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投子
2023-11-14 05:00:45 作者: 戒念
荷蘭未必會怕中國,爪哇總督之所以選擇屈服,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泗水港外的蒙古號戰列艦。由於無畏號戰列艦還在海試和改裝中若隱若現,高調出場的蒙古號戰列艦便成了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標杆。面對這樣一艘火力空前強勁的超級戰艦,還有最近一兩年中國和英國在外交上的緊張局面,荷蘭最終選擇了退卻。
伍軒仁和鄧世昌的作為都被南洋華人看在眼中,先前鄧世昌在南洋各地華人聚集點建立學校這一舉動就曾經引起他們極大的好感,而這一次為了維護華人利益不惜冒著和洋人開戰的危險示威要求荷蘭殖民者懲處衝擊華人學校的土著。雖然被砍腦袋的三個土著未必是真正的肇事者,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幕後主使人也未必有多大損失,但是這是一個姿態----數百年來中央政府頭一次重視海外華人的權益。
不過海外華人勢力幾百年來都是非常保守的,伍軒仁和鄧世昌都是廣東人,如果算起來還都是大多數南洋華人的同鄉,即便做出這樣的行動,南洋華人勢力的各大頭目們還是對中央政府的政策將信將疑。不過伍軒仁還是順利的完成了他的任務----海南島招商引資建立大種植園的計劃,南洋華人並不缺錢,相反他們對於生意上地事情更為熱衷,尤其是為自己的投資尋找一個可靠穩定的環境,哪怕是收益低一些也無所謂。更何況在海南島建立大種植園的牽頭者還是現任中國總統。
這次募集資金遠比伍軒仁想像的要多得多,南洋華人社團一共提供白銀兩百七十萬兩,這筆資金將會入股譚延的海南島農墾種植園集團,占據百分之五十五地股份----這也是譚延旗下產業參股中頭一次沒有占據控股股份,這也是為了對南洋華人示好。南洋華人社團雖然對於占股份多少並不在意,因為這不到三百萬兩銀子的投資無論哪家都可以拿得出手。更何況是數家合資?不過譚延在股份上的讓步得到了他們的好感,只是他們更寧願自己獨資在海南島開闢種植園,這筆投入一期便達到了二百萬兩,可見他們對於中央政權還是有一定戒心的。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對於南洋的事情譚延並不著急,如果說伍軒仁是經濟方面,那鄧世昌在和南洋諸多勢力頭目會談的時候就是明確的瞄準軍事了----鄧世昌給南洋地幾大華人勢力承諾可以為其人員提供訓練和裝備。海軍軍艦不可能長時間在南海,就算以後在海南島建設海軍基地,如果南洋有事鞭長莫及。為了保護華人利益不受衝擊,則南洋華人必須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中國政府可以為他們提供這方面的幫助。至少在有事發生之時當地華人可以堅持到中央政府地救援到來。
可能是遭遇了太多的災難,南洋華人對此倒沒有什麼排斥,甚至還表示歡迎,要求添置軍備武器的錢他們來籌集自購,只需要政府能夠在國內提供訓練場地和軍事教官就可以。鄧世昌打仗還行,對於這種金錢交往就差了許多,不過伍軒仁做主南洋華人可以出資購買國內兵工廠的一切武器裝備,不過作為雙方合作的基礎,中央政府將會為南洋華人免費訓練一個步兵營的兵力。並且為其免費提供裝備,以後的事情再由中央政府與之協商決定。
當伍軒仁和鄧世昌離開泗水的時候,艦隊上又多了三百多人,他們都是南洋子弟中的佼佼者,甚至不乏有歐美名校遊學地經歷。他們將會搭乘中國海軍軍艦前往海南島,在完成六個月的新兵訓練後,經過文化和軍事素質考核,優秀者將會送往中國陸軍高級軍校接受深造。這三百多南洋華人子弟就是將來南洋華人武裝的中堅力量,他們將會得到最為嚴格的訓練。使用最好的裝備,也是譚延南洋計劃中的第一顆釘子。
「南洋華人勢力對中央政權居然保守到這樣的程度也真是令我感到意外,不過這沒有關係,數百年的隔閡也不是一朝就能夠解決的,我們有地是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譚延將手中的茶杯放下笑著說道。
伍軒仁說道:「南洋華人數百年來已經生根發芽,他們和傳統的廣東人沒有什麼不同,不過飄零異鄉受人欺侮,幾百年下來他們相對於本土又有很多不同,從經歷上而言。南洋華人可以說是海外華人特點的最集中體現。因為他們移民的時間是最早的……在美國或是其它國家的華人雖然受歧視,但很少會受到生命威脅。尤其是大屠殺這基本上是不會有的,但是南洋華人就會面臨這一緊張的局面,我以前去過南洋很多地方,那裡地華人和土著之間對立極為嚴重。在南洋,華人很難進入像警察局等政府部門,倒是好吃懶做地土著地位遠比華人高得多,華人手中掌握的巨額財富也被他們窺伺,每隔幾十年甚至是數年華人都要遭到一番劫難……」
