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試問紅塵幾番風、起於毫末、終盪
2023-11-11 06:05:45 作者: 龍淵
有關劉窮理的事,其實整個事件都是由一件極小的事件引起的。
……
這個事件的緣起,是沈淵在籌辦博覽會的時候。
他知道博覽會想要成功,關鍵的一個要點就是稅收,要讓所有的商戶都不敢試圖偷稅漏稅。
因此沈淵不但提前制定了嚴厲的規則,也對那些商戶做了告知。但他心裡還是非常清楚,只要這件事裡牽扯到巨大的利益,就一定會有人鋌而走險。
於是沈淵就做了一件事,他要殺雞給猴看,假意處置掉一個偷稅漏稅的商戶,讓萬國博覽會裡所有的商家引以為戒。
畢竟偷稅這件事是很難查證的,最開始那些聰明的商戶一定會用極其微小的單子來試探。
這樣的行為一旦被人發現,不但因為數額微小無法嚴懲,而且他們還會狡辯說這是自己報稅的時候,無意間遺漏的。
這樣的情況會很讓人頭疼,而且沈淵一旦查到了偷稅的商戶,也許並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片。
所以沈淵就需要一個假商戶,將他從重、從嚴、及早處罰,才能把這種可能性徹底扼殺在萌芽狀態。
就因為這樣,所以他需要一個假冒商戶的人,而那時的劉窮理才剛剛完成減肥,沈淵就順便讓他冒充商戶,進駐了博覽會。
在這之後情況進展得很順利,劉窮理偷稅被抓,隨後布告遊街,使得所有的商戶都被震懾,原本這時候他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可是劉窮理還是沒走,他在附近租了房子,存放著自己沒銷完的貨,每天悽慘無比的假裝出去賣貨,還故意在那些博覽會商戶經常進出的主要街道上賣慘。
實際上沈淵就是讓那些商戶看著這個假伍岳陽的下場,起到警鐘長鳴的作用……可就在這時突生意外,劉窮理卻被那個強搶南宮燕未成的東廠檔頭李恩抓走了。
劉窮理畢竟是個曾經把沈淵都騙過的頂級密諜,所以他當時並沒慌張,卻裝得十分慌張,他當時所有的表現都和一個對沈淵懷恨在心的商戶一模一樣。
然後沈淵在查辦青竹苑一案的時候,居然從李德和趙義的口供中發現,自己的諜報員被他們抓走了!
於是在紫竹林那一戰,沈淵讓人把劉窮理救了出來,當時他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個目的,他是要親口問問劉窮理,他被抓的這件事到底還有沒有其它的內情,還是李恩簡單的想要通過一個對自己懷恨在心的人,找到自己的弱點。
至於他把劉窮理救出來的第二個目的,就是沈淵當時想借用劉窮理搞建築方面的強項,在紫竹林雙塔禪院找到那部《移山策》!
所以他在和福王朱常洵派來的人接連打擂台的時候,腦袋上套著黑布套子跪在地上那位,實際上是大寨主張二狗。
真正的劉窮理,正在幫著沈淵在塔上找那部《移山策》呢!
當時劉窮理是率先找到了移山策暗門的,不過沈淵卻並沒有動那部書,而是拿它當作魚餌來釣白先生。
如果當時白先生如果不上鉤,那部《移山策》沈淵也知道位置,他當然可以隨時拿走。
後來天子親自派人過來要人,沈淵也只好把劉窮理再度交回去。因為他知道伍岳陽這個人,在所有人心中都並不重要。
李恩死了之後,用不了多久劉窮理就會被放回來。萬曆那時來要人,實際上是把矛盾的中心要走了,以免沈淵和自己的愛子朱常洵打起來。
當時沈淵想,那詔獄裡的飯菜又不是不要錢,反正沒幾天李恩的案子結了之後,劉窮理也該被放出來了。
可就在這時情況又發生了變化,沈淵今天忽然意識到,劉窮理如今所在的位置,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於是這件歪打正著的事就發生了,劉窮理從一個商業間諜,一個華麗轉身就變成了沈淵最重要的手段。
而今天沈淵親自闖入詔獄刺殺伍岳陽,第一是給他傳遞情報,告訴他下一步行動該如何進行。
第二就是沈淵在用行動提醒各方面的人注意,這個伍岳陽實際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
也就是說劉窮理即將踏上舞台,關於他的行動,就這樣在誰也沒預料到的情況下,徐徐展開了!
……
次日一早,東廠督公李浚就得到了消息。
因為夜裡不開宮門,而且不許任何人隨便出入,傳遞消息更是視同謀反,所以督公大人足足晚了一夜,才得知詔獄差點被劫了。
這個大太監隨即就氣得火冒三丈,在這之前他已經聽從皇上的安排,不再給沈淵搗亂了,可是沈淵居然衝到他管轄的詔獄裡說殺人就殺人!
這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督公李浚一怒之下,就要去乾清宮向皇上告狀,可是當他在手下小太監的服侍下穿上蟒服後,卻又慢慢冷靜了下來。
昨天晚上他已經得到消息,沈淵好像又立了一功,連帶著跟他一起辦事的錦衣衛都受到了天子的褒獎。
也就是說他現在去狀告沈淵,顯然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而且他幾乎可以肯定,這件事兒也奈何不了沈淵那小子。
那姓沈的就是有這樣的本事,只要身上有差事,就能把自己胡作非為的事兒全都跟皇上的差遣扯上關係。
所以自己不但告不了他,弄不好還會被皇上斥責他胸襟太小……想到這裡,督公李浚又皺著眉頭坐了下來。
隨後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立刻叫人把昨晚上報信兒的那個獄卒班頭兒叫過來。
……
等到這班頭見到東廠督公的時候,早已經嚇得腿肚子都朝前了,他一過門檻就看也不看的「撲通」一聲趴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往前爬。
等到李浚向他問起昨晚的事,這位獄卒班頭連忙添油加醋的把昨天晚上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