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2023-09-04 18:48:58 作者: 槐根一夢
聽到這裡,蒙毅漸漸產生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同樣都是對傳統儒學進行的變革和發展,為何董仲舒的儒學還能稱之為「新儒學」,只是加了一個「新」字,而這個理學升甚至都不再叫儒學了,而是直接換了個字。
在筆記上記下了這個疑問,蒙毅又繼續聽起課來。
「要想了解儒學在這一時期有了怎樣的新發展,我們首先就要清楚宋明理學主要包含的兩個代表性的學派及其主要思想家。」
「首先第一個代表性的學派就是程朱理學,這裡『程』指的是二程,也就是北宋五子之二的程頤和程顥,『朱』指的是南宋的朱熹。」
「我們首先來看二程的主要思想主張,《二程遺書》記載了他們的主要思想主張,首先,他們提出『萬物皆只一個天理』,也即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就是天理;接著指出『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乎天地之間』,進一步解釋了君臣父子這種等級秩序就是天下定理,也即是萬物本原。」
嬴政聽到這裡,已經感受到了這裡所講的「理學」和先秦時期的儒學的確是大為不同,而且林老師所引用的原始材料比書上的要更加翔實一些,更容易幫助自己理解這些思想家思想主張的本來面目。
「除了強調萬物本原,二程還提出了『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與道難一』,指出人的私慾和前面所強調的天理是相互對立的。至於人如何能夠探知到理,他們也指出了具體的方法:『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這就是『格物致知』的方法。」
「講到這裡,不知道同學們發現沒有,二程的思想主張雖然也提倡傳統儒學所倡導的等級秩序和社會倫理道德,但是他們研究的視角和方法卻與傳統儒學不太一樣。」
「他們研究的視角不在只局限於人和人類社會,而是上升到了天地萬物的本原是什麼,人慾和天理的關係這樣的角度。這明顯是屬於人和宇宙、人和自然關係的研究範疇了,大家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的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思想,說明先秦儒學是很少專門去研究任何宇宙、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的。」
「而此時的宋明理學,卻開始從這個角度去論證儒家所推崇的道德倫理秩序的合理性,大家想想,這是為什麼?」
已經認真讀過書的嬴政和蒙毅心中已有答案,很快編輯了彈幕發送出去,林老師看到這次有學生這麼快速積極的回答問題,顯得很高興,說道:「我看到有同學回答了,回答的很好,看來是課前有預習過的,很好。」
「正如這位同學所說,儒學在這一時期的變化,主要還是由於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上節課所講的董仲舒的新儒學已經不能夠適應人們思想上的需要。」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漢代分為兩個時期,西漢和東漢,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兩晉南北朝,大家可以結合我們之前所學的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徵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漢代儒學不能適應這個時期?」
隨著同學們的思考和回答,林老師切換了課件畫面:「魏晉時期,國家分-裂、政權林立,在這種情況下,董仲舒『春秋大一統』的思想就缺乏政-治土壤。」
「另一方面,當時社會動盪,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痛苦不堪,在這種狀態中,人們很容易對現世充滿絕望,轉而期待虛無縹緲的來世,而傳統儒學『天人感應』的思想也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這種精神需求。」
「而這個時候,能夠滿足人們對於來世命運的期待的,就是更加哲學化的佛教和道教,佛教的生死輪迴、道教的長生不死、修道成仙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人們思想的寄託,相當於告訴他們:『你們今生遭受苦難,來世就可以享福』,讓他們能夠有一絲希望,而不是絕望又麻木的活著。」
「由此就可以看出,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儒學已經和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脫節,需要對自身進行變革和創新。」
這樣一聽,蒙毅覺得儒學會在此時受到衝擊也可以理解了,上不能滿足統治者的政-治需求,下無法滿足平民的精神需要,也難怪會被佛、道衝擊。
只是,林老師講佛、道的部分太少了,完全無法滿足蒙毅的好奇心,不知道為什麼,他對這種所謂「哲學化」的思想特別感興趣,不知道以後能不能求王上幫他在商城中買幾本這方面的書讀讀。
屏幕中,林老師已經繼續講到了隋唐。
「隋唐時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追求現世利益的思維也衝擊著儒學傳統的『義利觀』,同時儒學和佛教、道教也逐漸呈現出『三教合一』的趨勢,統治者往往採取三教並行或更重其一的思想手段來治理天下,尊道、禮佛、崇儒,儒學自漢代以來所確立的正統地位繼續被動搖。」
「因此,在唐代,出現了一批致力於復興儒學的儒學大家,其中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韓愈,以及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北宋五子都是唐宋儒學復興的代表人物。」
「這其中流傳較廣的就是北宋思想家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成為後世儒學士大夫傳頌不衰的驚世之言。」
作者有話說:
本章引用資料文中均有標註感謝在2023-04-22 14:51:48~2023-04-23 15:37: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