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
2023-11-17 04:43:13 作者: 斷刃天涯
這玩意怎麼說呢,李誠的話觸動了現場的官員們。原本濃濃的戰鬥氛圍,瞬間就瓦解了。
都是做官的,誰沒被人彈劾的一天呢?現行制度叫做風聞奏事,就是不講證據。這是很討厭的事情的,御史最初的功能絕對不是為了用來攻訐政敵的。但是官員在位時間長了,肯定很自然會發生一些變化。拿手裡的權利跟人做交易,很正常。
「朝廷培養一個合格的官員,何其難也?風聞奏事可以,但應該酌情而定。有證據的,可以在朝堂上說,沒有證據的,應該直送君前,由陛下派專員查處。而不應該在沒有查清楚之前,就大張旗鼓的在朝堂上說出來。」
李誠一番話,說的在場大臣紛紛點頭,御史蘭台這幫人,有點肆無忌憚了。
「即便是有真憑實據,也該由陛下審閱,交由有司查處。而不是由某位御史在朝堂上高呼,此賊當誅!都這麼做,要《唐律何用》,置有司於何地?朝會是國家制定大政方針的所在,不是審案子的地方。」
李誠再補一刀,現場的官員心態都變了,都道:李自成這話有理啊。一個人有罪沒罪,你得抓到證據才能定罪吧?直接在朝會上叫囂某某有罪,太輕率了。
「任何一個官員,乃至貧民百姓,在沒有完全查清楚之前,都只能算是有犯罪嫌疑。既然只是嫌疑人,就不該用對待罪犯的態度來對待,大家說說,是不是這個道理?」李誠一番話,說的眾官員紛紛點頭。這話可太對大家的心思了。
李誠在現場引發了一陣議論,大家都是做官的,一旦被人彈劾了,就像侯君集,先丟進大理寺,然後再慢慢的查證據。這種做法,對於官員來說,造成的落差太大了。
李世民也陷入了深思,講法律意識,不是李誠吹牛,包括皇帝在內,都是垃圾。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李誠的,尤其是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就算是認同李誠的觀點,該出來咬人還是會出來的。
「李誠,你休要狡辯。」漢王李元昌突然站了出來,聲音還不小。
李世民順著聲音看過去,發現是李元昌,本能的怒喝一聲:「你閉嘴!」
李元昌被當頭一棒打懵了,這怎麼回事?他還沒反應過來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李世民很清楚他跟太子的關係。這叔侄倆關係一直就好,兩人經常一起玩的。別說李世民了,朝野上下知道的人還不少呢。
別人都不跟李誠較勁了,李元昌站出來緊咬不放,傻子都能想到原因。那就是李承乾不肯罷休,非要搞李誠。這一下興質立刻就變了。身為太子,因為一點點事情緊咬不放,這氣量真是太成問題了。李世民的憤怒可想而知。
儲君是一個國家的繼承人,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解讀,關係到國家的未來。任何負面的解讀,都會被人看的很重要。把一個帝國的未來,擔負在一個年輕人的身上,看起來很不講道理,但這事情沒道理可講。
誰讓你是君主集權,誰讓你是家天下?作為太子,在被確立了儲君位子的那天起,享受了太子專有的資源的同時,也就必須承擔壓力。
李世民的憤怒有針對李元昌的,也有針對李承乾的。對於李元昌,這傢伙平時都不怎麼上朝的,今天居然上朝了,然後還出來噴李誠。這傢伙哪來的自信?腦子呢?
對於李承乾,李世民則是失望大於憤怒,你是太子啊。一國之儲君啊,可以有私怨,但是不能用在這上面。不要求你做的很優秀,但最基本的道理要懂,最基本的肚量要有。儲君攻訐臣子,還是一個優秀的臣子,你讓李世民會怎麼想啊?
