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言•宮斗 >宋膽 > 第192章 趙維最懂朕的心意

第192章 趙維最懂朕的心意

2023-11-16 09:11:22 作者: 憨皮拉朋丫
  想起那個混蛋小子,忽必烈不由出神。

  待回魂之後,悠悠發問:「那小子確定已經離開了釣魚城?」

  阿丹聞聲,自然知道皇帝說的是趙維,急忙答道:「確定。去年七月離開的釣魚城,文天祥、謝迭山,還有趙與芮等人隨行,應該是往扶桑宋廷去了。」

  忽必烈擰著眉頭,雖然這個情報他早就知道,而且不止問了阿丹一次,還是不由道:「真的去了扶桑?他怎麼去的?」

  阿丹則道:「應該是走陸路南下。具體哪條路,又或者從是安南,還是吳哥下海,恕奴婢無能,未曾得知。」

  「嗯。」

  忽必烈點了點頭,又翻找出一張南海諸國的山河圖,仔細看了半晌。

  最後指向安南的紅河口道:「應該是這裡的了!」

  「前年羅氏鬼國叛出,朕只當南獠反覆,未加重視。現在看來,這是自巴蜀南下安南的的必經之路,卻是明朗許多。」

  沉吟又道:「他那麼多銀子,想必也是從這條路運進四川的。」

  阿丹一動,愣了愣,「那那奴婢是否要向安南派些人手,探查一二?」

  見忽必烈盯著圖未發一言,急聲又道:「湖廣王相阿里海牙雖調軍在北,卻也是還有一戰之力的。」

  言下之意,可讓阿里海牙征服安南,畢竟這早在朝廷原本的計劃之內。

  此言一出,忽必烈眉頭皺的更深,依舊看著圖。

  「扶桑宋廷那邊有消息嗎?」

  阿丹回道:「有!日前剛到,但不多!」

  「說!」

  阿丹,「之前數年,皆因路途太過遙遠,加上宋廷嚴查,我們的人想回傳詳報幾乎沒有可能。卻是最近,方有消息歷盡堅辛經由時宗朝傳回來了,但也極為有限。」

  「眼線說,目前叛宋所在,為時宗朝以南萬里。」

  「萬里?」忽必烈怔了怔,隨之苦笑,「跑的真遠啊!」

  擺手道:「接著講!」

  「喏!」

  阿丹稱喏繼續道:「叛宋所在,東西皆是大洋,水路四通。周遭金銀甚多,農田無憂,林木亦屬遍地,獨缺鐵礦。目前,無論農事或兵戈,皆由銅造。」

  「銅器?」忽必烈再疑,「就是漢人古籍所言之青銅?」

  阿丹點頭,「正是此物。漢人古匠技藝高超,古時以銅鑄器,巔峰可達金鐵之堅,尤為強悍。不過,青銅之法甚繁,費時費工,且造價遠高於鐵,所以精鋼問世之後便被漢人所棄。」

  「如今扶桑缺鐵若渴,無奈之下,只得重拾鑄銅之法。」

  「是嗎?」忽必烈乾笑。

  如今的漢地已經難見青銅古兵,忽必烈更沒見過,只聞書中所云。

  不過,忽必烈覺得書上有點誇張了,認為銅器不太可能做的如鋼鐵般堅韌。

  就算能,也一定不如鋼鐵,更不能成軍裝備。要是這樣的話,卻是不足為慮。

  略帶幾分嘲諷,「選來選去,跑的倒遠,卻選了這麼一塊缺鐵之地,也不知道宋人到底怎麼想的。」

