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財閥崛起
2023-11-14 15:20:06 作者: 上山打老虎額
此時郝風樓道:「陛下,暹羅不比交趾,以微臣愚見,萬萬不可與暹羅同制,交趾其實早在秦漢時,就曾是我天朝的國土,交趾人說的是漢話,習的是漢字,一切生活習性,都與我大明並無二致,從前的安南國人,都以能說一句純正的大明官話為榮,因而大明設置土司,只要願意照料他們世家大族的利益,對於他們來說,是臣服於大明還是臣服於安南王室其實並沒有什麼分別。」
朱棣聽了,不由點頭,交趾人說白了其實就是漢人,雖然也夾雜了一些土人,可是絕大多數,和漢人沒有分別,說是血濃於水也不為過,之所以這安南人與漢人被區別開來,無非是安南從前的王室為了鞏固統治,以免安南內部被中原王朝影響太深使自己的地位遭受影響罷了,而如今大明拿下了交趾,建立了行省,設置了郡縣,又分封了土司,使得交趾豪族人心依附,如今這安南和漢人之間,幾乎已經沒有區別了,安南二字,也再無人提及。
郝風樓繼續道:「可是暹羅人的語言文字,乃至於習俗都與我大明全然不同,若是貿然效仿交趾的先例,反而不妥。因為微臣以為,暹羅決不能立國王,也不能派駐朝廷官員。」
朱棣皺眉,道:「哦?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郝風樓正色道:「若是暹羅立了國王,那麼就等於微臣和前方的將士雖是大捷,其實卻是徒勞無功,最後的結果。豈不是又在我大明臥榻之下,讓人酣睡?若是如此,大明何必要征伐暹羅?」
朱棣頜首點頭,他是個好大喜功之人,頗有些像是漢武帝。開疆拓土。對他來說極為重要,若是立個暹羅王出來,這就等於此前的努力盡皆白費,或許其他帝王對此有興趣,可是對朱棣來說,卻是不舍。
郝風樓繼續道:「可另一方面,暹羅人對我大明離心離德。朝廷若是派駐朝廷命官。這朝廷的官員天高皇帝遠,不免會有幾分失德之處,若是有心人藉此煽動,怕用不了幾年,暹羅四處,又是烽煙四起了。這暹羅距離我大明腹地有數千里之遙,一旦事變,朝廷就少不得加派大軍彈壓。如此反覆往返,實在是得不償失。」
朱棣對此也深感認同。暹羅距離確實遠了一些,而且它和交趾人不一樣,大家壓根就不是一夥的,朝廷若是強行將其納入,極有可能會有激烈的反彈,而那裡畢竟山長水遠,朝廷對此鞭長莫及,因而才會有許多大臣上書,要繼續立為藩國,加封一個藩王,也算是眼不見為淨。
朱棣道:「這左不是,右有不是,又當如何?」
郝風樓微微一笑:「那麼索性就不左不右,何不妨試一個全新的辦法,不立國王,又不設行省。」
朱棣皺眉:「不立國王,又不設行省,這內外之事,如何處置?」
郝風樓道:「可以設資政院,讓他們的官員和商賈自行推選。」
朱棣不由冷笑:「這未免也太過天方夜譚了罷,這不是胡鬧麼?若是如此,豈不是鬧哄哄的,何時是個盡頭。」
郝風樓訕笑,撓撓頭,道:「陛下,我大明要的,不就是鬧哄哄的麼?讓他們自行推選資政大臣,主持政務,這一方面,使他們有了一個影響國家大事的渠道,那些個暹羅豪族,既然能發揮自己的影響,又何須要冒著生命危險,和我大明對抗?」
朱棣道:「這麼說來,和立一個藩王有什麼分別,最後還不是便宜了那些暹羅人?」
郝風樓搖頭:「可是陛下卻是不知,在這暹羅,卻有一成的華人,而暹羅的華人,卻又有不少,都是豪商巨賈,他們有我大明的支持,自然而然,也就能在這暹羅國中有自己的影響,一方面,他們需要藉助母國的力量控制暹羅的朝政,那麼就自然而然,與我大明聯繫緊密,而另一方面,他們有的是銀子,又有我大明支持,自然可以籠絡一批大臣,結為私黨,最後左右暹羅的國政,如此一來,表面上看,我大明並沒有過分干涉暹羅,而暹羅內部,卻又是派系林立,我大明借那些華人巨賈,隨時貫徹自己的意志,同時再在暹羅派駐一些軍馬,再引入一些流民前去開墾,這暹羅,最後豈不是還是我大明的天下?」
暹羅之事,朱棣並不是很懂,可是郝家那邊,確實是再熟稔不過,朱棣也不知這法子可不可行,只是郝風樓說的還像那麼回事,便有些心動了。
