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時代變了
2023-11-14 00:30:23 作者: 大漢護衛
「怯薛軍,下山!」
太史慈拔出佩劍,劍刃與劍鞘劇烈摩擦。這是他第一次率領新的騎兵兵種出戰,擔任衝擊匈奴、鮮卑騎兵之重任!
兩千怯薛軍騎兵在太史慈的長劍下集結。
怯薛軍,作為鐵木真的禁衛軍,一度給楚天造成不小的麻煩,現在怯薛軍在楚天麾下擔任主力!
太史慈身先士卒,率領怯薛軍,猶如雪崩一樣,向山下疾馳!
「忠孝軍、合里合軍,衝鋒陷陣!」
完顏陳和尚,率忠孝軍、合里合軍,緊跟太史慈的怯薛軍。
一隊接著一隊高階具裝騎兵,發起波浪式的衝擊!
怯薛軍、忠孝軍、屬珊軍,這些都是楚天在這一次國戰獲得的兵種。
「鐵甲騎兵發起攻擊,我們留在此地會相當危險。」
楚天跟在兩三萬輕、重騎兵後方。
目前楚天的武力也有80多,還有典韋、虎衛軍、虎賁軍作為護衛,可以保證楚天不會進入匈奴、鮮卑騎兵的弓箭射程。
大量鐵甲騎兵疾馳,居高臨下,藉助地勢發起衝鋒,山坡的地面為之顫抖,積雪破碎,不可阻擋!
山下的匈奴、鮮卑騎兵驚恐地仰望山坡上雪崩般的鐵甲騎兵!
怯薛軍騎兵裝備蒙古弓,以拇指拉動弓弦,射出上千道細線,覆蓋山下密密麻麻的匈奴、鮮卑騎兵!
怯薛軍的騎射傷害驚人,被怯薛軍射中的匈奴騎兵、鮮卑騎兵,往往重傷或者直被射殺!
「怯薛軍的箭術,與我們單于衛隊的箭術,似乎不分伯仲!」
冒頓的單于衛隊,同樣是最擅長箭術的騎兵!
兩個遊牧文明代表的神射手兵種,以精湛的騎射技巧,射殺對方!
上千支流矢在空中碰撞,兩支騎兵擁有百步穿楊的神射技能,這些鐵箭在撞擊的瞬間,箭杆崩裂,怯薛軍、單于衛隊都有騎兵被對方的箭術射殺!
單于衛隊的騎射,似乎更勝一籌,怯薛軍在與單于衛隊的騎射較量中,損失更大。
不過,怯薛軍並不僅僅擅長騎射,兩支騎兵靠近以後,怯薛軍更換鐵錘、長矛等近戰兵器,通過短兵相接,摧毀單于衛隊。
怯薛軍也已經發現,單于衛隊擅長騎射,但近戰不是怯薛軍的對手。
太史慈已經殺入單于衛隊之中,鋒利的佩劍刺穿單于護衛的扎甲,帶出一抹鮮血!
太史慈拔出長劍,接連殺傷周圍的匈奴騎兵,長劍染血!
怯薛軍開始突破單于衛隊!
後方,完顏陳和尚的忠孝軍緊跟怯薛軍,冒著箭雨突破!
忠孝軍的兩重扎甲,讓他們有足夠的防禦力,敢冒著匈奴和鮮卑騎兵的箭雨發起重騎兵衝擊,即使是被匈奴騎兵的弓箭射中,也未必會受傷!
完顏陳和尚與太史慈一樣,都是猛將,雙手握著鐵錘,砸擊匈奴騎兵,與之交手的匈奴騎兵要麼被直接錘殺,要麼受到鈍器重創,骨頭斷裂!
山坡上的兩三萬騎兵,有一半是高階重騎兵,剩下的是鐵鷹斥候、屬珊軍等輕騎兵,張弓射殺作為敵人的匈奴騎兵和鮮卑騎兵!
蕭綽握著一張角弓,一手標準的蒙古式射箭法,一道流光射出,鮮卑騎兵應弦而倒!
蒙古射箭法,雖然名字以蒙古命名,但實際上,在蒙古部落崛起之前,東方已經普遍使用使用拇指加護指扣弦的射箭姿勢,只是蒙古西征,給歐洲帶來太大的影響,所以才以蒙古射箭法命名,以區別地中海射箭法。
蕭綽作為契丹文明的傳奇人物,一手好箭術,也必不可少。
屬珊軍在耶律斜軫、蕭撻凜的率領下,與來自草原的匈奴騎兵、鮮卑騎兵交戰!
耶律斜軫作為主將,為屬珊軍提供加成,蕭撻凜擔任先鋒戰將,揮舞狼牙棒,當頭將一個匈奴千夫長砸死,匈奴千夫長的頭盔掉落!