譚延皺眉說道:「按理說經過海軍兩次到南洋之後。這種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從戰略上講南洋是我們地屏障和琉球是一樣地。我們不可能放棄南洋。維護我們在南洋地利益就有必要扶植南洋華人。包括武裝他們能夠自保……現在我們組建南洋軍隊只是整個南洋計劃中地一部分而已。以後還會有更多地動作。南洋華人是很富有。不過對於他們地財富我們是持尊重態度地。他們願意投資國內發展經濟我們自然歡迎。如果不願意我也不會改變武裝他們地初衷……」。
「那南洋計劃你打算到哪個程度呢?是武裝南洋華人有塊立足之地。還是……還是將南洋收歸到我們自己手中……」沈靜沉聲問道。
譚延笑著說道:「吞下南洋會漲肚子。再說南洋又不是光荷蘭一家有殖民地。我們若是對爪哇下手其它幾家難免兔死狐悲群起而攻之。我們何必找那個不自在?如果有條件我們就吞。沒有條件那就退而求其次扶植華人政權----歐洲地局勢緊張地氣氛相信你們也看到了。英國地無畏艦一出挑動了歐洲各國地神經。就是美國也是如此。無畏艦固然給英國帶來了極大地榮譽。但是這樣一來也為各國海軍樹立了一個追趕地標杆。如果不出意外地話。在今年年內你就會看到歐洲各國造船廠裡面將會是一片忙碌地景象。歐洲遲早都會被拖進戰爭地泥潭。他們地海外殖民地也會控制能力減弱。現在英國力量回收本土。就可以看到英屬殖民地地殖民統治已經被削弱了……我們需要等地是機會。不管有沒有都要嘗試一下。先扶植華人政權才是現在我們最應該做地……」
「軍事上我是不懂地。不過我覺得扶植南洋華人不是壞事。這種事情在美國做不來。但是在南洋那塊亂地還是可以地。南洋華人勢力經營龐大。不要說一個步兵營。就算是一個旅藏進去也是不成問題地。若是那些泥腿子還敢找華人地麻煩。那就乾脆做場大地。也讓他們知道我們華人不好惹……」伍軒仁笑著說道。
「這次南洋華人把三百多子弟送回來接受訓練本身就是我們加強和他們之間關係地一次好機會。我打算好好練練他們。就按照當年小站練兵地樣子來訓練他們。要將他們訓練成一支精兵。到時候回到南洋後他們華人圈裡自己在擴張也可以成為低級軍官。一個營地低級軍官怎麼也可以撐起兩個團來?國內陸軍整軍工作以後速度就會慢下來了。兵工廠裡面地武器完全可以輸送到南洋供他們使用。到時候這顆棋子到底能夠走到那一步。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南洋華人在發家之後秉承中國人固有地傳統開始重視後代地教育。這次送到海南島地南洋華人子弟情況陸軍在接收之後已經寫成報告匯報到譚延手裡了。這些華人子弟素質遠比他當年在小站練兵地時候要強得多。要知道當時軍中大字不識地人有地是。而這些華僑子弟讀書識字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地。按照譚延地想法完全可以將他們訓練成一批低級軍官。以後回到南洋開枝散葉那就是中央地南洋嫡系。
如果潛伏階段準備的好。用不了五六年南洋華人便可以擁有一支非常強悍的武裝力量,只要和土著有一點摩擦就徹底來個反屠殺,徹底確立爪哇華人的權威。至於外交方面自然有中央政府為他們撐腰----譚延並非是要將南洋歸入中央管轄之下,但是至少也要做到讓華人政權來掌握南洋。歷史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除非譚延甘願冒著被日本重新威脅的風險來放任日本發展,否則歷史上日本橫掃東南亞的場面是絕對不可能發生了。
話說日本被中國以禮炮事件圍困半年多,雖然中國並不限制外國船隻進入日本,但是卻斷絕了中國和日本地海上交通,並且即便是懸掛外國國旗的船隻也不能直接做到中日直航。而是必須繞道第三國才可以----這一規定雖然有脫了褲子放屁之閒。但是放眼日本周邊要想繞道第三國最近的也要前往美屬菲律賓,這一招幾乎斷絕了日本從中國得到任何物資的可能。而日本以前還有一些和中國的外貿往來也徹底被掐斷了。
