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利己利己,什麼才是利己?
2023-11-14 11:49:34 作者: 南非巨頭
堯言轉過視線,那有些耳熟的聲音,果不其然,是之前見到的那個偵探魔眼人。
在兩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的時候,魔眼人露出了笑容,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了一張刻畫著眼狀標記的、像是名片一樣的圓形紙板:
「中心城二區,三眼街上從左到右數第四間偵探事務所,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叫它122號。」
「尋找失物、案件調查、外遇調查,任何受僱調查,我阿諾德都能接。」
魔眼人帶著笑容,將圓形的名片遞到了他和那禿鷲人的爪子裡。
「阿諾德嗎?」
堯言接過了那形制有些「特別」的名片。
這個特別,只是對於他來說,旁邊的禿鷲人只是看了兩眼就收進了自己的衣服口袋裡。
而堯言也在記住上面的內容之後,將這東西放進了口袋裡。
隨即,他轉回正題:
「我就住在第三區,你說鼠人鼠族對我來說危不危險?」
堯言就著自己編的理由,開始在鼠人的話題上深入:
「你難道不知道之前那件鼠人在搶了東西之後,還把受害者給咬死的案件嗎?」
「抱歉,的確不知道。」
對於堯言表現出的氣惱,魔眼人立刻沒有什麼誠意地道了個歉,望了一眼法醫鑑定中心的門前走廊之後,拿出自己的菸斗,往裡面塞入了一小托菸絲和綠色的葉片之後,咬住了菸嘴,在點燃菸斗之後,他深深地抽吸了一口,以略有些飄忽的嗓音,感慨了一句:
「和我無關的案件,我為什麼要關心?死得多一點更好不是嗎?我的工作會多很多,你們的工作也會多很多。」
說著,他臉上那隻獨眼望著堯言:
「再過上一段時間,我就可以搬進一區了。」
這與之前迥然不同的氣質,讓堯言閉上了嘴巴。
看來,在這種世界觀之下,這個世界的人,價值觀已經完全趨向於個人主義.
不,這已經不是個人主義的範疇了,已經跨到了利己主義那邊去了吧?
他漠然地望著這個魔眼人偵探阿諾德。
之前從老賈那裡買到的情報,讓他明白了破解世界觀的重要性,明白了為什麼要破解世界觀。
一個社會中,利己主義這種,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無所謂損害他人,只要對自己有利的價值觀,可以說是最不新鮮的東西了。
但是,同樣,社會上沒有什麼東西是無來由的。
他說熟悉的人類社會,是因為在自然生活中,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而對於資源占有和搶奪最為優秀的那群人生存了下來,得以繁衍,逐漸讓「利己」成為了構成個人社會關係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只不過,問題就在於「什麼是利益」。
生命划進「利益」的範疇應該沒什麼認為有錯。
尊嚴划進「利益」的範疇,會出現一些人反對,他們覺得尊嚴的價格比較低,甚至是零價值可以隨便丟的類型。
然後是友誼、親情這種由自己和他人達成的關係,算不算利益?
利己利己,很多人對這個詞很熟悉,但是都沒有意識到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什麼算是「利己」。
什麼是自己的利益?
為了群體,目的也是為了讓自己能夠依託於群體生存或者獲得更大的利益。
雖然有些人會誤判,將自己或者他人的這種基於利己的理念認為是集體至上,但是,判斷錯了,行動過程卻沒有什麼錯誤。
因為集體的擴張與增長,會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讓他們獲得更大的收益。
然而.
這個理論也並不正確。
畢竟,人並不是追求效益的自動機械,會進行誤判,會將某個信念錯誤歸因,形成「理念」,最終糾纏成一種理念,就是人類的「自由意志」。
如果有心觀察一下自己和他人辯論時自己的心態變化的話,有時候能夠發現,自己之所以會和對方爭論,並不是因為什麼「對錯」。
而是因為「我的思想被否定」、「我的思想受到了損害」、「我要保護我的利益」——
基於這種難以察覺的自我保護式的邏輯鏈條,在逆火效應之下,對於自己產生理念衝突的人,產生敵意,從而對自己的信念更深一層地進行維護。
人類是一種複雜的思維集合體。
就像是一個簡單的運算,隨意地將不同的乘除加減符號放在上面,而填入數字順序的不同,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一個判斷過程出現些不同,導出的結果也會不同。
然而人們自身往往很難意識到這一點,也做不到足夠明確的量化來把握自己的問題。
在模模不清的判斷標準下,在這無時無刻不再進行的加減乘除運算里,不知不覺地得出結果。
而能夠影響這些的東西
就是存在自己身邊所有一切能夠得到信息的來源。
無論是觀察、聽說閱讀的接受信息、進行判斷,影響因素存在於方方面面。
總的來說,可以以「社會文化」這種籠統到不能再籠統的粗略範圍來描述。
這個世界,在這個時代的落筆人干涉下,意識轉移能夠讓一個人輕易改換身份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
堯言所認識的人類,是一種相當自私的生物,這是由生理結構,由過去無數年的生物形成歷史作為基礎決定的性質。
如果只給權利,那麼人類會無限制地使用。
加上義務之類的限制,那麼人類就會開始權衡性價比,找到一個能接受的性價比來使用權利。
價值觀,會在這種權衡的過程中發生變化、然後一段時間內以這種形式固化著。
當他接受到不會引起過於強烈的自我保護觸動的信息時,會慢慢將這些新的信息收入自身的價值觀中,開始漫長的整合過程。
人類的思維模型,到底是個什麼形狀,堯言當然不清楚。
把一個標準插入到思維模型的不同位置,也會得到不同結果。
以最簡化的線性模型——第一優先級和第二優先級,對於人類決策的影響足夠清晰明確。
但如果是平面的模型,甚至是立體的模型,人類決策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真正開始進行判斷的時候,堯言才真正地理解到想要完成對一個個體的三觀分析有多麼困難。
相關項、干擾項實在太多。
所以,應該簡化?
要知道,「謠言」的誕生過程中,「簡化」這個操作,可以說是列強之一。
然而,他又不得不進行簡化。
即使知道同樣是「利己主義」的判斷,細節上也會有非常多的差異,但堯言也只能選擇忽視這些不知道會不會涉及其他核心要點的細節。
要更進一步,他需要進一步觀察這個範本。
而且
偵探這種東西,如果用的好的話,自己在這個世界其他的地方,還能接著利用他。
堯言張口出聲:
「那麼,在我翅膀的傷好之前,替我出調查出一條能夠避開鼠人鼠族,讓我能夠安全回到住所,這樣的委託,需要怎樣的價格?」
他的一對鴉眸凝視著那魔眼人偵探的獨眼眼球。
如果對方是個污染體或者收容者,也許他應該稱對方為:
無信者。
然而,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這位,貌似還不夠格。
雖然對方的「自我定位」已經足夠小了,但還是沒有脫離被自我定位塑形這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