蕭綽可以提升耶律斜軫、蕭撻凜的能力,讓蕭撻凜的武力達到94!
裝備鐵甲的鐵猛獸下山,猶如鋼鐵洪流,圓桌騎士也參與此戰,一身板甲,擁有堪比鐵浮屠的防禦力,騎槍貫穿敵人的身軀,然後拔出騎士劍與東方的環首刀碰撞,鋒利的劍刃和刀刃摩擦,零星的火花飛濺!
匈奴、鮮卑騎兵裝備的短兵器,主要還是漢朝普遍使用的環首刀!
圓桌騎士憑藉裝備的優勢,幾乎不懼怕匈奴騎兵的環首刀,而是剁翻沿途的匈奴騎兵!
匈奴騎兵倚仗的兵器主要是弓箭,近身肉搏時,被鐵罐頭一樣的板甲騎士衝垮。
兩三萬騎兵像是一把利刃,分開二十萬匈奴、鮮卑騎兵,戰場上流矢飛濺,長矛折斷,刀光劍影!
冒頓單于目睹自己的騎兵被楚天的重騎兵衝垮,臉色鐵青,這一支重騎兵的可怕,超出了他的想像。
看似二十萬匈奴、鮮卑騎兵包圍了楚天的兩三萬人,實際上是楚天的兩三萬人包圍了二十萬匈奴、鮮卑騎兵!
……
戰場外圍,秦良玉擔任衛青軍團的先鋒,率領三萬蒙古騎兵,被南匈奴單于於夫羅攔截。
秦良玉橫槍立馬,來到蒙古騎兵最前方,直視對面的於夫羅和呼廚泉兄弟,微微皺眉。
她來自益州,對南匈奴與北匈奴之間相對複雜的關係,並不怎麼清楚,只當對方是匈奴的武將,而她的目標,是擊破眼前的於夫羅、呼廚泉兄弟,對冒頓進行合圍。
「殺過去!」
秦良玉手中的白桿槍對準了對面看上去像是首領的於夫羅。
「咳咳,稍等……」
於夫羅在秦良玉發起攻擊時,制止了急於前去支援的秦良玉。
秦良玉被於夫羅耽擱,不禁疑惑這個匈奴武將在生死關頭,到底在想什麼。
「我乃南匈奴單于於夫羅,被迫跟隨冒頓行事,無意與夏王作對。冒頓讓我前來阻擋你等,事出無奈,請這位將軍不要過去,我們避免交戰,誰也沒有損失,豈不美哉?」
於夫羅有些忐忑不安,要是他與秦良玉交戰,那麼一定會被楚天視為反賊,以後落入楚天手中,一定會將其擊殺。
秦良玉沒想到於夫羅還有這種做法:「沙場之上,豈有不戰不降之理!殺!」
秦良玉沒有理會於夫羅的提議,而是帶領三萬蒙古騎兵攻擊南匈奴。
鐵木真的蒙古帝國雖然崩潰,但倖存的蒙古騎兵保留尚武精神,而南匈奴習慣關內相對平靜的生活以後,廢不拉幾。
當三萬蒙古騎兵發起衝鋒,蒙古弓拉開,於夫羅不由想到了蒙古帝國進犯河套時,木華黎狠狠教訓南匈奴部落的場景,汗流浹背。
「別打了,我們南匈奴願意投降!」
於夫羅情急之下,翻身下馬,臨戰前選擇了在兩軍陣前投降。
「兄長……」
呼廚泉見於夫羅突然選擇投降,目瞪口呆。
雖然南匈奴和西漢時期強盛到目空一切的匈奴帝國相比,確實缺少了武德,但是,也不至於不戰而降。
即使冒頓都不知道,自己的後人在見識漢帝國諸侯內部的慘烈大戰,還有與蒙古帝國的大戰以後,骨子裡已經不怎麼情願與漢帝國的諸侯交戰。
「呼廚泉,時代已經變了,匈奴不可能恢復成為那個匈奴,只有這樣,才能活命,我不想成為最後一任單于,也不想成為最後一個匈奴人。」
於夫羅滿頭大汗,儘管他投降,但他不知道秦良玉是否會放過他,畢竟他事實上還是背叛了漢帝國。
秦良玉勒止戰馬,三萬騎術精湛的蒙古騎兵幾乎令行禁止,及時停了下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
秦良玉在出征前,楚天曾經召集眾將進行訓話,提醒所有武將都要小心冒頓,畢竟對方是和漢高祖一個時代的單于。
秦良玉甚至做好了浴血奮戰、馬革裹屍的準備。
不過眼前於夫羅的表現,和楚天再三強調要小心防備的匈奴騎兵的形象相比,大相逕庭。
「難道他們是詐降?」
秦良玉因為楚天的提醒,反而就有些多慮,命令一隊蒙古騎兵上去試探,將於夫羅、呼廚泉五花大綁。
呼廚泉雖然認為不戰而降有點窩囊,但於夫羅已經決定投降,南匈奴騎兵也一副耷拉腦袋、無意再戰的樣子,軍心不可用,再戰也無濟於事。
