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回 劉明受皇位
2023-11-10 10:31:25 作者: 問天
卻說曹操畏懼劉明,引兵南下。雖然在底層之人,所知甚少。可廟堂高層,卻也有不少伶俐人察覺蹤跡。尤其是曹操假天子以行事。雖然占據了一定的政治優勢,可卻因人成事,這朝野間,也不儘是曹操的嫡系。完全與曹操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各懷居心者,比比皆是。絕對比不了其他諸侯政權的純潔性,單一性。完全是靠著曹操個人的威名,能力,硬生生的聚集在一起曹操的威望稍有不足,人心立見分離。
而這些朝臣裡面,太師王允,自打保著皇上從董卓那裡逃出來之後,不慎又落入曹操之手,畏於曹操的強勢,一直在朝中保持低調,以免為曹操所忌。但是,王允暗中還是有所籌謀,並與幽州也保持著一些消息往來的。
這王允,乃是忠心保皇一派。但王允一心維護的,卻絕對不是什麼所謂的當今皇上劉協。而是漢室的正統。
想當初,劉協初立,年不過九歲,即被董卓挾持,更是董卓一手扶植上皇帝位的,那王允如何可能對劉協談得上什麼忠誠。但是,王允即使在劉明的營救下,脫離了董卓的掌控,可還是投身到董卓所立的那個朝廷去了,為得什麼?
為得就是維護漢室的正統。在權臣專權的時候,為漢室的正統護駕。
故此,王允一得到機會,就拼命把皇上劉協從董卓那裡救出來了。而在再次落入曹操的把持後,仍然繼續保持低調,等待機會。
而今,王允分析局勢,曹操實力不如劉明,但劉明卻一直沒有清君側,乃是劉明困於曹操又天子名分的大義。劉明愚忠。故不敢冒犯。這令王允很是著急。尤其是曹操借天子的名義。把他妹妹嫁給了劉明,結成了姻親,這就更令王允著急了。若是劉明不出頭討伐曹操,那曹操可就無人可治了。
說實話。王允早有心把皇上再次偷偷的接走,可惜,曹操不比董卓,王允根本沒有任何的機會,即使曹操不在許都,可曹操的心腹程昱卻絕對會在曹操走後,留守許都的,為曹操看好家園。
程昱那殺星,想起來都令人膽寒。多少次營救皇上地計劃。全都被程昱給破壞了。多少家族,直接就被程昱給滅了族。別地不說,單說昔日,劉協授書劉備,令其營救。那劉備大軍圍困許都之時,那程昱就殺了多少人?許都城內,血流遍地。無數的頭顱懸掛於城牆之上,把一個偌大京師。弄得好似一個修羅場地。
自此,王允也就斷了攜帶皇上偷跑的念頭。皇上的目標實在是太大了。絕對是程昱重點看護地對象。但是,王允也認清了如今朝中的事實,那絕對是曹操一家獨大,余者大臣,多被曹操架空,皇上再呆下去,那也只不過是一個傀儡。待到曹操羽翼豐滿,這漢室的正撓,那就危險了。
故此,王允早就別有打算。如今,曹操南下,正是給了王允一個機會。也促使王允最終下定了決心。
王允當即在白天找了一個機會入宮面見皇上劉協。這也是沒辦法,晚上皇宮守衛森嚴,入宮根本瞞不了任何人,還會惹得程昱生疑。倒是白天找個名目,大大方方的進宮,那還能騙過一兩個人。
王允面見皇上,與一僻靜之所,跪伏於地,哭訴道:「皇上,老臣有罪啊。老臣雖護得皇上脫離奸臣董卓之手,可又害得皇上受困於權臣曹操,就連伏皇后,老臣也無能維護,害得伏皇后損命。此皆老臣之過啊。」
王允的哭泣,當即引起了皇上劉協的辛酸。劉協自幼就遭到操縱、挾持,在他那年幼的心靈中留下陰影不說,伏皇后與劉協共患難,夫妻之情,頗為深厚。年輕輕的就那麼被人逼死了,那絕對是代劉協受過。那對劉協心靈中的打擊,那實在太大了。