中國的工業體系非常不完整,除了紡織業之外,幾乎其它的工業絕大多數都是為戰爭而服務的,這也是譚延政府首先要確保國家國防安全的需要,就是紡織業面臨越來越膨脹地中國市場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日本地紡織業雖然尚處低端,但是卻可以鑽這個空子,日本對中國的工業品出口就集中在低端紡織品上,並且從中國採購便宜地農產品尤其是稻米運回日本。除此之外,日本還向中國走私白銀、鴉片。中國的貨幣市場還沒有徹底完成改革,尤其是在西南地區白銀依舊和政府貨幣是並行的流通貨幣,日本用粗糙的銀幣來兌換中國貨幣以達到賺取其中差價的目的,這和當年譚延向恭王奕建議用含銀量低地庫銀來償還甲午戰爭賠款的辦法如出一轍。
中國封鎖日本後,日本對中國的這點貿易渠道全部被封閉,日本的遠洋船舶能力有限。中國航線被關閉之後即便是轉口菲律賓前往中國,運費高昂並且在菲律賓還要收一次稅,這使得日本紡織業遭到了重創,同時還有日本的航運業也是如此----日本國籍貨船即便是轉口第三國也是不允許進入中國的。中日貿易雖然在中國外貿比重微不足道,但是對於日本來說卻是占了極大的比重,以往日本貨很難進入中國沿海和內陸省市,但是一個朝鮮市場中國國內企業受產能和銷售的限制鞭長莫及,對日本來說那是極為重要的。
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半年來地封鎖。日本的紡織、航運企業破產連連,甚至還牽連到其並不發達的銀行系統。最為致命地是因為得不到從中國進口的廉價糧食,日本國內開始隱隱有發生糧食危機的徵兆----日本同樣也有奸商。在中國開始封鎖日本後,日本糧商便開始惜售,大米價格不斷上漲,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已經發生哄搶糧店事件,相信這種事情在未來會發生的更多,進而影響日本政局穩定。
日本雖然和英國有秘密條約,由於日本遠離歐洲大陸所以兩國結盟並不像英法結盟這麼引人注目,而且雖然有風聲傳出來,幾乎所有的強國也都認為日英結盟肯定是一個非常不平等的結盟條約。就像十年前中國和俄國的盟約差不多。事實也證明了這種猜測,中國大肆對日本進行封鎖,英國對此無動於衷,而日本外交官希望倚靠盟約來解決目前的困境反倒是暴露了這個盟約地存在英日盟約雖然對歐洲大陸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對中國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小事。中國外交部向英國當局抗議,要求英國和日本能夠公開密約以判斷這個密約是否對中國有害。英國雖然對中國開放市場有所需求,但是這卻成為達成中英最惠國條約的一個砝碼,直到蒙古號戰列艦公開露面,兩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迅速達成協議。英國將在華租界交還給中國,而英國也最終如願以償得到和德國一樣的在華商業優惠。。
從中俄戰爭到中英在談判桌上的較量,中國的外交官們迅速成長起來,這遠比譚延的說教更有效,同時這個過程也通過報紙等媒介給全體對國家前途關心的國人上了生動地一課。至少總理沈靜在中英談判過程中,一直都是屬於深悉內情的人物,他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極大的變化,在外交事務上越來越和譚延合作默契。
也正是因為如此,沈靜認為並不急於解決目前的中日矛盾。把這次事件高高掛起繼續晾著日本反而對中國更為有利。在譚延看來這樣晾著雖然顯得霸道了一些。但是卻可以最大限度的重傷日本元氣,若是日本最終沉不住氣將自己的軍艦開出來。那譚延將會毫不猶豫的將日本的主力艦隊再次送入海底。可惜就算到了這個時候,日本海軍居然還在軍港裡面窩著不給中國海軍任何機會----中國海軍主力南下本身就是誘使日本海軍出動,日本地那艘戰列艦也許會因為無畏艦地出世而很快過時,但是日本海軍有戰列艦服役總歸會讓譚延心中難受,只有徹底消滅掉這艘戰列艦他才會罷休。
其實對日本實行封鎖在外界當初看來是中國不能容忍日本發展海軍,但是在譚延看來打擊日本經濟才是最重要的----海軍這樣昂貴地兵種如果沒有雄厚的國家實力是根本玩不起的,日本經濟若是垮了,再怎麼折騰也發展不起來海軍。雖然封鎖日本給中國情報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好在譚延並不關心日本高層是如何行動的,他需要的是情報部門為他提供日本經濟方面的情報。
日本積極展開外交活動,而英美法等列強對中國封鎖日本也發表了不滿,譚延一直頂著這種外交壓力。直到內務部日本情報站發回了關於日本經濟滑坡,日本造艦系統已經崩潰,船廠已經開始解僱艦船設計人員的情報後,譚延終於開啟了中日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