  陳丹接話,「陛下不知,扶桑似乎極缺鐵礦,宋人南北探尋數千里,也沒找到一處大礦。小礦倒有,但埋地極深,幾乎沒有開採的可能。」

  「哦。」忽必烈聽的有趣,若是這個原因,倒是怪不得宋人。

  「繼續說。」

  「喏。除了缺鐵,還有就是,叛宋所在周邊,也有當地土人部落若干。」

  忽必烈一聽,眉頭再皺,「多嗎?」

  如果土人眾多,也是個麻煩。

  卻聞阿丹道:「詳報上沒有特意提及土人具體數量,只說有少量土人。奴婢猜測,當和東瀛碰到的情況差不多。」

  前年元朝就對時宗朝,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國做了詳細的評估。

  其中也有關於當地土人的探查,上面說,百里無一戶,時宗朝闊土千里,只遇土人十餘萬。

  忽必烈一想,同屬扶桑,又沒有特別提出,那極大的可能是與時宗朝的情況差不多。

  看來,扶桑之地,確實人口不多。

  這麼說來的話,大宋周邊也就幾萬到十幾萬的土人,也是不足為慮了。

  「還有嗎?」

  「有!趙維去年十月歸去,一到就奪了陸秀夫、陳宜中,以及江鉦的權,專持朝政。勵志兩年之內,向時宗朝以南增兵若干,建立守勢。」

  此言一出,忽必烈又是皺眉,似乎對阿丹的情報極是不滿,「若干是多少?」

  阿丹惶恐,「陛下恕罪!此是叛宋機要,奴婢的人無從探聽,只知大概。」

  「況且.」緩了緩語氣,「況且,宋廷妄圖兩年增兵若干,實屬妄想啊!陛下神武明斷,怎麼可能給叛宋兩年喘息之機?」

  「我大元六十萬大軍已經整裝待發,五月入夏之時便可分批東渡。入冬之時,六十萬大軍便皆可登陸扶桑,宋人哪有兩年?最多明年,便可與北宗朝接仗。到時,東瀛敗軍豈是我大元悍卒的對手?」

  「宋人妄圖讓時宗朝抵擋一二的詭計,自不成功。等趙維帶著人馬北進之時,咱們已經俯視扶桑沃土萬萬里了!」

  阿丹搶白一陣,極力開脫。實在是相距太遠,消息閉塞,這也怪不得他。

  卻見忽必烈瞪了他一眼,說出一句,「胡鬧!!」

  訕訕道:「何時要你這奴婢替朕做主了?」

  「奴婢不敢!」阿丹乾脆跪於殿前,戰戰兢兢。

  「起來!」忽必烈不耐煩,「我大元已廢跪禮,你跪個什麼勁兒!」

  說完,不理如蒙大赦的阿丹,繼續盯著山河圖。

  足足過了小半時辰,這才突然出聲:「傳朕旨意,命張弘范為先鋒,五月出征東渡。」

  「領五萬漢軍,二十萬蒙古、色目奴戶,帶齊牛羊、馬匹。」

  指著圖中一點,距離時宗朝以北幾百里的位置,「於此處登陸,落地建城,向內陸擴散。」

  「喏啊?」

  阿丹剛要稱是,卻是愣住。

  只五萬兵?還是三等漢軍?還不是到地方就打,而是落地建城,內陸深植?

  阿丹都懵了,這,這是幹啥?

  要知道,東瀛四島陳兵60萬,一舉渡海有些奢望。安全起見的話,分兩批東渡,到今年年底也過去了。

  修整一番,來年開春攻打時宗朝,可能來年年底,也就是趙維那個兩年之期到的時候,元軍都有可能打到新崖山了。

  怎麼還弄出個落地建城,一副打持久戰的感覺?

