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554章 交出許家的生意
2023-11-16 08:28:07 作者: 喵多多
「帳不能查,但我和我夫君還想要一條活路,一條給後代子孫的活路,所以我接掌了許家的生意,我能保證令許家的生意越來越賺錢,但是不會再有其他不為人知的生意。」
「所有人反對我,不理解我,唯有一向不看重我的姑母到底是信任我的,可是現在公公和大伯子反而來質問我?」
「我是莊戶出身,但我養大了一個狀元兒子,我還有自己錦繡坊的生意,我是缺錢了還是少衣少食了,我若不嫁入許府,我的日子過得很輕鬆。」
「但是我愛許謖,他很辛苦,他為著許家一直奔波,他不要兵權,不要爵位,不要所有的權勢地位,他只想守護許家族人。」
「所以我不會離開他,放棄他,但是公公和大伯子又能體諒他什麼?如果真的看不順眼我們一家,覺得我貪婪,那麼我今日就將話擱在這兒,直接分家,以後許家的族務和生意我一概不管。」
「就問公公可願意?若是願意,我能說服許謖同意此事,以後王府和英國公府分為兩府,各奔前程。」
池小悅的一番話倒是提醒著許家父子,提到紫角衣營,還有東萊郡的帳目,父子二人相視一眼。
許健元面色鐵青,卻沉默下來。
許諺卻是一臉意外的看向池小悅,都說她是莊戶出身沒有什麼眼界,只顧著做生意,如今看來,外頭傳得都錯了。
他也錯了,他後悔今日故意給她難堪,也後悔自己幾次捉弄她。
「怎麼會惹上紫角衣營的人?」
許健元突然問出口,卻不像是在問池小悅,反而在自問,也是在問大兒子。
父子兩人又想起年三十有紫角衣統座闖入王府打探的事,一時間竟是啞了口,原本以為在外頭這麼些年,所行之事極為隱密,卻不曾想早已經落入了皇上的眼線。
又是紫角衣營,皇上身邊的爪牙,朝堂上的鷹犬,被他們盯上可不是小事,指不定家破人亡,一朝輝煌化為虛無。
許諺終於開了口:「弟媳說得對,許家的生意還是弟媳打理著吧,今日的事是我的錯。」
池小悅可不是因為說了這麼一番話奔著生意來的,她這會兒倒不想要接手這些生意了,直接叫青妹將十位帳房管事帶了來,她不打算管了。
今個兒就將帳本全部交出來,以後許家的族務那些糟心事都與她無關。
想想她家許謖和昭兒還在邊城努力著,她憑什麼在京城裡守著這些沒臉沒皮的人。
很快青妹和孫氏帶來了十位帳房管事,又將帳本一筐一筐地抬了來。
池小悅當場將印鑑交出來,這是她自創的,所有帳本看過後都得蓋上這私印,並在處理族務上也用得上,所以她交出來,就是真的不想管了。
「以後這生意誰愛管誰管去,與我無關了,我正兒八經的王妃身份,又生下兩個兒子,還養大了一位狀元郎,我的餘生不知道有多舒心,這些雜事只會令我煩不勝煩。」
帳房管事們面面相覷,王妃這是要將他們交出來麼?跟著老家主可沒有這麼輕鬆,他們可是知道的,老家主的做法完全不一樣。
許健元看著這麼多的帳本,臉色微變,猶豫了一下,開了口:「行,今日我將帳目——」
「爹,你已經不是家主了,你要接手帳目,是要同意二弟分家麼?」
許健元自然動心,他還想著這家主位,還想著英國公府的兵權,但是絕不可能讓二兒子分家的,他還沒有死呢,二兒子分了家,他豈不成了京城的笑柄。
許諺面色嚴肅地看向自家父親,先前回京城時便說好的,不要再插手族務,不然五年前的事又將要發生,那麼這五年豈不是白費了心思。
許健元有些不甘心,但是聽了大兒子的話,還是猶豫了。
池小悅帶著青妹和孫氏轉身便走,留下父子二人以及十位帳房,隨便他們怎麼處置。
東院裡,青妹還憤憤不平,這帳管著多累,瞧著像是搶了人家的香餑餑。
池小悅這就回書房給許謖寫信,並說道:「咱們出京城一趟,帶上孩子們,去往美嶺,暫時不回來了。」
青妹和孫氏聽了,一臉驚訝,但很快笑了起來,開心地應著:「好咧,咱們從陵城到京城,就沒有去過別的地方,正好趁著這一次機會。」
眼下平安哥兒和安哥兒也大一點兒了,到時候帶足了護衛,一路上就當是遊山玩水一般,慢慢地往美嶺走。
正好昭兒在美嶺修路怕得好幾年,到時候攝政王也不必回京城了,直接鎮守美嶺,不知過得有多逍遙自在。
池小悅也露出了笑容,很快將信寫好,就叫青妹和孫氏去準備一下,過兩日就出發。
東院的人打算離開京城去往美嶺的事還是傳到了主院的父子耳中。
所以說池氏真的沒有將許家的生意和族務放在眼裡?連著許健元都想要回的家主身份,她竟然不屑一顧?
這一次令許家父子有些看不懂了,若是兒媳婦真的這麼走了,外頭定是傳出不好聽的話,會說是兩父子將兒媳婦趕出京城的,皇上那兒也不好交代,尤其當初許妃在宮裡幾次三番交代許健元的話,會也惹怒了妹妹。
許健元有些頭痛。
鳳棲宮裡,許妃收到消息,侄媳婦池氏將生意和族務交出來了,又落到她兄長手中,而且不僅交了出來,她還打算離開京城去往美嶺。
許妃氣得臉都青了,大哥初入京城,她是怎麼交代的,不要去對付侄媳婦,結果還沒有幾日,鬧出這麼一樁大事來。
再一打聽,還得從正月初幾戲樓的那一場笑話開始,大侄子在戲樓里得罪了所有的權貴夫人,尤其裡頭有好幾位文臣的家眷,這不都有人在朝堂上彈劾許家父子了。
一時間原本不看好的莊戶出身的池氏,轉眼成了朝中官員讚揚的人物,果然人就是要對比的,這麼一對比,不起眼的池氏也是個好的,至少攝政王可是兢兢業業地在打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