略加改善,無奈麾下並無此大才。」

  「漢律也大致相仿,都說亂世用重典,此言不假,但如今戰火紛飛,民心思安,若律法過重,百姓又當如何?最好是能兩者兼顧,不至於過嚴,但也不可過松。我今據有并州、河東、河套三地,又遷關中數十萬百姓進入并州,麾下人口百餘萬眾」

  「律法過苛或過寬都有不妥之處,為人主者,當為百姓籌謀,我欲重修漢律,讓治下百姓有法可依,又不必顧慮律法過苛,能夠在并州安居樂業,則我心方安。」

  「所謂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此一來,方能讓各地官吏有所依據,百姓也能安定下來,關中移民也不必心存疑慮,安心在并州落地生根。」

  「王氏乃并州世家執牛耳者,您老又德高望重,見多識廣,可能召集眾人,助我修訂漢律,還百姓一片淨土?」

  聽著聽著,王儉不淡定了,就連心肝都有些顫抖起來。

  這裡面的野心王儉不會過多去考慮,畢竟天下大亂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哪怕漢室尚存,但也再無法阻止這天下分崩離析,張揚雖然還不曾稱王稱帝,但在這個并州他就是土皇帝,有這個野心算不上什麼怪事,再正常不過。

  他所想的是,張揚竟然沒有在王氏身上動刀,而是將一個天大的餡餅砸在了王氏的頭上,讓他有些暈暈乎乎。

  雖說張揚的話里話外都充斥著法家的思想,與王氏所尊崇的儒家格格不入,但這可是修訂漢律,這對於天下所有的世家都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老頭溝壑縱橫的臉上突然露出一抹潮紅之色,只見張揚剛剛把話說完,王儉立刻起身,恭恭敬敬施了一禮,道:「法,乃天地至理,人倫大道也,冠軍侯上體天心,下依民意,古之賢君明主不過如此。」

  「老夫雖然年紀老邁,才學淺薄,不堪驅馳,但既然冠軍侯有命,又是此利國利民之大事,老夫怎敢推辭?請冠軍侯放心,老夫必定竭盡所能,修繕律法,以全冠軍侯仁義之名。」

  張揚沒想到王儉如此激動,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來再說。

  實際上,從關中回來之後,張揚心裡便心心念念的一直是這件事,天下大亂,需要制定新的秩序,而最便捷,見效最快的辦法無疑是修訂律法。

  大漢的律法好不好,張揚不是研究這個的,說不出來,也不想管,但大漢走到今天這步,不能說全怪律法,但肯定也少不了它的毛病,畢竟這種東西總是需要與時俱進,否則的話,很可能會不適用於當今的形勢。

  而關中百姓的遷入更堅定了張揚的這種想法,雖然當時張揚想了個以工代賑的辦法暫時頂上,但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總不能每年冬天都修一遍溝渠,而用律法約束百姓的行為則是最為簡單的辦法。

  他需要新的律法,來約束百姓,建立秩序,而律法之後,很顯然就是官職。

  不過官職的事急不來,憑他一個鎮北將軍的官銜來做這些事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不妨再往後放放,但這律法的事卻不能耽擱,畢竟他的治下百萬百姓,沒個明確的律法怎麼行?

  這件事在他看來也不需要花費多少功夫,主要還是沿用漢律為主,在上面修修改改便是,就如同當年劉邦在奪取天下之後沿用秦律一般。而正好在這個時候太原王氏湊了上來,那索性便讓他們先幹著,哪怕最後不合適,能夠耗耗他們的精力也是好的。

  他也不怕王氏不答應,作為如今的并州之主,張揚有足夠的底氣,既然你選擇投效我,那我交給你的第一件大事你就給我撂挑子,這是想做什麼?還想不想在并州這一畝三分地呆了?

  王儉此時卻是十分激動,人的追求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樣,對於他們王氏來說,不缺錢,不缺糧,所欠缺的唯有名聲和官位,兩相比較的話,名聲又比官位更迫切一些。畢竟王允乃是當朝司徒,雖說在這亂世當中沒什麼權利,但官位卻足夠高,王家的名聲卻遠遠趕不上汝南袁家和弘農楊家,而眼前,就是一個揚名於世的寶貴機會。

  而且,只要能把這件事辦好,取得張揚的信任,這官職不也就來了?