  「陛下..確定?」

  忽必烈抬眼,似笑非笑,「怎麼?意外?」

  「奴婢不敢!不過,確實看不懂陛下的心思。」

  「看不懂?」忽必烈玩味,神情之中,有幾分寂寥又有幾分享受,「看不懂就對了!」

  此時的他,不像是一個君臨天下的皇帝,倒有幾分無敵劍客難求一敗的意味。

  正如之前,阿丹也看不懂忽必烈為什麼不氣阿難答自保,不氣阿難答有算計,卻罵他混帳、不成器一樣,也是讓人看不懂。

  「呼」長出口氣,忽必烈靠於龍椅之上,仰面看著大殿之頂。

  「你說.趙維為什麼敢離開巴蜀?」

  「這」阿丹一窘,卻是不知道皇帝為何突兀一問,「奴婢不知。」

  「那你知道,他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離開嗎?」

  「奴婢不知。」

  「所以.你們不懂!」忽必烈老目苦澀,「不懂朕的心意!」

  這話讓阿丹無話可接,猶豫半晌,「陛下的心意不就是..覆滅叛宋嗎?」

  「叛宋?」忽必烈笑了,笑的更加苦澀。

  「這個只剩十幾萬人的殘宋,遠遁萬萬里,真值得朕為其勞師動眾?」

  阿丹更驚,「不是還有.東瀛.還有扶桑萬里疆域嗎?」

  忽必烈卻言,「我大蒙古帝國,西征萬萬里,越過高山荒漠、拔除一座座城池,疆域橫亘天下,可曾需要傾國之力,兩年拿下東瀛,停止一切對外戰事,把所有的精銳之師都聚集到東瀛?」

  阿丹:「不,不曾.」

  確實不曾。

  蒙古帝國最強盛的時候,西征歐亞也不曾這麼著急、這麼興師動眾。

  阿丹皺著眉頭,「那陛下這是」

  阿丹越想越不對,不合情理。

  忽必烈既然知道這回有殺雞用牛刀的意味,那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而且,之前打東瀛有多急?那可是從各行省調兵、調糧、調錢。本可以緩一緩,省下不少的一仗,卻是只用不到兩年就打完了。

  而且,從戰果上來看,大元雖然拿下了東瀛四島,可卻讓北條時宗跑了,領著五十萬人先一步去了扶桑,成為了後患。

  這麼算下來,忽必烈是虧的。

  可是,不惜一切代價爭取來的時間,為什麼又要緩下來?明明可以今年就舉師東渡,為什麼只讓張弘范帶著三等漢軍和農奴先過去種地、建城?

  這太反常了吧?

  那邊忽必烈依舊是一臉寂寥和享受,又問出一個問題,「你知道,趙維為什麼把阻敵的時間定在兩年了嗎?」

  「為為什麼?」

  忽必烈一聲冷笑,「你們真的是太不懂朕了,卻是那個混蛋最明白朕的心意!」

  說出一個驚天答案,「兩年之後,他要攔的根本就不是朕的六十萬大軍!」

  「那他.」

  「他要攔的,是北條時宗的五十萬驚恐之國!」

  「啊?」

  「哼!」忽必烈冷哼,「知道他為什麼要攔北條時宗嗎?」

  老爺子大手朝圖上一拍,神采奕奕,覆蓋後世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地區。

  「因為這裡!將是我大蒙古帝國再次合而為一的機會!是朕征服欽察、窩闊台等汗國的最好良機!!」

  忽必烈沒有說大元,大元他是皇帝,可是大蒙古帝國,他自封為皇。

  沒錯,自封!

  橫跨歐亞的大蒙古帝國已經名存實亡,欽察、窩闊台等汗國並不承認他這個聖天子,他這個蒙古大汗。

  所以,忽必烈的戰略目標,也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只剩十幾萬人的殘宋。

  如今,殘宋在扶桑一隅苟延殘喘,對他能有多大的威脅?另一個戰敗之國時宗朝,又能有多大的威脅?

  值得忽必烈出動六十萬大軍?值得忽必烈把傾國力搶出來的時間,浪費?

  不值得。

  事實上,速敗東瀛並不是為了搶時間,陳兵六十萬也不是為了區區殘宋,是忽必烈要做出一副惡虎撲兔,勢在必得的態勢。

  給誰看?

  給欽察汗國。

  給窩闊台汗國。

  給察合台汗國。

  甚至是給唯一盟友——伊爾汗國看的。

  包括在北方、西部與各汗國邊境處歇兵,也是為了做出這個態勢。

  老子不和你們玩兒了,老子找到一個更好的地方,那裡什麼高產的作物都有,你羨慕不羨慕?

  幾萬里的無主之地、大片的草場,你想要不想要?

  遍地金銀,你眼熱不眼熱?