劉協當即也是淚流不止。
王允再次哭訴道:「皇上,而今漢室多奸侯,皇上受奸候威逼。身不得自由,妻妾不得保全。漢室尊嚴掃地。臣心痛之!」
「愛卿之心,朕深知之。愛卿忠義,朕深知之。」年輕地劉協,對這個當初把他從董卓那裡救出來的王允,還是非常的信任和感激地。
畢竟曹操和董卓雖然都是權臣,都是把劉協當傀儡。可曹操卻做的比董卓好多了。最少曹操雖然也好色,可曹操卻沒有向董卓一樣,衣宿皇宮,淫亂後宮。而且還給劉協充實了不少後宮。這一點,原先劉協年少,還不覺得怎樣。可如今長大了,明白人事了,那可就全都明白了。綠帽子,那可不是男人能戴得。
君臣二人,哭訴多時,劉協終被王允引動心聲,悽然而嘆道:「朕自即位以來,奸雄並起:先受董卓之殃,常人未受之苦,朕皆當之。後得曹操,以為社稷之臣;不意專國弄權,擅作威福。朕每見之,背若芒刺。其後,曹操更勒殺朕得愛妃董氏,幽閉朕得皇后伏氏。朕每見之。心膽具顫。時憂性命不保,雖常人,朕不如也!」
王允聽此言,連忙又跪伏於地說道:「臣為皇上思得一計,但有不敬,不敢上言。」
劉協尋思王允又準備帶自己逃跑,心中竊喜,連忙說道:
「愛卿,你我君臣一體,榮辱與共,何來不敬之言。即有不敬,朕不怪之,愛卿直說無妨。」
王允跪地不起說道:「皇上為奸臣所逼,實乃是皇上空有九五至尊之名,身邊卻無人可供驅使,故,權臣均借天子之名號,而謀不軌之事。若皇上無此名號,也必無人相害皇上。」
「住口!」劉協雖然只是一個傀儡皇上,可那也是皇上,對他如今的地位,那還是很看重地。
劉協喝斥過後。隨即怒喝道:「老太師。難道連你也要背朕而去,為他人說事耳?朕雖身在油鍋,然,祖宗基業不可失。若讓他人,斷祖宗基業於我手。朕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劉協聲音雖怒,可語音之中,卻飽含懼意。
王允叩首於地,怦怦有聲。哭訴道:「皇上,老臣萬萬無有此意。只是,老臣懼那曹操勒殺董貴妃時,明知董貴妃腹內懷有龍子,仍然一體勒殺。時恐他日曹操羽翼豐滿。加害皇上。」
劉協聞言,怒氣頓消,懼怕之心,滋生蔓延。可仍然倔強的說道:「即使如此,朕縱身死。也斷不可將皇位與賊人。」
「皇上,您誤會了。臣非是與賊人說項。而是說那幽州的劉明。那劉明也是漢室正統血脈,更兼勢大。讓名號與他地子裔,可保漢室正統無失。而皇上因此可成為太上皇。借劉明威勢,終無人敢欺。」
這王允盤算的很好:你劉明不是勢大麼?你劉明不是與曹操有姻親麼?如今我就勸皇上把皇位給你,天下再有何物?何事?可大於此?反正劉明也是漢室地正統傳人。把帝位傳讓給劉明子裔,也是不失漢室的正統。他王允更是擁護有功,名垂青史。
不過,此時劉協卻有些不認同的問道:「老太師,那劉明不是說漢室棟樑麼?那劉明既然勢大,何不入京驅除曹賊?因何老太師卻讓朕讓位給他地子裔?」
「皇上。正因為那劉明是一個忠臣,故此,若那曹操以皇上性命相要挾,那劉明焉敢妄動?而若是皇上讓位於劉明幼子,皇位不在,曹賊必無加害皇上之由,以添劉明討伐之禍。
終保地皇上安全。何況,那劉明七子四女,幼子劉夏,剛滿周歲,上報宗譜,乃劉明正妻蔡氏之子,大儒蔡笆之外孫。」
皇上讓位於他,也是漢室血脈傳承,並無點污。而若那劉明果真忠義,皇上脫險後,劉明或許還會還政於皇上。即便不成,皇上也落的一個逍遙自在。再無驚嚇度日。豈不美哉。反之,若皇上還在此險地受困於賊,但凡皇上有失,宗親選嗣,終還脫不了劉明一脈。皇上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得保自身。王允掰土開了,揉碎了,詳細的給劉協分析道。
