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言•宮斗 >宋膽 > 第272章 一群老硬幣

第272章 一群老硬幣

2023-11-16 09:11:22 作者: 憨皮拉朋丫
  大軍短暫休整,便準備向新都城方向進發,那裡才是宋軍此行的最終目的。

  可是,趙維發現,一股非常不好的思想正於軍中發酵。

  此時,萊加並不是很熟練的跨於馬上,與一旁的多林刺、血頭還有趙長河侃侃而談。

  「殿下三番五次吹噓蒙古人有多厲害,今日一見,也不過爾爾嘛!」

  這傢伙漢化的倒快,說起官話已經可以甩出一些文鄒鄒的味道來了。

  那邊,多林刺比他騎術要好得多,昂首挺胸泰然馬上,「殿下所言嘛.」

  神情怪異,「雖然也有道理,但是,呵呵。」

  呵呵一笑,卻是咽下去半句。

  說實話,多林刺雖然也算是趙維的鐵桿擁躉了,但就蒙古人這件事上,多林刺還是不站趙維這一邊兒的。

  關鍵,還是太失望了。

  什麼天下無敵,橫掃歐亞?今日一見,真的就是不過如此。

  不照樣是,一天工夫就把二十萬人殺的潰不成軍嗎?

  所以現在看來,趙維把蒙古人夸的那麼神,也許真的只是為了嚇唬他們瑪雅人罷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把蒙古人貶的狗屁不是,連帶著對趙維也頗有微詞。

  當然,這個頗有微詞倒不是埋怨趙維把他們忽悠到大宋陣營,吞併了瑪雅。

  說心裡話,加入大宋之後,他們才知道,其實挺好的。

  大宋又不干涉他們的信仰,給足了優待,還能用宋人的身份傲然於中美,誰後悔誰是傻的。

  他們的頗有微詞是,既然都是自己人了,趙維還吹噓蒙古人無敵,卻是有點把他們當外人了。

  何必呢?害得他們這次出征,很是忐忑,以為要對上什麼牛鬼蛇神呢。

  現在好了,什麼蒙古人,就是一幫土雞瓦狗,不足一懼。

  這邊吹的不亦樂乎,身旁的趙長河倒是沒摻和,只做個聆聽者陪笑。

  其實,他也認為是寧王誇大了蒙古人的厲害。

  當然,在趙長河看來,這不是寧王的錯,而是時代不一樣了。

  他從奇布查游商時期就和大宋接觸,了解的比較多,知道今天的大宋與在中原被蒙古人打敗的大宋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如今是八十萬大軍去圍剿新都軍,際遇自然不相同了。

  唯獨血頭,看著三人的態度,眉頭緊皺。

  在所有印第安人之中,對於蒙古人的評價,他血頭最有發言權。

  而且,他很清楚,殿下可是一點都沒誇大蒙軍的實力,蒙古戰士真的很強。

  可惜,血頭嘴笨,沒法與萊加、多林刺這種能說會道的人爭辯,只得帶著鬱悶打馬向前。

  一直行到前隊,找到與趙與珞、江鉦、趙昺並駕的趙維。

  趙維見他悶著頭而來,就知道他心裡有事兒,「怎麼了?」

  血頭眉頭不展,「後面萊加和多林刺在說殿下的閒話。」

  「嗯?」趙維一挑眉頭,沒當回事兒。

  說他的閒話?

  這要是漢人將領,趙維就得琢磨琢磨自己哪做的不對了。可是瑪雅人,那群奇葩直腸子什麼話說不出來?一點也不新鮮。

  笑道:「說什麼了?」

  血頭當下把兩人的對話向趙維大概學了一遍,隨之又急切道:「殿下應該和他們說清楚,蒙古人真的不容小看。千萬不能輕敵,否則要吃虧的。」

  趙維:「.」

  趙維沉默了,無言以對。

  這個話,他還真沒法去和人家說清楚。

  因為,萊加和多林刺說的沒毛病,蒙古人現在也許真的沒那麼可怕了。

  不是蒙古人變弱了,而是大宋比以往變強了。

  這一點,在與那海接上火的那一刻,趙維就發現了。完全和他想像中的對壘不一樣。

  也在自我檢討,他趙維,包括親爹,還有相公們,是不是過於神話了蒙古人?