  短短几個月,單單從四川六城流出來的白銀就成百上千萬兩,你吃驚不吃驚?

  老子甚至連阿難答這個隱患都不管了,連趙維這個禍害都可以容忍其在四川苟活,為什麼了?

  為了搶先一步入主扶桑!

  六十萬大軍,傾國力而為,只有四大汗國才配得上忽必烈使這麼大的勁。

  忽必烈要把四大汗國帶到扶桑,帶到一塊兒如幾十年前大蒙古帝國初生之時一樣,遍地金銀,讓人充滿欲望的土地。

  不是為了消滅四大汗國,而是為了征服四國,重現大蒙古帝國的輝煌。

  忽必烈的野望,在趙維找到扶桑那一刻,就被點燃了。

  原本他以為,中原就是他的終點,再無可征之地。

  但是,他錯了,錯的離譜。原來世界那大,蒙古帝國的路還長著呢!

  所以,他要雷霆之勢拿下東瀛。擺出態勢之後,慢下來,讓張弘范先去占地方,建城、耕田、放牧。

  為什麼?他要等。

  等欽察汗國、等窩闊台汗國。他們離扶桑太遠了,去的沒有元朝快。

  他怕幾十萬大軍一到,踏平扶桑的同時也把四大汗國嚇跑了。

  當然,那樣也不是不行,起碼他站穩了扶桑,沒有任何變數。

  但是,忽必烈要的不僅僅是扶桑。他要蒙古帝國,他要聖天子,帝國可汗的榮耀!

  那才忽必烈的終極追求。

  他要像兄長蒙哥、像祖父鐵穆真一樣,成為蒙古人唯一的大汗,成為這個世界唯一的大汗!

  這才是忽必烈的野望。

  只不過,阿丹不懂,朝堂上那些已經開始安逸的朝臣們也不懂,倒是那個混蛋小子、那個自己利用的棋子最懂他。

  那小子沒有在奪得六城之後繼續攻打重慶,也就沒壞了忽必烈的局。

  那小子還給了阿難答一份海圖,省了忽必烈不少力氣。

  否則的話,忽必烈還真有些頭疼怎麼把扶桑,把扶桑之豐、遍地金銀的消息,用一種可信的方式傳到幾大汗國。

  而阿難答無疑是最合適的那個人選。

  忽必烈對阿難答動怒,不是因為那個孫子出賣了他,而是那個孫子太猶豫了。猶豫的不像他孫子,不配是他孫子。

  阿難答把消息傳的晚了,晚了整整半年,這致使忽必烈不得不更加的放緩腳步。

  倒是一個外人最懂他,能看透他忽必烈的心思。

  兩年大計!呵呵,那小子也是個有眼光、有大智慧的傢伙。

  忽必烈笑了,依舊寂寞,依舊享受。只是又平添幾分苦澀,「這要是我的子孫該多好?」

  至於大宋,還是那句話——不足為慮!

  錢多有屁用?沒人、沒鐵、沒前途,苟著去吧!

  就十幾萬宋人,邊上十幾萬印第安人,拿著麵條一樣的銅兵器,什麼時候收拾你不行?

  「趙維呀趙維,還真有點想你呢!」忽必烈玩味著。

  「等朕一統蒙古,再取殘宋,到時,朕不但要你臣服,朕還要把孫女嫁給你。讓你做朕的孫女婿,為朕所用!」

  好吧,趙維也就是不在,否則一定一臉懵逼。

  這老爺子,戲精吧?我就想坑坑你,真沒那麼多戲份,想啥呢?

  你別誤會啊!

  ————————

  萬里之外,新崖山。

  「啊嚏!!啊嚏!!」

  趙維狠狠的打了兩個噴嚏,鼻涕眼淚一起飆了出來。

  「奶奶的,誰特麼在念叨老子?」抻脖張望,一臉憤恨。

  隨後,又低頭繼續琢磨他的銀行。

  「著涼了?病了?」

  「病了也不能歇著啊!幾千萬印第安兄弟等著哥去解救,六十萬蒙古大軍等著哥去收屍呢!」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