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時空之門1619 > 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 2

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 2

2023-11-10 22:33:45 作者: 老崔052
  就用張獻忠最崇拜的關羽關雲長來舉個例子吧。全盛時期的關雲長拿著八十二斤的大關刀。他老人家就是再厲害,再了不起,再像傳說中的猶如神人一般,他面對著一個拿著AK47的十來歲的黑非洲兒童,下場也逃不掉被一梭子撂倒在地。

  如果大家開啟腦洞一起胡思亂想的話,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戰爭武器越進步,人類似乎就越平等。

  畢竟,越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代,人們就越可以通過掌握武器來實現對別人的壓迫和掠奪。但是,越是在生產力水平發達的時代里,武器的發展水平越高,人類世界就越向著和平的狀態發展。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在現代社會裡,那種幾百個西方侵略者拿著火繩槍就滅亡一個民族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發生了。

  事實告訴我們,生產力水平越低,武器水平越低,人類社會的戰爭就越多,戰爭的規模和持續時間就越大越長。

  在核武器被發明出來之前,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可是在核武器被發明之後,世界大戰基本上就在可以威脅全人類和整個地球存在的核武器的威懾下被最大程度的壓制住了。

  再舉個不怎麼恰當的例子。現代社會的美國,因為老百姓人人都可以持槍,所以美國社會裡各種校園槍擊案、公共場所槍擊案接連不斷。可是如果美國人民人手一顆核雞蛋的話,可能美國社會就會太平很多吧。

  用一句比較文青的話來說,真正的人人平等,只有在死亡的面前才存在。而武器這個東西,就是死神手中的鐮刀。

  王書輝或許可以在面對戰場的時候腦袋裡冒些文青的酸氣。可是張獻忠就沒有這樣的好命了。他要面對的是徹底的全面的,毫無疑問的軍事失敗。

  雖然復興軍的大炮威力驚人,可是大炮對於張獻忠騎兵部隊的真正殺傷也就是在三百人上下。這還是因為張獻忠和他的騎兵們不了解復興軍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在復興軍大炮的射程範圍內蝟集成一堆的結果。

  不過這場造成了張獻忠核心部隊幾百人傷亡的炮擊,不出預料的讓張獻忠的核心部隊崩潰了。

  和聽到了身後巨大的爆炸聲之後,因為害怕,絕望的向著復興軍的陣地方向奔跑,看起來好像在進行衝鋒的那些作為炮灰的被張獻忠裹挾而來的百姓不同。張獻忠的核心部隊因為在陣後壓陣的原因,他們在潰散之後是朝著後方逃跑的。

  這些在驚駭和恐慌中勉強的控制住了戰馬的由土匪、逃亡邊兵組成的騎兵隊伍有著相當豐富的戰場經驗。在面對強敵的時候,在面臨失敗的時候,這些經驗豐富的騎兵,都是非常有策略非常有決斷的。

  雖然大家被復興軍的炮擊弄得暈頭暈腦,誰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要立即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是大家共同的認知。他們在努力的控制住了發狂的戰馬之後,立即控制著戰馬,往復興軍陣地相反的方向死命的狂奔。

  我們都說明末軍官自養家丁是一個不應該的事情,可是當士兵對於政府沒有任何忠誠可言,部隊沒有任何信仰的情況下,養家丁這種事情確實是一種不得不為的事情。就像近代的軍閥們需要忠誠的部隊保護自己不挨敵方的子彈和自家的黑槍一樣,明末的軍官們,也必須要注意自己在戰場上的生命安全。

  想想也是,作為大明官軍的主要組成部分,吃不飽穿不暖,軍餉物資要被軍官和文官們無休無止的剋扣和飄沒,動不動就要接受軍官的打罵和折磨,社會地位極端低下的士兵們,要不是他們沒有先進的步槍的話,這樣的士兵一上戰場,他們就會像近代軍閥部隊的士兵一樣,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機會打自己這邊當官的黑槍。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戰士們都知道,現如今的大明朝,上面是當官的貪污腐敗花天酒地,下邊是對老百姓無休無止的掠奪折磨,吃拿卡要。這樣的朝廷,這樣的政府想要獲得人民的擁護士兵的效忠,這不就是個笑話嗎!

  所以,大明朝軍隊的軍官都知道,只要是在戰爭中,一旦自己這方失敗了的話,那是別想指望士兵們還會保護和照顧他們的。從戰場生存的角度講,他們必須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花大價錢大心血,在自己的身邊維護一支成本高昂的家丁隊伍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著名明末清初人物,在歷史上留有大名的吳三桂當年之所以能夠上演什麼獨身救父的戲碼,那還不是因為作為遼東將門的吳家,花了大力氣圈養了一大批的忠心家丁麼。要不然你讓吳三桂那一坨百十來斤的肥肉自己一個人在戰場上嘚瑟嘚瑟。韃子兵一箭就把他射穿了。

  張獻忠從1624年開始起兵,到現在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弄出一支能夠像模像樣的騎兵,那真是相當的好運氣了。

  用現代的話講,吊絲土鱉和高富帥那是天差地別的狀況。人家那些出身將門豪族的高富帥有的是金錢和物資可以收買精銳士兵的成為家丁保護自己的安全。可是吊死土鱉出身的張獻忠折騰了三年了,因為長期的流竄作戰,沒有根據地和後勤供給,他至今仍舊幾乎是分文沒有。

  你別看農民軍穿州過縣的似乎挺威風的。其實他們的威風也只能夠在普通老百姓身上體現。真正有錢有糧的地主士紳們,要不就是身處防禦完善的大城池中,要不就是自家在鄉間構建了防禦森嚴,牆高壁厚的堡壘。

  這種鄉間的地主大院對於復興軍來說和紙糊的一樣,可是對於農民軍來說,這種堡壘其實是非常難以打破的。倒不是說他們沒有打破這些堡壘的能力。關鍵是,因為這種幾百個人的小堡壘死傷個幾十人,對於農民軍來說非常的不划算。而且,一旦戰鬥被拖延下來,聞訊而來的官軍也會給他們造成不小的麻煩。

  所以大多數時候,只要這些地主大院給造反軍一些糧食和銀子,造反軍就不會去攻打這些地主大院。

  其實,就像清末的革命黨大多數是由地主和流氓組成的一樣。明末的這些地主大戶本身也都是兼職的土匪山賊。明末不少小股的農民造反軍的領袖,甚至就是這些地主大戶家的世代奴僕出身的。

  張獻忠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財和物資,沒有辦法有效的收買自己的手下為自己最大程度的效忠。所以在大潰敗之後,張獻忠的那些騎兵只顧著自己奪命狂奔。至於張獻忠這個他們的頭目是什麼狀況,根本就沒人關心。

  其實,早早就棄馬逃到大路兩邊的樹叢中的張獻忠算是因為自己的選擇逃了一條命出來。

  因為那些向後逃跑的騎兵們不知道,復興軍早就在他們的退路上,設置了一道由鐵絲網和加特林機槍組成的死亡防線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