  眼珠子中轉了兩圈,王儉心思越來越遠,心中有些感慨,不禁想到,若是漢靈帝在位的時候能把這件事交給王家不過想想也就算了,若是漢靈帝還在,這種事無論如何都輪不到王家。

  稍微沉吟一會,王儉問道:「此事.是以鎮北將軍府的名義為之?」

  這是個十分尖銳的問題,也十分重要,本不應由他來問,但此時的他實在顧不上那麼多,只想先把這件事確定下來,不要讓別人奪了去。

  要知道,王家可是還沒得到這位冠軍侯的信任呢,如此一張大餡餅突然落到臉上,要是不趕緊抓住,那可是要遭雷劈的。

  張揚也愣住了,不過稍微想了一下便明白了王儉的意思,無非又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

  修訂律法這麼大事,自然不是他一個鎮北將軍便能行使的,若是放到太平時節,別說他一個鎮北將軍,哪怕他成為大將軍,但凡敢這麼做的話,下場和謀反也差不了多少。這個時節雖然沒人能管得了他,但他們畢竟還沒有稱帝,甚至連個王爵也不是,做這種事總有點不倫不類,治下的百姓可能也會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略微沉吟一下,張揚道:「此事無妨,您老既然有心,那便先做著,反正這也不是一個短期內便能見效的東西,待修訂好之後,再報於我知便是。」

  張揚的意思也簡單,這件事你先辦著,對外不要聲張,之後的事我自有辦法,不需要你來操心。

  王叢也不在意這些,只要能得到實惠,哪怕現在張揚稱帝他都會舉雙手贊成,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世家就是這麼一群人。

  當然,張揚也不是在蒙他,辦法自然是有的,而且也不是稱王稱帝這種蠢辦法,否則的話,原本歷史之中,袁術的下場可不怎麼好呢。

  張揚還有一張底牌,沒什麼人知道的底牌,那就是弘農王劉辯,只要把這張牌打出來,什麼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就都沒有了。但是,張揚並不打算這麼早就把這張牌打出來,各路諸侯在洛陽瓜分勝利果實的時間還不到一年,天下也還沒有徹底亂起來,若是他在這個時候又推出一位皇帝,哪怕他是先帝劉宏的兒子,那也是其餘諸侯所不允許的,到時候,并州又難免成為眾矢之的。

  這個時節,還是悶聲發大財為妙。

  雖然並沒有什麼美酒佳肴,但這一天張揚無疑把王氏家主款待得很好,絕對算得上是賓主盡歡。

  實際上,憑藉張揚如今的身份地位,只要他有心,又有誰款待不好?別的地方不敢說,至少在并州這塊地界,能夠張揚親自作陪的可沒幾個,而且,這些年一直和吳用、劉伯溫接觸,他如今也算得上一個揣摩人心的行家裡手。

  到此為止,并州的主人和晉地大閥之間的相互試探算是完美結束。

  沒有什麼退路的太原王氏表達了自己願意投效的心意,而手下卻確實缺少基層官員的張揚也表達出了他的善意。

  王氏算是心滿意足,和董卓比起來,這位的心思更加難以揣測,不過卻也更大方一些,更有誠意一些,沒拿河東太守之類的東西來糊弄他們。

  當然,他們也明白,當時的董卓根本就沒想著經營并州,涼州才是人家的根本,眼睛望著的也是洛陽,并州在人家眼裡著實算不上有多重要。而這位嘛,明擺著是把并州當成了自己的龍興之地,打算好好治理一番。

  相比於董卓那種可有可無的態度,王氏自然更傾向於張揚一些,兩廂比較一下,其實還是一句話,來日方長而已,這年頭,誰又能預料之後會發生什麼呢?不可一世的董卓,如今人頭不也正掛著洛陽城頭上嗎?

  王氏安則晉陽定,張揚今天算是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威力,有了太原王氏的幫助,張揚在這并州也算是正式站穩了腳跟。這和之前的依靠武力可不同,有些時候,依靠武力就落了下乘,尤其是這官場上的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