鐺的一聲,一個南匈奴騎兵將兵器扔在地上,其他南匈奴騎兵也有樣學樣。
南匈奴貴族,但凡是千夫長以上,都被俘虜。
匈奴部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基本上只要貴族階級被俘虜,那麼剩下的匈奴騎兵,無法掀起什麼風浪。
詐降的可能被排除。
秦良玉還是認為於夫羅和呼廚泉有陰謀,但是,實在想不到已經被蒙古騎兵五花大綁的於夫羅、呼廚泉還能如何。
「留下三個千人隊,看守這群匈奴騎兵,其餘人等,跟我前去支援夏王殿下!」
秦良玉這麼猶豫,反而耽擱了一點時間,意識到必須儘快支援楚天。
三千蒙古騎兵留下,他們足以監視幾萬南匈奴騎兵。
南匈奴騎兵放棄了兵器,毫無鬥志,他們懼怕蒙古騎兵,蜷縮在一起。
於夫羅、呼廚泉被秦良玉帶走,防止他們中途後悔,又帶領匈奴騎兵起事。
只要將匈奴貴族和普通的匈奴騎兵分開,那麼匈奴騎兵就會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
秦良玉這一路兵馬較為幸運,而陳慶之、薛仁貴等其他各路騎兵則陷入激烈的大戰。
北匈奴、鮮卑騎兵在冒頓的操練下,作戰頗為兇狠,與南匈奴不同,七千白袍軍踏著屍山血海,作為標誌的白袍被鮮血染紅,北匈奴騎兵還是沒有後退!
陳慶之親自督戰,如果不是陳慶之的武力連一個白袍軍騎兵都不如,陳慶之也會親自射殺幾個匈奴騎兵。
「不愧是冒頓的騎兵……」
與陳慶之的白袍軍交戰的不是南匈奴騎兵,而是隸屬於冒頓的北匈奴騎兵,保存著半開化的野性,所以白袍軍不是很輕鬆,至少不會像是秦良玉那樣,不損失一兵一卒,俘虜幾萬南匈奴騎兵。
「死!」
薛仁貴揮舞方天畫戟,連挑四十六個匈奴騎兵,沒有匈奴騎兵可以阻止他的騎兵突進。
大唐弓騎兵平射,破甲箭貫穿匈奴騎兵本來就不算精良的盔甲!
薛仁貴從匈奴騎兵、鮮卑騎兵之中,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三路騎兵以楚天為中心,對冒頓形成合圍之勢!
「報,東路戰敗!」
「報,西路於夫羅不戰而降!」
冒頓還在不斷調遣兵力,合圍楚天的騎兵,極力阻止楚天的騎兵突破。
他的騎兵憑藉數量,形成沼澤,以戰馬和騎兵的血肉之軀,減緩重騎兵的衝擊力。
重騎兵發起衝擊時,一般有攻防屬性加成和特殊加成,這幾乎是所有重騎兵兵種的特性,一旦重騎兵的速度下來,衝鋒效果消失,就沒有那麼可怕了。這一點也非常寫實,重騎兵並非完全可以制勝。
不過,除了楚天的重騎兵,大量的輕騎兵包圍了冒頓,冒頓為爭取擊殺楚天的機會,自己反而成為瓮中之鱉,被楚天的騎兵困在狼居胥山!
「我的衛隊已經……」
冒頓面臨的危機不只是如此,他最引以為傲的精銳——單于衛隊,在楚天的重騎禁衛軍團衝擊之下,七零八落,至少陣亡一半。
單于衛隊也射殺了不少楚天的騎兵,有些神射手射出的弓箭,甚至可以正中怯薛軍的臉面,直接射殺。
人數不多的單于衛隊,在各支高階重騎兵的衝擊下,還是不敵。
已經有幾萬匈奴騎兵、鮮卑騎兵陣亡,戰馬和騎兵的屍體遍布整個山谷。
「於夫羅、呼廚泉,他們作為匈奴人,竟然敢背叛我!」
冒頓最為惱怒的還不是大量的傷亡,而是於夫羅、呼廚泉兩個不成器的後代子孫,不戰而降,丟了匈奴人的臉面。
密集的馬蹄聲從西面傳來,秦良玉這邊沒有受到阻礙,所以成為第一個抵達戰場支援的武將!
在秦良玉的蒙古騎兵後方,衛青帶領更多的蒙古騎兵,形成包圍網!
衛青、秦良玉合為一路,而陳慶之、薛仁貴、趙雲合為另外一路,冒頓單于真正面臨四面楚歌的困境!
兩點-三點之間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