那劉協自打繼位以來,當皇上的好處,那是一點都沒嘗到。可當皇上受地那些罪,那可比任何人都多。這個皇位,劉協本來就沒有更多的留戀之心。只是,劉協當皇上這些年,雖接連受董卓、曹操挾持。可身邊卻也一直有王允這樣的老臣教導其祖宗基業等等,故此,劉協才一時舍不下。
可如今經過王允的反覆勸說,劉協也想過一個安穩日子。
就像先前劉協都有意用皇位保全皇后性命一樣。
最終,王允順利勸說劉協傳位於劉明七子劉夏。由劉協寫下聖旨,並把玉璽也交給了王允帶走。
王允回去之後,先是稱病在家,隨即就安排幽州密探接應其前往幽州。那幽州密探本與王允有往來,更知道王允乃是關羽岳父,頗受劉明重視,先進王允要走,雖不知其意,可仍然極力安排。
然而,王允這一走,麻煩事可就多了。
幾日後,劉協思量王允已經走出曹操領地,遂按著王允的吩咐,在朝會上,公然宣稱,自身無德,失寵於天,以致大漢連年動亂,百姓不得安生。故,自辭皇位。讓位於宗親劉明之子劉夏。並已遣太師王允,攜詔書、玉璽前往幽州傳位。
劉協說得到是輕鬆,他說完之後,轉身退朝了,多年的擔子全撂下了。可朝野之中,那可立即就全亂了。有思往幽州者,有跪泣劉協三思者,形形色色,不一類書。
就連足智多謀,堅狠果決地程昱,對此突如其來的意外,那也是懵了。待程昱清醒過來,自知此時許都驚亂,不是質問,追究皇上劉協的時候。當下,一面派人封鎖消息,許都四門緊閉,不許任何人出入,違者斬!另一面派人快馬追緝王允,務必不能讓王允前往幽州。同時,八百里加急快報,上報給曹操得知。
曹操一聽就傻了眼了。若是皇上傳位給劉明之子。那劉明可就是正統了。那劉明的那些臣子,肯定不會讓劉明放過地。
而若是劉明有此大義,哪怕是那劉明再迂腐,再不好殺戮。劉明手下的那些大臣,也不可能讓劉明不一統天下的。那自己的這點勢力,那可就要完蛋了。
當下,曹操也就再顧不得與孫權糾纏了,遣書給孫權,提議兩家修好。
此時,孫權正因曹操脫困,水軍船隻盡喪,不便攔截曹操的五路大軍,以及無力應對曹操進犯濡須,威脅建業地兵馬而發愁,當即允了曹操。
曹操隨即留守夏侯敦領兵十萬於襄陽,自己連忙領著大軍往回趕,以便布置。
稍候,周瑜、諸葛亮奉命迴轉。周瑜問孫權:「何故與曹操休戰。曹操既然急退,必是後方有所變故,我軍趁機追擊,豈不大利。」
周瑜在於曹操交戰中,雖火燒蘆天盪,取得大功,可隨後被司馬懿順江漂木之法,盡毀船隻,元氣大傷,完全沒有達到預定計劃。當前心又不甘。
反倒是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而今,曹操之敵,非我即在幽州。而今舍我急退,必是幽州有變,此時我等牽制曹操,圖為幽州操刀耳。且,曹操乃是我江南屏蔽,曹操若是有失,我江南獨自面對曹操,我江南必不可保。不如放曹操歸還,與那劉明廝殺,待其軍力絞纏一處,他處空虛,我軍可趁機與曹操修好,兵出西川,得漢中,逼涼州,迫劉明退兵,維持三家分立之局。進而緩圖天下。」
孫權點頭。就連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雖然臨陣變通不行,可這全局觀,確實有兩下子。
至此,曹操和孫權的部署全被打亂了。但是,這些卻絕對不如劉明受到的影響大!。