  這使得大宋的這些高官們都很迷茫,到底是應該繼續重視蒙古人的戰力,還是適當的輕一輕敵。

  對!沒錯,輕敵!在宣傳的角度去輕敵,對現在的大宋有好處,甚至多於壞處。

  按理來說,不輕敵,尊重對手,肯定沒錯。不管敵人有多強,都要以獅虎搏兔之姿處之,方為謹慎成熟之道,這沒什麼可說的。

  可為什麼還要輕敵呢?因為大宋已經被蒙古人打怕了。

  在中原近半個世紀的對敵不利,使得大宋從上到下,骨子裡懼怕蒙古人。

  甚至很多普通百姓,下意識的認為蒙古人不可戰勝。兩軍對仗,在士氣上天然的就矮了半截。

  這種情況下,鼓舞士氣,或者說宣傳蒙古人很弱,也就是輕敵,比謹慎更為需要。

  趙維其實知道,那海只是一上來就被他給打懵了,真正的實力絕對沒有這麼弱,萊加他們抱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不客觀。

  但是,他猶豫了。

  不知道是阻止這種危險的想法,還是藉此機會任由其蔓延,在軍中乃至整個大宋,形成一個蒙古人並不可怕的新觀念。

  這對國家士氣,有很大的幫助。

  此時,趙維在沉思,江鉦和趙與珞也在沉思。

  兩個高級將領說出這些話,確實不好,可是二人的想法和趙維差不多。

  為什麼要阻止呢?借題發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趙與珞就道:「讓他說一說其實也沒什麼,正好可以緩解一下軍中的緊張情緒。」

  江鉦也道:「鉦附議成王之言。官家與殿下其實不知道,此次出征,禁軍與川軍上下都很低迷。甚至就是六神無主。比之殷人戰士都有不如,是要緩解一二的。」

  是的,這八十萬大軍,有七十萬的印第安人。主力是十萬多一點,由禁軍和川軍組成的漢軍。

  說白了,那七十萬殷人都是烏合之眾,真正能和蒙古人一較高下的,其實是漢軍。無論裝備,還是戰陣訓練,殷人都沒法比的。

  可是,這十萬人都繃的太緊了。知道與蒙古人對戰,都緊張的不得了,士氣還不如殷人戰士呢,這讓江鉦無法接受。

  儘管他很理解這些大宋兒郎,畢竟幾十年的大戰,大宋幾乎無勝績可尋。而且,多為被動防禦,這還打的很吃力。

  現在讓他們主動出擊,去掏元人的老巢,別說將士們心虛,江鉦其實也虛。

  「要不,就讓他們說去吧!」

  趙維低頭不語,依舊在沉思。

  良久,緩緩搖頭,「不行!」

  趙與珞和江鉦一怔,「怎麼不行?」

  趙維,「我也覺得漢軍將士繃的太緊了,需要緩解。但不能是現在,以這樣的方式緩解。」

  二人,「為什麼?」

  趙維搖了搖頭,「我也說不好,只是一種感覺吧!」

  「什麼感覺?」

  趙維抬頭,「我總覺得不會這麼順利。真金父子,包括那海,絕不會這麼輕易的被嚇退。此戰也許沒有咱們料想的那般簡單!」

  繼續道:「新都城就在眼前,大戰在即,萬一有什麼突發之變,萊加他們萬一再輕敵,絕非好事!」

  趙與珞和江鉦心頭一顫,目光都有些停滯。

  心頭細想,會有變故嗎?

  表面看,不會了。

  八十萬對真金父子不足十萬的軍隊,還有十萬農戶,當然,再加上那海的十萬殘兵,也就是三十萬。

  八十萬對三十萬,裝備上還有差距,會有什麼變故?

  別忘了,那海還是個臥底,時機成熟會臨陣反戈的那種。

  真金父子可以說就是砧板上的肉,已經沒救了。

  但是,他們都是和元朝作戰多年的老將了,真的會一點變故都沒有嗎?

  說不準!

  心頭一驚,趙維說的對,謹慎一點沒錯。在大局之下,謹慎點就謹慎點吧!

  二人登時沒了意見,趙與珞對著趙維點了點頭,「就按你的想法去辦吧!」

  「嗯!」趙維回了親爹一個感激的眼神。

  這事兒讓他看起來很膽小,非是三軍主事的魄力。但是,親爹能支持他,說明大家都是清醒的。

  當下不再遲疑,派人去把萊加等人叫到身邊。

  也不批駁,而是一再提醒眾人,沒那麼簡單,蒙古人確實不好對付。

  ————————

  那麼問題來了,趙維的擔心是多餘的嗎?

  不,一點都不多餘!

  真金父子豈是庸才?大蒙古橫掃天下,又豈會被八十萬大軍喝退?

  而那個變數,也絕對不是大宋相公們能想得到的。

  那個變數,竟然是那海!

  此時,佯裝敗逃的那海,率十萬殘兵,眼看就要退回到新都城外。

  剩下最後的一里路,那海卻是不走了。

  在真金和鐵穆耳的遙遙相望之下,這貨召集三軍將校,當著大元太子的面開了個會。

  然後,才大搖大擺的入城,去見真金和鐵穆耳。

  大元太子也正在等著他的到來。

  前線戰況已經傳回來了,先不說那海連一天都沒頂住嚇沒嚇到這對父子,大宋八十萬大軍來襲,就已經足夠震撼了。

  而讓真金好奇的是,那海是怎麼回來的?他居然回來了!?