李誠也有點沒想到,突然冒出來的人是李元昌,正要一巴掌抽回去呢,李世民先開口了。搞的李誠很遺憾,這種蠢貨送臉上門,不打一下很對不起自己啊。
「來人,擬旨意。」李世民雷厲風行,先把其他事情都放一放。
「漢王無狀,咆哮朝堂,著閉門思過半年,有司監督,立刻執行。」李世民當機立斷,一巴掌就給李元昌打回家去,這就是軟禁的意思了。宗室自然有人執行。李元昌被處罰,真的是一個出來幫他說話的都沒有。
李元昌是李世民的弟弟,要是安分守己的呢,日子不要太舒坦。偏偏這傢伙自視甚高,經常干點違法的事情。處罰了幾次,根本就不改。你要真的讓他做點事情吧?強調各種各樣的困難。嗯,要是把皇帝的位子讓給他,就不會強調困難了。
總而言之,這傢伙人憎鬼厭的,自我感覺還非常良好。上朝不上朝,李世民對他也沒要求,你別惹事就行了。沒曾想,今天積極上朝了,卻來搞這麼一個破事。
坦白講,李世民對李承乾算是非常的不錯了,一次一次的給機會,只不過李承乾屢教不改。或者說心理變態了,根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爽了再說。而且還喜歡耍小聰明,覺得自己能欺騙全世界。
所謂一丘之貉,李承乾和李元昌,其實是一路人,都是那種極度的以自我為中心,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的人。
李誠的自辯過程,因為李元昌的打岔,變得走向詭異,根本就沒法子繼續了。御史們也沒有繼續戰鬥的欲望,場面突然變得安靜下來。一幫重臣,也有息事寧人的意思,所以也沒搞事情。反倒是房玄齡站出來道:「陛下,自成的自辯,臣以為沒問題。」
這就是提醒李世民,趕緊趁機平事,別再鬧騰了。李世民看了一眼台下的御史們,重重的哼了一聲:「可有異議者?」台下眾位大臣紛紛呢舉著笏板:「臣等俱無異議。」
就在李世民宣布散朝之前,李誠卻很意外的開口道:「陛下,臣有要事要奏。」
李世民狠狠的一愣,看了一眼李誠,心裡有不妙的感覺。這傢伙,要搞事。
但是當著群臣,李世民也不好不給李誠說話的機會,忍著不快道:「奏!」
李誠環視一圈,然後朝李世民抱手:「陛下是需要能打勝仗的將領呢,還是需要打敗仗卻清廉的將領呢?」李世民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怒視李誠:「李自成,你想說什麼?」
李誠抱手道:「啟奏陛下,臣嘗讀史書,漢有李廣利、陳湯,晉有王浚,前隋有韓擒虎。這些將領都在出征的過程中犯了錯誤,但是君主卻取其功,而免其過。陛下有沒有想過,侯君集、薛萬均,奏凱回朝,不過數日便下獄,世人會怎麼看陛下呢?」
當著這麼多臣子的面,李誠說這番話,李世民聽了真的很惱火,但是又沒法子發作。侯君集拿了朕的錢啊,我懲戒一下又如何?薛萬均,不過是順手敲打一下而已。
李世民憤怒之後,還是忍了下來,努力的平心靜氣,看著李誠道:「哦,自成以為,世人當如何觀朕?」李誠往前一步的時候,長孫無忌先站出來道:「自成,慎言。」
李世民在台上臉色激動的指著長孫無忌:「讓他說。」
李誠顯得非常的平靜,看了一眼李世民之後,淡淡道:「臣以為,世人看到的,是陛下取二人之過,而忘其功。不免會覺得,陛下對待臣子,刻薄寡恩啊!至於陛下的用意,智者自有仁見,然天下人,智者何其少也?」
李世民氣樂了,手指著李誠點了幾下:「接著說,朕要看看李自成還有什麼高論?」
房玄齡趕緊給李誠使眼色,岑文本唰的一下站出來,舉著笏板要說話,但是卻被李誠搶先道:「侯君集不過取了一點財物,這算的什麼大過。薛萬均有沒有睡高昌貴女,還是兩說。就算有睡了,那又如何?」
李世民聽到這裡,反倒能克制怒火了,冷笑道:「適才不知何人,於眾臣之前,大談唐律?難不成,此二人所犯之過,唐律不成處置?」
李誠呵呵一笑,面無懼色,大聲道:「臣以為,將軍率部,萬里遠征,九死一生而至高昌,滅其國,毀其廟,開疆拓土,此陛下之德也。將軍有錯,陛下以仁德待之,非但不損陛下之名,反倒彰顯陛下之仁也。」
說到這裡,李誠再次環視四周,見群臣多有躍躍欲試,要搞他一下的樣子。回頭沖李世民抱手道:「陛下如不允臣之所請,臣自請再臨大理寺。臣與侯君集、薛萬均同生共死一場,如今他們在牢獄之間,臣不肯獨善其身。」
現場的大臣們,聽到這一句之後,不管有仇沒仇的,都收起了攻訐李誠的心思。
這特麼要是出來搞李誠一下,能不能搞出個結果來都兩說,引起公憤是必然的。
李誠因為與侯君集和薛萬均同僚一場,就如此大力維護。這簡直就是官員中的典範啊,當然這個典範擺不上檯面就是了。私下裡,誰不希望有這樣的同僚呢?你出事了,他不管不顧的,站出來拼死保你,甚至不惜一起坐牢。
這樣的人你都要搞,特麼的誰還敢跟你做同僚,我先防著你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