至於郝風樓,其實有一句話卻是沒有告訴朱棣,一旦大明對暹羅執行這種方略,那麼受益最大的其實就是郝家。
暹羅一旦設資政院,國內的各大利益集團必定會分裂,這就意味著這國政上的事,表面上誰都有話語權,而實際卻是誰都做不了主,而郝家距離那兒並不遠,完全可以藉由華商,還有一批從交趾商貿中得利的暹羅勛貴來左右暹羅的一切,暹羅的派系越亂,郝家的影響力也就越大,而後趁機不斷滲透,不出三年,這暹羅不但要遍布漢民,而且很快便會被諒山和當地華人商賈控制絕大多數的土地、山林、礦產,而這些人,本就和郝家穿的是一條褲子,經濟上控制之後,接著便是陳學藉此發揮影響,在文化上進行侵蝕,至於政治上,資政院這等模式,本就是為金錢控制政治服務的,金錢在誰手裡,誰就是草頭王,如此一來,郝風樓即便不是暹羅王,卻等於是暹羅的無冕之王,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暹羅的影響,都比所有的暹羅人加在一起要大的多。
十年之後,大量的漢民遷入,當漢民的人口占了半數之後,那麼同化也就正式開始了,那些暹羅權貴,很快就會被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徹底拋棄掉,到了那時,他們即便是心存異志,也早已遲了。
這個大膽的設想,某種意義來說,是出於郝風樓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也是對諒山財閥集團的自信,這個財閥雖然未必能染指到大明的腹地,眼下還沒有本事與大明舊有的地主士紳集團對抗,可是要碾壓一個區區的暹羅舊貴族集團,卻還是輕而易舉的。
而現在,郝風樓要做的,就是遊說朱棣,為以自己為代表的這個財閥,創造一個最良好的環境,讓那暹羅成為諒山財閥的溫床。
朱棣似乎也覺得這個所謂的『建言』有那麼點兒荒唐,只是對暹羅,朝中大臣,即便是聰明如解縉,也是兩眼一抹黑,在這等情況之下,顯然郝家的分量實在不低,況且這暹羅本就是郝風樓打下來的,人家高風亮節,不接受暹羅國王的封賞,若是連這個都否決,不免顯得有些不近人情。
良久,朱棣道:「這件事,朕明日讓內閣那邊議一議,若是沒有問題,就按你說的辦吧。」
郝風樓心裡說,內閣那兒,巴不得自己去做藩王,怎麼肯輕易支持這件事,真若是議了,誰知會生出什麼變故出來?
想到這裡,郝風樓深深看了朱棣一眼,道:「微臣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朱棣不由笑了,道:「你這個傢伙,方才還什麼話都敢說,怎麼現在,又吞吞吐吐了。」
郝風樓道:「微臣以為,內閣那兒,絕不會同意這個章程。」
「何以見得?」朱棣皺眉。
郝風樓道:「大概是因為不願讓陛下嘗到甜頭吧。」
朱棣身軀微微一震。
這一句話看上去似乎是漫不經心之詞,而且有些雲裡霧裡。可是朱棣卻是聽明白了,不但聽明白了,而且他的眉頭深深皺起,顯露出了幾分厭惡之色。
所謂的甜頭,就是大明能否在暹羅那兒得到的好處,說白了,其實就是開疆拓土,因為一旦按著郝風樓的章程來辦,那麼大明必定要在暹羅駐軍,而暹羅名義上,也就成了大明的疆土。
這便是甜頭,從古至今,皇帝老子要大殺四方,要開疆拓土,往往最大的障礙不是他們的敵人,而是那些所謂的士大夫,這裡頭牽涉到的,與其說是理念之爭,不如說是利益之爭。
所謂理念,便是士大夫們所遵循的一個觀念,即所謂窮兵黷武不如無為而治,朱棣這樣的皇帝,其實詬病頗多,許多人私下議論,都覺得當今天子好大喜功,這些私下裡的流言,朱棣豈會不知,只是假裝不知道罷了。
可是現在,郝風樓這番話,卻不免讓朱棣變得深沉起來。
不願讓朕嘗到甜頭,這很好理解,因為此番若是征暹羅能使朝廷從中受益,那麼許多人就會不免擔心,自己嘗到甜頭之後,會對這等事更加有興趣,所以寧願割捨掉暹羅,營造出這場戰爭徒勞無功、徒費民力的局面,這讓能讓朕安分麼?(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