  接見那海,真金高坐正位,鐵穆耳則是冷聲代父發問,「那海,你怎麼回來了?」

  這一問很不客氣,甚至那海要是回答不好,當場就要掉腦袋。

  大宋八十萬人,一天就打的你北都找不著,你怎麼回來的?宋人不活捉也得砍了你吧?

  而那海那邊也是光棍兒,大剌剌道:「宋人把我放回來的!」

  「嗯?」父子一愣,「放回來?」

  「對啊!」那海瞪眼,「宋人說了,賣給我火器,讓我臨陣倒戈,再於北邊與元朝抗衡。」

  就這麼簡單。

  趙維絕對想不到,之前談的好好的,那海卻是三句話都不到,就把他賣了個乾淨。

  能說的不能說的,都說了。

  而真金父子此時,急速消化著那海話中的信息。

  片刻,真金皺眉開口,打破了沉默,「你什麼想法?」

  只見那海挑眉,「想法?沒什麼想法。大宋太強,對誰都沒好處!」

  真金瞭然,「那欽察聯軍的意思是與我大元共御強敵?」

  「誒!?」那海卻是一甩手,「不是!」

  那海咧嘴一笑,「大元也好,大宋也罷,都是菩薩,我那海都惹不起,也誰都不想得罪。」

  「明白了。」真金點了點頭,莫明奇妙的來了一句,「可以,本宮答應你,但有條件。」

  那海也料到了,「太子殿下,只管提。」

  「我要用你的十萬大軍。」

  那海,「可以!」

  真金,「來人,那海投敵叛變,給本宮拿下,暫且收押!」

  不等侍衛上前,那海已經滿臉笑意的向帳外退去。

  自始至終,三人對話都是暗藏玄機,外人都不一定聽得懂,更看不透。

  可是,若趙維在此,非氣的罵娘不可,那海簡直就是混蛋王八蛋!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最底層的邏輯,或者叫動機。

  只要理解了這一層,三人之言就不難理解了。

  那就是,誰也不想看到一強多弱的局面。

  避免一家獨大,是大宋、大元,包括那海,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

  大宋讓那海制衡大元,是怕大元一家獨大。

  反過來,那海也在思考。他發現,如果他真的和大宋一起玩廢了真金父子,那他也活不長了。

  大元這一仗要是敗了,好吧,可能是必敗,但是那海絕對不想看到慘敗。

  慘敗到退出扶桑之爭,或者一蹶不振。

  那就完蛋了,大宋還買你軍火?放眼扶桑,誰還是大宋的對手?可以挨個點名了。

  所以,想在扶桑活的長,就不能踏踏實實的與大宋合作,他得調過頭來幫真金父子把一這劫扛過去。

  於是,那海一進門兒,就交代了個乾淨。

  不但不怕真金知道軍火交易,更不怕真金知道是趙維把他放回來的。

  只不過,那海當了婊子還得立個牌坊,他不能明著和大宋對抗。

  所以,當真金說共御強敵的時候,那海果斷拒絕。

  他的定位很準確,我就是個小鬼兒,誰也得罪不起,別把我拉下水。

  但是,支持真金抗宋,光坦白交代是不夠的。真金手裡就十來萬的兵馬,沒對抗宋的本錢,唯一的籌碼就是欽察那十萬殘兵。

  既不想被拉下水,又要借那十萬殘兵,怎麼辦?

  就是把那海這個三軍主帥拿下,欽察聯軍群龍無首,才能被真金所用。

  至於那海會不會作繭自縛,被真金順勢給剷除了?

  開什麼玩笑?回來這一路,那海悟了。

  整個扶桑,誰都不想讓他死,他還怕個毛?

  只要他不倒向任何一方,他就是安全的。趙維要留著他,真金也要留著他,他是個香餑餑哩。

  哪怕最後敗露了,趙維知道那海幫了真金,真金知道他真從大宋那買軍火就是為了對付他,那海也是安全的。

  哪怕是剛剛在真金眼皮底下給將領們開會,也是給他們一個心理準備。

  「這段時間聽元太子的。小心點,別被當了炮灰。等打完這一仗,咱們就回哈得遜灣,不出來了!」

  當然,那海也不會讓部下完全被真金收編,他也要防一手。

  只能做到這一步,我被抓,徹底隔離,能不能收服,看你父子本事。

  局勢到了這一刻,才算進入了節奏。

  各方都展現出足夠的心機和城府,也都進入到了自己的位置。

  趙維,攜八十萬之勇,而不敢掉以輕心。

  那海,老工具人了,踏踏實實坐牢,等著宋元拼出一個結果。

  而真金父子,即便能收攏那海殘部,也處於絕對的劣勢。是秉承蒙古人的彪悍正面一戰,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暫避鋒芒,全在父子二人的一念之間。

  擺在真金父子面前的,只有一個問題:

  能不能打?要怎麼打?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